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名宿李金鸿披露京剧功法的“不传之秘”

 顺其自然h 2024-05-06 发布于北京

戏曲的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这“四功五法”是前辈们多年的舞台实践累积出来的,是对戏曲表演非常凝炼的经验总结。戏曲能发展到今天,并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欢迎和热爱,就说明几辈人的辛勤劳动是卓有成效的,这门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是不能把它轻易丢掉的。当前戏曲的现状自然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也与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艺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我个人感觉存在着演员不太讲究的情况,或者说演员自身还没弄懂“四功五法”的妙处,没有掌握准确运用的方法,特别是如何运用它来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进而感染观众,使观众感到演员所演的角色非常真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装龙像龙装虎像虎。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可以说具备了掌握“四功五法”的能力,并能将其运用在角色的表现上。如果能把“四功五法”掌握到位,运用自如,这样的演员才能是好演员,也可以算是全才的演员。

舞台上的手、眼、身、法、步是从生活中来的,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美的艺术,而不是简单生活中的手和眼的使用,如果把纯粹的生活搬到舞台上来,那就不是艺术了。我想把对手、眼、身、法、步的理解写出来,做个抛砖引玉吧。

传统戏中的手法运用是从生活中观察琢磨而来的,各行有各行的运用方法和规格。我认为戏曲旦角这个行当,手的运用是前辈经过多年创造琢磨出来的,是非常讲究的,手的运用和表现也是非常细致入微的。

旦角的手势是以兰花指为基础的,梅兰芳老师的画册中就有多种手的姿势,是以兰花命名的。我想以我们常用的一些手势说明一下。

“指”是拇指掐中指尖,食指伸直,而无名指和小指应当是弯曲一些为好,万不能把小指也伸直,这样不好看,也是不合规格的,就是在生活中我们指什么也没见过二指和小指同时伸出指的。但目前舞台上有些演员经常是将小指伸直,这样的指法不知从何而来,又是哪的创造,这样并不好看,是不符合生活规律也是不符合规格的,比如我们拿东西都是拇指和中指的时候多些。

再如“搓手”时是双手抬到胸前,拇指藏起来中指上下反复搓动,来表示思考情绪,而生行是双手下垂满手搓手掌。

再如“揉肚子”是拇指藏起来,用其它四指在胸部或腹部,双手或单手左、右手上下抚摸即可。

若是看东西可用指的手势,食指扶在腮边即可,也可以用掌的手势同样托在腮边,如若在思考时可手扶腮边同时眼皮下垂即可。

“掌”是拇指藏到中指指根处,而中指要向里一点,食指、无名指和小指要并拢一点,小指不要向外开太大,这样看起来很秀气,反之就显得太粗糙了。当然这是要因人而异,有的演员的手指修长,可以松弛一些,如演员的手指较粗则是并紧为好,手指并紧些从视觉感觉就会显得修长。有时我们表现面貌如何时也可以用掌,手心朝里由下而上在面前划过来,表示容貌美否。当然也可用拇指和二指捏好,其它三指伸直也可。这种表现方法是近来出现的。

“拳”也是旦角常用的,应是拇指捏紧食指二三关节处,中指弯到拇指肚,无名指和小指松开,也就是无名指紧挨着中指背,小指弯曲就成了。但也有拇指、中指、食指完全收起,拇指捏紧,无名指和小指松开的,但我觉得还是前者为好。

在开门这个动作时总是左手掌扶门,右手拇指和中指拿门栓,手心朝上,两手要半尺的距离,也就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开门时右手拉开门,双手扣门的两侧,退一步两手向两边分开即可。关门则是相反的动作,因为我们表现的是老式门,是两扇门,不管是街门还是房门大部分都是两扇的。假如从外面开门就要先看是否锁着,如果是锁上了就要先做开锁式,再推开门,是双手推,收左腿做进门槛状。

