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细、完整的动作描述 |《制陶人》陆漫漫

 赛作文 2024-04-30 发布于山东

天天读写
学生佳作

制陶人


浙江温州南浦实验中学七年级(7)班 陆漫漫

夏日炎炎,在瓦窑村树林中,有一座朴素的亭子,一位老者正专心地捏着什么。

【环境、地点、人物、事件——信息量大】

亭子旁挂着的两张竹帘,似经过了日月的沧桑,片片竹条上布满了细细的裂缝。微风拂过,竹片轻轻摆动。竹帘下,几块青砖铺成一道矮墙,墙上布满了厚厚的泥浆。

【活动环境——具有职业特征】

老者从一旁的盆里沾取少许水,双手握成碗状,紧紧压在陶土上。手掌小拇指外侧贴着转盘。随着转盘的转动,原本不规则的陶土变得光滑圆润。

【制陶开始】

老者手掌后侧稍用力,双手握着陶土向上缓缓移动。陶土逐渐变成了圆锥形,老者用双手大拇指按住圆锥中心,并用指尖向陶土内部挤压。此时,他黝黑而粗糙的双臂青筋暴起,圆柱上陷出一个愈加宽大的凹槽。老者双手握拢,手侧向圆柱外壁按压,黄土陶泥上有了一个碗的雏形。泥浆溅了出来,滴在了老者的裤腿上,可老者并未察觉。

【完成碗的雏形】

老者大拇指伸进凹槽处,慢慢向外拉,碗上便出现了层层波纹。他那双粗糙的手上沾满了泥浆,手上突起的青筋渐渐变弱【全面展示制作过程】他用一只手轻轻抵住凹槽的最底端,凹槽中便出现了一块平整的碗底。他的手指头渐渐向上移动,碗上的波纹随着一圈一圈地向上移。老者抽出双手,左手按住转盘,用力地转了几圈。

老者取出一把铁尺,微微弯曲尺子,贴在尚未完成的碗壁上。转盘不停地旋转着,刀片、铁尺轮番上场,碗口渐渐旋出了厚厚的陶土。老者用手抹去铁尺上的陶土,从积满陶泥的地上拾起一片薄薄的竹片,轻轻弯折,贴在碗侧,从里到外把碗细细打磨一遍。

【制作碗底、打磨碗壁】

天稍暗了一点,老者的脸显得更加黝黑,头发上那缕白发愈发醒目。他拿出一片薄木板,对准碗底平整地一割,一个陶碗便出现了。这一刻,风中似乎不再夹杂着热气,一切好似被老者的成品惊艳了。

【制作完成】

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阵阵热浪,透过竹帘,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向老者扑去。但老者好似感知不到热浪,仍然专注地做着陶碗。

老者没有松懈,双手捧起陶碗轻缓地放在木桌上。他端详着,沉浸在创作中,时间在此刻静止。陶碗边缘光滑,似乎还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这亭里亭外,分明是两个世界。

【制陶结束后的专注】

老者名叫余振镘,传承着碗窑手工制瓷技艺,和瓷碗结缘的这半个世纪,碗窑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碗窑。

【交代制陶老人的姓名和手艺传承情况】


赛作文点评
这是一篇描述制陶手工艺的文艺性说明文。小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一位老者制作陶碗的过程,表现了小作者对传统艺人和中华传统手工艺的尊崇。
写法借鉴:精细、完整的动作描述。制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手工,即双手的功夫。小作者根据制陶工艺的实际,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展现了制陶工艺的精细与复杂。
一、精选动词写动作。制陶的关键是手部的动作,根据工艺流程,小作者选取了一些精准的动词来描述活动过程。如制作“碗”的雏形,就选取了“握”、“按”、“挤压”、“握拢”、“按压”等一系列专业术语,自然、真实地表现了制陶工艺。
二、巧用叠词写力度。“双手握着陶土向上缓缓移动”、“老者大拇指伸进凹槽处,慢慢向外拉”、“他用一只手轻轻抵住凹槽的最底端”、“他的手指头渐渐向上移动”、“老者取出一把铁尺,微微弯曲尺子”、“老者用手抹去铁尺上的陶土,从积满陶泥的地上拾起一片薄薄的竹片,轻轻弯折”、“从里到外把碗细细打磨一遍”,在制作过程中,运用叠音词修饰人物动作,不仅反映了手工制作的精细度,也反映了手工艺人的谨慎和专注。
三、写好身体活动的部位。不同的动作需用不同的部位来完成,如“双手”、“手掌小拇指”、“手掌后”、“双手大拇指”、“指尖”、“手侧”、“大拇指”、“一只手”、“手指头”、“左手”等,这些具体的动作部位,准确、细致地反映了制作过程,突出了工艺的特点。
四、写出活动的环境和氛围。如“夏日炎炎,在瓦窑村树林中,有一座朴素的亭子”,交代制陶活动的季节、地点、环境;“亭子旁挂着的两张竹帘,似经过了日月的沧桑,片片竹条上布满了细细的裂缝”,体现了制作条件的简陋、制作工艺的辛苦。“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阵阵热浪,透过竹帘,如同一双无形的手向老者扑去”,知了的叫声,炎热的天气,突出了制陶人工作的辛苦,也使得活动场面得以立体化呈现。
(点评:徐东祥)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