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隐遗密》试译:治忌法要5

 ycd2468 2024-04-29 发布于重庆
图片
图片

养生适一

原文:

之适也,非任,乃合其体;之治也,非比焉;之生也,非法,乃同其性;之用也,非类焉。之养也,非逆,乃周其是而事也,非妄焉。

大意:

养生,就是在处理任何事物时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能放任行事,要符合事物的本质;要让身体系统达成有条不紊的状态,身体的各部分之间就不能形成对抗的关系;要让生命展现出活泼的生机,也不能照搬死板的教条,而要回归生命内在的本性;人体功能的发挥,不是归类使用的结果,而要遵循各自特有的属性。

总之,养生不能悖逆身体的运行规律,要用顺服的方式按着身体本身的运转方式生活,这样才不会出错

原文:

治之其先,和其心,同其神,调其气而用之,则其道附而病易祛也。故其养也,先调其气,和其心,同其神,神气冲和然后德附其虚矣。

大意:

治疗最先要做的,是让患者内心和谐,与心神一致,调整患者身体的能量状态,使之发挥正常的功能,这样,整个身体系统就能和天地之道同步,病就容易去除了。

所以,养生也要首先做调气,和心,同神的工夫,当神与气处在和谐状态的时候,天地间的能量就会流入身体以补充身体亏损的地方。

原文:

非其常,性之变也,常非其常,质之异也。其病也,其不病也,皆其恒用之状也。故有病,而无色脉者;有未病而色脉俱者。有病不病者,有不病病者,皆精神与形质之所化焉,非善察其应者,莫名,非善知常物者,莫会矣。

大意:

如果不按照身体的规律生活,身体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长期违反身体的运行规律,体内的变化就会浮现到表面。生病或者不生病,都是每个人长期生活方式所呈现的结果。

有的人生病了,但却在脉象上没有表现;有的人没有生病,却在脉象表现出各种生病的迹象。有生病而没有表现出病症的,有没有生病却表现出病症的,这些都是内在的精微物质,魂魄以及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不是善于观察的人,不是懂得身体运作规律的人,是不能够领会这些现象的含义的。

原文:

何其然哉?有是爻焉。有病而无色脉者,非病在气血,乃病其器,而恒用以常者也,病在先而已。

未病,而先应其色脉者,气之烈也,血之激也,形器之伤也,故形而已。

病不病者,病其器而未发也;不病病者,其心疑多而其神不任也,阳之散而不凝也,故其未病而先来也。

大意: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是身体内在交互的结果。有病而没有在脉象上表现出来,表明病在臓器而非气血,是人长期违反臓器的运行规律所导致,所以,病症先于脉象表现出来。

如果没有生病,但在脉象上却显现出生病的迹象,这是气血发生了变化,从而伤到臓器的缘故。

生病而没有表现出病症的情况,是臓器病变而暂时没有表现出来;没有生病却显现出病症,这是思虑多疑的结果,导致体内阳气耗散无法凝聚,尽管没有生病却显出病象。

图片
图片

原文:

养其主者,心;生其主者,神;不欲,以静,清心而神凝。故见信者,养而易德,不见信者,养而不申,非不功也,其心神之惑也。

病其治,见信者,药石易力,针砭易服。不见信者,药石不力,针砭不服,孰此?人为正,气为奇,而药石针砭之乃服。非刃霍霍也,非伐之式也,乃以物维,培其器,摄之,能运者也。运而和,邪气能出者也。

是以心疑而不备,神惑而不应矣。故用以伐,毒之攻,攻而有克者,若刃也。用刃者,必有所伤矣。

大意:

养生最主要的是养心;生命的主宰是神;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就会获得宁静,内心清净,神就会凝聚。所以,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养生容易获得成效,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即使养生,身体功能也不会改善,并不是这个人不下功夫,而是心神依然处在迷惑不定的状态。

治疗同样如此,对自己的病有信心治好,并且信任医者,那么,无论汤药还是针砭,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反之,任何治疗措施都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呢?人的信念是根本,而能量的调整为其次,再次是药石针砭这些治疗手段。手术以及各种治疗措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些手段只是帮助物质层面的臓器恢复正常,维持正常的运行。当身体系统能够正常运作了,邪气自然就能排出来了。

所以,如果内心始终存在质疑,身体就不会完全恢复,思想意念如果还有迷惑,那么,就无法回应治疗措施,帮助身体恢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的各种治疗措施,其作用就如同一把刀,既有缓解病症的效果,也会对身体系统产生伤害。

原文:

