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杜林论》批判——哲学(上)

 A松毛岭634高地 2024-05-01 发布于山东

杜林的《哲学教程》其重点,不在于其自然哲学的部分,而在于其社会哲学的部分,这是因为《哲学教程》就是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准备的哲学思想。杜林《哲学教程》中自然哲学的部分仅用了一章的篇幅(自然知识原理),而社会哲学的内容用了五章的篇幅(第四到第八章),孰重孰轻一目了然。恩格斯在写《反杜林论》之前,是正在研究他的“自然辩证法”,所以相较杜林《哲学教程》的社会主义正义的目的,《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哲学批判的部分则显然是没抓住重点而偏向了自然哲学的部分。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就在于相对与恩格斯来说自然哲学的兴趣是强于他贫乏的社会哲学思想的,用恩格斯现有的哲学思想是难以完成论述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哲学的部分的。

《反杜林论》最初的目的只是通过批判杜林来避免”党内造成派别分裂和混乱局面“,并进而把人再次团结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恩格斯并不十分清楚人们转向杜林主义的真正原因,因此它的这个目的最终还是失败了(第二国际转向了杜林主义)。但《反杜林论》也因此被迫的目的却有了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从思想体系上弥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不足之处(《反杜林论》首次较完整地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恩格斯受杜林的激发,写作《反杜林论》后,又继续深入挖掘并发表了由《反杜林论》续改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用以弥补《反杜林论》中关于社会哲学思想贫乏的不足。这就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更多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否则,单纯依靠《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完全无法确立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而且,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体系明显是带有杜林哲学的思想体系架构的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偏向论述杜林哲学前三章要解决的逻辑原则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偏向于论述杜林哲学后五章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者可以说杜林哲学的体系架构,一定程度上就是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架构。

一、科学逻辑观

按照杜林先生的说法,哲学是世界和生活的意识的最高形式的发展,而在更广的意义上说来,还包括一切知识和意志的原则。无论在哪里,只要是人的意识对某一系列的认识或刺激,或者对某一类存在形式发生了问题,这些形式的原则就应当是哲学的对象。这些原则是简单的或迄今被想象为简单的成分,由这些成分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意志。同物体的化学组成一样,事物的一般状态也可以还原为基本形式和基本元素。这些终极的成分或原则,一旦被发现,就不仅对于直接知道的和可以接触的东西,而且对于我们所不知道和没有接触到的世界也都是有意义的。因此,哲学原则就成了科学要成为阐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统一体系所需要的最后补充。......

杜林先生就是这样说的,而且这里几乎完全是逐字逐句地引述的。

因此,他所谓的原则,就是从思维而不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那些形式的原则,这些原则应当被运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因而自然界和人类都应当适应这些原则。......这是对事物的唯一唯物主义的观点,而杜林先生的相反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它把事情完全头足倒置了,从思想中,从世界形成之前就永恒地存在于某个地方的模式、方案或范畴中,来构造现实世界,这完全象一个叫做黑格尔的人。——《反杜林论》哲学

杜林讲的这些原则,实质就是现如今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科学的原则”、“逻辑的原则”,这几乎是一切科学家都要遵守并使用的,也是建立科学世界观所必须的(杜林《哲学教程》的副标题即是——严格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而,恩格斯则把杜林所讨论的从原则出发去把握人类与自然界的这种方法污蔑为“唯心主义”,说“他所谓的原则,就是从思维而不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那些形式的原则”。恩格斯既不理解康德也不理解黑格尔,一方面崇拜康德的科学主义另一方面又用康德的先验论攻击康德的经验论,一方面崇拜黑格尔辩证法另一方面又将黑格尔辩证法拆分成内在思维与外部自然界的严重对立而不能统一。我们既不能说杜林讲这些原则,就是单纯地从头脑里产生的形式的原则(唯心主义),也不能说恩格斯讲这些原则就是纯粹从外部世界得来的真理(唯物主义)。这些原则(科学的原则)本质都是内在思维与外部世界的统一,也即思在同一的逻辑原则(科学原则)。恩格斯把“思在同一”的逻辑原则,唯心地形而上地又割裂开来:杜林的原则是思(唯心主义)的原则,而恩格斯的原则则是在(唯物主义)的原则。

