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詩管見

 文苑折枝 2024-04-28 发布于江西

(二)

格律美,一種嚴格的平仄、押韻、對仗規則美。

試看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仄平平中仄,仄平仄平平。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平平平中仄,平仄仄仄平

這首五律,感覺是很美的,尤其是對仗多麼工穩聲韻上,除了平仄“勝”,用韻“簪”字有問題外,其他做得很好。

一個“望”字,當然是“詩眼”了所謂“詩眼”就是一首詩的眼目啊!那是表現一首詩思想的凝聚點,揭示全詩主旨,有統攝全篇的作用,稱為詩中眼。如果進一步琢磨: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遠望“,國家破碎,懷想中的長安也是草木深深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近望”,花本無淚,鳥也無心,是人的感情投向了花鳥,所以喜歡花鳥蟲魚的文人畫士也悲傷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是“自望”,即回望自己,想到的遍地烽火之下,推己及人,想那些思念親人,也和自己一樣,想要得到一封家書是多麼的困難?也許是愁白了頭,頭髮稀疏得插不上發簪。字裏行間,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如果把杜甫的《春望》與與孟浩然的一首詩比較: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不難看出當已經44歲的孟浩然,科場還不順,於是自薦,希望得到京官張九齡的賞識,兩聯意境還不錯,“垂釣者”意象,用到了薑太公釣周文王的典故,算是“含而不露”。但是這樣精心打造出來的“含而不露”,被上一句中的“端居恥聖明”給毀了。

這首詩“水”“澤”“楫”在平仄上有誤,尤其頸聯中以“舟楫”對“聖明”,顯然不工的。

      孟浩然和杜甫都是盛唐诗人,只是杜甫因安史之乱,见证盛唐向中唐的转变。而他们的这两首格律诗,按后来人的标准,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那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 格律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永明体,沈佺、周颙、宋之问等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将汉字的四声平分为平仄二声,用于诗歌创作,使格律规则逐渐成熟。那時他们讲究平仄对仗,句数、字数、押韵有严格的要求,形成了有别于古体诗的格律诗,当时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后该名称沿用至今。

唐朝进士科的考试入了应制诗,要求考生在形式上嚴格遵守,主考官嚴格按格律规则来评判,这一考試規則不仅有利于提高科举选士的质量,同时也推进了诗歌的发展。一蹴而就將格律诗唐朝达到了空前的繁盛。

综上所述,格律诗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从南北朝时期的永明体到初唐时期的近体诗的转变,再到唐朝科举考试中的嚴格規範

原来现代人所谓求全责备的格律诗的标准,是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标准,实际上我们如果用那些标准去校准,即使是诗仙诗圣,也有不合的。但唐代科举考试是严格按照那些标准取士的。

其實,新詩也是有規則的,主張“三美”,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繪畫美、建築美”,奠定了新格律的理論基礎。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並糾正了五四運動以來白話新詩過於鬆散、隨意等不足,對中國新詩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特有的貢獻。具體而言是什麼呢?“音樂美”強調“有音尺、有平仄,有韻腳”;“繪畫美”強調詞藻的選擇要秾麗、鮮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詩都可以形成一個獨立存在的畫面。“建築美”強調“有節的勻稱,有句的均齊”。其主要目的是在詩的內容和詩的格式上都擁有美。

那麼格律詩有哪些規矩呢?

其實,格律詩在聲律、對仗、押韻、定句、定言、節奏、章法等方面都

有些規則,這裏想重點說說押韻、平仄、對仗的要求:

1、 押韻:格律詩詞都是有韻的,押韻一般是詩押平聲韻,詞則根據具體詞牌的不同,有的押平聲韻,有的押仄聲韻,有的平仄韻互葉。韻也分古韻和新韻一說,古韻詩中是依平水韻,詞是依詞林正韻,新韻就是依中華新韻。每首作品是只依一種韻,而不能古今韻通葉。歸納起來格律詩押韻方面有哪些要求呢?

