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家迅:荏苒岁月归去来

 新用户7391BFGL 2024-04-29 发布于安徽


荏苒岁月归去来

安徽怀宁  朱家迅

  约于明·洪武三年前后(公元1370年左右),一对健壮的夫妇,带着三个尚未成年的男孩,肩挑背扛着一个“家”,从江西省饶州府鄱阳县一个名叫“瓦屑埧”的地方——当时官府移民的集散地,漫无目的的乘着官方派遣的船只,经鄱阳湖、浔阳(今九江市)进入长江、顺流而下,飘泊到了当年宁江府的安庆(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怀宁。元改为路。明初改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年),又改安庆府。清为安徽省省会,1912年废),他们和其他外迁者一道,在安庆的江北岸离船登陆了。一路风餐露宿,踟蹰徬徨,茫然四顾,不知所终。在且行且止、且饥且泣了数日之后,这个五口之家捱到了当年的怀宁县大丰乡青口咀这块地方——今天的凉亭乡政府驻地凉亭街道旁,觉得此处可以落脚,便放下箩担,不走了。这对夫妇接着便按官家的指令“插草为标”忙了起来。他们结茅而居,栉风沐雨;他们刀耕火种,披荆斩棘;他们容忍着“土地户”(原居住在这里的人)的欺凌,他们吞咽着辛酸的血泪一年又一年,逝去的岁月和年华让他们终于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他们的姓名是:男,朱福七,女,卢氏。他们的三个儿子分别名为兴一、兴二、兴三。此即为今日凉亭“敦义堂”朱氏族人之迁皖始祖福七公、卢妣,和二世祖兴二公(后兴一迁潜山、兴三迁岳西)。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千里江河必有其源。没有上文的叙述,也就没有下文的宗谱,没有当年“瓦屑埧”的离别,也就没有今天“档案馆”的接纳。当年的福七公在落脚大丰之后,瓜瓞绵延,繁衍生息,到了清·乾隆30年(公元1765年)前后,时间已过去了四百年,已繁衍了十余世,这块土地已无法容纳这么多的人口;也就在此时,朝廷又强令江南黎庶徙迁陕、鄂、苏、浙。于是,朱氏族人又再次纷纷外迁。这其中就有朱华序、华揄、华中三兄弟外迁到了浙江。他们如同当年始祖福七公那般背井离乡,寻觅新的生存之地,最终在浙江严州府桐庐县的“茶叶坑”(土名“毛狗山”)和婺州(今金华市)府浦江县的“田后棚”、“茶壶窑”等地得以栖身。
  故土难忘,亲情不泯。逝去的岁月记载着故里亲人与远迁族人的两地相思。这反映在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和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的“朱氏”宗谱(六修、七修)的编修过程中,宗祠派出多人往浙江各地开稿;谱成之后,又派人专程送谱往浙。这些送谱的族人不顾水远山遥,肩背谱卷干粮,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期间有人病殁于送谱途中未能回归故里,还有人在返归怀宁时为疯犬撕咬而殁,他们名载谱牒,令后人肃然起敬!同样,迁浙宗亲在得到故里亲人送来的家谱之后,也有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经历,他们视家谱为至尊,小心翼翼,保管收藏,生怕鼠咬虫蛀;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它躲过了“长毛”(老百姓对“太平天国”士兵之称)、“鬼子”(侵华日寇),但却没有躲过……;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如掘坑珍藏;藏于大木桶内再盛玉米遮盖,……等等。但仍未能躲过劫难,最终使六修之谱几乎丧失殆尽(全套四十二卷今仅存两卷),尚幸七修之谱,仍保存下四十二卷(全谱四十七卷,损失五卷)。至此,六七两修宗谱共保存四十四卷。它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见证着社会的治乱兴衰,记载着被历史遗忘的角落,何其不易,何其珍贵!


  岁序更新。“朱氏宗谱”于公元二零一六年又进行了十修。在宗谱十修过程中,笔者忝列谱事(十修宗谱主篇)有幸与桐庐县武协主席、宗亲朱广洪等相晤,经多年交往,于亲情之外更添友情,因而得知桐庐××宗亲处存有清代老谱一事,遂相与计议。乃至十修宗谱功峻之日,广洪偕浦江等地宗亲来怀祭祖领谱时,将上述四十四卷老谱连同前清的竹制谱箱也一同送归故里。经与族中房长共商,为长久计,决定捐赠给怀宁县档案馆,并由笔者负责办理捐赠事宜。不容简略的是:广洪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没有他的付出,也就没有这四十四卷宗谱的回归。
  怀宁县档案馆在得知我们的捐赠意向后,很快作出了回应:将为之举办捐赠仪式和授予收藏证书。瓜瓞绵延皖浙赣,荏苒岁月归去来。由皖入浙复由浙归皖,宗谱,你在阅尽社会的沧桑巨变和人间的风雨炎凉之后,终于又回到了故里,住进了桑梓之地的“馆舍”,从此“风雨不动安如山”,“阅尽人间春色”,何其幸也!
  列祖列宗九原有知,不亦乐乎!
               朱家迅
          时在甲辰年三月 日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朱家迅,生于1940年。怀宁县凉亭人。因地名“旗鼓岭'而用笔名:旗鼓山人。出版有《旗鼓山人联辑》、《风雨人生》等。现为乡书法协会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风雨人生路,俯仰愧此身。白首逢盛世,笔耕感党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