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女科》

 昵称63003163 2024-04-28 发布于湖北

【调经】

月经先期量多:清经散

《傅青主女科》:妇人有先期经来者,其经甚多,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是肾中水火太旺乎!夫火旺则血热,水太旺则血多,此有余之病,非不足之症也,似宜不药有喜。

  • 月经不调涉及表里寒热虚实等问题,不可仅凭先期后期、量多量少而定。

  • 此条可认为傅氏提出一个实热证型。此证多由于素体阳盛,或嗜食辛辣,或肝郁化火,血分郁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先期而量多。

  • 实热证之脉必滑数有力,实证之人虽月经量多而面色红润,舌红苔赤,带下色黄

但过于有余,则子宫太热,亦难受孕,更恐有烁于男精之虑,过者损之,谓非既济之道乎!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而水断不可使之不足。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方用清经汤。

  • 宫寒难以受孕是常事,宫热烁精也会导致不孕

  • 治疗法则:养阴清热

  • 清经汤方:丹皮三钱 地骨皮五钱 酒白芍三钱 生地三钱 青蒿二钱 茯苓一钱 盐黄柏五分

  • 现代剂量:丹皮9 地骨皮15 酒白芍9 熟地9 青蒿6 茯苓3 盐黄柏1.5

  • 组方思路:

    • 养阴:白芍、生地

    • 清热:丹皮、地骨皮、黄柏

    • 除湿:青蒿、茯苓

  • 中成药:花红片+宫血宁

月经先期量少:两地汤

又有先期经来只一、二点者,人以为血热之极也,谁知肾中火旺而阴水亏乎!夫同是先期之来,何以分虚实之异?盖妇人之经最难调,苟不分别细微,用药鲜克有效。

  • 月经先期而量少,不是血热实证,而是阴亏虚证

  • 傅氏以经量多少定实虚,量多血足,量少血亏,这是其常,但也有变,然临证还当脉证合参

先期者火气之冲,多寡者水气之验,故先期而来多者,火热而水有余也;先期而来少者,火热而水不足也。

  • 一般情况下,月经先期而量多,为实热证,应清血热但不宜大寒;月经先期而量少,为虚热证,应补阴退热。

倘一见先期之来,俱以为有余之热,但泄火而不补水,或水火俩泄之,有不更增其病者乎?治之法不必泄火,只专补水,水既足而火自消矣,亦既济之道也。方用两地汤。

  • 辨病大法:分清表里寒热虚实

  • 治病大法:损有余,补不足

  • 月经先期量少多为虚热症

  • 治疗法则:滋阴清热

  • 两地汤:生地一两 元参一两 酒白芍五钱 麦冬肉五钱 地骨皮三钱 阿胶三钱

  • 现代剂量:生地30 元参30 酒白芍15 麦冬15 地骨皮9 阿胶9

  • 组方特点:

    • 滋阴:生地、地骨皮、元参、麦冬(又名增液汤)

    • 养血:白芍、阿胶(血虚腹痛加当归)

    • 中成药:花红片+生脉饮

  • 月经后期:温经摄血汤

经水后期而来多者,人以为血虚之病也,谁知非血虚乎!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不可执一而论。

  • 总之,不妄以先期后期、量多量少定虚实

有盖后期而来少,血寒而不足;后期而来多,血寒而有余。

  • 一般情况下,月经后期见于寒症;

  • 一般情况下,经血量少属于虚症;

  • 一般情况下,后期量少属于虚寒症,再参以患者舌淡胎白、小便清长、小腹冷痛、四肢逆冷等决断。

治法宜于补中温散之,不得曰后期者俱不足也。方用温经摄血汤:

  • 寒邪伤人,气血化源不足,冲任血虚,致月经延后。

  • 若寒邪伤胞,血为寒凝,所以量少。

  • 若寒邪伤肝、脾、肾,肝藏血、脾统血、肾主封藏的功能失调,所以量多。

  • 治疗法则:补血补脾补肾,温经散寒

  • 温经摄血汤:熟地一两,白芍一两(酒炒),川芎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续断一钱,肉桂五分(研)