位置在偶數句尾;

首句可入韻,也可不入韻,一般與對仗有關。不對仗以入韻為常,也可不入韻;對仗以不入韻為常,也可入韻。首句不入韻,五言較多,七言較少;押平韻; 

一韻到底,過去是這樣。但從事實上,格律詩應是可以換韻的;

腳分明;

不可使用同一個字重複作韻;

不可大量連續使用同音的字作韻;

不可撞韻;

儘量避免擠韻(詩文中不恰當的地方用了與韻腳同韻母的字,不管平仄如何,干擾韻美效果,稱“擠韻”。)。   

如:唐朝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這是水準最高的一首懷古七律,格調高迥,“史、今、情、景”交相輝映,詠史抒懷,抒發四海漂泊之真情實感。此詩韻腳用了平水韻“十一尤”中的“州、收、頭、流、秋”共5個字。

我曾曆練用韻,作過不少詩詞,舉一首為例:

自嘲 七言律詩 押歐韻

      命途苦志欲何求,淚眼窮坑已碰頭。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粗布遮顏穿鬧市,漏船濁酒泛中流。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冷眸旁睨橫螃蟹,俯首低眉老舐牛。
      仄平平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一笑心魂育桃李,忘情冬夏與春秋。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俛首低吟《自嘲》,嚴格遵守韻律,雖然格調有點低沉,近乎沉鬱頓挫,“求、頭、流、牛、秋”五字相押,回環往復,有一種遭遇災難,感歎上詐下愚,難以抑制的悲愴!

2,平仄有人也稱聲律,指講求平仄。這裏僅指狹義的聲律,廣義的聲律還包括用韻等詩詞在聲調上的規範和要求。句內平仄相間;聯內句間平仄相對;聯間鄰句間平仄相粘;比如平水韻中的平聲為:上平,下平;仄聲為:上、去、入三聲。中華新韻的平聲為:陰平、陽平,仄聲為:上、去。格律詩詞都有固定的平仄格式,其中五言、七言絕句,五言、七言律詩都各有四基本格式。比       

如五言絕句的第一種: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韻)

其中帶括弧的(平)(仄)表示此處可平可仄,後邊標記有(韻)的表明此處是韻腳字。相應七絕的平仄格式即在五言基礎上,各每句開頭各加上兩個連續的平平或仄仄。律詩即在絕句格式基礎上重複組合而成。

如:張祜《宮詞》

故國三千裏,

深宮二十年。平

一聲何滿子,仄

雙淚落君前。

我們對古代詩歌用字的平仄分析依據的是平水韻。前聯的下句節點字(宮—平)(十—仄),後聯的上句節點字(聲—平)(滿—仄),它們做到了平仄一致,這就是“平仄相粘”。五言句只要第二字相粘了,就可以認為前後兩聯做到了“平仄相粘”,第四字能相粘更好,即便沒有相粘,也是允許的。“一、十”古入聲字,所以,標為仄。

例二: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仄仄仄平)

羌笛何須怨楊柳,(平仄平仄)

春風不度玉門關。

 前聯的下句節點字(片—仄)(城—平)(仞—仄),後聯的上句節點字(笛—仄)(須—平)(楊—平)。第二、第四字的平仄是一致的,第六字不一致,不過,沒關係。七言句的粘,只要第二、第四字相粘了,就可以認定前後兩聯做到了“平仄相粘”。“笛”古入聲字,所以,標為仄。

以上講的是絕句,推廣到律詩,要求也是一樣的。比方律詩,七律,我

們見到的形式是八行,四聯(首頷頸尾)、五十六個字、韻腳,偶句押韻(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但細化卻很不簡單。如七律中的四聯之間,那是起承轉合,起,以景或情起句;承,承接首聯要表達的意思;轉,情轉景或景轉情,要表達的深一層的意思;合是畫龍點睛,點題。對仗,頷聯景語構成一幅對聯,頸聯情語也是一副對聯,如《登高》,“萬裏”扣前“長江”,景語轉情語,自然。

至於平仄,七律常見四種格式:

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仄收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轍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澀平。

