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23:邱县有通全国最大的《敬一箴》碑(下)

 meiqingji 2024-04-30 发布于山东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223:邱县有通全国最大的《敬一箴》碑(下)

梅庆吉

邱城小学院内的敬一箴碑

鉴于此,我们应该对《敬一箴》有个全面的了解。序言部分:

夫敬者,存其心而不忽之谓也。元后敬则不失天下,诸侯敬则不失其国,卿大夫敬则不失其家,士庶人敬则不失其身。禹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五子之歌》有云:“予临兆民,如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推广敬之一言,可謂明矣。一者,纯乎理而无杂之谓也。伊尹曰:“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其推广一之一言,可谓明矣。盖位为元后,受天付托,承天明命,作万方之君,一言一动,一政一令,实理乱安危之所系。若此心忽而不敬,则此德岂能纯而不杂哉?故必兢怀畏慎于郊禋之時,俨神明之鉴察;发政临民,端庄戒谨,惟恐拂于人情。至于独处之时,思我之咎何如,改之不吝;思我之德何如,勉而不懈。凡诸事至物来究夫至理,惟敬是持,惟一是协。所以尽为天子之职,庶不忝厥祖厥亲,由是九族亲之,黎民怀之,仁泽覃及于四海矣。朕以冲人,缵承丕绪,自谅德寡,昧勉而行之。欲尽持敬之功,以驯致乎一德。其先务又在虛心寡欲,驱除邪逸,信任耆德,为之匡辅。敷求善人布列庶位,斯可行纯王之道,以坐致太平雍熙之至治也。朕因读书而有得焉,乃述此以自勖云。

嘉靖皇帝

正文部分:

人有此心,万里咸具。体而行之,惟德是据。敬焉一焉,所当先务。匪一弗纯,匪敬弗聚。元后奉天,长此万夫。发政施仁,期保鸿图。敬怠纯驳,应验顿殊。征诸天人,如鼓答桴。腾荷天眷,为民之主。德或不类,以为大惧。惟敬惟一,执之甚固。畏天勤民,不遑宁处。早敬维何,怠荒必除。郊则恭诚,庙严孝起。肃于明庭,慎于闲居。省躬察咎,警戒无虞。曰一维何,纯乎天理。弗参以三,弗贰以二。行顾其言,终如其始。静虚无欲,日新不违。圣贤法言,备见诸经。我其究之,择善必精。左右辅弼,贵于忠贞。我其任之。鉴别必明。斯之谓一,斯之谓敬。君德既修,万邦则正。天清民怀,永延厥庆。光前垂后,绵衍蕃盛。咨议公侯,卿与在夫。以至士庶,一遵斯谟。主敬惜一,罔敢或渝。以保禄位,以完其驱。古有盘铭,曰接心警。汤敬曰跻,一德受命。朕为斯箴,拳拳希圣。庶几汤孙,底于嘉靖。 嘉靖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考虑到此篇文章对于一般人来说,阅读起来有些障碍,我搞了个参考译文,以助大家的理解。序言译文:

所说的“敬”,就是要把自己的责任牢牢记在心里,时刻不能疏忽或遗忘。皇帝有了恭敬之心,就不会失去天下;诸侯有了恭敬之心,就不会失去封地;公卿大臣们有了恭敬之心,就不会失去家族的地位;平民百姓有了恭敬之心,就不会失去身家性命。夏禹说过:君主只有能够战胜艰难才能履行好君主的责任,大臣只有能够战胜艰难才能履行好大臣的责任。《五子之歌》上说:“我领导天下的百姓,就像用腐朽的绳索驾驭着六马位的车,其危机程度可想而知。”作为统治天下的国君,怎么敢不“敬”?由皇帝来推广这个“敬”字,可以说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白了。所说的“一”,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纯粹没有芜杂。伊尹就曾说过:坚持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做事就没有不顺利的;不能坚持一种正确的道德准则,三心二意,做事就没有不受挫折的。伊尹推广了“一”这个字,其用意可谓非常明白了。身在皇帝的高位,得到上天的托付,秉承着上天的使命。作为掌管天下的君王,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推行的每一项政策,发布的每一道命令,确确实实都关系着国家的治乱和安危。如果君主心存疏忽而没有敬慎之心,那么他的德行怎么能够纯粹而不芜杂呢!所以,君主必须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在举行祭天大典的时候,要用恭敬庄重的态度请求神明审察享用。发布政令统治天下,要仪表端庄言行谨慎,怕的是有悖于人情事理。甚至在独处的时候,即使反思自己的过错,哪里比得上坚决改正;只是想到如何完善自己的德行,哪里比得上努力地去实践。大凡各种重要的事情,都要探究它最深刻的道理,只有保持“敬”的态度,保持“一”的信念,才可以尽到天子的职责,才不会辱没自己的祖宗和自己的亲人。这样一来,九族的亲属才会亲近你,黎民百姓才会感激你,仁德恩泽才可以延长扩大到天下四海了。我小小年纪就继承了君主之位,自己感到道德修养积累不够,心智不明,因此要努力履行自己的责任,尽力做到谨慎敬勉,来使自己达到德行专一的地步。其中首要的事情则在于虚心学习,抑制自己的欲望,驱除邪恶旁逸的念头,信任德高望重的人,让他们作为朝廷的辅佐;广泛寻求德行高洁的人,把他们安置在官府众多的职位上。这样才可以推行纯正的君王之道,从而安坐不动就可以实现天下太平百姓和乐。我通过读书而有了一些心得,就写了这篇箴言用来自我勉励。