总之演员的手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但是要用得恰当才能起到好的作用,如用得不当就显得手忙脚乱了,也使观众感到心浮没谱了。好的演员的手势用得恰如其分,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感染观众,使人物的塑造更加完美。

梅兰芳《贵妃醉酒》选段

视频转自哔哩哔哩UP主“金山砚羽”

我们再来看看拿道具的手怎么运用。

旦角在舞台上拿酒盅、茶杯,拿手帕,包括刀马旦的拿枪、拿大刀、双刀、剑、戟、马鞭等,都是拇指捏中指,这样是合规格的,也就是旦角用前三指,而其它行当是用后三指,这是男女的区别所在。男女不分,生旦不分是不好的,现在舞台上经常出现旦角拿把子是满把攥,是不美的,也是不应当的,就算是打把子,旦角手的用法与其它行当是不一样的,不能是死把、不灵活。这一点我对老师当年对我的严格要求印象很深刻。

例如,拿马鞭的手是前三指,举马鞭是手心朝里,横马鞭的手心朝外。马鞭举起时手臂要弯曲一点,不能伸太直,那样就不好看了。再如托大刀时的横像是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右臂往外伸开些,左臂的手贴胯为好。

图片

《锔大缸》李金鸿饰王大娘

以上谈的手法是旦角行当的基本用法,就是老旦行当也是基本如此,只是手指要弯曲些,不要太伸直,这是表现年老的方式,不能说老旦就不讲究手势,因为老旦也是旦行,是女性角色,还是讲究一下为好。当然有些角色是表现有些男性化的女性人物,如《殷家堡》的郝素玉、《巴骆和》的九奶奶是可以用些生行的手法,这是角色需要。另外就是现代戏要更接近生活些。

图片

《申报》《戏剧报》《新天津报》上刊登的李金鸿演出广告

 眼是心苗,眼是心灵的窗户,这说明眼的重要性。一位演员如果没有发挥眼的作用,就不可能是好演员,因为你表现喜怒哀乐就只能用眼神来表现,而面部是无法代替的。尤其是旦角更应注意,如在表现笑时不能张开大嘴哈哈大笑,表现哭时不能咧着嘴哭,这都是不美的。旦角要表现喜怒哀乐都要在美的前提下表现,而不能像生活那样,不然就不是艺术的美了。

我们戏曲演员初学时眼睛是必须练的,要把眼练得有神。练习眼神也有很多方法,初学戏时练眼睛是很简单的,把眼睁大上下左右看,练上几十遍,再就是把眼睁大瞪着不许眨眼,瞪得眼泪往下流。有的老前辈练时睁大眼迎风或瞪冰洞,还有的是看香头练转式上下左右、斗眼等,有时用自己的手指转动练习也可以,这种方法主要是练习眼神的灵活性,而“斗眼”这种特殊的眼神在有些剧目中会用到,如《杀惜》看刀时就要用。

旦角的眼神运用在基本规范前提下又有所区别,如演青衣戏眼睛就不能只动眼珠,不能有斜视的情况,如要移动眼神只能头先动的同时眼睛随着看,保证黑眼球基本处在眼睛正中,但在偷看时是可用斜视的,因为符合剧情需要。正旦这样,花衫、花旦就不同了,根据人物剧情需要就很灵活,但不是干瞪眼睛干抬眼皮,而是抬眉配合眼睛活动。

眼神运用在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等方面也有不同的方法。

如表现“恨”时是拧眉,眼框用力看或瞪,而不能抬眉睁大眼看对方,因为这样不是女人发狠的姿态,也不是妇女真恨时的表现。若表现配合以“喜欢”时是两眉微抬,眼虚着看人或物,当然要嘴角上翘才能表现出妇女的美。表现“哭”时是双眉皱着,眼虚着,嘴半开而不能张开嘴哭,要是张着大嘴哭就不是旦角,而是丑行的表演方法了。若表现“挑逗”时的用眼方法,是用眼半开从眼角看向对方的脸,要带点笑意,这是妇女最美的眼神。

