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3个痛风妙方,总有一个适合你,千万别错过了

 江山寻梦 2024-04-28 发布于湖南

痛风,也是跟地理气候息息相关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导致。我个人分析认为,大致有3个原因吧!

第一,地理气候因素。地区雨多雾重湿度大,就导致了地区广泛的湿邪泛滥,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湿气重。

《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中医认为,湿邪与痹症关系非常密切,而我们常说的痛风,其实就是中医痹症的范畴。

第二,饮食习惯因素。吃饭,最先上的第一道菜就是汤,宁可无席,不可无汤;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

饭桌上必须有一个汤,且汤式各样、花样繁多,比如老火汤、老鸭汤、海鲜汤等等。

特别是沿海的几个地市,想吃海鲜可以说是唾手可得,拿来天天当饭吃都可以。

特有的这个美汤那个靓汤,都有很多的嘌呤。人体摄入过多的嘌呤,就会引发痛风。

第三,体质因素。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健康状况也就不一样。

如大部分地区的湿热气候,也容易使得大部分湿浊困脾。也就是湿邪入侵人体后,湿气上犯,而脾胃虚弱的人极易引起脾的运化失常,致使我们人体内湿浊集聚凝聚,最终产生了痛风。

这3个痛风妙方,总有一个适合你,千万别错过了

痛风是天下第一痛,湿浊导致的痛风,特别黏腻,胶着不去,喜欢往下走,黏腻的湿气积淀在关节上,加上寒邪,就会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则痛;风寒湿邪郁久化热,就会产生红肿热痛,痛不可触,走不得路,得冷则舒。

我今天分享的这三个方,如果你有痛风,也许有一定的研究和参考价值,不妨收藏起来备用哦!

一是元朝神医朱丹溪发明的痛风散,可以把上、中、下的关节痛风统统搞定。

我们可以取姜南星、苍术、炒黄柏,川芎,白芷,炒神曲,桃仁,威灵仙,羌活,防己,桂枝,红花,龙胆草,打成细末,一天三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二是四妙散,见于清代医家张秉承所著的《成方便读》一书,其组成是: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

苍术燥湿健脾除湿,黄柏走下焦除肝肾之湿热,薏苡仁入阳明胃经祛湿热而利筋络,牛膝在补肝肾的同时,领诸药下行。

此方能走下焦而清热燥湿,对于以下焦湿热为主要表现的痛风,皆可用之。

三是龙胆泻肝汤,取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用水煎服,日服一剂。

湿热导致的急性发作期,有典型红肿热痛症状的,可以使用这个汤救急。

关于痛风的话题,我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以后如有时间再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