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与神俱,方知生命

 昵称51657969 2024-05-01 发布于山西

图片

本文整理自刘更生教授的公益直播讲座《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图片

黄帝内经就是一部医书,毫无疑问的,那医书谈的就是医学的问题,而医学的核心就是围绕着人的生命健康。

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都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但至今并没有解开生命之迷。生命之迷解不开,认知便不统一,医学便会呈现多元性。中、西医的分野,在于对生命认识上的显著差异。

其实我们的中医,它的内涵也非常的广泛,包括藏医、维医、蒙医等等,那也都是属于整个大中医学。今天,我想从四个方面简要地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图片

第一,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和生命是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群体也就是人类、人类的生命和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是什么样的关系;

第三,生命在进程过程当中,个体生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它是有什么样的基本规律,这在内经当中是有很多阐释的;

第四个问题,我们就谈一谈寿命,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谈生命就离不开寿命。

PART.01

图片
身体与生命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下面,我们就谈第一个问题,身体与生命。

长期以来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怎么样让身体好,那就去锻炼身体啊,只要锻炼身体了,就可以保障身体健康,我们今天一说身体健康,似乎就代表了整个生命是健康的。

那么大家习惯了好像身体就等于生命,身体好了,生命就好了。真是这样吗?

这是一个值得问问题的地方。不能认为我们常说的锻炼身体,身体就好,身体好了就等于是生命健康了。

我认为中医不是这么看的,这种观点其实来自于西方,这是来自于西方的一个基本观点啊,身体和生命差不多。

在中国人看来不是这么回事啊,身体只是承载生命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不是生命的全部,我们的身体和生命不能划等号。

图片

我们看一看黄帝内经上的一段话,《上古天真论》开篇所说的:“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呢做了回答,这段回答非常的经典。“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段话的重点在形与神聚,也就是说,生命是一种形与神聚的状态,只要形与神聚了,中国人认为就有生命。而身体显然不包括神,它藏着神,并不等于说身体就是神,形指的是我们的形体,这是有形可见的身体。

那么身体是什么,就是我们能看到的一个具体的人,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他的形体的部分,这个形体就承载了生命或者说是生命的依托。我们的生命还有另外一个部分,那就是神,神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莫测的存在,就你没有办法去测它。因为这个神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重量,没有轨迹。就是你要什么,没什么,就是我们一点都没有办法来看到他。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来说,它就是个无,但是这个无,又是生命当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图片

我说这个无,也不是他就是没有,是你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你很难描述和形容,但是他不能缺了。说句实在话,部分形体没有无关紧要,比如我们的一个指甲盖,剪或者掉下来的头发,哪怕我手指头受伤了,胳膊受伤了都不算大事。

只要别动核心,也就是像我们的心肝脾肺肾这些形的东西。你如果把它损伤了,这是要命的,那么一般的地方小小地碰一下,出点血这个都真的不算事。

但是神太奇怪了,一旦他从我们的形体离开了,生命就结束了,所以我们讲中医,一定要把这样的一个概念牢牢地记在心里。

中医对生命的认知,不是用身体等于生命这样的一种概念。身体和生命关系非常密切,没有身体,当然他就没有依托的那个神,他就没地方存了,藏不住了。

没有形是不行的,必须有形,但是只有形是不够的,还有另一部分非常重要的,那就是神,神才是生命的主宰,因为他没了生命就没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就是人活着的时候这叫身体,而且身体还能动,人死了还是这个形体,但是我们就不能再叫他身体了,他是个尸体。那么在身体变成尸体这个过程当中啊,也可能就是那么一刹那,对不对?

图片

生命逝去的时候,他就是一下子就没了,这一下子没了是什么没了呢?是我们形有什么变化吗?其实那个时候形没有什么变化,可以说,就是神的变化,身体与尸体在转变的那一刹那,少了的东西就是神。

这就是中国人或者中国文化,对生命的一种理解,如果还想进一步理解,我还可以给大家打个比喻。鲜花,我们常见,但现在很多塑料花做得也栩栩如生,但是它有生命吗?没有,没有生命,它就缺了那个神,缺少生机。所以,这个问题我想首先要给大家讲明白,这是学中医、理解中医的一个前提。

稍微总结一下,中医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形神合一,也叫形与神聚,光有了形还不行,还必须有神,形神合一了,生命就形成了。当形神分离了,生命就结束了。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在生命的整体中,神不仅仅不可或缺,而且它起了主导的作用,我们常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神失去了,人就死亡了,只要神还在,还和形体保持着聚一起,我们生命就存在。