旦角眼神在用法上还讲究有实有虚。实的用法是你在看到物和人时(其实是没有的),要让观众感到你看到了真实的物和人,观众才会受感染,也就是无物变成有物。同时眼神要很集中,比如你要和观众交流时要看观众席中的一位,你和他交流实际上是跟那个方向的很多观众整个交流,但假如你不是集中看一位,那就不能抓住观众了。比如《思凡》中[山坡羊]一段中指的三个“他”时,用云帚指向观众时就应实实在在地指一位观众,眼神要很集中,然后再耷拉眼皮一笑,才能达到真正跟观众交流的效果。再如数罗汉时,你心里要看到每个罗汉它们各种不同形象的真实感,才能使观众感到是有罗汉存在,就是说眼中要有物。这就是睁眼不动,迎风看不眨眼的功夫。当年马少波同志要求中国京剧院所有旦行演员都学《思凡》,是有他的道理的,因为这出戏把旦行眼神的喜怒哀乐悲恐惊全部都运用到了,各种手势和身上也都练好了,所以说女怕《思凡》的道理也由此而来。

总之旦角的眼神用法是和其它行当有所不同,很多前辈旦角演员很会运用眼睛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有很好的例子,如梅兰芳老师眼睛很大,他为了眼睛有神、灵活,在家里看鸽子的飞行。可是在舞台上他只是出场时会使用很有神的睁眼,而后就虚起来了,我们可以从仕女画中看到女性的眼神都是虚着的,而没有瞪大眼的,总瞪着那是花脸了。梅老师演《太真外传》时有一场戏是在庙里,唐明皇看见杨玉环时,杨看唐的回头一笑那是很迷人的。后来言慧珠在京剧院演出时在这场戏一笑,演唐明皇的演员被迷得要跟她走下去,当然这种眼神是一种挑逗式的。再如荀慧生先生的戏是很迷人的,于连泉先生的戏就凭两眼来表演各种角色叫人看不够,他嗓子也不怎么好,观众就爱看他的戏,他能挑班多年,上座率也很高,都是跟眼神的运用有关。

关肃霜 《谢瑶环》选段

视频转自哔哩哔哩UP主“济奶入门指南”

身上好坏这对戏曲演员是很重要的。这里说的“身上好坏”指的就是身段、工架的美。这一点同样是要靠刻苦的练习,要把一个身上又僵又硬怎么都不灵的人,练成一位身上很讲究很漂亮,随心所欲很美的演员,是要经过长期、刻苦的练习。首先从基本功学起,如腰、腿不灵活,就很难完成繁重复杂的动作。身上好坏最重要的是要把基本功重视起来,基本功的练习确实又是很乏味的,但要做一个演员,却一时也不能离开基本功的练习。

只有基本功学好练好,同时再学基础戏,如昆曲戏拉身上,这样才能打好身段表演的基础。这里说的昆曲基础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各行都有的开蒙戏如武生、小生的《探庄》,花脸的《芦花荡》,旦角的《扈家庄》,花旦的《闹学》。除各行学唱念外,都要学拉身上的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架戏,因为只有拉好身上的工架戏,基础打好,学起戏就顺多了,如果幼时不把基础戏学好练好,那就像盖楼房地基打不好,上面的楼是要出问题的。

身上的好坏,开蒙老师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戏曲界请开蒙老师是很慎重的,这是关系演员一生的问题。当演员年轻时扮相好、嗓子好,身上差点,就是基本功差也能说得过去,可是到年龄大了就洒汤漏水了,基本功和工架不足的缺陷就暴露了。

对于旦行演员来说,身上的好坏重在练腰,练法是两腿并直、站立把腰往左、右摆动,要往左右摆动都要摆到头,上身不能动,这样练到百余次,每天都要练。前辈讲“腰眼不活不能唱旦角”,这说明练腰的重要,因为旦行身上好坏是离不开腰部的灵活的。

