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学校美育

 尚源文化 2024-04-29 发布于河南

文/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李睦

文字整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于妙

来源:《工业设计》杂志

图片

一、美育浸润与思路

1. 艺术只是美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美育不应仅局限于艺术教育。虽然国内许多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美术课和手工课等,但这些课程只是美育教学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理解美育与艺术的关系,应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而非仅限于艺术专业的角度。在艺术教育中,过程远比目的更加重要。例如,绘画和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习完美的作品或演奏,而是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这个过程就是“浸润”。只有当艺术成为美育的手段而非目的时,美育浸润才能真正发挥效果。其实,美育在各学科教育中都有“浸润”的属性,艺术教育之所以能作为一种引导,是因为艺术课程的“寓乐于教”特点更容易达到“浸润”的目标。

2.让艺术“融入”每个教师的生活

美育浸润的关键在于“融入”,“融入”是对“浸润”的深入阐释。在教师的教学研究过程中,艺术往往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让艺术“融入”,并不是让老师们去学习乐器或绘画,而是要让艺术真正走进每个老师的生活,唤醒他们的艺术思维,并且形成思维习惯。艺术思维是有关于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借助艺术思维去思考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的学术问题时,就有可能获得在单独学科中难以获得的收获。如果能够更多吸纳艺术的力量,就可以为教育不间断地注入活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让每个教师都在艺术的熏陶下工作和生活。

3.从观察一片树叶开始

老师们可以从观察一片树叶开始,让艺术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例如,许多学校的教师,他们往往勤奋工作、生活简单,往返于教室和办公室之间。然而,又有多少人能暂时的停顿下来,触摸脚下的树叶,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和温度?如果工作多年都没有注意过这些问题,说明他们没有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也说明艺术思考并未融入他们的生活。如果教师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观察和思考,那么教学一定是困难的。因为,在单向的推动和输入教学里,学生无法从其他学科领域汲取养分,难以做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甚至会对某些学科产生抵触情绪,这种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就是艺术思维。也许有些老师会说自己不擅长绘画和音乐,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懂艺术。善于艺术思维与擅长艺术技巧没有必然联系。当我们谈到“美育浸润”时,可以将一个高远的寄托,落实到对一片树叶的观察和思考上。

二、教学改革与方法

1. 艺术课程规则下的方法“变通”

探索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也是一种“变通”。例如,将戏剧课程与语文课程相融合,将外语课程与地理课程相融合,甚至探讨音乐教学与数学的共性规律。此外,我们不能只关注艺术课程的专业问题,而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延伸,观察事物的内在逻辑,思考学习的意义及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以美术类课程为例,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开始并完成写生作业是不合理的,因为每个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表达,以及对画面完整性的理解都不同。僵化的规定时间,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我们可以做出一些改变,让学生在课后也有时间到教室画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画画。只有这样艺术课程才可能“变通”,并获得教学改革的成果。

2.教室外的“博物学课堂”

速写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更是观察和记录世界的有效工具。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用速写捕捉瞬间的美,记录下植物的形态、动物的姿态以及自然界的奇妙细节。每一次的速写都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是对多学科知识的积累。各个学科都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外跨学科实践方法。例如,物理学可以用速写记录下来观察天象和物理现象的结果,生物学可以通过描绘生物的结构和生态环境,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地理学可以通过绘制地图和地形,更好地了解地理特征和空间关系。这样的实践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速写积累不仅仅局限于纸上,它还培养了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学生能够将速写转化为更具创意的作品,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创造力。这种教室外的“博物学课堂”给予了学生自由探索和发现的空间。

3.从“涂抹”一本日记做起

教师随身携带本子和笔,随时涂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事物进行观察,然后会有所收获。例如,环境中的颜色、文学作品中的话语、突然闪现的灵感,都可以用文字和形象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文字和绘画的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得以经常阅览各类绘画、摄影和文学作品,并且研究隐含在其中的相同规律。如此,教师便有机会看到自己涂抹的图画日记,重新探讨绘画与现实中所呈现事物的关系。唯有这般思考,教师才能把课程讲得生动有趣。每一位教师授课最吸引和打动学生的地方,就是将独立思考所形成的思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会更喜欢倾听教师自己的这些教学感受,这在教学中是十分有趣的。