  • 现代剂量:熟地30 酒白芍30 川芎15 炒白术15 柴胡1.5 五味子1 续断3 肉桂1.5

  • 组方特点:

    • 补血:熟地、炒白芍(可加当归、坤草)

    • 补脾:炒白术

    • 补肾:五味子、续断

    • 散寒:肉桂

    • 理气:柴胡

  • 此方可与《伤寒论》温经汤互参

  •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知之?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故唇口干燥也,温经汤主之。

  • 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 肉桂二两 炒白芍二两 生姜二两 炙甘草二两 人参二两 当归二两 阿胶二两 川芎二两 丹皮二两(如条件有限,阿胶可用熟地、白芍、黄精代替;温经汤构成——桂枝汤+四物汤+吴茱萸、丹皮)

温经摄血汤

温经摄血熟地芍,芎味柴术续断着;

加入肉桂祛寒气,经水后期效甚高。

经水先后无定期:定经汤

妇人有经来断续,或前或后无定期,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肝气之郁结乎!

  • 月经不按期而至,提前或错后七天以上,且连续发病两个周期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为“经乱”或“月经愆期”。

  • 多见于肝气郁结的证型

夫经水出诸肾,而肝为肾之子,肝郁则肾亦郁矣。肾郁而气必不宜,前后之或断或续,正肾之或通或闭耳。或曰:肝气郁而肾气不应,未必至于如此,殊不知子母关切,子病而母必有顾复之情,肝郁而肾不无缝绻之谊,肝气之或开或闭,即肾气之或去或留,相因而致,又何疑焉?治法宜舒肝之郁,既开肾之郁也。肝肾之郁既开,而经水自有一定之期矣。方用定经汤:

  • 傅氏用五行理论肾水生肝木,解释了肝气郁结影响肾气功能,最终影响月经的机理

  • 月经先后无定期,属于肝郁肾虚:肝郁化火、肾失封藏,则月经先期而来;肝气郁结、经血不畅、肾精亏损,则月经后期而至。

    • 肝气郁结则心烦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脉弦等

    • 肾精不足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迟脉细弱

  • 定经汤方:菟丝子一两(酒洗) 白芍一两(酒炒) 当归一两(酒炒) 柴胡五分 熟地五钱 山药五钱 茯苓三钱 荆芥炭二钱

  • 现代剂量:菟丝子30(酒洗) 酒白芍30 酒当归30 柴胡1.5 熟地15 山药15 茯苓15 荆芥炭6

  • 组方思路:

    • 疏肝:柴胡、芍药

    • 健脾:茯苓

    • 养血:熟地、白芍、当归

    • 补肾:菟丝子

    • 止血:荆芥炭

    • 加减:血热加栀子、地骨皮等;血瘀加丹皮、川芎、桃仁等

定经汤

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获苓及山药;

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服之好。

经水数月一行:助仙丹方

妇人有数月一行经者,每以为常。亦无或先或后之异,亦无或多或少之殊,人莫不以为异,而不知非异也。盖无病之人,气血两不亏损耳……不必妄行治疗,万勿疑为气血之不足而轻一试也……而嗜欲损天之人,亦复甚多,又不可不立一疗救之方以辅之。方名助仙丹;

  • 月经数月一行,分为常态和病态

    • 脾虚:纳差、便溏、疲倦乏力

    • 肝郁: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口苦咽干

    • 肾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四肢逆冷

    • 常态:二月一行者名“并月”;三月一行名“居季”,一年一行名“避年”。若气血充足身无所苦,便是体质禀赋异常,是常态不是病。

    • 病态:食饮劳倦伤脾、情志失调伤肝、房事不节伤肾导致气血化源不足、气血郁滞、肾精亏损冲任失养等,也有外伤、手术所致。

  • 助仙丹方:茯苓五钱 陈皮五钱 炒白术五钱 白芍三钱 山药三钱 菟丝子三钱(酒洗) 杜仲一钱(炒黑) 甘草一钱

  • 现代剂量:茯苓15 陈皮15 炒白术15 白芍9 山药9 菟丝子9 杜仲炭3 甘草3

  • 组方思路:健脾益肾

    • 健脾:茯苓、白术、山药、炙甘草(加入党参即是四君子)

    • 益肾:菟丝子、杜仲

    • 养肝:白芍

    • 理气:陈皮

助仙丹

补脾勿忘四君子,益肾杜仲与菟丝

陈皮芍药肝同治,妙法通经气血实

年老经水复行:安老汤

妇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岁,忽然行经者,或下紫血块,或如红血淋。人或谓老妇行经,是还少之象,谁知是血崩之浙乎!

