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汉朝的皇帝被称为帝,唐宋的皇帝被称为宗?

 刘沟村图书馆 2024-04-29 发布于河南

在读历史的时候,你或许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汉朝、晋朝、南北朝的皇帝一般被称为帝,比如汉武帝、晋惠帝、梁武帝。到了唐宋时期,皇帝又被称为宗,比如唐太宗、宋徽宗。而到了清朝时期,皇帝又换了一个称呼,比如康熙,后面既没有帝字,也没有宗字。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得知道谥号、庙号和年号这个三个概念。
我们通常听到的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等称呼属于皇帝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才能获得的,是对皇帝一生的评价。实际上汉文帝也是简化后的名称,因为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因此皇帝的谥号中都得加一个“孝”字,比如汉文帝的全称应该是汉孝文帝,后世为了简化才称为汉文帝。

而唐高祖、唐太宗等称呼属于皇帝的庙号,庙号是皇帝被供奉在太庙时用的称呼。庙号起源于商朝,分为“太、高、世、中”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不同的意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但有些也被称为高祖,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太祖通常是指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祖上没有任何基业,例如明太祖朱元璋。而祖上家底丰厚,不是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通常被称为高祖,例如唐高祖李渊。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刘邦作为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却被称为汉高祖,实际上刘邦的庙号一直是汉太祖,汉高祖这个称呼是和谥号混淆后被误传的结果。

庙号创立后并非一直沿用下去,到了西周时期就取消了庙号,君主只保留谥号。到了秦朝,秦始皇直接取消了谥号和庙号,所以秦始皇这个称呼既不是庙号也不是谥号。到了汉朝,庙号被重新启用,但重要程度远远不如谥号。例如汉景帝就没有庙号。一直到东汉时期,庙号才被重新重视起来,隋朝以后,庙号成为皇帝的专属,只有皇帝可以用。有些人生前为人臣子,后来他的子孙登基称帝,会将他们请进太庙,并给他们一个庙号。例如曹操和司马懿生前并未称帝,但他们的后代都是皇帝,于是曹操的庙号魏太祖,而司马懿的庙号为高祖。有时候庙号和谥号会被组合在一起使用,例如刘邦庙号为太祖,谥号为汉高帝,也称他为太祖高皇帝。

起初,庙号是为了尊崇那些功勋卓著的君主,获得庙后是皇帝的一种荣耀,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号的使用已经接近泛滥,只要不是英年早逝的皇帝,都能获得庙号。后世给皇帝起庙号的时候比较宽容,通常不会用不好的称呼,即便是暴君和亡国之君,其庙号也不会太差。但谥号就完全不一样,后世再给皇帝追谥的时候,采用的称呼天差地别,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褒贬意味。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恶谥”。美谥,顾名思义就是对皇帝进行赞美,其中“高、文”是美谥中的顶级称呼,对一个皇帝的最高评价就是追谥他为高帝、文帝。高帝这个谥号是为刘邦量身定做的,此前没有人使用过,后来延续下来,成为美谥中的顶级称呼。

除此之外,“庄、武、睿、康、景、明”等文字也频繁被用于美谥,以此来追谥那些做出过丰功伟绩的皇帝,并且根据不同皇帝的行事风格来进行追谥。例如宽厚仁和的汉文帝、励精图治的汉景帝和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就是根据他们的行事风格来进行追谥。

美谥之下便是平谥,美谥是对君王的赞美,平谥则是不褒不贬。平谥多被用在资质平庸,但又想做出一番事业的君王身上,其中暗含同情惋惜之意。这类谥号往往包含“怀”、“悼”、“哀”、“闵”、“思”、“殇”等字。

例如战国时期的楚怀王,他非常想成就一番作为,但资质平庸,多次被秦国纵横家张仪戏耍。楚怀王在位期间兢兢业业,奈何能力有限,不仅没有让楚国强大,反而让国家四分五裂。但后世体谅楚怀王的良苦用心,遂给了他一个平谥。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死后被清朝顺治帝追谥为“殇”,属于平谥。顺治认为,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接手的大明已经是分崩离析,并非因为他的昏庸而导致亡国,故而给了他一个平谥。

另外,一些英年早逝的皇帝一般也会得到平谥,以此来表达对他们短暂生命的同情,例如楚悼王和周哀王。

相较于美谥的褒扬、平谥的同情惋惜,恶谥则是赤裸裸的表达对帝王的愤恨之情。恶谥通常使用“厉、幽、灵、炀”等文字,这些字从字面意思殇就能感受到暴戾之气,用在帝王身上则是直接表达对皇帝的贬斥。