图片

三、审美素养与学生

1.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非素养的全部

 当下学校里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校仅依靠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最终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也无法达到国家对教育的最终要求。如何才能建立完善的素养教育呢?那就是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进行价值塑造。所谓价值塑造,就是人们的艺术观、价值观,甚至是宇宙观的确立。反观多年以来的教育现状,人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为什么有些人仍会做出不被社会接纳的事情呢?究其原因还是价值观淡漠,即真假判断、善恶判断、美丑判断,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审美教育就是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探索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者的关系,而艺术教育又是从感性教育入手的教育。

2.养成“独立”面对艺术的习惯

在人的全面素质培养过程中,要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独立面对艺术作品的习惯。在每学期课程中,我都会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是否独立面对过一件艺术作品,并与之有所交流,哪怕只有一次。”独立是指没有被引导、没有被讲授、没有借助导览机,以及没有事先做理论上的准备。而是自己走进展厅,在不经意的浏览过程中,突然停留在一件作品面前,发现画面中的某一个颜色、某一个形状、某一个故事吸引并触动了你。遗憾的是,很多同学毕生都没有这样的经历,更没有这样的习惯。他们不知道,艺术是一种思维状态,这种状态是不能被他人告知的,只能自己思考。

3.从“感受”一件作品做起

能否从独自感受一件艺术作品做起,或许是一幅画,是一首歌,是一件摄影作品。审美素养就是一种基于感性教育形成的习惯。这个习惯是良好的习惯,而不是恶习。恶习不是素养,而是偏执。所以“感受”在这里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与素养的形成密切相关。不仅是审美素养,还包括科学素养等其他素养。例如:一个摄影爱好者把正片负片这两者结合在一起,以便看到另外一种艺术效果。这个效果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探究我们眼睛看到的世界。我们不能说眼睛看到的色彩就是真实的,红外线摄影机拍摄出来的东西是不是一种真实?X光机拍摄下来的事物是不是一种真实?显微镜下展现的世界是不是一种真实?把这些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事物的面貌放在一起,我们对于“真实”真实的理解会极大的拓展。

四、美育意识与教师

1.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技艺”

我以前也以教授色彩和素描为己任,这是我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惯性,也就是说上课之前我已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我会把我最擅长的那些技法、方法显示给学生们看。他们当然也会觉得有所收获,甚至觉得收获颇多。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我们在“若有所得”的同时是不是“若有所失”呢?也就是在传授和掌握共性规律的同时,也失去了发现和创造个性特征的可能。我是蛮看重这个问题的,所以近些年来我比较注意去琢磨、去研究它。其他的教师是否也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2.你是否了解每个学生的“特色”

教师是否了解每个学生的“特色”,这些特色可能以“好”或“不好”的方式呈现,但都需要给予关注。我们需要研究每个个体、每个生命体,这也是教师职业的崇高所在。我们既是导演,策划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我们也是医生,不仅要对症下药,还要防患于未然。这都与我们美育意识的有无相关。当我们将美育意识具体化后,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因为美育浸润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了解所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了解自己的爱好与所学学科间的关系。只有如此,学生的“特色”才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显现出来,教师才有可能不断地引导和完善他们的“特色”,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

3. 从“讲评”一张作业做起

我发现理工科的同学们对艺术实践课感兴趣的不仅是画画,而是教师对作品的评价。这里所说的“评价”不是指评判作品的好坏,而是要讲清楚作品的有趣和不足,以及原因,这也是教师职业的乐趣所在。在讲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同学的不同,有的同学用粗糙的笔触描绘细腻的事物,有的则用细腻的笔触表达粗糙的物体,这些绘画课上的常见现象,反映了教师的美育意识是否足够。应该面对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而不是用教学大纲强求一律。在教学中摒弃简单的“对错”判断,多研究学生的想法及生成的原因,这就是审美意识。

五、心灵家园与校园

1. “多样性”与“包容性”并存的校园美育

衡量学校是否具有归属感有三个触及“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前提条件:其一,校园内是否种有参天大树,并且生长久远,而非是今日种下明日拔起;其二,是否有存放佳酿的酒窖,其温度、湿度、光线及特殊的环境,无不引人遐想;其三,无处不在的开放性茶社或咖啡厅,学生得以放松,教师得以休闲,师生得以交流。此三点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在悠久历史、多样文化、包容氛围中形成的校园文化,为美育浸润提供了沃土。

