分享

基层治理中的“属地管理”与“责任甩锅”现象探讨

 杉乡文书阁 2024-04-28 发布于贵州

在中国的基层治理中,“属地管理”原则是一个核心要素,其初衷是为了确保各级政府和部门能够按照地域划分,有效地解决当地的问题和矛盾。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原则却经常被误用,导致“责任甩锅”的现象频发。

基层治理中的“属地管理”与“责任甩锅”现象探讨

“属地管理”顾名思义,即按照行政区域划分责任,哪个地区出现的问题,主要由该地区负责解决。这一原则旨在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使问题在基层就能得到及时解决。但在现实中,当面对问题时,上级部门常常选择将责任推给下级,特别是当工作出现问题或难以完成时,这种“责任甩锅”的现象尤为明显。

这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做法,不仅削弱了基层治理的效力和动力,也让基层干部背负了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基层干部往往疲于奔命,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真正解决基层的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责任甩锅”还催生出了形式主义、痕迹主义等不良现象。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和考核,基层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形式上的工作,比如制作文件、填报表格等,而这些工作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并无直接关系。这种做法不仅浪费了基层的资源和精力,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我们必须认识到,“属地管理”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每个层级都有其自身的职责和权限,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分配任务和责任。

其次,需要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权责关系。通过建立权责清单和完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各级政府和部门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相互推诿、责任不清的情况。

最后,监督问责也需要回归本质。问责的目的不是为了惩处干部,而是为了激励工作。在问责时,应该根据权责关系来合理划分责任,避免只针对基层干部的现象。同时,也要加强对上级部门的监督,确保他们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总之,“属地管理”与“责任甩锅”是一对矛盾的组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纠正。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属地管理”原则,防止“责任甩锅”现象的发生,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基层治理向更加科学、高效、务实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