曰主者,心也;王者,神也。心者,中同而致一之谓也,非臓之心也;神者,志思之皦明而周,申而加之谓也,非蒙之示也。故曰:心无心,会而同于中;神不神,周一而精于里。不神,神;不心,心。虚天地而与我玄同,任其物而不任其情,能则以荣。任其情而亦好其物,惑扰弗安。

大意:

心是人真正的主宰;神是思想意念,也对人有着控制作用。所谓的心,是让整个人体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力量,并非物质器官的心臓;神是无所不包的清晰明确的思想意念,并不是指无端的妄念。

可以这样认为:心没有一个实在的形体,而是一股统摄整个人体系统的能量;神也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遍在于人体系统中。

不以神为神,那么,神才会显示出作用;不把心当作一个有形的实体,心才能展示出功能。同样,天地间的能量也是不可见的,而这种能量本质上与我们每一个人内在的能量是一样的。对于万物,我们只能接受与伴随,而不能任由情绪主导我们的行为,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生命将显示出其本有的丰盛。反之,则会陷入物质的泥潭,疑惑烦恼,不得安宁。

原文:

是以养者,畜其容而达其气也;生者,致其和而终其极也。知生之非恒,唯我主也。知用之迺常,欲以害也。人之欲,畜有无而半,命之欲,达虚实以间,非常之物性尔。

大意:

养生之养,养的是包容宽广的胸襟,这样,人体之气才能畅达无阻;养生之生,是致力于达成身体系统的和谐直到生命的终点。生命是有限的,唯有心才是生命的主体和活着的意义。整个人体系统的使用和消耗是常态,这是欲望造成的危害。

人可以意识到的欲望,存在着显性与隐性之分,而更为深层的刻写在基因里的欲望,则会通过我们无法觉察的方式显化出来,它不同于平常可见之物的属性。

原文:

我故教之以无使神清也,培之以静远之欲也。不欲以正,神形自静,静而不作,邪无处生,治病之未有,尽天之极,是谓养生,摄之欲也。

欲其物而轻我生,欲其事而亡我神,病岂不客耶?故物用,不若食,食养,不若志,治之尚矣。

大意:

我因此教导世人用移除内心杂念的方式使意念清净,用安静的方式来远离欲望的干扰。没有欲望的伤害身体系统自然能够正常运行,精神和形体保持安静,当然不会感召邪气,这是最高明的治未病的方法,这是真正的养生,核心就是阻止欲望的袭扰。

世人常常充满着对物质的欲望,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常常陷入世事的纷扰而耗散自己的精神,这样,岂有不生病的道理?生病以后,与其采用各种治疗手段,不如好好吃注意自己的饮食,而食疗又不如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这才是治疗的上策。

原文:

瘁躬于致一之大成,用心于极,虚独能精,神和于物。能决其情,是以万物之性,奇出天同,万物之情,本有所宗也。

曰养,曰生,适一也。故处若在,用有齐(音),取之不殆。伐不当,欲弗常养,亡其气而绝生,舍之天亡,何其适之。故生者,互以利之从也。

大意:

一个人毕生努力的方向是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让心始终处于自由不被束缚的状态。没有杂念,能够让身体充盈精微物质,神与万物融为一体。能够去除小我的情绪障碍,才能体会到万物原来出于一体。

所谓的养生,其实就是适应万物一体的状态。生命中的每一个情境,就只是存在而已,用万物齐一的眼光来看待世界,那么,对于资源的取用就不会有危险。

对于不当的行为和欲望不能任由其生长,否则会耗尽身体的能量而把生命逼入绝境。在一具毫无生气的躯壳里,又怎么会舒适呢。万物要维持生存,就要学会相互提供便利。

图片
图片

附:全部译文

养生,就是在处理任何事物时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能放任行事,要符合事物的本质;要让身体系统达成有条不紊的状态,身体的各部分之间就不能形成对抗的关系;要让生命展现出活泼的生机,也不能照搬死板的教条,而要回归生命内在的本性;人体功能的发挥,不是归类使用的结果,而要遵循各自特有的属性。

总之,养生不能悖逆身体的运行规律,要用顺服的方式按着身体本身的运转方式生活,这样才不会出错。

治疗最先要做的,是让患者内心和谐,与心神一致,调整患者身体的能量状态,使之发挥正常的功能,这样,整个身体系统就能和天地之道同步,病就容易去除了。

所以,养生也要首先做调气,和心,同神的工夫,当神与气处在和谐状态的时候,天地间的能量就会流入身体以补充身体亏损的地方。

如果不按照身体的规律生活,身体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长期违反身体的运行规律,体内的变化就会浮现到表面。生病或者不生病,都是每个人长期生活方式所呈现的结果。