  • 中老年突然见红,要警惕血崩,还要与肿瘤相鉴别

夫妇人至七七之外,天癸已竭,又不服济阴补阳之药,如何能精满化经,一如少妇?然经不宜行而行者,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非精过泄而动命门之火,即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二火交发,而血乃奔矣,有似行经而实非经也。

  • 七七四十九岁是女人的分水岭,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衰减,经血枯竭,到了更年期,如果不是经常服用滋补药物,应逐渐停经,而不应再来,更不应突然大下。

此等之症,非大补肝脾之气与血,而血安能骤止?方用安老汤。

  • 安老汤方:人参一两,黄芪一两,熟地一两,白术五钱(土炒),当归五钱(酒洗),山萸五钱(蒸),阿胶一钱(蛤粉炒),黑芥穗一钱,甘草一钱,木耳炭一钱,香附五分(酒炒)

  • 现代剂量:党参30 黄芪30 熟地30 炒白术15 酒当归15 山萸15 阿胶珠3 黑荆芥3 甘草3 木耳炭3 香附1.5(酒炒)

  • 组方特点:气血同补

    • 补气摄血:党参、黄芪、白术、甘草

    • 滋肾补血:熟地、当归、山萸、阿胶珠

    • 止血:黑荆芥、木耳炭

    • 理气:香附(大补之药少加理气之品,防止气血壅滞)

    • 中成药: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

安老汤

年老行经安老汤,参芪术草地归胶;

芥穗香附木耳炭,肝脾得和血崩康。

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加味四物汤)

妇人有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寒热往来者,人以为血之凝也,谁知是肝气不舒乎!

  • 月经忽来忽断,多见于肝气不舒,既可来自于情志内伤,有可来自于外感风寒

夫肝属木而藏血,最恶风寒,妇人当行经之际,腠理大开,适逢风之吹,寒之袭,则肝气为之闭塞,而经水之道路亦随之而俱闭,由是腠理经络,各皆不宜,而寒热之作,由是而起。其气行于阳分则生热,其气行于阴分则生寒,然此犹感之轻者也。倘外感之风寒更甚,则内应之热气益深,往往有热人血室,而变为如狂之症,一似遇鬼之状者。若但往来寒热,是风寒未甚,而热未深耳。

  • 本条就是外感所致的月经不调,张仲景伤寒论里也有论述此病

    • 妇人中风,发热恶风,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

    •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小柴胡汤主之。

    •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治法宜补肝中之血,通其郁而散其风,则病随手而效,所谓治风先治血,血和风自灭,此其一也。方用加味四物汤

  • 傅的治疗思路是从理血的角度祛除如里的风邪,所谓“血行风自灭”,这一点与张仲景的治疗思路不同。但如有外感症状,怕是不加祛邪解表药物,一味滋补是不够妥当的,而往来寒热、胸胁胀满的症候,正是小柴胡汤的适应症。

  • 临床遇到此症,可用张仲景的“小柴胡汤”与傅氏的“加减四物汤”合方治疗

  • 加味四物汤方:熟地一两,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川芎三钱(酒洗),丹皮三钱,元胡一钱(酒炒),甘草一钱,柴胡一钱

  • 现代剂量:熟地30 酒白芍15 酒当归15 炒白术15 酒川芎9 丹皮9 元胡3(酒炒)甘草3 柴胡3 黑荆芥3

  • 组方特点:

    • 养血: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四物汤)

