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暮省——遇见更好的自己》案例解析逐字稿

 艺之芳华 2024-05-06 发布于湖南

(晚上下大雨,小轿车被爱人开出去,自己只能骑电动车出门,到学校时外套已经湿了,今晚讲课时是一边烤火一边讲。

此刻特别想买笔记本电脑。

这次自己语速挺好,也没有之前那么紧张。说明多练几次就会好很多。后面二十多分钟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突然耳机里多了杂音,搞得自己听着也不太舒服,于是仓促结尾。预计的一个故事也就跳过了。时间刚好三十分钟。)

关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李艺芳。今晚是我第三次参与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线上课程,也许今晚的案例分享还是比较稚嫩,恳请大家多多指导。感谢王小明老师给予我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让我再次思考自己的心理课堂。

(第2张PPT)

王老师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的理念相结合,从课程资源开发等实践中凝练出“五动”策略,为心理主题班会提供一种范式,特别适合我这种心理学爱好者。

我今晚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和二年级孩子们一起参与的《暮省——遇见更好的自己》。接下来我将结合“五动”策略展开我是如何设计与实施的。

(第3张PPT)

1.“心动”定目标

2.“意动”论暮省

3.“情动”听故事

4.“行动”绘蓝图

5.“互动”共生活

(第4张PPT)

一、“心动”定目标

先说说我为什么会对“暮省”这个主题心动吧!

(第5张PPT)

1.简单来说因为一本书,一个人,一节课。

(第6张PPT)

多年前无意间看到了《少儿国学“晨诵·午读·暮省”系列的民国课本精选》。其中《暮省》有10本,主要以哲思短文为主,里面的故事生动有趣。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暮省”这个词,但我还不知道它的意义。

(第7张PPT)

直到在李镇西老师的“镇西茶馆”里看到的关于暮省的解释。新教育实验提出的“暮省”,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中的另—种表达方式。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让孩子们忙碌得无暇休息,一天下来,是应该找个时间来“沉淀”一下,把这一天的“杂质”过滤掉,精华取出来,这样才能轻装上阵,才能在反思中不断进步,昨天、今天、明天的收获才会不同。原来“暮省”就是反思自己当天的行为。

(第8张PPT)

2022年5 月,《栀子花开的毕业季》是我的第一节心理班会课。由于经验不足,我把它上成了带着语文气息的心理班会课。当天晚上我写下了这堂课的课堂实录,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下定决心以后要学心理健康教育。

(第9张PPT)

2.“暮省”是指什么?

上面是我关于暮省的认识,那么“暮省”到底是指什么呢?

我将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第10张PPT)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暮,日且冥也。从日在草中。就是天降黑的时候,即傍晚、黄昏。省,视也。省者、察也。

(第11张PPT)

“百度一下”给了我这样的答案:“暮省”通常指在晚上,对自己一天的活动、情绪、发生的事情的处理等进行深思。它不仅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行为,也是一种通过记录(如随笔、日记等形式)来沉淀和整理一天经历的方法。此外,“暮省”还可以是师生、家长之间通过书写、交流来共同反思和促进理解的方式。

(第12张PPT)

这节二年级的“心理班会”课,我又是如何定义暮省的呢?    

2022-2023学年,首次带班一年级,发现低年级孩子对于自己的各种行为不会去反省,经常是同一个孩子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但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会有想调整自己行为的想法。《暮省——遇见更好的自己》心理班会把有意义的事情与有趣味的活动链接起来,引导学生感受暮省的乐趣,提升暮省效能感,形成每日暮省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13张PPT)

其实“暮省”对于我们自己的自我认识是非常好的。暮省即事件结束之后的反省。包括对事的省察,(这件事怎么做会做的更好?)对自我的省察,(我要做出怎样的改变,能让事做的更好?)以及对省察的省察(我的哪些认知方式需要改进?)那么,我们通过一件事又一件事的暮省,我们就能逐步成长起来。因此,我认为,暮省会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14张PPT)

因此,我把这节班会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认知:学生通过活动知道暮省的好处,了解暮省的策略。

情感:学生感受体验暮省的乐趣,提升每日暮省效能感。

行为:学生参与暮省创作活动,形成每日暮省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15张PPT)

二、“意动”论暮省

“照镜子”游戏:

 一人当照镜子人,做各种表情或动作,其他人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表情或动作。

 首先是老师带学生一起做,然后是学生与学生两两合作,一人当照镜子人,做各种表情或动作,另一人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表情或动作。最后是上台展示,现场采访学生的玩游戏的感受,营造愉快氛围,导入“以人为镜”,唤起学习动机。

“照镜子”游戏:

一人当照镜子人,做各种表情或动作,其他人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表情或动作。

首先是老师带学生一起做,然后是学生与学生两两合作,一人当照镜子人,做各种表情或动作,另一人为镜子,模仿照镜人的表情或动作。最后是上台展示,现场采访学生的玩游戏的感受,营造愉快氛围,导入“以人为镜”,唤起学习动机。

三、“情动”听故事

(第16张PPT)

名人故事:

   1.唐太宗把魏征比做镜子的故事。

   魏征病死了,唐太宗非常难过,他流着泪对身边人说: “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衣帽是否穿戴整齐了;用 历史作镜子,可以明白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魏征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告诉我哪儿做错了。现在他死了,我从此失去了一面镜子!”

   2.你在班上可以找到自己的镜子吗?

   3.教师总结: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镜子,每天及时反省当天的行为,发扬做的好的地方,改正做的不够的地方,坚持下来,就能让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17张PPT)

  教师经历: 

   1.睡前的“每日三问”:

   今天有什么事做得比较好?

   今天有什么收获?

   今天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2.每日时间清单

其实,我觉得这里可能需要再加一个环节,一个小学生的比较科学的每日时间清单,利于二年级的孩子去模仿。李老师我的时间清单只适合于他们了解我,理解老师也是根据每日清单在暮省。

(第18张PPT)

4、 行动”绘蓝图

  1.学生创作: 

   教师通过提问“我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作。喜欢画画的用画画的方式创作,喜欢写文字的用文字创作,也可以二者结合。

   2.学生汇报:

   教师提示表达句式:“我以后要做( ),我觉得应该这样做( )。”

   这个环节由于时间原因,有小部分孩子没有在课堂上展示。应该在上台展示前加一个环节: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这样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

(第19张PPT)

五、“互动”共生活

根据二年级孩子喜欢绘画的特点,也结合班级读写活动,用一个月开展“58班班级日记”漂流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共写一本日记的积极性。

1.教师带头写第一个班级日记,有文字,也有插图,并且主题统一。第二天把日记本放在讲台上,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看。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2.鼓励学生主动承担日记任务,隔天给教师检查,在课前一分钟表扬写得好的地方。考虑到二年级的孩子才开始写日记,教师的示范和点评很重要。

3.营造良好氛围,根据日记创意、内容、卷面等适当给予物质奖励,例如棒棒糖。一个月下来,班级日记本都是学生提前预定日期写,很多孩子都已经用自己的日记本开始创作写写画画的日记。

(第20张PPT)

我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呢,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

[1]王小明.课程:中小学心理班会的设计与实施[EB/OL].桂东心理公众号.2023.

[2]文国香,唐添翼,肖波.心理课“三动”设计与实施模式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1):24-26.

[3] 岳芳侠.暮省到底应该怎么做?万物皆有灵性公众号.2023.

[4]殷振洋.【管理利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 || 《暮省》&《预册》三年的演变史.殷哥说教公众号.2021.

在此一并感谢。

(第21张PPT)

目前我在小学心理班会的尝试才慢慢开始,希望自己接下来的日子里能把小学心理班会做的更好,和孩子们都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一次的《暮省——遇见更好的自己》班会课让我明白五个关键词:

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遇见更好的自己,就要坚持阅读。

写作:写作是记忆的重建。今晚分享内容的逐字稿多次修改,让我对这堂心理课有了更多的理解。

思考:我思故我在。同样的主题,不一样的人思考点也不同。今晚我的“暮省”主题分享给屏幕前的您又带来了怎样的思考呢?

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心动这个主题,到开展这个主题的活动班会,于自己又是一次打破重建的过程。

分享:分享是另一种收获。今晚的分享于我而言又是一次突破。

(第22张PPT)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做人修身的自我反省。教学中,我们总是教导学生“晨诵、午读、暮省”。其实,为人师者的我们更当如此,尤其是暮省。暮省,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23张PPT)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大力支持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感谢王小明老师,耐心指导我、鼓励我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感谢主持人方老师以及我的同在共行的团队的老师们,是你们的鼓励与指导,我才能圆满完成此次任务。当然还要感谢此刻还在屏幕前陪伴我成长的亲友们。

   谢谢大家,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