如果完全自然主义地把“意识”、“思维”当做某种现成的东西,当做一开始就和存在、自然界相对立的东西看待,那末结果总是如此。如果这样,那末意识和自然,思维和存在,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如此密切地相适合,就非常奇怪了。可是,如果进一步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末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不言而喻,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建立任何唯物主义学说的。我们以后会看到,杜林先生不得不一再把有意识的行动,即把普通话中叫做上帝的东西,暗中赋予自然界。——《反杜林论》

恩格斯第一次在《反杜林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恩格斯的结论是: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恩格斯并没有打算在这里详细论证或解释这个结论,显然他认为这是不证自明的事实。其实,恩格斯的这结论大致是没有问题的。而,唯一的问题就是:缺乏哲学素养的恩格斯没有哲学地或严格地区分“思维和意识”与“人的思维和意识”这两个概念。恩格斯默认了只有人才有思维与意识,而把抽象的与具体的混为一谈了。这类似于不区分“人”与“男人”或“具体的人”这种概念,而模糊地认为唯有“男人”才是“人”(忽略并隐含了“女人”不是人的意思),唯有某个具体的人才是人(忽略并隐含了其他人都不是人的意思)是一样的问题。恩格斯是有“思维与意识”的,恩格斯属于人类,人类又属于自然界。人有思维意识,而自然界却没有思维意识么?恩格斯,只能理解到“人有思维意识”,而理解不到“自然界也有思维意识”。因为,无论是杜林还是黑格尔早已把“思维与意识”抽象为万事万物内在的能动性了。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讲的“在物质的固有的特性中,运动是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是机械的和数学的运动,而且更是趋向、生命力、紧张,或者用雅科布·伯麦的话来说,是物质的痛苦 [Qual]。物质的原始形式是物质内部所固有的、活生生的、本质的力量,这些力量使物质获得个性,并造成各种特殊的差异。”。而恩格斯的这种似是而非的庸俗认知,反而是把人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了。因为,在恩格斯看来,整个自然界是无精神的,而人却是有精神的。并且,无精神的事物内部是不可能有精神存在的。因此,人这个事物不可能存在于自然界的内部,而只能独立于自然界的外部。这就形成了(有精神的)人与(无精神的)自然界的对立,也就是精神的有与无的对立。但凡真能理解黑格尔逻辑学中关于有与无的论述的,就不会产生这种严重的对立思维。因而,无论是黑格尔还是杜林抛开个别的特殊的而讲绝对的抽象的或整体的“自然界中的思维意识”的时候,恩格斯总觉得他们是在“胡扯”——斥之为“唯心”,并拒绝哲学的抽象思维。而实则是自己把抽象与具体混为一谈的庸俗。

恩格斯本身对自然科学确实很感兴趣,只是他没有正式学习过而全靠自学,且在自学者的行列中,恩格斯应该算是佼佼者了。可相比于柏林大学正式的教授与讲师身份的杜林来说,恩格斯还是略显底气不足,并且多次流露出了“谦逊”的品格。《反杜林论》从第五章到第八章,是恩格斯批判杜林自然哲学的部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杜林哲学的核心不在自然哲学的部分,因此,对于《反杜林论》五到八章的内容,也就先忽略过去。而且,这部分内容就连恩格斯自己批判到最后也觉之无聊,只是不失时机地再次讥讽一下杜林说:“对一个在口袋里藏着打开感觉宇宙的钥匙的人来说,在地球上的自然科学中犯几个大错误,有什么关系呢?算啦! ”。至于是不是“大错误”——“我恩格斯觉得是就够了”。

