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系列】一位超脱自我的学者 转载

 彭心融国学 2024-04-29 发布于北京

老聃,世称老子,春秋晚期陈国人,约生于公元前571年的周灵王时期,是我国一位集大成的杰出科学家和以人为本的政治家、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以理论指导实践参与变法革新的实践家,道学理论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曾任“周守藏室之史”职务。守藏史因君王上朝时常侍立在殿柱之下故又称柱下史现代人多比之为图书馆长或档案馆长,其实不妥。守藏室与图书馆或档案馆的功能不尽相同,图书馆或档案馆只是单纯负责图书资料的收藏保管以供人查阅,这与朝政并无直接关联;而守藏室则不然,除了负责征集和保藏国家重要典籍资料外,还是朝廷特设的机要部门,专门为君王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属学术性的内务机构,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其官职为御史,具有参政、议政的职能,扮演着朝廷智囊的角色。

正是因为老聃曾长期担任“守藏室之史”职务,有接触历朝历代文献典籍的优越条件,再辅以个人善于追根究底深入实际勤奋学习的精神,从而造就了他成为能够超脱自我坚持以自然为师的学者。因此,无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体生命科学等知识的掌握和研究方面,他都有着超乎凡人的建树,并留下一本堪称世界第一的个人专著——《五千言》,又名《老子》。老子是周景王在位时(公元前545年—520年)任职的官员,在朝供职时间不少于二十年,因而他的道学思想与周景王的社会变革措施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他既是朝廷的礼制顾问,也是周景王在位期间策动社会变革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事实表明老聃是周景王身边的灵魂人物。因此,他所写的《老子》一书的有关内容,必然与周景王策动的变革斗争有着直接的关联。透过他的文章,可以得知春秋晚期东周社会的基本概况,同时从侧面也能了解到周景王在变革中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由于年代久远老聃的原著被篡改,而流传于世的《道德经》竟是一本冒名顶替的伪作,其本人身份也随着被改变。因而,二千多年来其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一直被世人误会,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与肯定,成为困扰学术界的一桩解不开、理还乱的谜团。自1973年马王堆汉墓被发掘后,帛书原貌《老子》才赫然出土重见天日,终于解开了这一千古谜团,使得老聃与其作品的真正面目得以再现人间。事实表明,真正的老子决不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描述的那样是个“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的“隐君子”,而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社会、关注民生的朝廷命官和伟大科学理论家、政治实践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描述的那位“隐君子”不是老聃,应当是另有其人。他不是别人,正是将《老子》改成《道德经》又号称“太上老君”的道教祖师爷,他的名字不叫老聃应当叫李耳。这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俩的个人资料不加区别地混合在一起,使两人变成一人所酿成的大错。从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文章中可以发现,老子是一位潜心于探索自然奥秘、努力掌握自然规律、不断通过实践更新知识的科学家。老子的卓越贡献就在于他能够超脱个人的自我主观,站在客观观察事物的角度,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积极探索客观世界万物、生命、意识的起源与事物的运行规律,创造性地把自然、社会、人体的生命机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继承上古前哲所创立的“道”学说基础上,以独特的眼光与超凡的智慧,开拓性地创建了以客观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道学系统理论,为人类探索宇宙万物、社会意识的起源与发展开启了一扇科学的大门。对此,《老子》中就有这样一段话,专门记述了他在学习继承先人“道”文化时,思维艰难的转化过程:“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馀,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蔡蔡,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意思是说,依从与疑惑,两者相差多少?美丽与丑恶,两者距离多大?使你所害怕的东西,不是不可以用来吓唬别人。惆怅啊!这种矛盾心情远远无法平静。大家快快乐乐地聚在一起,就像享受着祭祀典礼的物品。而在春天我独自登上宫内兰台,脑子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就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还没发出第一声。