这身上好与差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认真学,用脑去琢磨,也就是领悟吧。另一方面就是天天不厌其烦地练,俗语说“一天不练手脚慢”,三天不练观众就看见了。初学时的开蒙老师非常重要,再有仍然是与本人的刻苦练习有关。特别是要多“拉戏”,前辈强调“拉戏”的重要性是有道理的。所谓“拉戏”就是把剧目从头到尾不间断地,像演出一样认真走戏,这个过程是将所学的戏的技巧,融化到演员身上,像吃的东西经过消化变成有营养的物质一样,增强提高自己。学了戏不经过反复的“拉戏”,是不能达到上下身协调和好看起来的,是达不到“顺”和“美”的标准的。所谓熟能生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也。锻练身上功夫,如拉戏,初学时是老师看着,但到学会后仍然需要老师跟一段时间,不然个人练习时,稍有懈怠或要领把握不准确就会出毛病,那就不好改正了。我个人的经验是,在学习时老师看着拉戏,到老师说可以自习时才能自习。而我是八年毕业后已经在外公演了,但还是请老师看着我练功。总觉得有老师看着就不敢松劲,因为自习没有老师看着就很容易松劲,慢慢就似练非练的样子,毛病也就出来了,到最后自己也不知怎样是对怎样是错,也就找不着家了,那就麻烦了。这种例子是很多的,最终弄得似是而非。

孙明珠《昭君出塞》选段

视频转自哔哩哔哩UP主“ADSBFY”

戏是有专门舞蹈性特强的,也就是身上功夫多的,也有的戏动作较少,这是根据角色需要编排的,为了突出感情而动是恰当的必要的,如果动作太多,不是角色内心活动所要求的那就不好了,会给人手忙足乱之感,不但不能起到辅助人物的需要,反而使观众感到不舒服。这里要说明一下,有的演员因嗓子不舒服,临时增加动作来弥补声音的不足,这种情况是可以的,如李少春就用过这种方法。

另外,对于成熟演员来说,身上动作可以分两种,一种是舞蹈性比较强的,必须按规定动作走,另有一种大多在偏文的戏中,动作的设定则是灵活的,不一定必须按固定的身段来表演,只要与人物情绪不脱节就可以。

图片

《群英会》李金鸿饰周瑜

总之,身段好讲究的是圆、顺,就是走起身段来从哪方面看都是圆的顺的,不是别扭的。身上要求子午式,上下身要有拧的意思。如要更讲究更深的要求,就是能在别扭里找到顺和美,这是太难了。在圆和顺的基础上,要想把身段工架的表演,做到既好又精且出神入化的地步,必须做到一举手一投足,随着人物情感需要,随角色情绪变化,身上百动都是由心而生,心里有戏有人物有思想感情,表演出来的动作才能感动观众。假如身上再好再美再漂亮,而没有结合角色的心情,这样的动作是空的,那种所谓的美只是形式上的美,就不生动了,也不是我们京剧艺术所要求的。身上的好坏,是在角色情感心理活动基础上产生的,这样的身段表演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给观众美的艺术的享受,也才是有感染力的。

钟荣《春闺梦》选段

视频转自哔哩哔哩UP主“一抹微蓝__”

戏曲演员的脚步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不管哪一行在开蒙时走脚步都是必学的一项,初学时是走基本的脚步,只有把它学好,才能根据不同的角色人物走出不同的脚步。

旦角脚步初练时是双手捂腹部,左手在腹部,右手在腿根部位,左脚找右脚脚尖,脚后跟先着地慢慢往前压,压到右脚尖同时左腿微弯重心往右脚移动。脚落地时要直,走一条线似的,这时腰要挺直,收小腹,上身松弛,眼看平。不允许撇脚(就是八字脚),不许走起来上下颠,要走得平稳,这样练后会觉得小腿有点疼,脚腕子有点疼,开始练时是要脚后跟找脚尖一步一步地走,这是最基本的脚步。不管你将来是演青衣、花旦还是刀马旦都是如此,而后练跑圆场。

