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楞伽经当中的意识专注与无分别

 思明居士 2024-05-06 发布于河北

你若是想要进入第一义谛涅槃妙心,除了要懂得空性和无相的道理之外,还要是心里面无所求,没有意识分别活动,人到无求品自高,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第一义谛,《楞伽经》讲得最透彻,但是因为《楞严经》与《楞伽经》,是佛教界公认为最难懂的,打开经典每个字都认识,但不知所云。

大乘的名词有很多,《楞伽经》当中讲:“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于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其实都是借用不同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真如”本来的究竟实相。这位大慧可是《楞伽经》当中的当机者,是十地菩萨和等觉菩萨。

在《楞伽经》的开篇,大慧向佛陀提出了108问,这108个问题呢,可谓是面面俱到,具有科学的范畴。

比如说是大地是怎样来形成的,天上的星辰是如何的形成的?

也有哲学思维方面的范畴,比如说是金银珠宝的珍贵属性,他们之所以珍贵是谁赋予的?

还有人性本能的范畴,比如说为什么人会有很多的爱恋和贪欲呢?

此时的大慧真的算是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了,能够问出这么多的实质性的问题,代表着对大千世界和对自身有着深刻的探索。

面对大慧的提问,佛陀首先是表示了肯定,表示自己能够来回答。

然后呢?佛陀又提出了比大慧更加精深的反问,一粒灰尘有多大?组成灰尘的更小微尘有多大?一座须弥山又有多少粒微尘组成呢?你为什么不问这些问题呢?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生命之间的差别又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也都是问题啊,你怎么不问呢?佛陀重复问题和反问,意在提醒大慧,世界上面的问题有千千万,如果是想要穷尽所有的答案,人们将没有余力和时间去做任何的事情。

楞伽经当中的意识专注与无分别

紧接着,佛陀用充满禅寂的108句作为所有问题的答案,大概意思就是用语言形容那些无法产生的事物,这种形容本身就是产生说那些恒常不变的事物,可是对恒常的理解本身就不是恒常不变的,说自性是什么,生命是什么,也只是一种形容,一种标准而已,并不能代表他们本身。

佛陀就是要点醒大慧,我们在认识大千世界的经历过程当中呢?与真相之间永远存在着一道抽象的隔阂,这道隔阂就是人们的意识分别。

如果有了意识上的分别,我们最终认识到的只是自己的意识,理解一种语言和思维,而不是事物的本身。

而我们如果真正想要了解一切的真相和所有问题答案是什么,就需要从本质上明白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抽象的隔阂是怎么产生。破除了这道隔阂,问题就是答案本身,人们就不再有任何迷惑和疑惑。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会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去明白自己的问题是如何产生、发展,又最终如何消失的。

其实,所有的问题和迷惑都是自己的心意识在运作,看清楚和搞明白了心意识的运作,就是从现象的虚假梦境中觉醒过来,就是意识到了本质真相,这本身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那我们该如何看清楚心意识的运作呢?心呢分为真实和现实,分别就是现实。

真实呢?就是不生不灭的,没有生灭可谈,一切的生灭现象,包括生命的生死现象,也是依托真实而生的。也就是说,从真实的心态和角度来观察分析,最终没有人会死去,也没有人会出生。

因为这个真实是唯一的,一体的,是所有生命和现象共有的。

打个比方来说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一下,就像是俗话当中所说的:人生如同大梦一场,生命过程当中的感受和体验就像是一场虚假梦境,就像是一个人做了一场梦,梦中自己感受和体会到了喜怒哀乐的种种。

梦中还看见了其他人,山河大地,鸟语花香,宇宙星辰,而梦醒之后,做梦的人只有一个,就是那一颗心意识,那唯一的真实存在而已。这一颗心呢,演变转化成为了梦中的种种感受和体验和现象。

变成了梦里另一人,变成了梦里另一人对你说的一句话,你在梦里听到了,又在梦里思维,分别感到喜悦、悲伤或者恐惧,但是在梦醒之后,对梦中的现象却是一无所得。

这就是实相中无亦法可得的意思。就像是《心经》当中所说的:“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拿梦境来比喻人生,一切其实都是一颗心意识在造梦,这个造梦的唯一主体就是真实的心意识存在。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梦中醒来呢?其实,人生就如同是梦幻一场,也并不只是一种比喻。在庄周梦蝶的故事里,连庄子这样超脱而充满智慧的人,都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究竟是蝴蝶梦见变成了自己还是自己梦见变成了蝴蝶,而佛陀早已道明了这一切的真相,一切的有为法(意识活动,方式方法)都如同是梦幻的泡影,我们所惊艳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虚假梦幻。