这样也太累了!简直就像找不到栖息的地方。其它所有的人都有宽余的感觉,就是我例外。我是怀一颗愚昧的心才这个样子的,心绪不定啊!普通人都清清楚楚,只有我一个昏昏沉沉呵!普通人都高高兴兴,只有我一个闷闷不乐呵!茫然啊!就像是面临大海不知所向,彷徨呵!,就像是没完没了一般。大家都赞成这些做法,只有我独自坚决表示看不起。难道是我的私心欲念不同于所有的人,而就是我特别依恋钟爱生养我的母亲?文中所提到的“台”, 应当就是当时王宫中收藏典籍档案的兰台,也是老聃担任“守藏史”的工作处所。可见他此时正在任上,也许还刚上任不久。做为统治集团中的一员掌握古往今来文献资料为国君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御史,面对着令人不安的社会环境,怀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惆怅心情,徘徊在古老的典籍与茫然的现实之中,以顽强的毅力排除各种思想干扰探索着生命运动的真谛,找寻解脱与升华的途径。最终受到母亲生育原理的启发,从中认识到了生命的源头与其运动规律。他通过学习领悟传统“道”文化真谛;其后又结合工作实践,以事实为依据,创立了一整套道学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启迪华夏文明的“道”学说,为看清当前现实社会矛盾,施行变法革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整篇文章中,这是一段专门描述自己内心感悟从而产生奇特思想的文字,可谓是情景交融、思绪万千、感慨不已,随之而来豁然开朗悟出了“而贵食母”的生命真谛,应当说这是对自己整个悟道过程实事求是的生动描述。也正因如此,开启了他超脱自我,客观认识一切事物的人生旅途。也就是说,一般人都是把生命与神灵联系在一起,总是祈望通过祭祀上天、祷告神灵等方式以求得好运。老子却与众不同,是从宇宙运行的“道”学说中,领悟到自己只是物质世界中由母亲诞生的有限生命个体,因此始终是以此态度面对着人生。在他眼里,天地人是宇宙的三大系统,都是统一在道的规律中不断运行着。“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与民都是人类的一员,王是由于才能出众能代表民众利益,得到百姓拥护才成为王,因此说“以人为本”这才是社会的正道。老聃在继承学习“道”传统文化方面是做足了功夫的。老聃成日沉醉在兰台上的上古文献典籍中,潜心寻觅着前哲对“道”的理解与论述。《老子》中提到:“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束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译成白话就是,虽然在看却不认识它的面貌,就称它为微;虽然在听却不懂是什么声音,就称它为希;虽然在摸,却得不出对它的感觉,就称它为夷。这三种办法都不能全面描述对方的状态,所以要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容这个物体。一件处于初生状态的物体,在它之上不知来路,在它之下不知去处,到处查考啊!也没法认识它。最后还是见不到实在的物体,只是无形的形状,不见物体的物象,是能意识到的叫做“忽恍”的东西;跟着观察看不见它的后面,迎着观察看不见它的前头。我们掌握的是今天得到的规律,用来解释今天所存在的事物。以这种办法来推断远古原始的情景。这就是关于“道”的历史记载。这一段意思是说他的自然知识,是来源于前人对宇宙探索经验的积累。他虔诚学习先哲优良传统,《老子》中指出:“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湛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所以能敝而不成。”这一段话意思是说,古代精通如何按照“道”的规律做事的人,思想境界微妙玄达、品德涵养深不可志。就是因为没有办法具体记述,只好勉强为他作形容。是这样的:要去帮助人家么,就像在严寒的冬天里涉水,再难他也要过去;对待自己应得的利益却犹豫不决,好像看到四周的邻居都会害怕一样;严肃的时候,他就像是客人一样;放松的时候,就像冰凌化解了一般;纯洁的样子却非常朴实;浪漫的状态就如同浊水;深不可测的涵养就像一条百川汇集的河谷;碰到不干净的男女调情,我会保持自己清白;对正经女性的郑重求爱,我会跟她一起生活。他始终抱住这条人生的处世之道,在思想行为上不会越轨。就是因为能保持内在精神上的最佳状态,所以能使那些不正当的骚扰事件无法成功。《老子》里的这些话告诉我们说,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尊奉“道法自然”信条的,在探索宇宙奥秘,遵循事物运动发展规律中,不避艰险开拓进取。先哲在对人对事方面就像如履薄冰,都很谨慎小心来不得半点马虎。而且严于律己保证思想行为上不会出规越轨。在学术思想上继往开来,做到上下求索永不退缩。老聃就是在继承上古 “道”文化基础上,发扬光大,创建了全面、系统、科学的一整套道学理论,根据《易经》中“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的“道”学说,《老子》作出了“道生物”的精辟论断,关于物质世界的起源《老子》中写道: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有一个东西广大无比、漫无边际、浑然而成,比天地还早就产生了。丰富多彩啊!绵延不绝啊!它独立而永恒不衰地存在,可以作为孕育天地的母亲。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就给它取个字叫做“道”。