律詩一共有八句,包括四聯,那麼,第二句和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第六句和第七句,是要求平仄相粘的。腳分明。押韻必然押在那一句的最後一個字,就像人躺下來,放在腳底一樣,因此有韻的那個地方(那個字)又稱之為“韻腳”,反之不押韻的那一句最後那個字就叫做“白腳”。很顯然,“韻腳”一定是平聲,“白腳”一定是仄聲,這叫做“腳分明”。

3、對仗:一般要求是除首尾兩聯可對可不對,可工對也可寬對之外,中間有多少聯都必須對仗,並且應是工對。(工對是指對仗嚴格工整的對子,寬對則相反。)   清代李漁曾編寫了一首《對韻歌》:

雲對雨,雪對風。花對樹,鳥對蟲。山清對水秀,柳綠對桃紅。

這些都是對偶句,讀起來是不是特別順口,有韻律感。

對偶,指的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有人總結如何寫好對仗七要素:

字數相對;

詞性相對(名對名,動對動,實對實,虛對虛));

結構相對,主謂、動賓、偏正等要相對;

節奏要相對(一二對一二,二一對二一);

平仄要相對;

內因要相關;

要上輕下重

以下選幾個對偶佳句,堪稱千古妙句,令人歎為觀止!其實,詩詞中有很多工整絕妙的對偶佳句,多讀可以培養美感和音樂感。不信,你來試試:

對花情脈脈,望月步徐徐。(李珣《女冠子·春山夜靜》)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複》)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楊萬裏《泊平江百花洲》)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淩滄洲。(李白《江上吟》)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千秋釣舸歌明月,萬裏沙鷗弄夕陽。(杜牧《西江懷古》)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

鉤》此外,定句,指每首詩有一定的句數。絕句是四句,律詩是八句;定言,

絕句、律詩都有五言、七言的;節奏,指格律詩有一定的節奏結構要求。詩句的意義結構必須與詩句的節奏結構相吻合。章法:即格律詩的章法。主要內容有:整首句子成雙成聯、聯內相承、聯間遞轉、首聯起承、尾聯轉合等。

初學寫詩,就想像古人那樣。寫點格律詩。因為格律詩美,有意、有韻、有節奏,又形式美。但真正寫好格律詩不容易,還可能會可格律不是那麼容易寫,要求立意,即有一個明確且集中的主題。立意不明,或散或庸,詩歌就會散漫無章。少形象、缺意象、多政治術語。詩應該是形象的語言藝術,依賴於意象和意境,應避免過於直白的政治術語或說教。

寫格律詩,有8大禁忌①忌孤平;二忌尾三連平(三連仄);三忌換韻;四忌失粘;五忌合掌;六忌重字;七忌直白;八忌新舊韻亂用。但古往今來,多不劈禁忌的。

①忌孤平:所謂孤平,指一句中,除去最後一個韻腳字外,只有一個平聲字,則為犯孤平。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三字是仄聲,除去第七個韻腳字外,只有第四個字是平聲字,就犯孤平。犯孤平的句式,只限在韻腳的句子,就是說,最後一個字是平聲字的句中(即韻腳句),要注意不要犯孤平,在非韻腳的句中,即使只有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的句子,如“仄仄平平平仄仄”句,以一三五不論之說,第三、第五字變為仄聲字,就變成了“仄仄仄平仄仄仄”,這樣的句式,不是孤平,但是卻犯了尾三仄,當然,對於初學者,尾三仄不是太嚴格,如果能避免,則更好。“飲酒莫辭醉,醉多適不愁。”(盛唐 · 高適《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這首詩第二句犯孤平,仄平仄仄平,適,如果是平聲字,才可以救孤平了。另外,這首詩二、三聯失黏。孤平、失黏為詩家之大忌。“百歲老翁不種田”(李頎七絕《野老曝背》)看後五字:仄平仄仄平,不,沒有救拗,犯孤平。另外,第三句是半拗體,獨,應平實仄。半拗體可以不救拗。如果救拗,方式正如下聯,用籬這個平聲字救拗。下聯的:仄平平仄平,老街稱之為救拗萬能公式,記住這個就知道如何救拗了。