包括现在的很多的科学大咖,也认为这个大千世界是虚拟性的,是虚幻不实的幻相现象。

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的多人感受和体会不到这个本质真相呢?他们依然愿意在生命的喜怒哀乐和烦恼痛苦之中挣扎纠缠呢?从佛家的意识认知心态和角度来看待,他们还是处于意识迷惑之中,并不了解心意识的真实真相是如何来运作的。

真实、现实分别事实三者同为一体,现实分别事实由真实而生,现实就是我们的觉知和感受,就好比你的手指触碰到针尖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去思考,什么也不需要去做,疼痛就会瞬间的发生,而这种瞬间被人知道和清晰明白的功能就是觉知和感知能力。而意识分别事实呢,就是我们的思维分别特性。

就好像手指被针尖扎伤后,我们反应了过来,意识开始分别产生恐慌与心里抗拒,进而也许会不自觉地想,怎么这么不小心,真倒霉,下次要注意等等。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别事实的存在产生了生命种种持续的现象。多数人的一生一直在持续的意识分别,比较现象便持续的产生,梦境便在不断的继续。

楞伽经当中的意识专注与无分别

《金刚经》中说要离一切虚妄的相,就是要让我们离开分别事实,不再去分别和比较。

所以,离开分别事实,意识活动停止分别和比较,就是从梦境觉醒来,回归真相的关键。这就像是禅宗当中所说的:“不思善,不思恶,没有好坏对错的意识分别,方为本来之真实面目。”

离开分别事实,乍一听呢,好像是天方夜谭,我们的思维意识分别怎么可能停止活动呢?其实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是圣人王阳明与弟子一同在练习射箭,在弟子专心射箭正中靶心后,王阳明问弟子,刚才你的心在哪里?弟子想了想说,我的心在剑上。王阳明听了,摇了摇头说,无心也无见。王阳明的意思就是说,在极度心力专注集中的那一刻,我们是没有分别心意识活动的,我们不会去分别箭在哪里,也不会去考虑自己是应该怎么样用心去射箭,甚至是在那一刻,时间也是停止的(没有感觉分别意识活动),这也便是王阳明心学当中知与行相互合一的精髓所在。

没有了分别的意识活动,感受和觉知便是行为,行为便是觉知,自己完全与正在发生的行为相互合一同步,“无我和无他”,就是知于行合一同步,大道至简,简单纯朴有效可行。

圣人的教诲呢,其实就是简单明了的,但是现在的很多人呢,都认为知与行合一同步就是要表里如一、道德素养高尚等等类似的种种,反而就是一种分别意识活动,不是合一同步。这种知与行合一同步的意识认知境界,就类似于从梦中醒来的心里境界,在王阳明与弟子无思考和无分别的心力集中专注中,箭却能够正中靶心,一切的仿佛更加的接近本质真相,这便是离开意识分别的作用。这种知与行相互合一同步的心地境界呢,很像是佛家的现量心境。

只不过说现量境是一种可持续的知与行合一同步,而不是仅限于某个专注的时间段。

所谓的现量境,就是只存在觉知与被觉知的对象,其中不需要心里专注,也没有刻意的意识活动,更没有一丝半点的分别意识。

心里面要到达这样的水平维度境界呢,其实就是一种非常精微的意识锻炼。所谓锻炼就是一种实修,所以需要大家去事情上面去磨练,格物致知,初步的去感受和体会“限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保持觉知和感受能力。

把自己等同于觉知和感受的存在,在走路时觉知走路的真实感觉,吃饭时觉知食物的真实味道,时刻觉知自己的念头等等。

这样的觉知状态实际上就是用专注于觉知这一念抵挡了意识分别的万千妄念。

所以这个还不是真正的现量境,这其中还隔了一层专注与保持初步的禅定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通过心力专注,让意识止于某处,在静定制力之中,意识活动变慢,不再去具有分别,有时还会感受到清静、喜悦和解脱。

但是,如果是我们一旦迷恋上这种清净和喜悦,那就比较危险了。不知不觉,意识分别就会起来,我们会觉得这个状态好,平时的烦恼不好,长此以往,反而会形成一种障碍,即是所谓的静妄。

