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天道之规则、究人道之循环的《道德经》

 京都闻道阁 2020-08-15

——拜读《道德经》随札

本文作者/陈道

《道德经》,大道所得之经也,包罗万象并类推无穷之万象,于天道、地道、人道之精粹。其境界,远高于儒之《论语》之类,难怪孔子请教老子的时候,老子告诫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何以若训下之语?其境界不同尔。

未有《道德经》之前,可有教乎?

按《太上老君开天经》言宇宙开天顺序,虚无空灵之境,经未有天地,虚空未分,清浊未判,到混元一治万劫,百成亦八十一万年,太始之时,道之化身老君口吐《太始经》,教其太始;又八十一万年,太初已下,太素已来,始有山川,九宫之时,老君口吐《乾坤经》;九宫没后,而有元皇,元皇之时,老君口吐《元皇经》,教元皇、太上皇治于天下;伏羲之时,老君号曰无化子,作《元阳经》以教伏羲;神农之时,老君号曰大成子,作《太微经》,教神农;历燧人,祝融之时,老君号广寿子,作《按摩通精经》。轩辕黄帝之时,老君号广成子,作《道戒经》。少昊之时,老君号随应子,作《玄藏经》。瑞顼之时,号赤精子,作《微言经》。帝尧之时,号务成子,作《政事经》。帝舜之时,号尹寿子,作《太清经》。夏禹之时,号曰直行子,作《德诫经》。商周之时,号燮邑子,作《赤精经》。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道德经》皆为集大成者。

孔子拜别老子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道德经》巍巍如高山,使人仰止;宏宏如江河,使人澎湃;涓涓如溪流,使人心仪。所谓儒、墨、法等,虽以其派别各执其说,互不相让,然都受过《道德经》之影响,何以如此?因其大道之理。

《道德经》穷天道之规则,达自然之易数;究人道之循环,及无为之天成。

古人所谓格物致理,《道德经》格天地之法而法天地之道,虽五千言,已及万物。

末学不才,净手燃香,拜读《道德经》,不敢说能窥其万一,得些许随想,算是抛砖引玉: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只有变化是绝对的,没有不变化的,即使自然规律也不是今天了解了就一成不变,自然规律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规律。只有变化才是不变的。变之过程混沌状态,是未命名之时,确定了名字后就进入了又一个变化过程。作一旁观者,旁观这些变化,不要有什么先入为主的意识,可以欣赏这些变化过程和又一变化过程的奥妙;以提炼和抽取的思维,撷取其中动的根本、动力、行状。这两种同样都是看,但却是两种境界。

万物馄饨,无道无名。万念不生,以观混沌。道名具备,以观其织。有无变化,玄妙可得。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巳;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巳。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善恶美丑都会变化,所以不必眷恋,不必执着,顺其大道,行该行之行,无得无失,无功无过,无名无誉。视之为一种境界。

善恶是有评价标准的,此为善彼则为恶,而不如有无、难易、长短之类,始终都是保持着这种状态和评价。故,不必妄加评价事物之善恶,飘飘渺渺,顺其自然,随恒而泰。万物循环不是从我开始的,所作功业不是因我才产生的,有所为但不必过去坚持,应顺应大道,建立功德的时候就舍弃它,不必据有这种功德为己。功为天下功,德为万物德。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者,两种情况:知道规律者顺应规律而为,未知规律者无为而待时。无为成其道,道法自然,顺应大道。顺应着,为也。

不禁欲,使无欲。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自然之力来的猛烈,力所不逮,其或是带动其他一切变化的动力,是主要的矛盾,此时,或可借力打力,顺之力又不同与其力,和而不同,解其力道。

渊源之混沌,无欲恒泰。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tuó龠yuè:橐,一种风箱;籥,一种管乐器,形状像笛。自然、圣人,对善恶是无标准的。天地之间,看似这样似乎又是那样,说尽了反倒不是那个东西了,与其如此,还不如取之中庸(儒之中庸之学,得自于老子乎)。

大自然面前,万物算得了什么?翻覆变化为大,万物留存不足虑。圣人考虑的是大仁,而不是顾及一两个百姓生命的小仁,是以,维大仁时,一两个百姓之生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谓顾全大局,舍生取义,有此理,而易于备受笔伐也。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生命的奇迹是一切玄妙的开始。自然的发展起点于此,生命是为天地之根本,生命的奇迹,绵绵不绝。