正文译文:

如果人有了这种“敬一”的思想,各种人生的道理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对于“敬一”能够身体力行,提高自己德行就有了依据。只有这个“敬”和这个“一”,才是做事情的起始点和出发点。如果不能做到“一”,德行理念就不会纯正无邪;如果不能做到“敬”,那就无法凝聚人心。皇帝受到上天的派遣,来到人间领导天下百姓,发布政策法令,施行仁道德政,为的是保证出现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如果君王的行为懈怠德行不专,出现的结果就会立即有所不同。君王的政绩是通过天象和民生来验证的,其反应就像鼓面回应鼓槌的敲击一样快。我承蒙上天的眷顾,成为统领天下的万民之主。我的德行也许与我身居的位置不相符合,因此心里常常感到十分的忧惧。因此我才对“敬”和“一”这两个字,执行坚守得特别牢固。敬畏上天勤政爱民,我没有丝毫放松自己贪图片时安宁。敬到底说的是什么?就是要消除懈怠和荒废。举行郊祭时要恭敬诚信,在宗庙里要庄重,在长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孝敬,在朝堂处理政务时要严肃,在闲居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和过错,警戒自己避免出现意外的祸患。“一”到底说的是什么?说的就是纯粹的天理。不能参杂有三心,也不能有二意。做事时要顾及自己言行,从开头到结尾始终如一。内心要安静谦虚不要有欲望,每天都要不断地让自己有新的进步。圣贤的法度和言论,完整地记载于各种典籍。我们应该认真地加以研究,一定要认真选择精华加以继承。左右的辅佐大臣,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忠诚。我选拔任用他们,必须明确地进行鉴别。这就是所说的“一”,这就是所说的“敬”。君主的德行端正了,整个天下百姓的品行才能端正。朝廷清明百姓怀德,这才是永远值得庆贺的事情。光耀前辈流芳后世,绵延不断繁荣昌盛。你们这些各路诸侯,朝中的各位公卿大臣,还有平民百姓,都要共同要遵守这个方针。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做到“敬”和“一”,谁都不要随便改变这个原则。用这个来保证自己的地位和俸禄,用来保证自己完整的身体。古时候商汤把铭文刻在盘子上,眼睛天天看到内心才会产生警示。要让敬畏戒惧之心天天不敢松懈,以纯粹的道德接受上天的使命。我写下了这篇箴言,恳切希望自己睿智通达。同时希望我们这些商汤的后代子孙,不要让大明基业停顿在我这嘉靖的年代。

与《敬一箴》同时颁发的,还有范浚的《心箴》。嘉靖六年(1527)十一月十三日,讲官顾鼎臣给嘉靖帝讲解范浚所作《心箴》,后来的几天,嘉靖帝一直在御书房品读,心有所得,亲为注释。随后跟《敬一箴》一起,“付工刻石,传之天下万世”。由此,让我们认识了一位宋代大儒范浚。范浚(1102~1150),字茂明,浙江兰溪香溪人。因不喜荣利,终生隐居香溪,以讲学授徒为乐,所以人称“香溪先生”。最早推崇《心箴》的,是南宋大儒朱熹。绍兴十八年(1148),时年19岁的朱熹赴京城临安(今杭州)应试。途中特意在香溪下船,上岸拜访范浚。不巧先生外游未归,未能见到。几个月后,朱熹得中进士,回乡途中再次登门造访,仍未获见。正在失望之时,他看到客堂中先生所作《心箴》屏书一篇,拜读之下,击节称赏不已,认为仅凭《心箴》一文,范浚就可称一世之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被前人击节称赏的《心箴》全文:

茫茫堪舆,俯仰无垠。人于其间,眇然有身。是身之微,太仓稊米。参为三才,曰惟心耳。往古来今,孰无此心。心为形役,乃禽乃兽。惟口耳目,手足动静,投闲抵隙,为厥心病。一心之微,众欲攻之。其与存者,呜呼几希。君子存诚,克念克敬。天君泰然,百体从令。