说是跑圆场,和生活中的跑是不一样的,圆场要练半步走,就是说往前上的脚步不允许超过下脚的脚心,腰要挺着不能乱晃,上身松弛。双手可用顺风旗式,如往左方向跑就脸朝圈外即可。练时要由慢而快,千万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把这种小步跑练好,将来用时步子大一点也会很平稳,并且不会把裙子踢起来,会使观众感到像在水上漂动一样,前辈“水上漂”就是由此出名。目前史依弘同学是把两个鞋带绑上练的,早的方法是两腿夹手帕或其它东西练,这样练出来的圆场跑起来是很美的。

旦行中各行当以及不同人物的脚步也有细微的区别。如青衣脚步,是上步的脚与后脚的距离可向前半步的方法,这是因为青衣演的角色大部分是妇女,也就是结了婚的女子,她和花旦不同。花旦脚步是以多半步为好,因为花旦演的角色多数是少女,活泼、动作灵敏、可爱,这只是少女的方法。《拾玉镯》《金玉奴》等戏中的人物,她的服装多数是裤子袄子或裙子袄子。假如花旦戏到穿帔时就可以大些,这是因为穿帔时她的身份变化了,不能到穿帔时还是小步走,就不合她的身份了,如《荷珠配》的旦角就很可笑了。

假如旦角行当穿蟒扎靠时,她的脚步与上面的步法有所不同,因为她们的身份不同、服装不同,步法也就不同。旦角穿蟒都是贵妇、娘娘、女将、后妃等,为了表现高贵有气派,她们的脚步在青衣多半步的基础上可以把脚向外稍撇一点,就是有小八字的样子,表示人物很稳重大方,如《醉酒》《穆柯寨》中的角色,但腰里是不能扭的,如果腰里乱晃就小气了,也不是剧中人物的要求。圆场时也可多余半步,但不能用八字脚。扎靠时有时也用些半步圆场,一般是在开始走时,有那么十几步小步,而后快时就步子大些不能太小,太小就快不了了。

另外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物,就是鬼戏中的人物。旦角演鬼戏时多用半步圆场甚至云步、蹉步、花梆子步等很多步法,这表现的是鬼在风雾中漂漂荡荡的,像被吹着行动的意思。如《活捉》《鬼怨》等戏中的人物。

旦角演旗装戏的脚步走法是,前腿迈出直向前方,脚要稍撇一点,抬起来有个小停顿,后腿稍弓把前脚推出落地,后步迈也是同样的方法。这种步法只能演清代戏或少数民族的戏,如《四郎探母》的公主、《查头关》的尤春风、《探亲家》的亲家母等。若演萧太后,她的步法和公主的步法是不一样的。她是前脚稍撇,腿要比公主的腿抬得高一点,稍往回收一点再迈步落地,后脚走时和前脚步法相同,这是表现萧太后年老腿脚慢,和青年公主的区别。而在回令时上场是走快步,但也有年老虽慢而快的方法,这是为表现萧太后气愤着急的情绪所要求的,千万要注意太后的身份年龄,切记!

再提一下踩跷的脚步。我看于连泉先生的戏,他是绑跷的,步法也是有一定规范的,与不绑跷的大脚片是有区别的,跷是以后跟落地,而不是满跷落地,脚步的步幅不能按跷的大小来算,仍是与演员本脚的尺寸感觉一致,如果按观众看到的跷的大小来迈步,仍按半步半步走,就迈不出步了,只是在特殊时候以跷的尺寸大小来迈步。

旦角的步法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是为不同人物不同情节的需要而定的,是更好塑造人物的要求。不管以上哪种步法,都是练好基础步法才能随心所欲,才能很自然地走好角色所要求的、所需要的步法。

陈永玲《小上坟》选段

视频转自哔哩哔哩UP主“十三响”