“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就是说天下万物,都是以有形的状态生生不息的,而生生不息的有形万物又是起源于原始的无形状态,这个无形状态的原始母体就叫做“道”;因此“道”是万物的母亲,从而创立了“道”生“物”的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表述的就是自然界万物生生不息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道生一”是说第一代有形的生物是首先由无形的“道”产生出来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说从第二代开始直至其后所化生出来的万物,则都是由有形的生物遵循“道”生“物”的原理进行再生,经代代相传繁殖出来的。从《老子》的描述里可以知道,“道”是被作为一种有丰富内蕴、可以感知的似物非物状态来形容的。它虽然是无形的状态,但却是相对于有形状态的万物而存在着的由无形状态生命元素组合的母体;它有点类似于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宇宙间存在着的,无质量、无重量的“暗物质”。由此可见,老聃所阐释的道学理论,是彻底的唯物论。“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这是老子说自己按照前面提到的科学态度与方法,从宏观上观察四周万物在上一代与下一代生命过程之间的变化。“复”指的是下一代生物重复上演着上一代的生命过程。可以说这一段文字就是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实况记录。“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指的是他所观察到的生物都在运动中不断变化的景象。在他眼里生物一代一代生命的链接就如同草木归根一样,都只是实现新陈代谢进行着生命能量的转化而已。“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这一句是老子探索生命奥秘的关键词。他把生命的链接比喻为“归根”,这个生命之“根”在哪里?这个“根”就是“性”,分别为阴性与阳性;对人来讲那就是男性和女性,男性成熟时就会产生精子,女性成熟时就会排出卵子,这就叫做“归根”。“归根”意味着新的生命能量又回归于“道”的状态。“道”是客观事物的出发点与归宿地,到了这里生命能量就进入了《易经》里所说的“形而上”的“一阴”或“一阳”的无形状态。“归根曰情”是说回归于“道”的阴性和阳性的生命能量,都蕴涵着本身的遗传基因密码。这里的“情”字,指的就是生命的遗传基因密码。“情是谓复命”是点明生命能量所蕴涵的遗传基因密码意义在于“复命”。“复命”是通过“情”所蕴涵的基因密码把“归根”与“复命”两个生命环节链接起来,以表示两者之间生命密码的遗传与进化关系。代表遗传基因的“情”字也就成了两者联系的纽带。“复命”的意思就是经“一阴一阳”的重新组合再通过母体的孕育形成了新的生命体又开始了新的生命旅程。应当说这就是老子在探索生命奥秘中所形成的“道”学说的生死观。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未能就这个问题将生命的奥秘都解释清楚,流传了数千年关于天堂与地狱的传说至今依然在人间盛行,然而老子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努力破解其中之谜的企图是十分明显的,而且所作的推论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应当说这就是以唯物论为基础的“道”学说对自然界中生物生命机理的消长问题所做的最好解释。忘我与务实是老子达到客观境界取得事业成功的法宝。在继承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他面向自然、眼观世界,在变化复杂的现象中寻找其中的运动规律。指出:“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意思是说,深入虚空的内心,才能穷尽物理的奥秘。把握衍变的因缘,可以明白表像的由来。万物在四周发作,我静寂地观察着它们的反复变化。这些万物就如同飞扬的云彩一样匆匆而过,又各自回归到了生命的根部。归根的过程叫做“情”。这个“情”就是新的生命信息,意味着新的生命又要诞生的意思所以称为“复命”。复命是事物运动规律发展变化的正常状态。认识了这是正常的状态,就是明白运动规律的变化。不知道这是运动规律的正常变化,没有了自然的消亡,就会带来凶残的恶果。认识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规律性的正常状态,就能够以宽容的态度面对现实;做到以宽容的态度面对现实,处理事情才会公允、公正;做到公允、公正就会得到群众拥护成为王;当了王就能取得天下统治权;掌握天下统治权就能按照“道”所揭示的规律处理天下大事;只有按照“道”所揭示的规律办事,天下才能长治久安。即使最后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了,所创建的江山社稷还是会继续下去的。从这段文字的描述里,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做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毫无私心杂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结果的科学态度,表明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老子是个深入实际、超脱自我,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自然的学者。这就是关于“道”学说“道生物”论,对物质与生命起源的认识。