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后吃黑豆,才知道黑豆皮本身就是一味中药黑豆皮又称:穞豆衣、黑豆衣、稆豆皮、稆豆衣中药学是这么定义它的功效的:养血平肝,滋阴清热《中药大辞典》说黑豆皮:养血疏风。治阴虚烦热,盗汗,眩晕,头痛相比与黑豆皮,黑豆作为一个整体,叶天士在《本草经解》是这么概括它的功效的:气味降多于升,阴也。甘平润燥清热,故生涂痈肿,煮汁杀鬼毒止痛也。久服,则脾土滋润,故令人身重也,盖土湿则重也。作为食材,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是这么概括的:甘平。补脾肾,行水调营,祛风邪,善解诸毒。性滞壅气,小儿不宜多食。辟谷救荒。黑豆(淘净,蒸极透,晒干,如是三次,九次更妙)。磨细末,柿饼(煮烂,去蒂核)。与豆末等分,捣丸鸡子大,每细嚼一丸,津液咽下,勿用汤水,可终日不饥。远行携带甚便。且可任吃诸物,略无所忌。又能滋补脾肾,而治噎食便泻等病。辟疫稀痘,解诸药毒。黑大豆(二合),甘草(一钱)煎汁频饮。黑大豆皮,入药止盗汗。总结一下:黑豆性味甘平,可以补脾肾,滋阴液,但容易滞气,不能多吃黑豆皮,可以滋阴清热,止盗汗,养血平肝所以日常将黑豆煮成黑豆水,取了黑豆皮的药效,还避免了滞气的副作用,这样的黑豆水兼具了补津液和清热祛邪的效果今天给大家分享3种黑豆水的经典搭配
1、阴阳不平衡:黑豆红豆水 食材:黑豆20g,红豆10g这是普通体质用量,黑豆与红豆的比例为2:1阴虚燥热:可以将比例调整到3:1阳虚怕冷:可将比例调整为1:1做法:豆子洗净后保温杯里焖泡10分钟,即可饮用,只喝水,不吃豆子这是倪海厦弟子施合一大夫的方子他出诊保温杯里泡的就是这个黑豆红豆水中医有一种方法叫做取其气不取其味,这个代茶饮就属于这类只要用开水冲泡,或者稍稍煮开,切勿久煮目的是用这两种豆豆的气,来调整我们身体的阴阳平衡黑豆的养阴生津,红豆的利水消肿,两种豆一起泡水一阴一阳,帮助心肾相交,让身体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水循环系统身体的水是活水,则气机也会顺畅这个方法尤其适合阴阳不平衡,明显阴虚或者阳虚的朋友 2、内热:扁鹊三豆饮 食材:黑豆50克,红豆50克,绿豆50克做法:豆子洗干净,加水煮沸后煮15分钟,只喝煮出来的水~《本草纲目》中记载此方“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纵出亦少”。扁鹊的三豆饮当时主要是用来治疗儿童的出痘出痧的,后来,清代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他把红豆去掉,改成了黄豆,用来治疗温病发热。所以这个方特别适合清内热只要有内热,不管是湿热还是积热,再大的热,喝上2天就能感觉明显内热引起的长痘也适合 3、阴虚:山药黑豆水 食材:黑豆20g,山药干30g做法:黑豆、山药一起加水煮开后再煮20分钟,焖10分钟,山药干只煮很难完全熟透,焖泡后可以让山药熟透,味道析出更充分黑豆入肾,滋肾水,山药补脾这个方子非常适合阴虚火旺、以及身体亏损的人阴虚火旺、以及虚损的人大都脾不好所以降虚火的同时要让脾运转起来,帮助引火下行 常见疑惑解答 :1、黑豆用炒的还是生的?黑豆是性平的,但是体质偏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太适合生豆子,可以炒熟后焖泡着喝。体质偏热,口腔溃疡不要用炒的,用生豆子。2、煮到什么程度?要不要煮到黑豆开花?
食材:黑豆20g,红豆10g这是普通体质用量,黑豆与红豆的比例为2:1阴虚燥热:可以将比例调整到3:1阳虚怕冷:可将比例调整为1:1做法:豆子洗净后保温杯里焖泡10分钟,即可饮用,只喝水,不吃豆子这是倪海厦弟子施合一大夫的方子他出诊保温杯里泡的就是这个黑豆红豆水中医有一种方法叫做取其气不取其味,这个代茶饮就属于这类只要用开水冲泡,或者稍稍煮开,切勿久煮目的是用这两种豆豆的气,来调整我们身体的阴阳平衡黑豆的养阴生津,红豆的利水消肿,两种豆一起泡水一阴一阳,帮助心肾相交,让身体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水循环系统身体的水是活水,则气机也会顺畅这个方法尤其适合阴阳不平衡,明显阴虚或者阳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