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卷)陈才训《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4-05-04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及中国古代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其故事性。毕竟,一般中国人看小说的目的,大多是在看“情节”,“情调”则一向被忽视。基于此,学界对古代小说与史传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探讨得比较深入,而对其与诗骚传统的关联则缺乏足够重视。小说要讲故事当然离不开叙事,然而与西方所强调的“客观”叙事不同,中国古代文人则多崇尚“主观”叙事。中国古代小说不止承袭了史传叙事传统,还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

谈诗骚抒情传统自然要研究楚骚传统。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司马迁、班固等史家。《史记》《汉书》等在叙事写人时,经常以骚体歌赋来渲染悲剧气氛,酝酿凄怆情调。《史记》等史传作品通过穿插骚体歌赋所取得的良好艺术效果,对古代小说产生了显著示范效应。唐传奇与《聊斋》成为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都充分吸取了楚骚传统之精髓,具有强烈抒情色彩及艺术感染力。《红楼梦》成为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所包含的多重悲剧意蕴使读者深感“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与曹雪芹对楚骚传统的成功借鉴是密不可分的。

古代小说中的诗词虽不乏意在抒情写意者,但多数还是用于情节建构或发表议论等,而且其中很多是作者炫才意识的产物;相对而言,经楚骚传统浸润的小说往往以作者自我为中心,其抒情性与文人性尤为突出,故事性与娱乐性却相对弱化。尤其那些浸润楚骚传统很深的小说,它们往往不以曲折跌宕的情节取胜,而是刻意渲染一种情绪,以主观情绪的起伏来自然而然地安排结构。

当然,楚骚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影响应予以辨证看待。首先,小说家以骚体歌赋为叙事写人渲染悲剧氛围,营造感伤情境,使小说不至枯寂乏味,像《红楼梦》《花月痕》等小说都属于这种情况。其次,穿插楚歌与否并非衡量小说是否具有抒情性的唯一标准,有些小说中虽无骚体歌赋,但作者将楚骚传统内化为“诗心”而照样赋予其小说以浓郁抒情性,这在《聊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再次,有的小说穿插楚歌,并不意味着具有强烈抒情性,如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其作者主要出于炫才目的而非抒情需要才插入一些楚歌。说到底,小说家是否具有“诗心”并将之运化于叙事写人之中,才是决定小说抒情色彩浓淡的因素。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从整体而言是“抒情传统”,致力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的陈世骧认为:《诗经》和《楚辞》,作为中国文学传统的源头,把叙事和抒情两项要素结合起来,只是两要素之主从或有差异。自此,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航道确定下来了,尽管往后这个传统不断发展与扩张。”以穿插的骚体歌赋为视角,可以充分认识到抒情性是中国古代小说富于民族特色的文体特征之一。

(摘编自陈才训《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偏重小说“故事性”的阅读习惯,使人们毫不关注古代小说与诗骚传统的内在关联。

B. 《红楼梦》的创作成功借鉴楚骚传统,增强作品的抒情性,使读者感受到多重意蕴。

C. 古代小说中运用楚歌,能够极大增加小说的抒情色彩,未必只是满足作者炫才之需。

D. 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将叙事与抒情结合,穿插骚体歌赋,使其抒情性富有民族特色。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基于中西方对小说的认知,提出中国古代小说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的猜想。

B. 文章举唐传奇与《聊斋》之例,目的在于论证楚骚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

C. 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突出经楚骚传统浸润的小说更具有抒情性和文人性。

D. 文章第四段从三个方面审视楚骚传统对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影响,具有思辨意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小说与诗骚抒情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独到的学术眼光。

B. 有人认为,“一个真正的小说家同样具有诗人的气质”,这与本文理念不谋而合。

C. 《聊斋》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是因为作者拥有“诗心”,并能将之运化于作品中。

D. 古代史传叙事传统与诗骚抒情传统的交汇融合,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使人们毫不关注古代小说与诗骚传统的内在关联”表述有误,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文中说“一般中国人”属于特定人群,有其范围边界;其二,文中认为“学界”对古代小说与诗骚传统的研究不够重视,并没有说“毫不关注”。

C.“能够极大增加”“未必只是满足作者炫才之需”错误。文中是“有的小说穿插楚歌,并不意味着具有强烈抒情性,如明代中篇传奇小说,其作者主要出于炫才目的而非抒情需要才插入一些楚歌”。

D.“使其抒情性富有民族特色”偷换概念,应是“中国的古代小说富有民族特色”。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A.“猜想”有误,文章开篇经过中西方小说叙事的对比,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即“中国古代小说不止承袭了史传叙事传统,还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于文无据。从原文“中国古代小说不止承袭了史传叙事传统,还根植于诗骚抒情传统”“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司马迁、班固等史家”来看,“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文中没有具体的表述。

故选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