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里“五.七”红校

 孝里记忆 2024-05-01 发布于山东

      孝里公社“五.红校坐落于东障管区大街村南的黄米山南麓,是当时一座非常正规的现代化学校。因为它就建在我们村子旁边,所以对发生在学校中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掌故颇为熟悉。现在校舍虽已无存,可是谈起半个世纪以前与学校相关的轶闻趣事,鲜活的画面即刻浮现眼前犹如昨天,令人回味无穷。

      据九二版《长清县志》记载,在1975年,为进一步落实“五.七”指示,(长清县)办起了“五.七”红校10处。其中孝里“五.七”红校办的较好,曾培育出小麦良种“孝里1234号”,经泰安农校鉴定,在全县推广经验,《大众日报》曾予以报道。

      开发农业生产,研发良种推广是孝里“五.七”红校的主打项目,也是该校誉满长清县的金色招牌。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孝里“五.七”红校在孝里公社范围内还拥有其他几个第一的殊荣。如:该校是孝里公社第一所教学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正规学校;是第一所教学科目齐全的农业中学;是孝里公社第一家拥有电视机的教学单位。

      说孝里“五.七”红校是本公社范围内第一所教学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正规学校绝不是夸大。1980年以前,由于条件所限,历数孝里公社各村的小学无不是以破败庙宇、祠堂稍作修葺充做教室的。初中的教室即便是新建也大都是缺门少窗,冬天撒风透气,夏天室内外温度一般高,唯一的好处是雨雪天可以避免雨水直接浇到头上。只不过逢到下潲风雨的时候靠近窗子的同学要把书桌向里靠一下,如果坐窝不动,书本儿会被雨水打湿不说,人也会被淋成落汤鸡。

      其他中学相比于“五.七“红校的新建校舍真说得上是不可同日而语,就是位于孝堂山之阳半山腰的长清县第六中学,虽建校历史悠久,房屋却十分陈旧与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五.七“红校相比,容颜实在是沧桑了许多。

      三排整齐的红瓦房,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有序的排列在连接220国道西边的一条东西向的小公路南侧。紧依小公路的最北边一排瓦房分别由教职员工办公室、勤杂人员值班室、学校食堂和库房组成。记得这一排瓦房最显眼的标志是学校食堂房顶上的老虎窗,因为当地老百姓家的小厨房都是平顶的,房顶上也只有一个烟囱,样式单调,平平无奇。乍一看到红校房顶上的老虎窗就像从电影上看到的小洋楼一样,怪洋气的,所以印象特别深。只不过那时我们不叫它老虎窗,而是称作“气眼“,也就是厨房往外透气的意思。

      中间一排瓦房是教室,也是三排瓦房中最气派的建筑。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坐在下面静静的听。这时我们几个学校附近的小孩子不时会悄悄溜进校区(学校没有围墙),猫着腰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台下,踮起脚扒着窗台向里看蹊跷。一不小心闹出动静,教室内的学生鼓努着嘴,对我们怒目而视。他们虽不出声,从口型也可猜出是在骂我们。无知者无畏,我们才不吃这一套,知道他们上着课有老师在现场不敢出来,攒足劲冲着教室“啊、啊”喊两声,扭身撒丫子就跑。当教室里响起一片躁动,我们早已跑出校区。从此我们成为校方格外关注的“街孩子”,平时不等靠近校区就会被学校员工驱离。

      位于校区南部的第三排瓦房是学生宿舍,也是由学生半工半读一砖一瓦自己建起的瓦房。“五.七”红校的文化班学生大都是来自本公社的初中毕业生,一般都是由各大队(村)推荐而来根红苗正农民的子女。农民子弟出身,干起活来不惜力气,自然学校基建一类的体力活就非男生莫属了。

      作为一所综合性教学门类齐全的学校,技术班的学生入学条件相对后来的文化班显得有点儿苛刻。因为无论是政审还是学历都要经过层层把关,所以不管是木工班,卫生班,农科班、农机班都涌现出了许多拔尖人才,他们走上社会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有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成为“五.七”红校的骄傲。