②忌尾三連平(三連仄):是指每句最後三個字都是仄聲或都是平聲字,比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最後一字是仄聲,就是尾三仄;如果第五第六字是平聲字,就是尾三平。“一弦一柱思華年”:這句詩中的“弦”、“柱”、“年”都是平聲,符合三平尾的特點。白雲千載空悠悠”:在這句詩中,“雲”、“載”、“悠”都是平聲,形成了三平尾。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兩不厭”是三仄尾,有人卻不認為忌。

忌換韻:是指一首格律詩中,韻腳的字的韻部,只能在同一個韻部中,如果不在同一韻部,就是換韻。所謂韻腳,就是偶數句的最後一個字,如果第一句押韻,其韻腳也包括在內。

王安石的《七絕·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分析一下:有哪些違規了。下麵分析: 第二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的 第

二字“山”,與第七字的“山”相同,擁擠韻了,【犯韻】了。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南、岸”擠韻,第七字“岸”字是白腳與詩的韻腳“間、山、還”【都是an】撞韻了。但王安石在第四句用“照我還”幾個字,使詩句做成“活韻”,將“撞韻”問題消除了。這首詩不但撞了韻,還擠了韻。詩中“江南岸”就是典型的擠韻。而作者在白腳用“岸”字,因為“岸”字是淺意開口音字,也把擠韻毛病治療而消失了。所以這首詩也讓人感覺不到撞韻、擠韻的傷害。全詩讀來順口流暢,成為一首千古名詩!

忌失粘:是指第一句與第二句相同位置間的字,平仄相反,第二句與第三句相同位置間的字,平仄相同,即為粘,如果不粘,就是失粘。粘對的作用,是使聲調多樣化。如果不“對”,上下兩句的平仄就雷同了;如果不“粘”,前後兩聯的平仄有雷同了。這樣的弊病叫做失粘與失對。

如正例【唐】李商《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何年部落到陰陵,奕世勤王國史稱。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夜卷牙旗千帳雪,朝飛羽騎一河冰。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蕃兒繈負來青塚,狄女壺漿出白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日晚鸊鵜泉畔獵,路人遙識郅都鷹。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忌合掌:是指律詩中,三四句、五六句,其實是兩幅對聯,如果一幅對聯,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同,就是合掌。李宗嗣的詩句:“普天皆滅焰, 匝地盡藏煙。”其中“皆”與“盡”表達了相同的意思,構成了合掌。例:王藉的《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裏的“噪”與“鳴”、“逾靜”與“更幽”都是同義詞或近義詞相對,視為合掌。 郎士元的詩句:“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其中“不可聽”與“豈堪聞”句意相近,因此也是合掌。耿湋的《贈山家翁》:“蠶屋朝寒閉,田家晝而閑。”這裏的“朝”與“晝”都是表示白天的意思,詞義相同,所以合掌。林黛玉、史湘雲的詩句:“犯鬥邀牛女,乘槎訪帝孫。”牛女即織女,而“織女,天帝孫也。”牛女與帝孫是同一個人,因此這個詩句合掌了。現代詩句:“大廈層層淩碧浪,高樓處處掛丹幃。”其中“大廈”與“高樓”是近義的名詞,都是指高大的房子,所以合掌。紀昀對梅聖俞《和王禹玉內翰》的評價:“力錘頑石方逢玉,盡撥寒沙始見金。”紀昀認為這兩句也構成了合掌。蘇懷亮的例子:“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以及“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和“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這些句子因為上下聯意義基本相同,也被視為合掌。

忌重字:是指一首詩中,儘量不要有重複的字,但是在一個句子中除外。

⑦忌直白:是指太過平直,沒有味感。

⑧忌新舊韻亂用:是指在同一首詩中用韻,要麼依舊韻(平水韻),要麼依新韻(中華14新韻),不能新舊韻混用。當然,亦有以詞韻(如詞林正韻)作詩者,詞韻比詩韻(平水韻)相對較寬,但是,即使是以詞韻為據押韻,也要在同一個詞韻的韻部。