“法”是四功五法的规则和应有的规范,是唱、做、念、打、手、眼、身、步必须遵守的法则。如果没有这个法则京剧的规范将不复存在。比如唱腔不论怎么变化还是京剧的西皮、二黄、拨子、四平调等,也就是说,是在京剧板式腔调的法则范围内变化,观众听了便知是京剧,而不是其他不伦不类的东西。所以京剧不管怎样变化,“四功五法”都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这“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法典”,那么“法典”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法典”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气口”就是“法”的一种表现。唱腔要讲究气口,尤其是昆曲,气口使用不准确就很成问题。其实气口的好坏就是唱的方法好不好。除了文戏的唱腔讲究气口,做、念、打同样有气口。我的理解是不但唱、做、念、打,手、眼、身、步都是有气口的,也就是都要有“法典”的,尤其是身段、表情、武打等都与气息节奏有着重要关系。如身段的节奏与气息的运用都是重要的,什么地方轻,哪些地方重,比如[四击头]哪一锣要提气,哪一锣松气等等,都是有法可依的。因为气息用好那就刚柔清楚,节奏鲜明,动作的层次有了,观众看后就有味道,会感觉演员的表演经琢磨,这就非同一般了。能够达到京剧艺术的美,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看过后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京剧艺术的魅力。所有好演员都有这套本领,这些法则的运用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所以好演员演出轻松有力,动作优美,处处都是美的,不会让观众有他在舞台上拼命用力地喊,或拼命地舞刀弄枪,累得气喘嘘嘘的感觉。

李金鸿《思凡》教学片段

(中国戏曲学院教学资料)

现在观众对演员的热爱是可以理解的,不给些掌声鼓励,演员不卖力气怎么办,就拼命叫好,演员也就更来劲、更卖力气,以博得观众的叫好,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把演员表演人物思想感情搞乱了,表演角色的思维过程无法贯通,造成断断续续,时而进入角色时而出了角色,对整个戏来讲产生不连贯的影响。我想这问题并不在于观众,而主要是演员自身的思想,他所要追求的是什么?只是要平常的掌声呢?还是把美的京剧艺术魅力传达给观众?通过唱念表演给观众留下深刻难忘的人物印象呢?还是看后就忘了一切好?

另外,这频频的叫好声,会给不懂京剧的观众一种错觉,不知道京剧好在什么地方,没有看到好处怎么就叫好了,就会感觉京剧没意思,看不懂这门艺术,所以年轻的观众不来看,不爱京剧艺术恐怕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我想要说的是演员如何把戏演好,提高唱、念、做、打的技术,用京剧艺术的特色去让观众爱看,使京剧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境界。在“法”的气口、节奏上多下功夫,使我们的京剧振兴,民族艺术得到发展。特别要通过加工整理传统剧目,多排新戏,使观众有新鲜感,经常换换口味,别老是那几出戏来回演,再喜欢京剧的人也是腻了。过去中国京剧院有过很好的经验,为什么不去模仿一下呢?(本文系李金鸿先生遗稿,由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教师、副研究员冯海荣整理)

图片
图片

李金鸿

图片

毕业于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德、和、金、玉、永”金字科德高材生,在京剧武旦、刀马旦、花旦、花衫,及小生等行当有极高艺术造诣,曾以“小名旦”著称。解放后曾任中国京剧艺术研究组成员,在剧院艺术风格缔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曾任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团团长,表演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代主任。他博学多能,能演能教能编导能管理,是京剧史上一位承上启下的艺术家、教育家,以其蕴含阴阳思想及中和之道德艺术风格,影响了大批当代京剧艺术人才,在京剧艺术的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节选自2023年7月《中国京剧》

原标题为:谈京剧的“手眼身法步”

责任编辑:徐俊菲

微信编辑:洪   玉

近期文章:

《中国京剧》2024年4月刊目录


看看京剧大师们是如何用嗓护嗓的

徐棻 徐新华丨从《主角》到《主角》——写在京剧《主角》创作之后

陈彦丨生为主角,其实是一场受难——《主角》后记节选

《中国京剧》2024年3月刊目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