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学会用一招,有效解决孩子的打架和争执

 ffyo24 2024-05-07 发布于广东

当孩子发生争执或打架时,很多时候,父母不干涉,孩子也会按自己的方式处理好。

当大人必须介入时,请记住:

孩子发生争执和打架,当大人必须要介入阻止打架时,大人必须一碗水端平,要同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其实你无法辨别谁对谁错,“正确”永远是一个观点问题。在你看来的“正确”,至少从一个孩子的角度上来看肯定就是不公平。

介入孩子们的打架,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孩子们处境相同”。

比如6岁的姐姐生气打2岁的妹妹,不能因为妹妹小就偏袒妹妹,而责怪姐姐。

让孩子处境相同,同等对待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这样:

把2岁的妹妹抱到婴儿床,让她坐着,然后告诉妹妹,等她不想打架时,再抱妹妹下来。

然后把姐姐也带到房间,对姐姐说,等你不打架时,再出来,我们一起去抱妹妹。

这样的处理方式,一看觉得很好笑,妹妹那么小,真的懂吗?

实际上,同等对待孩子的目的,就是避免姐姐觉得错得总是自己。同等对待孩子,对两个孩子都有好处。

妹妹并不介意你把她抱在那里坐着,重要的是父母的姿态,姐姐会明显感觉到。

其实父母对大的孩子(姐姐)越好越温柔,姐姐自然也会对妹妹越好。

但是很多时候,大人一看到小的孩子哭了,就会容易责怪大的孩子,还会有错误示范,打大孩子的手臂,我打你,就是教你不要打人。

正确的示范应该是大人可以先安慰大的,然后一起安慰小的。

有时,原因在这里并不重要。(但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很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孩子们何时感到了失望并需要我们的鼓励。

鼓励可以像这样:“宝宝,我能看到你在生气。”(说出孩子的感受就是很大的鼓励)“妈妈抱抱你好不好?”你能想象得到,当孩子得到的是爱和理解,而不是惩罚和蔑视时,会多么惊讶吗?

在孩子的感觉好转之后,你可以说:“你愿意去帮助你的小妹妹感觉好起来吗?你想先给她个拥抱,还是想让我先抱?”你能明白这样的姿态会鼓励孩子友爱、和平的行为吗?

知易行难,有时孩子想要的并不多,就是得到希望父母爱和理解。好好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