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人生好比斗地主 2024-04-28 发布于重庆

监狱的残酷性是什么导致的?邪恶的犯人和恶毒的狱卒导致的?犯人和狱卒的角色行为引发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1971年,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菲利普●津巴多,设计了一个模拟的监狱实验,目的是想研究监狱的残酷性,到底是邪恶的犯人和恶毒的狱卒导致的,还是犯人和狱卒的角色行为引发的?

1971年夏,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和团队,在斯坦福大学地下室搭起一座模拟监狱,这座监狱是完全按照真实监狱建造的。监狱完工后,菲利普教授以每天15美元的报酬征集志愿者,数百人前来应征,他们大多都是斯坦福和其他高校的大学生。

经过简单小测试后,菲利普教授选定了24个心理健康,无疾病史的志愿者,参加为期14天的模拟监狱实验。他将24名志愿者分为2组,每组12人,分别扮演“狱警”和“囚犯”,实验时每组出场9人,3人替补。
实验还没开始前,每个志愿者都信心满满,认为这不过是个模拟监狱,自己不可能在14天内被改变,就全当玩了,还有钱拿,一定能坚持下去。但是,志愿者们都低估了实验的残酷性,人性的改变可能只在一念间。
实验正式开始后,12名扮演囚犯的志愿者,被警察从各自家中以盗窃、抢劫等名义逮捕,逮捕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所有囚犯都被戴上手铐,套上牛皮纸袋头套,送到了斯坦福大学地下模拟监狱。
虽然刚开始的过程显得很真实,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演戏,因此并没觉得怎样,反而觉得很好玩,是个宝贵的人生体验。进入监狱后,洗澡、拍照、换囚服,一切流程按真实监狱进行,囚犯们不再拥有姓名,只有编号。9名囚犯被关在3间牢房中,9名狱警也分成3组看守,每8小时轮班一次。
菲利普教授以“监狱长”身份告诉各位“狱警”,如果“囚犯”不听话,可以使用狱警所拥有的全部“武力”。
此时,囚犯和狱警的内心开始有微妙变化。
囚犯内心独白:“你有什么好横的?不就是实验吗?还真把自己当狱警了?”
狱警内心独白:“既然参与实验,我就要认真演好角色,维持好监狱秩序。”
这就好比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你瞅啥?瞅你咋地”,两方杠上了。囚犯们越不服气,就闹得越厉害,而囚犯闹得越厉害,狱警就越不耐烦,越想让对方停止挑衅。
实验进行到第三天,局势有点小小的失控了。囚犯们开始撕掉身上的编号,用床堵住监狱门不让狱警进来。而狱警则用灭火器喷射囚犯、扒掉衣服关禁闭、没收枕头和被褥、剥夺睡眠时间,甚至让他们用手擦洗马桶。
实验进行到第四天,囚犯们越来越暴躁,狱警的惩罚方式也越来越离谱,双方都已经深陷自己的角色。狱警们为了管理,甚至开始分化囚犯,听话的被分到更好的牢房,吃到更好的食物,而那些不听话的,则被关在禁闭室,连大小便都不给清理,环境极其恶劣。
其中编号8612的犯人是领头的,被修理得最惨,以至于最终精神崩溃,哭喊着要求退出实验。编号8619的犯人得了重病,见到菲利普教授时,请求“出狱”治疗。8619被安排“出狱”,没想到其他犯人朝着他大喊:“你是个窝囊废。”
8619极度痛苦,听到被骂窝囊废,竟改变主意,要求留下来。实际上,8619已经完全陷入到囚犯的角色不能自拔,直到菲利普教授喊出他的名字时,他才恍然大悟,仿佛一瞬间回过神来。

第五天,囚犯和狱警们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几乎都忘记了这只是一个为期14天的实验。更可怕的是,连菲利普教授自己都陷进去了,“监狱长”身份让他越发兴奋,他想的已经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如何继续把游戏玩下去。

斯坦福监狱实验仅持续6天就被叫停,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狱警对待囚犯越发疯狂,犯人身心都在崩溃边缘;二是菲利普教授的女友前来参观后被震惊,痛骂了他一顿,才把菲利普叫醒,及时停止了实验。

我们不知道,如果这个实验继续进行下去,结局会发生什么,但不可否认,实验结果证实了菲利普教授的说法: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它足以在短时间把一个好人变成坏人,把一个正常人变得更暴躁或懦弱。
善与恶,好人和坏人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当我们扮演一个新的社会角色时,最开始会感到别扭,但慢慢会适应,会表现出该角色所蕴含的行为模式,而恰恰是这种行为模式导致了我们原本态度的变化。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最终造就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最终造就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同时行为也会影响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对态度产生影响?

1、自我表露理论(Self-disclosure Theory)——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于1958年提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常常能给自己带来精神或者物质上的报酬,能让个体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能让个体的社会身份更有保障。

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影响和压力,而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真实的态度行事时,就会出现服从于外界压力的行为方式。长时间的服从行为可能会促使个体出现态度的改变。有时这种态度的改变是表面的、具有妥协性的。有时这种改变会是真实的且稳定持久的态度改变。比如,从幼儿园开始,我们每周一的早上,都要进行升国旗仪式,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来说,他对于国家的概念都是相对模糊的,更不要说对于国家的热爱和认可了。但是因为学校的强制性要求和老师们的监督,所有的小朋友都会整齐的在操场上集合,然后参加升旗仪式。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年复一年的强制性的仪式行为,让我们慢慢理解了升国旗仪式的意义,也从中获得了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升国旗仪式的态度已经内化成了我们价值观的一部分了。

2、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Festinger )于1957年提出。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

个体在心理上自我调适的两种方法︰对新认知予以否认;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原有态度,以恢复心理和行为协调一致的状态。

3、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达里尔·比姆(Daryl J.Bem)在1972年提出。

当我们的态度摇摆不定或模糊不清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就如同我们观察他人一样。

态度的自我知觉上:

没有外界环境压力,通常情况下我们的行为是表达真实态度的﹔·存在着明显的外部压力时,我们的行为则极有可能被认为是由于外部原因引发的。

“德西效应”是指:金钱等外部奖励反而会削弱人类的行为动机,使我们对于行为原因的认知从内在的乐趣转变为外在的奖赏。

“德西效应”的启示∶

当学生尚没有形成自发内在学习动机时,给以激励刺激是必要且有效的。但是,如果学习活动本身已经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此时再给学生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会使学生把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而只专注于当前的名次和奖赏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