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岁女孩压疮手术治疗后,这些压疮知识点你一定要学会!

 板桥胡同37号 2024-05-06 发布于天津

最近给一位青春期的小女孩做了一个压疮的皮瓣转移术。

孩子挺可怜的,年幼的时候由于外伤导致了截瘫,后来又不小心因为长期卧床得了压疮。四处求医未果,本以为一个小伤口,缝起来就能好。结果走了不少弯路,花了很多钱,还是没有好。

图片

用这种简单粗暴的缝合方法,不仅不可能愈合伤口,反而会因为引流不畅,导致感染。切口的下面是一个巨大的空腔。

小姑娘很坚强,也很乐观,她肚脐平面以下都没有感觉。

我问她:你大小便需要别人帮助吗?她说:不用。我每天早上固定时间,蜷着身子,靠胸腹部的压力能自己完成大小便的。

我又问她:你感觉不到小便的便意,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排尿了呢?她说:我会根据每天的饮水量来预估时间,一般一天五次左右。

真是一个坚强聪明的小姑娘。

考虑到她可能还要在床上躺很久,所以手术不能只是愈合伤口,还要为将来做储备。我怕等她年老之后,我们都不在了,到时候可能没有人愿意帮她再手术

为什么这个地方的压疮不能直接缝起来呢?有下面这几个原因:

 压疮的空洞是一个立体结构,口小腔大,类似烧瓶。光把口子封起来,底下不处理,是掩耳盗铃,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骶尾部的组织结构不耐压,需要用周围血供丰富的组织填充。

正常的人体因为有丰富的臀部肌肉作为支撑,及时我们平躺着,骶尾部其实也是不受压的。所以这个部位的皮肤下面就是筋膜和骶骨,没有可以缓冲压力的脂肪和肌肉。

生理状态下,很少有人会平躺着睡一整晚,睡眠过程中,会无意识地左右翻身。但是在病理状态下,比如消瘦、瘫痪、昏迷,人体就没有了这种反射机制的保护,因此很容易出现压疮。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卧床病人在住院的时候,护士们第一个要检查的部位往往不是伤口,而是屁股。因为如果入院的时候没有检查出患者有压疮,后面出现了,那就是护理上一件很大的事了。特别是围手术期,患者全麻状态下,一个不小心,就会把骶尾部压坏。病房护士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这个问题,和手术室的护士发生一些争执。

对于那些长期卧床的病人而言,局部的受压情况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好转。一般情况下,反而会随着营养状态的下降,变得越来越差。如果简单的去缝合伤口,不久之后,很容易再次压出问题。

 骶尾部皮肤的张力很大,勉强缝合会裂开。

这个部位不但要承受我们起床时候的纵向张力,左右翻身的时候,横向牵扯的力也很大。可以说这是一堵承重墙,所以这个部位的皮肤很厚。有些小压疮,内部没有空腔形成,如果要选择拉拢缝合,则需要“五花大绑”,里里外外缝上好几层才行。

图片
这是另一个压疮病人,直接缝合伤口的照片

 压疮创面是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会很厉害,不能一期缝合。一定要把里面的肉芽组织都处理干净,确保空腔内壁清洁,周围没有炎症反应了,才能封闭伤口。不然就算勉强缝合,过几天,里面又是一包脓破出来。

说回小女孩的救治过程:手术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是清创手术

目的是把空腔内冲洗干净,把前次手术缝合的伤口扩开,切除周围的纤维板组织。使用负压引流装置把空腔内的细菌再持续引流一下。皮瓣手术一怕皮瓣缺血,二怕术后感染,在术前保持创面清洁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次是皮瓣手术

目的是用周围的肌肉和皮肤修复压疮留下的空腔,并且要提供长时间的抗压能力。

图片

手术不仅要考虑功能,还要兼顾美观。毕竟是含苞待放的年纪,用一侧皮瓣修复会导致屁股变歪,这容易给她留下很大的心理阴影。所以我们治疗组商量之后,决定使用双侧的V-Y推进皮瓣。

这种方法相对创伤比较大,皮瓣坏死风险高,但是外观以及远期效果会好。考虑到小女孩的营养情况好,局部软组织血液供应丰富,所以选择了这种术式。

图片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用细线缝合呢?细线不是留疤更轻吗?

使用粗线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这个部位张力大,细线容易被崩断;2、细线更容易切割皮肤,留下线痕;3、线越细,针越小,这个部位需要比较大的针才能缝到底部;4、粗线还能起到引流渗液的作用,毕竟是感染切口,术后分泌物会比较多。

图片

手术范围较大,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在术后早期会伴有大量的渗出液,所以我们在皮瓣底部留置了两根半管引流条作为被动引流装置;并且外用负压作为主动引流装置,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引流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负压将皮瓣压紧基底,防止空腔的产生。

图片

术后2周拆线

可以看到,伤口愈合得很顺利,没有感染或者裂开。但由于小女孩皮肤紧,局部张力非常高。即使使用了比较粗的缝线,依然不可避免得造成了切割。但这种损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抹平。

图片

术后一个月

完全愈合之后的创面,由于长时间不洗澡以及负压装置的使用,周围会有一些湿疹。但清洗后会很快好转。由于这个部位的张力大,又没有神经支配可以反射性地保护,所以后期要预防疤痕增生,以及防止再次受压。

雏鹰还未飞翔就折断了翅膀,希望这位小女孩能在将来的时光里,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良和温暖。

(图片经患者监护人授权,未经允许,禁作他用)


陈郑礼

上海长海医院 烧伤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第二军医大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创面修复学组 委员

擅长:烫伤烧伤、疤痕防治、压疮褥疮、甲沟炎、疖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