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人腿不好 记得量量脚踝血压(二)

 食品与生活 2024-04-28 发布于上海

“踝肱指数”筛查糖尿病足

避免下肢血管病变

59岁的刘阿姨早在7年前就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近两周来,刘阿姨觉得走路时脚有点疼痛,故求诊于沈远东教授门诊,做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问诊后,沈远东教授建议刘阿姨去检查一下下肢血管“踝肱指数”。经检查,刘阿姨的下肢血管踝肱指数严重低于正常指标,基本确诊其有下肢动脉狭窄的可能。

“幸亏发现得早,要不就可能像不少糖尿病患者一样,出现糖尿病足,引起足部溃疡,甚至面临截肢的严重后果。”沈远东教授说,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较常出现的并发症,而足部的病变,很多都是从下肢动脉病变开始的。可见,糖尿病患者早查“踝肱指数”对避免下肢血管病变具有指导意义。

“间歇性跛行”是典型症状

像病案中的刘阿姨一样,在门诊中被“幸运”地发现存在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毕竟不是多数。生活中又该如何预判自己的下肢动脉是否已经出现了问题呢?“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走路不长就会觉得腿酸、胀、麻、疼,而休息三五分钟就能缓解,再走一段症状又会加重。这在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主要是由下肢缺血引起的。”刘芳教授如是说。

还有些患者会表现为睡觉时腿疼。如果晚上睡觉时感觉腿部不舒服,起来揉揉、走走能缓解,就提示可能存在“静息痛”的问题。这是因为睡觉时心跳相对缓慢,存在功能障碍的四肢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四肢缺血,使患者疼痛难眠。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下肢动脉硬化患者都会表现出典型的症状,可能每10人里只有1人会在快步行走时出现小腿疼痛,另外9个人并没有症状,但这9个没症状的人和这1个有症状的人在将来发生心肌梗死危险的概率却是一样的。此外,如果出现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一侧肢体的体温较低、皮肤变得苍白没有血色、指甲增厚、汗毛脱落等现象,也要考虑是否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

三类人群早查“脚踝血压”

要想早防早治下肢动脉硬化,就要先识别高危人群。

专家建议,属于以下三种情况者,要尽早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1. 年龄在5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以下1项或多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 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凝状态等 )。

2. 年龄在50~69岁,有心血管危险因素 (尤其是吸烟或糖尿病 )。

3. 年龄超过70岁,已知有冠状动脉、颈动脉或肾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运动后,下肢疲劳症状明显或下肢有难以愈合的伤口。

刘芳教授表示,“踝肱指数”的优势在于初期的筛查。虽然 CT、超声多普勒、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超过这一监测,但这些都是有创性检查,操作复杂,有一定的标准程度和设备要求,不适于做常规检查。“踝肱指数”只需在医院门诊测个踝压和血压,不仅没有创伤,而且操作简单、价廉、省时,是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非常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而对于那些已经被诊断为动脉硬化的患者,就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包括戒烟限酒、平衡饮食、适量运动、调适心理状态等,都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适量运动,很多腿部出现症状的老年人觉得走路容易累就不愿运动,这是大错特错。实际上,规律的锻炼能改善血供,有利于腿部肌肉更好地摄取氧气。”

沈远东教授建议,周围动脉疾病患者只要坚持每天走20分钟,就能改善他们的耐力和生活质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尽量坚持运动。如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基础病,还应积极配合治疗。”此外,还可针对动脉硬化选择药物。睡觉时适当抬高床头,增加下肢血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