二、真理观

道德的要素必定“以协调一致的方式……重新出现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中,在这些生物中,能动的悟性必须自觉地调整以本能形式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道德的世界,“和一般知识的世界一样……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道德的原则凌驾于“历史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 在发展过程中组成比较完全的道德意识和所谓良心的那些特殊真理,只要它们的最终的基础都已经被认识,就可以要求同数学的认识和运用相似的适用性和有效范围。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因此,把认识的正确性设想成是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那完全是愚蠢”。所以严格的知识的可靠性和日常认识的充足性,不容许我们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对知识原则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反杜林论》道德与法。永恒真理

这是《反杜林论》第九章“道德与法。永恒真理”的开头恩格斯从杜林哲学那里节选摘抄的内容,用以批判杜林的道德思想的论点。恩格斯说:“最后,第四编拯救了我们,这一编除了连篇累牍的糊涂话,至少有时在道德和法方面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捉摸的东西。”。恩格斯为什么要说“最后”呢?这个最后,显然不是杜林哲学的最后,也不是恩格斯批判的最后,那它是什么的“最后”呢?我猜,这里有两个可能:1、终于结束了尴尬无聊且心虚的自然哲学批判的部分。2、终于找到了可以获得批判自信的内容。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恩格斯是如何展开批判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静静地听了杜林先生关于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思维的至上性、认识的绝对可靠性等等的所有这些华丽的词句,因为这一问题只有在我们现在所到达的这一点上才能予以解决。在此以前,只需要研究现实哲学的个别论断在多大程度上具有 “至上的意义” 和 “无条件的真理权” 就够了;在这里,我们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的认识的产物究竟能否具有至上的意义和无条件的真理权,如果能,那末是哪些产物能这样。——《反杜林论》道德与法。永恒真理

显然,恩格斯完全没看懂杜林在讲什么,只是觉得杜林在说着“连篇累牍的糊涂话”。一个自然科学的业余爱好者,可能就是如此吧:明明深深地为科学的魅力所吸引,却不能一下子讲清楚科学的原则是什么,做事情时也常常丧失了科学的原则而不自知。杜林在讲“道德的要素与原则”的时候,其实讲的依旧是“科学的原则”与“逻辑的原则”。只是杜林用了一个看似比较”惊人“的说法——“道德的要素必定以协调一致的方式……重新出现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中”。显然,恩格斯也注意到了”人以为的一切生物“这几个语言文字。这里,杜林的意思就是说“科学的原则”与“逻辑的原则”就是“道德的必然要素”。杜林只是再次强调了科学与逻辑原则的必然性,并且把道德与科学原则进行了绑定——道德以科学原则为基础,科学原则是道德本身最重要的要素(道德要素)。在恩格斯打算对杜林的道德论进行批判之前,恩格斯还嘲笑了一下杜林在其哲学第三章第三篇”知性与理性“中讲了“谁要是只能通过语言来思维,那他就永远不懂得什么是抽象的和纯正的思维。”这个内容。恩格斯反唇相讥说”这样说来,动物是最抽象的和最纯正的思维者,因为它们的思维从来不会被语言的强制性的干涉弄得模糊不清。“(动物有语言么?)。显然恩格斯就是杜林说的那个只能通过语言来思维(知性思维)的永远不懂得抽象思维(理性思维)的人——只有别人清清楚楚用语言告知他是什么,他才能明白什么。如果没有清清楚楚的用语言文字告知,他是决然不会自己主动理性思辨明白事情的。这也就是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的最大特点——缺乏主动思辨性(俗称:呆瓜)。

但是,如果我们企图在这一领域之外把这种对立当做绝对有效的东西来应用,那我们就会完全遭到失败;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恩格斯在没有看懂杜林道德论的情况下,自我演绎出”人的认识是否具有至上意义“的命题,然后在此命题的追问下,一路自嗨式地长篇累牍地用自己半生不熟的”自然辩证法“狂证狂批这个命题又返回到自己兴趣的领域——自然科学领域。而他的结论就是:自然科学无法证明道德存在,而且自然科学反对道德说教。因此,道德不是人类的真理。这也就是唯物主义道德(非真理)与科学(真理)对立的原出。恩格斯为了否定杜林的道德观,釜底抽薪否定了人类对绝对真理存在的信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