在真正的现量境中,烦恼、快乐、有念、无念,喜悦、悲伤,通通没有了区别,因为完全没有意识的分别活动。

所以呢,佛陀在意识觉悟之后,他在活动时始终都处于限量境当中(心里专注锚定集中)。在他人看来,也许他做了许多事,说了许多法,但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去做。

就好像是佛陀的说法,皆是无心和无分别之说,他并不会去分别。这样说合不合适,那样说也许会更精准一点。

就像是佛陀在离世时,弟子阿难难过的哭泣说,你就要离开我们了,我们该怎么办?据说佛陀的回答:你在说什么呢?我在40年前就已经就死了。这个存在只是一个表面上的虚假幻象的存在,它只是来自过去的心里动量。佛陀说自己是早已经死了的,其实就是在说“分别事实”的意识活动早已经灭了。

而过去的动量是指业力当中没有了分别,无所谓善业和恶业,福报和祸报,一切只是持续一段时间而已。

也就是说,在共同的一场虚假的梦幻境之中,别人还能够看见佛陀还在走路,还在说话,但佛陀早已来,时时刻刻都是醒着的。这也正如同是《心经》当中所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与色同时存在,不等色相的消失,空性就已经出现了,对于凡夫俗子来说实现现量境意味着持续的保持意识清醒。在日常的生活过程当中,你看见一朵花,红色即是红色,无需分别,无需去意识定义,什么也不需要做。瞬间就会明明白白,那个瞬间刹那就是意识的现量境。

楞伽经当中的意识专注与无分别

如果能将这样的瞬间持续下去,即现现量境的持续,在这种状态里,你的业力会趋于停滞,业相也会不再连续,从某种角度就像是心理层面的时间感消失了一样。

所以,记忆不复存在,过去和未来也不存在,烦恼也自然不复存在,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禅定,时时刻刻都处于静定之中,也就是《坛经》中所说的无念型。

行住坐卧,与人相互交往,举手投足皆是无分别而意识清醒的。然而,日常生活过程当中为何我们无法自主的去实现现量境,原因就是在现实与现象之间总会有分别意识活动在升起,这个好,那个不好,我(意识心)要实现这个,我不要那个。

我想要解脱烦恼,我要开悟,我要达成心愿,我想要弄清楚那个问题的答案。如此种种的分别就是虚幻梦境的持续,就是现量境的终结。

但是这个分别意识又不能刻意的破除,任何的一种刻意和排斥顺从都是分别意识的持续。对此,《楞伽经》当中给出了答案,现实与分别事实此二坏不坏,相斩转因。意思就是现实与分别事实两者互为因果,辗转相生。也就是说,因为我们的意识分别造成了现象的持续,所以觉知也在持续,而这其中觉知与被觉知现象的同步性的发生,这其中的同步性便是禅机所在,便是解脱所在。所以说参禅往哪里参?参到这个烦恼与清净现实的同步性,参到这个同为一体,就这么一瞬间,就是参对了。要是还能毫不造作地把这个瞬间延续下来,那这个就是现量境的延续。所以在《元觉经》中说到,菩萨应常觉不住,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常觉不住呢,就是时常处于觉知的过程当中,处于现实中。至于觉知到了什么,不要去管它,无论是好是坏,是喜悦,是烦恼,更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执着留下或是改变,也不要认为自己是觉知的存在,这个就是不助了。

照与照者同时寂灭,这是说,这样我们就感受和会体认到觉知与被觉知对象呢是一体的,不存在二元对立,就好像镜子和镜像永远不可能分开,只要是镜子在,总会有镜像出现。

镜像离不开镜子,镜子离不开镜像,这两个不能独立存在,同时寂灭,即是完全合一同步,不再有任何分别与对立了。此时,觉知与现象两者都不复存在了,而就在这一刻,唯一的真实不受任何污染的本心也就出现了。进而我们也会彻底的从梦境当中觉醒过来,就会亲身的感受和体证到自己的觉知功用与所觉的对象,乃至整个大千世界都是那唯一的真实本心之所现。这也就是梦醒之后只有一人。

然而,梦境依然还会有所持续,但我们也会明白,平常心即是平常心,即是没有分别的心意识活动,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别无他意,另无分别,心力集中专注,没有意识的分别活动。

楞伽经当中的意识专注与无分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