例如,残暴的周厉王,上演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都因为自身行为过于残暴荒诞而得到了恶谥。东汉皇帝刘宏,在位期间无恶不作,是标准的昏君,去世后被得到了汉灵帝的恶谥。而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得到的也是恶谥。对于隋炀帝得到恶谥一事,后世存在比较大的争议,因为他在位期间做出了一些功绩,他在位期间数次征讨高句丽,如果征讨高句丽成功,或许会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

时至今日,很多历史爱好者为杨广翻案,试图推翻他暴君的形象,并将他描述为大业未成的千古一帝。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哗众取宠,不可否认,杨广确实做出了一些功绩,但他在位期间给国家造成的灾难,远不是他的功绩可以覆盖的,得到恶谥,也实属不冤。隋炀帝一直将秦始皇视为偶像,曾多次效仿他巡视天下。如果当时秦始皇没有废掉谥号制度,恐怕他也会得到一个秦炀帝的称号。

除了美谥、平谥和恶谥这三大类之外,也有一些特殊的谥号,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在前半生是一位威名赫赫的雄主,他励精图治,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国家治理上。为了对付边境上的游牧民族,他创造性的提出了胡服骑射,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游牧民族骚扰边境的问题。但赵武灵王的后半生彻底变成了一个昏君,各种昏招频出,将国家搞得大乱,最终死于非命。他的前半生可以得到美谥,后半生只能得到恶谥,因此得到同时涵盖褒贬的谥号。

在唐朝以前,人们习惯称呼皇帝的谥号,但这个习惯到了唐代之后就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到了唐朝,皇帝的谥号不断加长。李世民非常喜欢汉文帝,他去世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唐文帝的谥号。后来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继位后,觉得一个“文”字不足以评价父亲的丰功伟绩,于是将他的谥号改为“文武圣皇帝”,李世民从唐文帝一下子变成了唐文武圣皇帝。后来李隆基继位后,觉得文武圣皇帝仍不能体现李世民的功绩,将他的谥号改为唐文武大圣皇帝。不久之后,李隆基觉得李世民的谥号中少了点什么,又把他的谥号改为“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隆基是出于对李世民的敬仰才不断地给他修改谥号,但有时候拍马屁也得拍对地方,李世民的上位之路颇具争议,他杀害自己的兄弟,逼自己的父亲让位,这些都是无法洗清的黑点。可李隆基偏偏在李世民的谥号中添加一个“孝”字,不得不说,李隆基此举是在给李世民招黑。名字称呼叫起来以方便为主,由于李世民的谥号太长,后世开始慢慢称呼李世民的庙号,即唐太宗。这一习惯逐渐被保留下来。

不过李世民的谥号并不是最夸张的,到了宋朝时期,皇帝的谥号更加离谱,比如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最初的谥号为“宋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后来他的子孙不断给赵匡胤脸上贴金,到最后他的谥号变成了“宋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到了清朝,谥号的长度更加离谱,比如乾隆的谥号为“清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大清奠基人努尔哈赤的谥号为“清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如果后世称呼清朝的谥号,恐怕整个奏折上写不了几行字。因此字唐朝以后,逐渐称呼皇帝的庙号。比如唐太宗、宋徽宗、明神宗。

但这其中也有例外,一代女皇武曌虽然做过皇帝,但她临终前被迫退位,最终以皇后的身份去世,庙号是皇帝的专属,因此武曌没有庙号。武曌的谥号为“唐则天大圣皇帝”,后世将其简化为武则天。

到了明朝时期,对皇帝的称呼又有了新的变化,人们除了称呼皇帝的庙号外,也习惯称呼皇帝的年号,比如明成祖朱棣年号为永乐,因此朱棣也被称为永乐帝。在明朝以前,每个皇帝在位期间都不止一个年号,比如武则天在位二十年换了十七个年号,因此无法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规定一个皇帝只能用一个年号,比如朱元璋的年号为洪武,他也被称为洪武大帝。朱元璋在位期间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皇帝的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一政治体制的变革减少了臣子对皇帝权力的制约,使得皇权更加稳固。在这种政治生态下,皇帝没有必要通过更换年号来达到政治目的。

