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少用,多用和不用

 顺势而为frfi8r 2024-05-01 发布于河南

【甘草】

正虚则少用,欲缓则多用,欲速则不用

正气虚,太阴寒,就稍用(3克)

想缓和,慢点走,就多用(6-30克)

欲快速,不敛邪,就不用

1)甘温除大热

李东垣的这句“甘温除大热”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弄明白

包括我也花了很久才搞清楚

这里所讲的热,是指人体六经循环中

阳明胃经不降、少阳胆经不降

厥阴心包经不降,还有肺经不降

上焦就会出现大量的热像

比如汗多易汗、手脚心汗、饮食出汗

眼睛红丝干涩、耳鸣、头疼、心痛、胃痛、肋痛、失眠、白发脱发、喉咙痒、有痰不易吐出。

这里的“甘温”

指的是升太阴脾经的时候

用白术茯苓

用白术人参

用白术人参黄芪升麻

以上都是温性的药物

这个时候加上“生甘草”“炙甘草”

这个就是“甘

“甘+温”是太阴脾经升的必需条件

只有太阴脾经升了

上面那些经才有可能降下来

(需要配合必要的降的药物)

才有可能清除这些上焦的热

这就叫“甘温除大热”

所以即使是3克,也一定要加,不加不好

这就是“虚证少量用甘草”(3克)的意思

虚证,正气虚、太阴脾经寒湿

不能多用甘草

因为多用会增加水湿滞留

但必须稍微用一点(3克)

2)欲缓则多用

甘草的还有一个重要性能“缓”的作用

所以针对痛症、毒症、大寒症、大热证

多用甘草(至少6克)

避免药物过于刺激、避免行进过快

比如:

干姜肉桂附子,加炙甘草

生石膏、大黄、栀子、黄芩、黄连

大多都要加炙甘草

更大量用炙甘草的方剂:

甘草泻心汤(炙甘草4两

甘草干姜汤(炙甘草4两)

芍药甘草汤(炙甘草4两

炙甘草汤  (炙甘草4两

小青龙(炙甘草3两)

小柴胡(炙甘草3两)

半夏泻心汤(炙甘草3两)

前面一文解毒

减缓毒性的行进速度

生甘草要用30-60克

当然也有例外

3)欲速则不用

壅气、助湿、留邪,都去掉甘草

甘缓有好处

但也有坏处:中满壅气、助热生湿、留邪存弊

都不用甘草

葶苈大枣泻肺汤

真武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栀子豉汤

抵挡汤

猪苓汤

吴茱萸汤

这些都要避开甘草的缓和作用的

4)炙甘草?生甘草?

《伤寒》中多数是用炙甘草

《金匮》中部分开始用生甘草

元明清,多数医书使用生甘草

东汉的炙甘草,是在火边烤干的

大家在家,开小火翻炒至微黄微香就可以了

没有找到资料

为什么元明清的医家都是用生甘草

我想只要大量使用温太阴的生白术的前提下

少量的3克的生甘草

是有利于补充津液的

现在药店所卖的蜜炙甘草

是宋代开始出现的

但是过于缓和

多数情况不太适合使用

其实大家不要太纠结

如果在家里,就轻炒一点备用

如果去药店,就直接买生甘草

------------

黎明素问

202405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