同时他指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意思是说,存在于自然界里的“道”,是处在有规律性的运动状态之中的,这种有规律性的运动状态不是一点也不变化的。自然界里的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被认识的事物状态也不是固定不变化的。还没有出现各种各样事物时,“道”是处于万物的原始状态;有了各种各样的事物,“道”成为诞生和养育万物的母亲。因此要永远保持没有私心杂念,这样才能客观地观察到事物的微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坚持从主观认识出发,以观察事物的宏观世界。两者同一个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事物。其中的奥妙又宏大又深邃,这里是打开所有微观世界的大门。这一段文字清楚叙述了对“道”的正确认识,也特别交代了认识“道”的正确态度。说明没有正确态度就不可能有正确认识。老子在观察事物中所坚持的客观立场和科学态度,这就是老子所以与众不同能够取得科学成就的关键所在。《老子》中还指出:“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意思是说,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人,实际上他所讲的“道”,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而恰恰是使他变成傻瓜的起步。所以大丈夫要选择走厚实的正道,不要去走浅薄的歪门邪道;要讲实事求是,不要搞浮夸虚假。因此,必须去掉那些不好的,坚持这些好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老子在探索自然和社会实践中所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也是他在实际工作中所遵循的一贯作风。在老子所创立的道学理论中,“尊道贵德”是老子所孜孜以求的目标。在老子的意识里“道”指的既是万物的源头又是万物的运动规律。“德”是事物尊道运行的必然结果。关于人类意识的诞生与精神存在问题,老聃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虚拟的“谷”概念,也就是像溪谷一样的虚拟容器。提出“谷神不死”的观点。由于它不自生因而也不灭。精神是与物体共存亡的。为了说明问题,老聃十分形象而巧妙地以虚拟的“谷”来作为精神的载体,使之与物体合二而一,形成有思维能力的生命。《老子》中指出:“谷神不死,是玄牝。玄牝之门,是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存在于像深谷一样载体里的精神是不会死亡的;这是个大得看不见的像母性生殖系统一样的东西,所以叫做玄牝。玄牝之门,就是天地的根。她的生育能力绵绵不绝,是会感觉到她的存在的呵!她所发挥的作用不停不歇。创造性地以山间储水之“谷”的形象虚拟概念,将生命机理中的精神与肉体相结合,既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从而客观地把人体中撹和在一起的物质部分与精神部分从理念上分开,以唯物论的观点解释生命机理中的“精神”与“肉体”之间既独立又相依的不即不离关系,区分出了一个由“神”与“谷”构建的有别于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精神世界,创立了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两个世界的理论并从而作出了关于主观世界“谷神不死”的科学论断。还强调指出:“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就是要正告那些妄图“以兵强天下”的野心家:“江山社稷,这是国家民族精神所依托的地方,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左右的。有的人想取得统治权结果遭到失败,也有的人统治权已经拿到手了最后又丧失掉哪什么是“神”呢?在老子的认识里“神”就是人的思想意识,指的是非物质的精神产物。什么是“谷”?“谷”就是承载人的精神意志的虚拟容器,指的是人体心灵器官在接收外界信息、容纳精神产物方面所发挥出的功能,所以用形象化而虚拟的“谷”来予以形容。“谷神”指的就是把所有人的头脑都看成是一个承载人类精神产物的大“谷”,人类的精神产物也就是这虚拟“谷”中的神,即“谷神”。所谓“谷神”,现代科学术语就叫“意志”“思想意识”等精神产品。它是人脑对客观自然物象的主观反映,也就形成了人的主观世界精神动力。所谓“神器”就是体现人民意志的国家载体。再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句子说的是,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烹调一锅小鱼一样,要用“道”来直接面对那些具体而繁杂的天下事务。特别是那些代表地方局部利益的“鬼”不听代表国家利益的“神”的指挥,不是那些“鬼”不听从“神”的指挥,而是代表国家利益的“神”不欲因此伤害到人。这里的 “鬼”是代表违背国家利益之恶势力;“”就是代表国家利益之力量。由此可见,老子是创造性地以“谷”的概念将人的肉体与精神(灵魂)分开、物的结构与作用分开,这就是为了能客观地认识到这个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又确确实实存在着的主观精神世界。从《老子》文章中还可以知道,老子不但是一位深谙自然辩证法,坚持以自然规律为观察事物准绳、指导社会发展进步的学者。