2. 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的文化氛围

校园美育的核心是多样性与包容性的结合,旨在营造所有学生都能“体验”的文化氛围。然而,不同学科间可能存在矛盾,需要包容性来调和。五育并举理念体现了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统一,不仅要求学校开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更强调这些课程相互融合,而非孤立存在。例如,艺体课与学科课程的交流、学科课程之间的交流等。实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学生能够感受到自身的独特性,并尊重理解其他的专业学科。所有的学科都存在着“特殊性”,也存在着“普遍性”,以往我们过多地强调掌握“特殊性”,从而忽视了解“普遍性”,而对于“普遍性”的了解,则需要一个“兼收并蓄”的校园文化氛围。

3. 从“关爱”一个小动物做起

校园美育需要将多样性和包容性有机融合,需要从具体的事情入手,例如:引导学生关爱流浪动物的生存,关注流浪动物与人类生存、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学校的教育最终不能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引导学生拥有恻隐之心,那么关于真诚、善良、美好的教育倡导就只能是空洞的说教,而冷漠、麻木的状况也会相继出现。让学生关注不同生命体的意义,也是让他们关注自己生命的意义。学生们会逐渐理解生活的丰富,懂得生命的珍贵,进而思考如何更好的与世界相处。

图片

六、美育重点与乡村

1. 乡村并不是美育的“薄弱”环节

我们对乡村美育的认知可能存在偏见,这与我们以往的认知有关。虽然它不是我们大多数老师们所面对的问题,但是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中重点提到了它,可见还是很有意义的。其实,乡村美育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薄弱”。只是我们认为那里的状况“薄弱”而已。教师给学生上写生课,通常不会想到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而是要一些去更边远的地方,去画那里的山水人物、去画只属于那里的人文情怀。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与美相关的地方,往往相对落后。相对发达的地方,反而与美疏远。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思考。乡村是蕴含着大量的与美相关事物的集散地,我们主观的认为乡村的美育薄弱,应该被扶持,恰恰说明我们对于乡村美育的认知存在着偏见,甚至对美育本身也存在着偏见,以致于我们会认为城市中的美育状况是好的,是不存在问题的。

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之地”

一些学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课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给了我很多启发。为什么许多的非遗传承人、传承地、传承内容都与乡村有关?在那些逐渐被城市化了的乡村中,是否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发掘的内容?是否可以把这个发掘、寻找、研究活动作为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建设相应的课程大纲和课程教材。这对乡村的文化建设有帮助,也对城市的学校教育有帮助。如果能够从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村庄做起,去做多元的比较研究,传承的意义才是深入人心的。

七、艺术科技与课程

1. 艺术与科技的“相加”不是问题的实质

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问题的实质不是两个概念的相加。无论从“艺术与科技的并存”“科技对艺术的取代”的角度,还是从科技对于其他学科影响的角度,我们都应该承认,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如今已经到了临界之点。五育并举的五条线索需要互相交融,而不是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并列。所以让艺术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也许是艺术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最好的、最准确的定位,也是意义所在。

2. 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意义     

“经由科学去认知艺术”与“经由艺术去认知科学”道理是相同的,可以促进艺术和科学的进步。所以,科学和艺术的关系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用科技画画、用科技作曲、用科技写诗。那么,我们在所属的学科领域,包括艺术领域的归宿就只有“被替代”。我们的目的是拓展,而不是取代。李政道先生曾经说过,艺术与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我觉得“艺术与科学”应该处在一个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一面是“科学与艺术”,它们经由各自的立场重新认识对方,互相都能发现线索为由的收获。

3. 从“参与”一次VR绘画做起

在这个学期开始,我在清华艺术通识课里加入了VR绘画实践。这个实践可以说明,没有了美术学科的技术门槛,理工科的同学们则可以拿起VR绘画装备,自由自在地描绘他们心中的自然,描绘他们眼前的自然。面对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的纠缠,他们所表现出的兴趣和才智,让我们这些任课教师都刮目相看。不同学科的同学们能够处于这样的艺术与科技的交叉体验中,相信他们已经获得了完全不同的特殊体会。