有的人生病了,但却在脉象上没有表现;有的人没有生病,却在脉象表现出各种生病的迹象。有生病而没有表现出病症的,有没有生病却表现出病症的,这些都是内在的精微物质,魂魄以及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不是善于观察的人,不是懂得身体运作规律的人,是不能够领会这些现象的含义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这是身体内在交互的结果。有病而没有在脉象上表现出来,表明病在臓器而非气血,是人长期违反臓器的运行规律所导致,所以,病症先于脉象表现出来。

如果没有生病,但在脉象上却显现出生病的迹象,这是气血发生了变化,从而伤到臓器的缘故。

生病而没有表现出病症的情况,是臓器病变而暂时没有表现出来;没有生病却显现出病症,这是思虑多疑的结果,导致体内阳气耗散无法凝聚,尽管没有生病却显出病象。

养生最主要的是养心;生命的主宰是神;一个人如果没有欲望,就会获得宁静,内心清净,神就会凝聚。所以,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养生容易获得成效,一个没有诚信的人,即使养生,身体功能也不会改善,并不是这个人不下功夫,而是心神依然处在迷惑不定的状态。

治疗同样如此,对自己的病有信心治好,并且信任医者,那么,无论汤药还是针砭,都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反之,任何治疗措施都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呢?人的信念是根本,而能量的调整为其次,再次是药石针砭这些治疗手段。手术以及各种治疗措施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些手段只是帮助物质层面的臓器恢复正常,维持正常的运行。当身体系统能够正常运作了,邪气自然就能排出来了。

所以,如果内心始终存在质疑,身体就不会完全恢复,思想意念如果还有迷惑,那么,就无法回应治疗措施,帮助身体恢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的各种治疗措施,其作用就如同一把刀,既有缓解病症的效果,也会对身体系统产生伤害。

心是人真正的主宰;神是思想意念,也对人有着控制作用。所谓的心,是让整个人体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力量,并非物质器官的心臓;神是无所不包的清晰明确的思想意念,并不是指无端的妄念。

可以这样认为:心没有一个实在的形体,而是一股统摄整个人体系统的能量;神也不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遍在于人体系统中。

不以神为神,那么,神才会显示出作用;不把心当作一个有形的实体,心才能展示出功能。同样,天地间的能量也是不可见的,而这种能量本质上与我们每一个人内在的能量是一样的。对于万物,我们只能接受与伴随,而不能任由情绪主导我们的行为,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生命将显示出其本有的丰盛。反之,则会陷入物质的泥潭,疑惑烦恼,不得安宁。

养生之养,养的是包容宽广的胸襟,这样,人体之气才能畅达无阻;养生之生,是致力于达成身体系统的和谐直到生命的终点。生命是有限的,唯有心才是生命的主体和活着的意义。整个人体系统的使用和消耗是常态,这是欲望造成的危害。

人可以意识到的欲望,存在着显性与隐性之分,而更为深层的刻写在基因里的欲望,则会通过我们无法觉察的方式显化出来,它不同于平常可见之物的属性。

我因此教导世人用移除内心杂念的方式使意念清净,用安静的方式来远离欲望的干扰。没有欲望的伤害身体系统自然能够正常运行,精神和形体保持安静,当然不会感召邪气,这是最高明的治未病的方法,这是真正的养生,核心就是阻止欲望的袭扰。

世人常常充满着对物质的欲望,而轻视自己的生命,常常陷入世事的纷扰而耗散自己的精神,这样,岂有不生病的道理?生病以后,与其采用各种治疗手段,不如好好吃注意自己的饮食,而食疗又不如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这才是治疗的上策。

一个人毕生努力的方向是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让心始终处于自由不被束缚的状态。没有杂念,能够让身体充盈精微物质,神与万物融为一体。能够去除小我的情绪障碍,才能体会到万物原来出于一体。

所谓的养生,其实就是适应万物一体的状态。生命中的每一个情境,就只是存在而已,用万物齐一的眼光来看待世界,那么,对于资源的取用就不会有危险。

对于不当的行为和欲望不能任由其生长,否则会耗尽身体的能量而把生命逼入绝境。在一具毫无生气的躯壳里,又怎么会舒适呢。万物要维持生存,就要学会相互提供便利。

(本节完)

结束语

以上文字是笔者尝试性的翻译,由于学养和悟性有限,在翻译中难免出现问题,敬请谅解。如果我的问题能够引发读者更多的真知灼见,那也不失为幸事。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恕不参于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