从现实角度来讲,频繁更改年号会对国家财政造成挑战,因为更改年号意味着需要大规模改动政务卷宗、钱币制造等,这些都会带来巨大的财政开支。而明朝在经济上虽然能够支撑这种更改,但考虑到稳定性和财政考虑,后世的皇帝们并没有更改年号的需求。年号在明朝初期被视为连接上天、维护皇权统治的工具,但朱元璋本人并不相信这一套,他以身作则只使用一个年号,这也成为了明朝的祖训。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大明战神”朱祁镇最初的年号为正统,后来朱祁镇在土木堡之战中被俘虏,他的弟弟朱祁钰继位,后来朱祁镇又重新夺回了皇位,将年号改为天顺。由于有两个年号,因此人们称呼朱祁镇的时候一般称呼他的庙号明英宗。

清朝延续了明朝的年号传统,除了皇太极使用了两个年号之外,其他皇帝只有一个年号。而且后世习惯称呼皇帝的年号,而不是庙号,比如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为清圣祖,年号为康熙。大家耳熟能详的康熙、雍正、乾隆都是皇帝的年号。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也有谥号和庙号,1967年,逃到台湾的爱新觉罗家族追谥溥仪为“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襄皇帝”,庙号为清宪宗。后来又将他的庙号改为清恭宗。

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和庙后只有死后才能获得,但有些历史剧拍得非常不严谨,更有甚者本人称呼自己的谥号,比如某电视剧中,孝庄太后自称为“孝庄”,这其实是非常低级的错误。

此外,谥号不是皇帝的专利,那些功勋卓著的大臣也能获得谥号,大臣们的谥号分为三类,一类是文官专用,以文字开头,另一类是武官专用,以武字开头,还有一类是能文能武的官员专用,以忠字开头,

在宋朝之前,文臣们的谥号并未区分等级,而且还有单字的谥号,比如杜如晦谥号“成”、秦琼谥号“壮”、魏征谥号“文贞”、高士廉谥号“文献”、房玄龄谥号“文昭”、虞世南谥号“文懿”等等,这些都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功绩和能力其实都很重要,他们谥号并不区分等级,谥号只是代表他们的功绩。

宋朝以后,文臣武将们的谥号开始区分等级,其中文臣最高的谥号为文正,例如宋朝的范仲淹、司马光,明朝的方孝孺、李东阳,清朝的刘统勋、曾国藩的谥号都是文正。文忠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大文豪苏轼的谥号便是文忠,除此之外颜真卿、欧阳修、张居正、林则徐、李鸿章等人的谥号也是文忠。后面根据等级依次类推还有文定、文成。文襄等谥号。

在宋朝以前,武将的最高谥号为单字“武”,例如西晋开国名将王濬、南朝名将陈庆之的谥号都是单字武。宋朝之后武将的最高谥号为“武忠”,其后是武勇、武穆、武德等谥号。到了明朝,武将最高的谥号是武宁,开国功臣徐达的谥号便是武宁。其后依次为武毅、武敏、武惠等谥号,其中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谥号便是武毅。

除了单纯的文臣武将之外,能文能武的大臣谥号都是以“忠”字开头,其中以“忠武”的排名最高。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后就被追谥为忠武。前秦名将王猛、曹魏权臣司马师、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大唐开国名将尉迟恭、大唐名将郭子仪、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南宋名将韩世忠等人的谥号都是忠武。起初岳飞的谥号为武穆,这个谥号等级并不是很高,后来宋宁宗在北伐之前决定追封岳飞为鄂王,此后宋理宗又追谥岳飞为忠武,从官方层面将岳飞的地位提到了好几档次。

排在忠武后面的谥号为忠文,南宋名臣李彦颖和王士朋的谥号都是忠文。排在忠文之后的是忠献,北宋名臣韩琦、南宋权臣史弥远的谥号都是忠献。值得一提的是,秦桧的最初的谥号也是忠献。当时秦桧寿终正寝后,满朝文武要求清算秦桧,但主张求和宋高宗赵构认为秦桧一生劳苦功高,遂追谥他为忠献。后来主战派皇帝宋宁宗将秦桧的谥号改为“缪丑”,贬低意味非常明显。

忠献之下便是忠烈,南宋名将文天祥的谥号便是忠烈。忠烈之下是忠肃,明朝名将于谦的去世后得此谥号。

在唐朝之前,史官们能公正客观的记录皇帝大臣们的得失,官员们能对当朝皇帝给出合理的谥号。自唐朝李世民开始,皇帝便开始干预史官们的工作,后世给皇帝的谥号再也没有周厉王、汉灵帝之类的恶谥,谥号也逐渐失去了意义。

谥号是官方对皇帝和大臣们做出的评价,是从宏大叙事的角度进行切入的。除此之外,民间对帝王大臣们也有一套评价体系,要想立体的了解某个人物,需要结合两种评价才能一窥全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