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宠辱不惊与孔子的克己复礼

 chao fan zi 2013-07-15

老子的宠辱不惊与孔子的克己复礼

(2009-01-01 20:53:36)
 

闲暇之余,一边读《论语》,一边读《道德经》,有时也看一看《易经》,通过串读,我越来越感觉到易学、道学与儒学三学之间犹似耦断丝连,它们之间有一种渗透溶合,有一种传承发展。三者就象考古学家所面对的地层,最下是易学,中间是道学,其上是儒学。

春秋时期,诸候争霸,战火不断,国家滋昏,民不聊生。面对如此现状,那时的圣人们选择了不同的价值取向。老子选择了退避归隐,但他不象其他的隐士一样,远离世俗,欲洁其身,保全生命,不是消极地逃避,面对血雨腥风的世界,他在不断反思,反思什么?反思人类的生命。世人(诸候国国君及其帮凶)为了权势,为了财利,为了占有天下,组织军队,动用武力,不惜牺牲百姓的生命。纷争的结果是天下大乱,越争越乱,越乱越争。要想从根本上早日结束这种纷争的局面,必先拯救人类的灵魂。老子认为是人类的道德出了问题,是生命中形而上的道德被权欲利欲物欲遮蔽了,冲淡了,人类在昏暗的世道中迷失了自我,争名逐利,争权夺势,并以此做为人生的唯一目的,第一要义。老子形而上的道德观的中心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为什么说是形而上的道德观呢?因为老子的道德观更象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绝对理念”,是一种时空背后的存在,自然背后的存在,是自然界中一种背景化的能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认为自然界是道德在规约着万物和人类,而不是人类在支配主宰着世界。而在常人的思维中颠倒了是非关系,欲望至上,肉体至上,而忽略了欲望和肉体背后存在的“玄德”,而所谓的“玄德”正是欲望和肉体以及万物所赖以存在的根本。老子的道德观体现了老子的宇宙观,这与当代人类的宇宙观多么相似,今天的宇宙学家们认为,在我们人类所能看到的物质的背后还存在着暗物质和暗能量,是暗能量在规约着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和宇宙秩序,暗能量不正是老子“玄德”的具体体现吗?相对于人类来说,暗能的世界不也是超越时空和自然的吗?

老子所谓的“玄德”之中包含着母爱,经书上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慈”就是指自然界中和人类的生命之中所弥藏的无边的大爱。有人说“道”之于天下万物,如慈母之对待弱子,是万物的庇荫和中主。所以从生命的本源来看,生命是被慈爱规约着,而慈爱正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的本源,而慈爱的本质也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慈爱之心是立人之本,立世之本,立国之本。老子之道以一贯之那就是慈爱,慈爱贯穿着整部《道德经》。没有慈爱哪有万物?没有万物,哪有为类?人类的生命之中弥藏着慈爱,正象宇宙中弥藏着暗能一样,而这种慈爱在对于常人来说被个人的私欲、肉体,被世俗观念,被物质世界所蒙蔽和遮掩,觉悟不到它的存在,人一旦觉悟其存在,并据守慈爱,依身慈爱,在生命的历程中实践慈爱,体现慈爱,就是得“道”了。得道的人就是圣人。这种慈爱在天地间在生命中,最朴素,最自然,最广大,最本真,无形无象,无边无际,无角无棱,无始无终,无私无欲,无知无识,所以经书上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种慈爱内在于生命,所以只可内求,老子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掉私欲,损掉物欲、权欲、利欲,就会与道邂逅,与道融为一体。损欲的过程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在老子身上更多地表现为克己复道,克己守德,克己依慈。做到了这些就能够“宠辱不惊”。老子的道中弥藏着生命的神性,弥藏着共融共通的自然中所普遍具有的公有的我,普遍的我,大我,即灵魂的我,精神的我,永恒的我。

“宠辱不惊”在经书中说的是宠辱若惊,“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为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我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有身”则宠辱若惊,“无身”则宠辱不惊,“有身”即只注重肉体的我,欲壑难填的我,自私的我,形而下的器我,患得患失的我,有苦有乐的我,相对的我,有生有死的我,现实中的我。有身之我,即孔子所说的小人。与此相对应的就无身的我,即注重精神的我,能够克制私欲的我,形而上的我,不计得失的我,苦乐随缘的我,绝对的我,没有生死的我,理念中的我。如何实现无身的我呢?即以身为天下,寄托于天下,意思是以天下为公,把小我溶入大我之中,为天下苍生的生存而生存,为道德的存在而存在,为精神的存在而存在,淡忘肉体的我,铭记精神的我,把自我溶入道德之中,溶入公众之中,克制私欲的我,恪守精神的我。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克己复礼”的上源。而老子思想的上源当为易学中的“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特别是“归藏”易。在历史上“归藏”易已经佚失,没有文字可查,但我私下认为《道德经》有可能是对“归藏”易易理的诠释。

孔子生活在乱世之中,目睹了乱世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苦难,并以治理乱世,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他要靠什么来治理乱世呢?靠仁爱。靠谁来治理乱世呢?靠君子。怎样来治理乱世呢?克己复礼。他希望创造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政府,由圣人和君子来领导这个政府。君子要内修品德,外树形象,做世人的榜样,做小人的榜样,用自己的品德和言行来规约世界,规约小人。如果说“道”之于天下万物,如慈母之对待弱子,那么仁之于民众,如太阳之于万物。不过孔子也言道与德,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所谓的道即天道,地道,人道,体现在对《周易》的注解中,特别是体现在“系辞”中。而仁的思想就是人道。“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敦仁,是孔子对于仁爱思想的最好诠释。孔子认为《易经》所教导的是效法天的大公无私,克制私欲,安于各自的处境,敦厚仁爱的本性,而能博爱万物,而这种认识就是对克己复礼的最好诠释。面对长沮、桀溺两个隐士的嘲弄,孔子曾说:“我是不能隐居山林的,我不与天下的人在一起,又与谁在一起呢?若是政治清明,我也就不同大家一起进行变革了。”面对乱世,孔子完全可以选择隐居,但他却选择了致力于社会的变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说:“财富和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若不是用正当的方式得的,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困和卑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若因为是本不应该贫贱而贫贱了,君子是不会摆脱这种境况的。君子若扔掉了仁,又怎么称作君子呢?君子即使是吃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违反仁,匆促之时也总是不忘掉仁,在生活困东奔西走时也一定是在实行仁”。孔子一生都是在克己复礼中实践着仁道,尽管他没有被任何一个诸候国所重用,但他却在公众的心中播下了仁道的种子,在孔子之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慈爱是自然公有的,仁爱是天下公有,既然是公有,就应该天下人共享,世世代代的人共享。不论《道德经》还是《论语》,都充满着一个神性的我,寻求实现神性的我应是人类最高的精神追求。缺少神性的学说是没有生命力的,道学、儒学、佛学都是充盈神性的学说,是启迪人类神性由此岸抵达彼岸的舟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