《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我们说心藏神,不是我们用肉眼可见的那个,神看不见,但是我们认为这个事就由心所主,那么其脏兼顾也就是心脏的功能形式完好的,邪不能容也,邪气是不能够侵犯到心脏的,心受伤了,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所以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图片

而恰恰这个概念在西方,他也说神,但是说的不是我们这个神,西医没有这个概念,他会说精神状态,精神振亢奋萎靡之类的,不是我们所说的中医所说这个神。

神是中医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当然西医是没有的,所以拿着西医来看中医,这就是一个障碍。

PART.02

图片
群体生命与个体生命
《黄帝内经》的生命观

下面谈第二个问题,群体生命与个体生命。

这也是中医认识生命的一个特点,我们个体是很渺小的,每一个人不可能超越了整个人类,就是说你的特点,超出了整个人类所具备的特点,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认知生命,首先看群体生命,然后再看个体生命,也就是说,我们个体生命很难超越群体生命。

其实在天地之间,不光有人类,还有万物,从天地的眼光来看,人与万物有什么区别吗?世间万物它是一样的,人跟蚂蚁在天地之间,用天地的眼光来看,没有区别。只不过我们人自己觉得厉害,把自己推崇得很高。

图片

当然了,我们能看到的是人还挺厉害的,能够建大楼、造手机、造车等等,没听说哪些动物能造,所以这是人自己觉得优越的地方。

大约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够从哲学高度来探寻人类生命的本源,认为天地为生命之源,生命之本--“天地生人”

天地造就了整个人类,这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我们人呐,自己把自己抬得很高,认为是万物之灵,在天底下我们最了不起。其实在天地看来啊,人类很渺小,我们天天咋呼着人定胜天,这个话说得太狂妄了。

我们在万物当中,也跟其他的万物一样,离不开天地对整个人类的养育滋养,比如说阳光、空气、水等等,一切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难道说不是天地造就的吗?

所以人类,不可能违背了天地运行的规律,也就是天地之道。既然整个人类都需要在天地之间服从规律,都没有能力去脱离自然,那么作为我们一个小小的个体,难道说你能够违背这个大的规律吗?那显然是不能的。

内经上是怎么描述这些问题的呢?

1.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玉版)

2.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宝命全形)

3.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天元纪大论)

4.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阴阳应象大论)

图片

天地这个词,在内经里边出现了大概有一百多次,可见天地对于人,对于人生命的重要,那么我再谈一点中西医的不同。

西医,他是从人体展开了它的学问,从解剖开始。学西医,上来肯定要学解剖,这是个最基本的学问,通过解剖来认识身体,去探寻生命的本质。他沿着这个思路去走,所以他是一个身体医学,是一定要在身体上做文章的。

中医也懂解剖,但是没有以解剖作为推动自己学问发展的动力。甚至可以说我们历代的那些大医都没学过解剖,但没有耽误了他成为大医,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说明啊。

中医不注重解剖,当然不等于说他不懂解剖,而是说他不依赖于解剖的发现来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医学呢?中医,是从天到人展开其学——天人医学

正是因为人由天地之气所生,所以人就必须顺应天地之道。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突破、超越它,所以内经的整个理论都贯穿了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以天地为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法天则地。

黄帝内经里边讲“法天则地”,中国传统文化里边谈的叫敬畏天地

图片

我们接下来谈谈个体生命。其实我们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每个人的个体生命是由父母所赐,尤其在黄帝内经当中讲得很清楚,我们个体生命是怎么回事。

《灵枢·天年》中有这么一段:“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楯,一读shǔn,一读dùn。《说文解字》:“闌楯也。”此以建筑为比喻,一个建筑,要有地基,要有柱子。言父母两精相合,乃生命之始。

这边再插一句,西方的探究直到1677年荷兰的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才有了划时代的进步,他不仅发明了显微镜,还观察到精子。经过卵子与精子在生殖繁衍中扮演的角色何者为主的争论,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才真正算是得到了解决。

而中医先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却走向另一层面,从阴阳的角度来把握。

西医没有“神”的概念(解剖是找不到的,解剖找不到的,便不存在),而在中医学中则是至关重要的概念,丢弃了“神”,中医或将不成其为中医。

西医只重形,没有神;中医则是形神并重,以神为生命之主导。

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刘更生,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荣誉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与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①中医医案研究;②中医古籍整理;③中医学术史研究。

在研课题有“《中华医藏》所选书目版本学研究”“中医药古籍深度整理与综合利用示范研究项目”“扁鹊及脉学起源研究”等。

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编写各类著作50余部。2011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2016年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优秀教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