    • 健脾补气:白术、甘草

    • 疏肝:柴胡、黑荆芥

    • 理气止痛:元胡

    • 活血:丹皮

    • 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八珍益母丸

经水未来腹先痛(宣郁通经汤)

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

  • 傅氏以经血颜色断寒热的方法不可取,临床还要脉证合参、仔细辨别,因为辨病重在辨表里,而用药重在调寒温。一招错,则步步错。

  • 痛经的发病原因有虚实之分,虚者多责于脾、肾,实者多责于肝,但痛经挟虚者多,全实者少。实证多发生在经前将行之际,虚证多发生在经后将净之时,其病机可有气滞、血療、寒凝、气虚、血虚、肾虚等。

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

  • 不通则痛,痛经多源于肝气不舒,但也多见于血虚失养、瘀血阻络,不可以偏概全。

  • 如果是肝气不舒,当有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等临床表现

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而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其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其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经失其为经者,正郁火内夺其权耳。

  • 傅氏解释了经血紫黑的原因是“水火两战”“火煎成形”,也即“郁火”太旺。

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方用宣郁通经汤

  • 宣郁通经汤方: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 现代剂量:酒白芍15 酒当归15 丹皮15 炒栀子9 炒白芥子6 柴胡3 香附3 醋郁金3  酒黄芩3 甘草3

  • 组方思路:小柴胡汤加减

    • 泄肝火:栀子、黄芩

    • 理肝气:柴胡、香附、郁金

    • 理血:白芍、当归、丹皮

    • 中成药:七制香附丸

行经后少腹疼痛:调肝汤

妇人有少腹疼于行经之后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肾气之涸乎!

  • 经后腹痛,与肾亏有关!傅氏这个提醒值得临床注意,而不能一味认为血虚。

夫经水者,乃天一之真水也,满则溢而虚则闭,亦其常耳,何以虚能作疼哉?盖肾水一虚则水不能生木,而肝木必克牌土,木土相争则气必逆,故尔作疼。

  • 傅氏解释了肾亏腹痛的原因,引用了五行理论,水不生木,肝木克土

治法必须以舒肝气为主,而益之以补肾之味,则水足而肝气益安,肝气安而逆气自顺,又何疼痛之有哉!方用调肝汤:

  • 调肝汤方:炒山药五钱,阿胶三钱(白面炒),当归三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山萸肉三钱(蒸熟),巴戟一钱(盐水浸),甘草一钱

  • 现代剂量:炒山药15 阿胶9(白面炒) 酒当归9 酒白芍9 山萸9 巴戟天3 甘草3

  • 组方思路:

    • 补肝血:当归、白芍、阿胶

    • 健脾:炒山药

    • 补肾:山萸、巴戟天

经水过多:加减四物汤

妇人有经水过多,行后复行,面色萎黄,身体倦怠,而困乏愈甚者,人以为血热有余之故,谁知是血虚而不归经乎!夫血旺始经多,血虚当经缩,今日血虚而反经多,是何言与?殊不知血归于经,虽旺而经亦不多,血不归经,虽衰而经亦不少。世之人见经水过多,谓是血之旺也,此治之所以多错耳。倘经多果是血旺,自是健壮之体,须当一行即止,精力如常,何至一行后而再行,而困乏无力耶!惟经多是血之虚,故再行而不胜其困乏,血损精散,骨中髓空,所以不能色华于面也。

  • 虚实之辨,不在口舌,在于脉证合参;面色萎黄、身体倦怠虚证很明确

治法宜大补血而引之归经,又安有行后复行之病哉!方用加减四物汤:

  • 加减四物汤方:熟地一两,白芍三钱(酒炒),当归五钱(酒洗),川芎二钱(酒洗),白术五钱(土炒),黑芥穗三钱,山萸三钱(蒸),续断一钱,甘草一钱

  • 现代剂量:熟地30 酒白芍9 酒当归15 川芎6 炒白术15 黑荆芥9 山萸9 续断3 甘草3

  • 组方思路:

    • 补血:四物汤

    • 补肾:山萸、续断

    • 健脾:炒白术

    • 止血:黑荆芥

年未老经水断(闭经):益经汤

经云:“女子七七而天葵绝”