元气,原始之气。忘记所看到的所有生命迹象,只看这宇宙循环,此之为玄牝?玄牝为何?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生命是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开始的呢?生命来于自然,自然亦有生命,自然不止则生命不休。天地万物都以自然而生,故,也能以自然而长生。自然的道理是如此,圣人总是不把自己考虑进去,考虑的是自然之大道。这不是大公无私,而是以天下之忧而自存,后天下之乐而独乐。

不自生而长生,无私而成其私。

不自生而能长生,置身于身前身外,是以身存。生命的存在,有以其身存而存身亡而亡,亦有其身于身外,形骸虽没,其身仍存,精神不死尔。古今圣贤之流传于今如是。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是好东西。水随形而形,随善而善,皆就势尔。考水之德,究其行状,得道法自然之大道。

水德随行,然,终以守身。其身,质也。其身不变,虽万变而不没。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巳;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无所执着于前,更在功成之后。顺天而有为,无为其所得。顺风顺水而作,不留恋其色其得其声其过。过去的都过去了,顺着,继续。

有为能事,功成身退。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人猿相揖至今,得大道者有谁呢?修炼到无为的意境总是被成见所束缚。

劳动之果不必拥有,做事之功不必想着,培养即成不必夭折之。

六种理想境界:魄抱无离,气柔如婴,涤疵玄鉴,无为治国,天目为雌(大爱观世),知又无知。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规矩则无方圆。规矩乃成,不必问之根源,循规蹈矩则是。自然乃道,循道而行则是。

有之聚一力,一力即成有亦为无,之有之功业。

看似无用,合则有利。存在就有其存在之道理,物尽其用,不再单独看,而是联系地看,体系上看,则万物都有万物之用。车上的辐条,拿出一根无所用,构造成轮子,则有其用,用时则只有轮而无辐尔。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五官所得无为,圣人得其根本。抽去表象,得其精髓。

为而无有之为道。

习惯成自然,自然使人迷失。常曰五色,果只有五色乎?常曰五音,果只有五音乎?知之为知之,知之外有诸不知尔。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未之有何患无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去除这些执著,寄身为天下之身,则贵达天下;托身于天下,则爱及天下。大象无形,处处为象;大爱自然,爱及四方。

多富贵也疾与身。无欲则刚,无得无患。爱惜生命,不爱焉爱人。

患得患失只得其惊。以天下为贵者,身寄于天下,何患一身之存亡?以天下为爱者,爱寄于天下,何患爱之无疆。患之患天下,何患自身。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夷、希、微”这些在今日河南方言依然能听到的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只是随口自然而出的叹语,深问之实在没有什么价值。故,道是什么?混沌恍惚、无状无象、无首无尾,古今不变,视而不见,履而皆有之实在。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犹豫不定似有所畏;俨然之貌若客至生地;焕发之容若冰释水;敦厚之状若朴实之民;旷达之心若深谷无底;混沌之机若浊水无清;瞻望之神若大海无垠;飘忽之人若无止之云。

得道者何?其行谨慎、其状警觉、其态严肃、其貌融和、其气淳朴、其胸豁达、其韵浑厚、其视沉静、其神飘逸,若以此种状态品行,虽处动荡而若静空,虽得沉寂亦足活力,不损不盈,守之有中。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以“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来观万物循环往复,万物万象,循环往复皆返回其根,其根是静态的,也是命中注定的,这就是万物有常,懂得万物之常(基本规律、恒古不变之法则),是之就达到“明”的境界,不懂得这些规律,妄加作为,必然带来凶的结果。反之,则会明白大道法则,遵循大道法则,就可以长久而不没、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可不必对政治之魅力想的那么大。

距离层次之结构:太上(最高领导人),知道他存在就可以了,其下面的官员是受人赞誉的,再下面是令人畏惧的,再下面的可以受到评价的,此四层构筑的官僚运转体系,再以所为之政,老百姓都说:自然而然,不别扭。这就是一种好的治国体系。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生逢乱世,莫随波逐流,仁义而处;家庭不和当以孝道而处。

有损之时正待建修之功。阴阳互补,对症有药。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圣人不智,仁者不义,巧者不利,文不达忘乎?

近乎患身存而寄天下之理,绝智、义、巧以绝是非、不孝慈、有盗贼。无身可患何患之有?世态之状应:“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理想之境界也。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儡儡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异于常人者,非矫于世,而抱朴独行者也。具体的状态可不必刻意模仿,以大道之法,修得谨慎、警觉、严肃、融和、淳朴、豁达、浑厚、沉静、飘逸之状,独行于世尔。

(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河南许昌市建安区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