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分析问题深刻辩证,形成了一整套以自然科学为依据、社会生活为目标、实践经验为基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系统、完整阐释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深根固袛的“道”学说,并在社会实践中忠于职守努力塑造了几近于“道”的完美人格与崇高形象。老聃他做为理论工作者、君王的决策智囊,坚持 “以道佐人主”的姿态恪尽职守,并以文字形式撰写了一本彪炳千秋的《五千言》巨著,为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虚怀若谷是老聃品格的一大特色。他说:“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意思是,高尚的品德就像装不满水的深谷,坦白的胸怀不在乎各种污言秽语,十分广泛地做了好事总还是觉得做得很不够,为社会树立新的风尚就像归还欠债一样,别人肯定你的真诚反而觉得是背叛了自己的意愿。特别大的方形是看不见边角的;特别大的器物是不靠锤炼而成功的;特别大的音响是摸不清发声部位的。他还指出:“大成若缺,其用不;大盈若,其用不窘。大直如,大巧如拙,大赢如绌。趮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意思是,知识已经十分全面还是觉得有欠缺,在用的时候就不会出纰漏;经验积累已经很充分了还要觉得需要继续补充,到用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拿不出办法来。已经非常直反而像有点弯,已经非常巧反而像有点笨,已经非常多了反而像有点不够。主动热情胜过冷若冰霜,和蔼可亲胜过激烈烦躁。内心真诚与外表魅力都能胜人一筹,就可以成为天下的首领。以上这些感悟都是来自于他在道学理论指引下直接参与的社会实践的体会。在为人处世方面他所尊奉的信条是:“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意思是,最好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最具为善的品德,它为有利万物生长而默默奉献,它所处的地方总是比别人家低下恶劣,所以水的品德几乎与“道”的精神差不多。所处的位置要尽量往下到最低地,所具有的心怀要尽量像深渊一样能容纳,答应给人家的要尽力兑现守信用,所领导的政务要尽力整治不懈怠,所办理的事务要尽力表现出色能干,所衔接的任务要尽力不浪费时间。只会与世无争不停地付出,所以也没有任何怨尤。老聃在对待个人的利益得失方面他决不居功自傲而是以平和的心态泰然处之做到适可而止,他说:“植而盈之,不若其已。而棁之,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意思是,增加进去的都满出来了,还不如就此停止。加工得再怎么尖锐,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最佳状态。金玉财宝堆满房间,也是没有办法永远守住。有钱有地位就骄傲起来,是给自己遗留下了走向衰落的过失。事业成功以后就引身自退,才是顺应自然的运动规律。由于能够超脱自我置身物外,客观地观察、分析问题,他的思路与目光显得异常清晰和敏锐。而在他同时代就有不少具有民本思想的杰出人物,如以铸刑鼎而著称于世的郑国宰相子产,《史记》说子产执政时“市不豫贾,道不拾遗,士无尺籍,不令而治”,子产去世时“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还有周灵王长子也就是周景王的亲哥已故太子晋,当时就是一位以民本思想著称、死后被尊为升仙太子的贤者。他与老聃是同龄人,应当有过亲密的接触与交往;虽然后来却因病早夭并给周灵王造成了致命打击,相信太子晋的贤明与早夭对老子思想不会没有产生过影响。《老子》中就有一段这样的话:“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写的虽然只是他个人的人生感悟,但从所涉及的内容分析,应当与周边所发生的事情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看来,老子的为人所以能够得到周景王的赏识与宠爱而成为君王的智囊,也是在所必然的。再从他对自然观察与社会分析的深度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位绝对没有私心杂念能够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科学工作者。老子不但创立了“道”学说,更重要的是他能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运用“道”学说来指导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他遵循先贤教诲,时刻把“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的教诲,作为恪职业道德规范。意思就是说,在圣人的欲望里是没有物质利益的企盼,而且也不会把难以得到的东西看的很贵重。他们所学的知识都是人家不要学的东西,只是用来回顾检讨大家所犯的过错,从而接受教训起到辅导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而他们自己是不敢去操作那些具体事务的。他言行一致,遵守诺言安于本分不谋私利,始终以“声人”(理论工作者)的身份与姿态,守候在君王身边,以自己的思想与学识影响着君王和其周围的人,为朝廷决策发挥导向与参谋的作用,贡献自己力量绝不掺杂个人私利,不以此从中获取个人所得。此时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应当是相当融洽的。