作詩時,還有五戒之說:即:戒譏訕,“論交謾說笑金蘭,厚貌深情半譏訕。”(劉學箕的《長句簡敬叟季仙兼呈端夫申父晦仲》)譏笑、訕笑都讓人發煩,何況寫譏訕詩句呢?所以劉公坡先生說“古來謔語作詩也要守中庸,不卑不亢才好。嘲歌,大都輕薄者之所為”。②戒諂諛,說白了就是“溜鬚拍馬”但“忠言翻為怨,成風在諂諛。”(詹初的《有感》)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官職是巡檢,經常在外奔波,平時根本沒有機會在領導面前露臉。好不容易有一次機會能見到範仲淹,蘇麟便想提一提自己升官的事,但直接提又覺得不好意思,於是就有上面的馬屁詩。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龔自珍《投宋於庭翔鳳》)可能電視劇裏的馬屁詩要數唐伯虎了:這個婆娘不是人。財主五兄弟臉上頓現怒色,“婆娘”有鄙視之意,“不是人”的評價任誰也受不了啊。唐伯虎不以為意,稍一醮墨,題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財主五兄弟臉色立即陰轉晴,廳上掌聲一片。掌聲未已,唐伯虎又揮毫寫下第三句:生下五男都是賊。這還得了?財主五兄弟怒目圓睜,幾乎要揮拳了!唐伯虎微微一笑,寫下了最後一句:偷得蟠桃獻母親。賓客們掌聲雷動,財主五兄弟眉開眼笑。這個馬屁拍得可謂驚險刺激而絕妙。③戒鄙俗,不過,鄙俗詩也有可取的:“吾富有錢時,婦兒看我好。吾若脫衣裳,與吾疊袍襖。吾出經求去,送吾即上道。將錢入舍來,見吾滿面笑。吾白鴿旋,恰似鸚鵡鳥。邂逅暫時貧,看吾即貌哨。人有七貧時,七富還相報。圖財不顧人,且看來時道。”(王梵志《吾富有錢時》)王梵志的這首詩,用通俗的語言,在全文都是大白話的情形下,將貪錢者的人性醜態寫到極致。

   ④戒纖褻,作詩也要守中庸,不卑不亢才好。格律詩中避免出現吟弄風月、歌於花間、鴛鴦蝴蝶之類。不過,名人筆下就生花了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裏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注:梨花:指八十歲的老爺爺;海棠:指十八歲的少女。(宋·蘇東坡《戲贈張先》)    

      ⑤戒剽竊。有人說,詩有三偷。“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其上偷勢,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語。“山桃野杏兩三栽,嫩蕊商量細細開。 最是一年春好處,明朝有意抱琴來。” 偷句於雍陶、杜甫、韓愈、李白,卻因用其語不用其意”,被視為佳作。偷勢,指的是效仿名家筆勢。偷得較藝術,可以不見蹤跡。很多人認為李白的《登鸛鵲臺》,就效仿了崔顥的《黃鶴樓》。如果大家能偷其勢,我是不反對的。偷意,是指引用古人、名人、他人的原著中的一些字句,或顛倒詞序,取意或換意成新。你若化得好,也可以。但要謹慎,避免引句簡單或過多。最為糟糕的的是下邊的這個,偷語。純屬剽竊!偷語,是指將名家、古人、他人的詩句,改換幾個字就充為己用。這個是要不得的。有的人只是改變了個別詞字,幾乎是生吞活剝,狗尾續貂。特別是對於偷語,作詩者,不能沾上此等取巧、實卻拙劣的行為。

我學寫詩儘量少拾前人牙慧,用古人相似句子,力求創新。如:

青島棧橋

七言律詩 押熬韻

 

飞閣回潏八棱翹,長箭橫波一棧橋。
平平平仄平平中,中仄平平平仄平。

雨霽多晴天湛碧,風來少暑热氛消。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目隨鷗鷺翔雲際,耳順銀濤逐海潮。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昔日恥心皆不見,遊人如愿盡逍遙。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注:“飞閣回潏八棱翹”,狀劍橋上“回瀾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