范浚像

译文:

长天和大地苍苍茫茫,举头看天俯首看地无边无际。而人在这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微乎其微。人这个身躯到底有多么渺小?那就象太仓里的一粒小米。可人又与天地一起被称为三才,唯一的原因就是人有一颗心。从过去到现存,谁能没有这颗心。可是心若是被身体所役使,那就跟禽兽没什么差别。嘴巴、耳朵、眼睛,以及手和脚的一举一动,总想钻漏洞空子投机取巧,这都是损害人心的毛病。人的心那么的小,却总在遭受各种欲望的侵袭。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唉!那实在是太少了。君子靠诚心待人接物,要使每一个念头都必须恭恭敬敬。只有让心灵永远保持舒畅泰然,身上的哪个部位才都会服从心的命令。

与《敬一箴》同时刊行的,还程颐《视》《听》《言》《动》“四箴”。内阁大学士张接到嘉靖帝御注《心箴》的圣谕后,又上奏说:“臣昔读书山舍,尝揭范浚《心箴》及程颐《四箴》以自励。盖人心之微,众欲攻之者,多自视、听、言、动而入。程颐《四箴》,实养心之大目也。况人君一心,万化之主,而视、听、言、动,尤当加谨者也。臣于《御注心箴》,敬摹宸翰,付工刻石,传之天下万世。谨复录程颐《四箴》,乞留神省览。”接着嘉靖帝又谕旨曰:“辅臣张璁,午间得卿录来《视》《听》《言》《动》'四箴’,朕甚喜悦……朕自念上荷天命,为人君长,当务学以致其知,待粗有领会之时,再注《四箴》,須卿等赞之。”

程颐像

关于程颐所作“四箴”动机,《小学集注》里作了介绍:“伊川先生曰:'顔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乎外,所以养其中也。顔渊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程颐正是有感于此,写下了这四篇箴文。其内容如下:

《视箴》:

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

《听箴》: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

《言箴》:

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吉凶荣辱,惟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已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

《动箴》:

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习与性成,圣贤同归。

四箴”译文:

《视箴》:人心本来就是清净虚空,与事物相应而不留痕迹。要想守住本心有个要领,那就是以看为原则。假如一开始就看不清楚,内心就要发生迁移而受蒙蔽。将不合礼的事物遏制在心外,以使自己的心境得到安宁。约束克制自己恢复到礼教上来,久而久之心志就能够精诚专一。

《听箴》:人有美好的禀性,本就是与生具来。一旦受到外物的诱惑,就会失去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若事先能够清楚地察觉,就知道该在哪里停止且有定向。抛弃邪念保持心的精诚专一,不要听那些不合礼法的胡言乱语。

《言箴》:人的心志会发生动摇,往往从语言开始。排除躁动与妄念,内心就会沉静和专注。说话对一个人来讲十分重要,一句话会引发战争也可带来和平。吉祥凶险荣耀耻辱,往往是由说话所招致。说话过简就显得荒诞让人不明白,说得过繁又显得支离破碎让人不得要领。说话太过分多与事理背,说些违背天理的话得到的回应也是一样。

不符合礼教的话不说,这才是有教育意义的言辞。

《动箴》:哲人都知道玄妙精深的道理,是因为他们有深刻的思考。有志之士激励自己的品行,以坚守为行为准则。顺应事理就会从容而宽裕,放纵私欲就会面临危险。颠沛流离之际也要保持念头纯正,时刻要存有战战兢兢临深履薄的心态。通过习惯慢慢养成良好的品性,就可以步入圣贤的境界。

我们看完了《敬一箴》碑,走到学校门口时,见到了小学校长李洪利。杨先生介绍说,李校长很有文化情结,《敬一箴》碑就是他给立起来的。其实李校长的文化情结我已经感受到了,比如校门口的文庙遗址牌,教学楼房山墙的关于文庙的介绍,还录有《敬一箴》全文。另一栋楼的山墙上,写着他们的办学理念。内容是:“校训:见贤思齐,厚学致远。校风:亲仁尚礼,志学善艺。教风:严谨善教,为人师表。学风:好学多思,自主自强。”充满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味道。

邱城小学校长李洪利(左)

离开邱城小学,车直接把我们送到汽车站,我们下一个目标是鸡泽。杨先生一直看着我们上了车,他才离开。我们昨天晚上到达邱县,今天11点多离开邱县,时间很短,但收获很大,还结识了杨先生这位热心的饱学之士,真的让我难忘这次的邱县之行。

说到邱县的“邱”字,还跟孔子有点关系。邱县的“邱”原来写作“丘”,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设立丘县。清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二十七日上谕,为避孔丘之讳,加“阝”为邱,一直沿用到现在。

2018年4月1日第一稿

2020年1月23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