在《老子》中,就有一段是直接描述了他亲眼目睹的君王与王子们以国家最高利益为重的突出表现。原文如下:“重为根,清为躁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于天下?则失本,躁则失君。”这里所描述的就是周景王率领众王子出行的故事。“君”就是国君指的是周景王;“子众”就是众王子(据《左传》记载周景王的王子有十多个)这里指的就是众王子与跟班的随从大臣人等;说的是他们在多日的出行途中,视随行“辎重”即文献典籍和随从人等的安危,犹重于自己性命的情节。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老子对周景王是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而且对周景王的表现是赞誉有加的。可见在老子眼里,周景王不是个没有政治头脑的糊涂昏君,而是个以国家利益为重有政治抱负的明君。《老子》中这段描述君王品行的文字既表达了周景王父子对国家命运的重视程度,也表示了老子对周景王父子的敬重之情,可以说明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志同道合的。据《左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不料周景王带着大队人马去北山田猎途中“猝死”,单穆公趁机在王宫外擅立年幼的所谓嫡王子姬猛为新王发动政变,引发了王室内乱。半年后周悼王姬猛病死又立周悼王之弟姬匄为王,王子朝亦在王城遣使下诏称王,但未被诸侯国接纳,从而两个王室对峙的局面。直至周敬王姬匄在晋国和赵国军队的帮助下打败了王子朝进入王宫后,王宫中的大量典籍被王子朝“奔楚”而带走。在群雄争霸的战乱年代。一场由周景王亲自策动旨在强化君王地位、削弱侯王权力,以关注民生为本,调整治国安民各项政策的社会改革就此宣告流产。随着周景王的“猝死”、王子朝及还、姑、发、弱、鬷、延、定、稠等众王子的被杀,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斗争遭到了血腥镇压就此烟消云散了。而史书上却以一张“庶孽之乱”的重重黑幕将它轻轻掩盖。经此劫难老子回归故里,留在民间继续宣讲他的“道”学说,他以长远的眼光,希望以此启发民智破除迷信,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虽然他的“道”学说不可能为社会主流思想所认同,但从先秦诸子的著作中还是可以看到他的思想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这场看似王室内乱,实际上是改革派与保守派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可以看出,老子不是以领导者或当事人的身份来参与这场改革的,他是个只认理不认人的学者身份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并进行舆论宣传工作。他是恪守本职认真做好改革理论的研究与舆论宣传工作,而他始终“以道佐人主”的姿态参与变法斗争。所以他以宣扬“大道”为己任,继续他的未竟事业。老子恪守““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声人”的本分,这表明他下决心要始终如一通过学习取得相关知识,去做弘扬“大道”的事情,只把做好这件事当成必须恭敬小心执行的任务去继续奋斗。从这场看似王室内乱,实际上是改革派与保守派针锋相对你死我的斗争中可以看出,老子而是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者身份参与了这场社会变革的。他始终“以道佐人主”的姿态参与变法斗争,认真做好道学理论的宣传与人才培养工作。他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社会状态中深切感悟到社会变革的必要性与艰巨性,就像他在《老子》中所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苛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拓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这一段是说他无论是受宠信,还是被罢黜,他心知肚明在权力私有化的家天下,是没有民主与自由可言的,随时都可能会成为封建制度案上的牺牲品,因此他始终都是在战战兢兢地工作着,也做好了为“道”献身的准备。看到变法失败后许多人因此失去生命,他明白自己所以能留着性命,是由于没有直接在一线抛头露面。在他意识里,身体虽然私有,但生命是“为天下”的,自己爱身体的目的是在于“为天下”,就必须以自身承载的理论知识继续为人民利益而“拓天下”,因此要竭尽全力把道学理论的精神火种向天下人传播。这是他发自肺腑的一段心理描述,表现出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他坚信“大道”是一切运动的必然规律,为此《老子》曰:“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这表明他下决心要始终如一矢志不渝通过学习取得相关知识,去做弘扬“大道”的事情,只把做好这件事当成必须恭敬小心执行的任务去继续奋斗,理想目标一定会实现。老聃终其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积极以先进思想教育民众,做一个纯粹的学者。他以研究学问为己任,没有野心、没有私欲,只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显示了他一生为宣扬道学理论无私无畏不屈不挠为国为民而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