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泊苏41 苏轼在南京(1):重逢王安石的历史误读

 无犀之谈 2024-05-01 发布于北京

元丰七年六月底,苏轼终于来到了金陵(今江苏南京)。

在苏轼由黄州北迁汝州的这趟悠长旅途中,金陵是最重要的一站。

从时间上看,苏轼在金陵停留了至少一个半月的时间。

虽然没有确切的起止时点文献,但从东坡文迹中亦可推算。

元丰七年七月十四日,东坡在金陵白鹭亭的亭柱上题写了一段文字:

“东坡居士自黄适汝,舣舟亭下半月矣。江山之乐,倾想平生……”

落款的时间点是明确到日的“元丰七年七月十四日”。由此反推,东坡抵达金陵的时间,大约就是六月底了。

至于何时离开金陵,也没有明确时点记载,但苏轼在金陵给老友滕达道写的信中提过“十四日决当离此,真州更不敢住”,这里的十四日是在八月内,决当,就是打算的意思。

由是,苏轼在金陵停留了至少一月又半,从夏末到仲秋。

从事件上看,在金陵,苏轼与一个对自己政治生命影响致深的人物重逢,这个人曾经是苏轼最大的敌人,但如今的他早已放下了政治上的抱负与野心,而他对于苏轼的态度,也从仇视逐渐转化到了欣赏与肯定。

王安石,两宋最重要的政治家,中国古代史上排名前三的改革家(另为商鞅、张居正)。

苏轼与王安石在金陵度过了一段吟诗作赋、谈古论今的美好时光,但是,关于苏轼对于王安石的真实态度到底如何?他们真的和解了吗?且伏一笔,容后再述。

如果说与王安石的重逢是一件还算美好的事,那么,痛失幼子则成了金陵带给苏轼的痛苦记忆。苏轼对于这个由侍妾朝云所生的婴儿,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平安度过这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结果,这个来到人世仅十个月的婴儿,终于受不住旅途的颠簸,夭折于金陵。

这就是苏轼的金陵往事,一段悲喜交加的旅程。

苏轼与王安石的重逢,是苏轼留给金陵最盛大且潦草的名场面。

盛大处,在于二者对于彼此价值观的迁就,来得如此丝滑且猝不及防,以至于诞生了为数不少的诗词佳作,以及雅谈趣事;

潦草处,则指重逢第一面的具体场景。

《曲洧旧闻》这部带有回忆性质的文学小品集,由两宋之交的文人朱弁所撰,其中记载了苏王重逢的一段对话,耐人寻味。

东坡舟行至金陵的渡口时,一位山野村民装束的老者,骑着毛驴来到岸边。

同样身着随意的东坡出船一看,立即诚惶诚恐地作揖行礼:我竟然穿这身衣服见大丞相,实在是太失礼了。

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

这位老人正是在金陵养老的王安石,他笑着答道:我们这样的人还要受礼教的约束呢?公号:无犀之谈

“礼岂为我辈设哉?”

这段苏王金陵首聚的对话,流传很广。北宋以降的古今文人,大都把这段对话背后释放的信息归纳为“和解”,同时将一位曾经位极人臣的退休老干部的平易近人渲染到了极致。

然而,这个故事中最后一句来自苏轼的回应,却在很多人的叙事体系中被有意无意地切割走了。

东坡曰:“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著。”

在今天大量关于解读苏轼的作品中都在阐述着类似的观点:苏王在金陵达成了最后的和解。

但你理解了这句话,就会知道,根本不存在和解的可能性。

把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您是大丞相,在您的眼中,我是不入流的小人,所以您不需要穿上正装来见我。

重逢的第一面,其实并不愉快!

所谓和解,不存在的。那只是读史之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所幸,此时的王安石,早已不是熙宁变法时期的拗相公了,而此时的苏轼,也在历经乌台诗案和谪黄四载的劫难之后,磨去了一些棱角。

若在旧时,听到苏轼这样的话,毫无疑问,拗相公或者拂袖而去,或者怒斥其非。

而此一时刻的金陵,这位花甲老人的反应是什么呢?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至今三载余,以地点或事件为章节,讲述苏轼人生片段。

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本作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这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不枉余生“苏写”。

是为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