八、公众文化与学校

1. 美育的目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公众文化和学校”是教育部指导意见中的一个重点。我本能的联想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这就是美育的目的。我们在学校里开展研究,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所有的经验成果都该应用于社会的公众文化,而不是像金字塔那样固定的、规定的区域范围之内,让它们自生自灭。也不是让学生们仅仅在学校内开花,一旦走出学校,他们就相继凋谢。

2. 帮助公众了解美育的“好处”

每一个老师,每一门课程都有义务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以及评估这个课程的效果时,都应考虑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同时,我们也要从社会公众对教育理解的角度去设计我们的课程及教学方法。公众之所以对于美育、对于艺术教育,乃至学校内的很多的教育不那么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一些教学课程,与他们没有直接的关联。为什么很多的家长对数理化、语文这些课程特别关注,是因为这些课程跟他们的升学考试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公众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因为艺术课程还没有成为考试的主要内容,所以他自然就会被放在一边。但是,我们应该去考虑这个问题,艺术课程自身是不是也有一些问题的存在。除了我们现在还不能够把它列入高考,是它的一个主要原因之外,我们是不是也缺少了向公众解释、解读这个艺术课程乃至艺术和美育的关系,以及美育对于学生甚至家长它的好处所在,即它到底好在哪儿?

3. 从“引导”一位家长做起

艺术学科的自我封闭,让社会公众始终认为,他们与美育之间存在着距离,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他们觉得美育是专业人士从事的事情。很多人仍不了解,在孩子的成长以及家长伴随的过程中,美育和艺术教育对于他们的“安家立业”,对于他们的“安身立命”多么重要。这其中有些是“短期的利益”,有些则是“长远的益处”。他们过于看重“近期的利益”和“短期的效应”,却忽视了“潜在的价值”和“未来的意义”。因此,我给老师们的建议是,能否在通常的教学工作范围外,增加与“家长引导”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一位或两位家长开始,慢慢地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如小型工作室、小型讲座等,让他们了解美育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了解艺术与每个学生、每个家庭的关系。

图片


总结

以“美育浸润”学校教育的思路,前面重点列举了八个方面,在此做个小结。

第一、美育浸润与思路

  关键词是“融汇”。即如何让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这需要课程与课程相互关联,而非孤立存在。让学生们知道每一门课程,包括艺术课程,都与他们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息息相关。

第二、教学改革与方法

   关键词是“激情”。常年的辛勤工作可能会逐渐消解教师的激情。但激情的消解并不等于消失。教师的爱好、兴趣和情感,能否融入到教学课程中呢?这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教学方式和最终效果的改变。

第三、审美素养与学生

    关键词是“感性”。因为审美教育源于感性教育,片面的理性教育必然导致“工具理性”,也很难对学生有所触动,他们的个性爱好也不会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因此,感性的关注和引导至关重要。

第四、美育意识与教师

     关键词是“关爱”。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甚至是他们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影响和改变每一个学生。试问,在如今的社会中,还有什么工作能比改变和影响学生的心灵更有意义呢?

第五、心灵家园与校园

     关键词是“故事”。前面谈到了大树、酒窖、咖啡厅等,校园要有自己的故事、文化和特点。而且这些故事要不断出现,文化要不断发展,特点要不断更新,而不是所有学校都千篇一律。千篇一律的校园,是心灵的“枯竭”的根源。

第六、美育重点与乡村

    关键词是“天然”。有很多天然形成或久已存在的东西被我们忽视了,而这些天然、自然、久远的东西里,有着我们美育研究的起点,也是乡村美育研究的起点。那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等待着我们重新开始

第七、艺术科技与课程

   关键词是“相互渗透”。“相互渗透”不是“相互利用”,不是艺术利用了科技,或者科技利用了艺术。“渗透”是“你中有我”和“我中有你”,是“我因你而发展”“你因我而强大”。

第八、公众文化与学校

   关键词是“传播”。教师有义务传播校园文化,并使校园文化转化成为公众文化。我们可以先从家庭开始,从家长开始,输送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如果每个教师都能这样做,学校的教育理念才会对社会发生作用,学校的意义也才能变得更加重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