      无论什么年代,大学生的衣着打扮都是当时社会发展最前沿的。“五.七”红校虽是高中,农村的学生本来年龄偏大,虽生活水平低下,却懂得刻意打扮自己了。十六七岁的男生女生衣着靓丽,尤其是梳着两条发辫的女生,头戴洋草帽,身穿白褂衩,站着整齐的队伍去科技田里搞麦收,引得许多过往的行人驻足观看。

      男女同学每天一起出出进进,上班下班,学校附近喜好八卦的大叔大婶儿看在眼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编造了一些不雅的段子,曾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那个时候虽然我们年龄小还不懂男女之事,听到一些似懂非懂的传闻,有时跟在放学的学生后边没少瞎起哄。每逢星期五下午学生们走出校门回家,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毛孩子就会把双手凑成一个喇叭捧在嘴上,冲着回家学生的背影高喊:“山南面儿,狗恋蛋儿,'五.七’红校里的男滴和女滴滚成蛋儿。”这时得到的回报往往是被追的一阵狂奔,跑的嗓子眼儿都要冒烟儿了,庆幸的是一次也没被撵上过!现在想来真是可笑,自建国初期至1990年代的国人的思想还相当保守,关于男女之事更是讳莫如深,那就更别提纪律严明的学校了。可是也得感谢那些天才的大叔大婶儿,是他们一时的无聊瞎搞,却成了记忆那个特定时代的“珍贵文化遗产”!

      是的,上课下课响声清脆的电铃,宽阔操场边的双杠,每到傍晚天还不十分黑就亮起的昆虫诱捕灯,雪白的灯光照亮了整个校区。更不用说校区西部牲畜配种站偶尔传来几声驴马羊螺的嘶鸣和猪圈里牙巴气喘吁吁的聒噪声,在夜幕下的黄米山南麓构成了一幅欢乐生平的农村学宫图,这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即使如此,我最怀念的还是童年时期在“五.七”红校第一次看电视的壮观场面。

      电视机,现在家家具备,尺寸由55英寸到120英寸不等,由于受电脑、手机的冲击,大多数家庭的电视机多已沦为摆设,甚至一年看不上几次,根本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可是在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1975年,电视机却是十分紧缺的紧俏商品。据相关材料统计,1975年全长清县电视机拥有量50台,1978年后期广大居民生活有所好转,全县居民电视机拥有量也才有95台。而孝里“五.七”红校在建校之初的第二年也就是1976年就拥有了一台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们小时候经常是不等天黑,甚至顾不上吃晚饭就去占地方看电视。从每天早中晚定时听有线小喇叭广播,那时普通人家还没有收音机,居住在红校附近的我们却忽然看上了电视,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一种跨越时代的飞跃。

      学校电视节目播放地点大多是在学校办公区域西头的歪脖桑树下。当时看电视的人,学生加附近村庄的人足有一百多号,与现在斗室之内三两人看一台六七十英寸的大彩电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儿。百十号人围着一台两个巴掌大的电视机,无论是广告还是科教片都看得津津有味,直等到二半夜看完一个正片儿,一个个才心满意足地回到家中躺到炕上去做一个美丽的梦。

      记得第一次看的电视节目是京剧《锁麟囊》,因年龄小不懂戏文,只是看看热闹而已。每次回到家中一定是要把看到的电视内容向家人描述一番。童年时期记得家乡曾经历过两次黄河发大水的事件,一次是1975年,那一年大队卫生室住在我家西头的两间小北屋里;1976年黄河再发大水,老街上一对孤儿寡母又住到我家西头的两间小北屋里。看完电视归来,我曾经向他们描述了《锁麟囊》中老傧相管薛香菱五岁的儿子叫叔的滑稽表演,引得他们都哈哈大笑,当时的场面我至今记忆犹新。

      孝里“五.七“红校,为我童年带来无限欢乐的地方,虽时光流转,物是人非,每当回想起那时深印脑际的情景,至今回味无穷,不能相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