  • 女人绝经的年龄应该在七七四十九岁左右;绝经是正常生理现象,但闭经不是。

  • 闭经是指女性年过18岁月经尚未来潮、或以往已有正常月经,现连续3个月以上不来潮的现象。

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人以为血枯经闭也,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使其血枯,安能久延于人世?医见其经水不行,妄谓之血枯耳,其实非血之枯,乃经之闭也。

  • 傅氏认为经水先断,不是血枯,而是气郁!这个看法很到位,血枯之人必然有贫血之貌。如其人无贫血貌而经闭,就应该考虑气郁的问题了,正所谓“气为血帅”,气滞则血停。

且经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而实非血,所以谓之天癸。世人以经为血,此千古之误,牢不可破,倘果是血,何不名之曰血水,而曰经水乎!古昔圣贤创呼经水之名者,原以水出于肾,乃癸干之化,故以名之。无如世人沿袭而不深思其旨,皆以血视之。

  • 傅氏认为经水不能等同于血液,经水又叫“天葵”,化源于肾,与肾脏功能息息相关

然则经水早断,似乎肾水衰涸。吾以为心、肝、脾气之郁者。盖以肾水之生,原不由于心、肝、脾;而肾水之化,实有关于心、肝、脾。使水位之下无土气以承之,则水滥灭火,肾气不能化;火位之下无水气以承之,则火炎烁金,肾气无所生;木位之下无金气以承之,则木妄破土,肾气无以成。

  • 傅氏认为经水早断并非都是肾水不足,还与气郁有关,并且用五行理论解释了肾气与其他脏器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联问题。

    • 脾气郁则湿盛火衰,影响肾脏气化功能,经水化源不足而早断

    • 心气旺而阴不足,灼伤阴精,经水亏损而早断

    • 肝气郁而火旺,肝脾不和,气血运化不足,经水早断

倘心、肝、脾有一经之郁,则其气不能人于肾中,肾之气即郁而不宣矣。况心、肝、脾俱郁,即肾气真足而无亏,尚有茹而难吐之势,矧肾气本虚,又何能盈满而化经水外泄耶!经曰:“亢则害”,此之谓也。

  • 总之,气为血帅,气滞则血停,气郁则火旺伤津损精

此经之所以闭塞有似乎血枯,而实非血枯耳。治法必须散心、肝、脾之郁,而大补其肾水,仍大补其心、肝、脾之气,则精溢而经水自通矣。方用益经汤。

  • 闭经是否涉及血虚,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实际出发

  • 傅氏强调闭经主要原因在于“气郁”,提倡的治疗方法是解郁、补肾、补气。

  • 益经汤方: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五钱(炒),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生枣仁三钱(捣碎),丹皮二钱,沙参三钱,柴胡一钱,杜仲一钱(炒黑),人参二钱

  • 现代剂量:熟地30 炒白术30 炒山药15 酒当归15 酒白芍15  生酸枣仁9 丹皮6 沙参9 柴胡3 杜仲炭3 人参6

  • 组方思路:四物汤为基础

    • 补心:生酸枣仁

    • 补肝:酒白芍

    • 补脾:炒白术、炒山药、沙参

    • 补肾:杜仲炭

    • 补血:熟地、当归

    • 活血:丹皮

    • 解郁:柴胡

    • 中成药:归脾丸(党参、白术(炒)、黄芪(炙)、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甘草(炙))+ 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 地黄丸

【总结】傅氏调经用药总结

  • 养血类:白芍、地黄、当归、阿胶

  • 活血类:川芎、丹皮

  • 止血类:荆芥炭、贯众炭

  • 止痛类:元胡

  • 凉血类:地骨皮     

  • 清热类:黄柏、青蒿、栀子、黄芩

  • 补气类:党参、黄芪    

  • 滋阴类:玄参、麦冬、五味子

  • 补脾类:炒白术、茯苓、山药、茯苓

  • 补肾类:山茱萸、续断、菟丝子、杜仲、巴戟天                         

  • 补心类:酸枣仁

  • 疏肝类:柴胡、香附、郁金、陈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