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学期】CIIS-MAP:与知识的对话(四)第一学年的感受

 QE的两小时 2024-04-29 发布于上海

图片来源:紫荆教育
学海无涯,是我年少时学书法临摹过的字。
时隔约二十年,我再次开始了新的受教育旅程,接受来自大洋彼岸的新研究的冲击,更新我原有的观念默认值的认知,刷新了不同模式下的教育体验。
CIIS,美国加州整合大学,又名美国加州整合学院。自从2023年5月份加入MAP(应用心理学硕士)在线学习项目,转眼间学业进度已经过半。在借助高铁闪现北京的小组展示之后,我完成了第一学年的学业任务。

第一学年分三个学期。我是五月份入学,因此课程从5月份开始。
学期号
时间段
课程
1
5月-8月
整合,自我
29月-12月
家庭,伴侣
31月-4月
创伤,性
如果是1月入学,第一学期的时间段便是1-4月。以此类推。

第一学期的感受


二学期的感受
第二学期的课程与第一学期不同。如果说是第一学期是中美教育学习方式差异的初体验,那么第二学期的中方教程则更多像是实用咨询的工具箱。无论是家庭咨询还是伴侣咨询,老师们拥有丰富的咨询经验,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家庭类型,从而总结提炼出的咨询实践技巧,对于咨询新手们来说受益匪浅。


第三学期的感受
第三学期的两门课程——性的探索与创伤,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两门课程。也是因为这两门课程,我最后决定选择报名CIIS-MAP这个学习项目。
性的探索,是由Elliot老师和方刚老师带领的。这门课打破了我原始的两性认知,将传统的两性关系拓展为性多元的光谱论。正如开学前的一句话介绍:这门课,将会打破大家原有的性认知。
这次学习,也是对自我的一次挑战与反思,碰触到了以前潜意识中抗拒的部分,解开了一些迷思,也解答了一些疑惑。

LGBT的概念,在网络上传播很多。跨性别的存在,不仅打破了固有的两性之间的生理天堑,也是对社会性的固有两性概念的巨大挑战。在学习之前,我既有对于拓展的男女性别之外的第三性、第四性的好奇,也有对于一些打着性自由旗号实施的行为的厌恶。在学习之后,我对跨性别者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他们因为自我意识与生理性别之间矛盾而引发的人生痛苦略有感触。尽管这点感触对于他们面临的生活困境、舆论困境可能只是涉及冰山一角,但是无论是异性恋、同性恋、跨性别者等等不同性倾向的存在,他们都是“人”,只是个体的喜好不同。在不伤人不伤己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没毛病呀。
创伤课程,是由臧寅垠老师带领的。通过学习,不仅了解了创伤的类型、形成原因、传递的现象内容,以及主流的治疗方法。最后的“大作业”,与之前学习的其他课程不同,是以小组汇报形式展现给同届所有的同学。小组讨论、找资料、观点的碰撞、文案的整合以及最后的演讲,每一个小组的展示都体现了同学们的用心。这次学习中,也再次触动了我小学时期遭遇的校园事件的创伤后反应。尽管事件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但是“身体从未忘记”。
肉体上的伤疤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合甚至几乎消失不见,但是灵魂上的伤痕如果没有好好处理,它可能会表面结疤内部脓化,然后悄悄腐烂着柔软,或者在个体成长的后期再度爆发,或者通过传递影响着他人。因此,创伤后的疗愈、成长便成为了研究的一个重点。人是具有自愈性的,是怎样的保护因素使得人在诸多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创伤事件中不仅存活至今,还总结出各种应对创伤的经验呢?
性与创伤,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个主题,却被安排在同一个学期。与第一学期的安排有着相似性——表面的差异,本质的相通。经验的相通性,让各种独立的学科学习最后整合成为生活的积累。生活,原本便是生命成长的历程。
与知识对话,在浩然的识海中畅游,在浩瀚的知识星空中寻找自己喜欢的知识星球吧。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若有错误,欢迎指正

感谢您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