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历史上涛雒古镇

 秦小弟 2024-05-07 发布于江苏

追寻历史上的涛雒古镇——“文”名遐迩(一)

丁博原 涛雒发布 2021-12-16 08:37 山东

  涛雒因盐而兴、因商而盛、因文而显。千百年来,从滨海村落到盐场驻地,再到商埠重镇和文化名镇,呈现出以加速度发展的态势……

一、涛雒文化的滥觞时期

  涛雒至今以文名世,追踪溯源,可以从日照建县,涛雒建镇说起……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日照升镇为县,同时建置涛雒镇。据明成化三年(1467年)日照县教谕郑鐄所撰《修明伦堂碑记》:“日照有学将二百年于兹,肇始于金人升镇为县,重立于国朝洪武初元。”但是,日照建县仅50年,金朝就为蒙古所灭,当时县学至今无考,惟知日照建县前五年,邑人张行简考中状元,曾在刘家寨南修建魁文书院。而今,明确记载日照县修建儒学的时间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至正年间日照县教谕解杰在《修文庙碑》中记曰:“日照乃青社所辖,虽有夫子庙貌,从祀图像,岁久剥落,无从瞻仰。至正辛卯(1351年),从仕郎县尹仇敬来抚是邑,每以兴修为念。学廪素枵,不副所期。于是首捐以俸,倡为澈新之谋,僚属靡不乐助。正殿、两庑、主膳之堂,轮奂一新。”当时只修建了儒学正殿——— 大成殿、东西两庑和斋房,正是这一年,最终推翻元朝的红巾军起义爆发了。六年后,日照惨罹兵火。据《日照县志·考鉴志》记载:“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毛贵陷益都路。四月陷莒州。察罕遣奇兵南略泰安,逼益都,北循济阳、章丘,中循濒海诸邑,败益都贼于好石桥。濒海郡邑皆闻风送款。《元史·察罕传》按:毛贵之乱,群贼交讧,海滨生灵,劫同秦灰,文献无征所自来也。旧族存者百无一二,故今各姓家乘每云:明初迁民至此。”日照县当时隶属益都路莒州,且为“濒海诸邑”之一,此番兵火破坏极大,致生民涂炭、旧族逃亡、文献无征。直到明朝建立之后,天下日益太平,日照儒学才逐步建设完善,至嘉靖年间规模始具。但是,自明朝开国至嘉靖末,全县仅有4人考取进士,22人中举,恰如侨居江宁、祖籍日照的万历十七年状元焦竑所云:“弦诵之声渺然无闻,而科目之寥寥,久矣。”

  根据明嘉靖《青州府志》和《日照县志》记载,可以明确:涛雒科第扬名肇始于明嘉靖年间。

  嘉靖元年(1522年),涛雒镇东马家灶(今马家村)人马进图考中嘉靖壬午科举人,官至山西忻州知州,此为涛雒中举第一人。

  嘉靖十三年(1534年),涛雒镇牛所(今右所村)人齐宗贤、齐宗道兄弟同科中举,此为涛雒镇第二批举人。

  嘉靖十七年(1538年),齐宗道京城会试考中戊戌科进士,成为涛雒第一个进士,开涛雒科举甲科之先河。

  然而,此后近百年,涛雒再无进士及第。何以如此?明万历初期,南京兵部尚书刘应节在《历山冯公遗爱碑记》中揭示了原因:“照故有里八十三,然濒海地斥卤,即不斥卤,则皆山岗沙瘠地。故虽上农,非丰年不能自饱,则地利非也。农鲜利,则厌农,益习于惰,而其俗且乏商贾转贩之利,民以故日贫。本已僻海峤,少文雅之风,而民又贫,即有才子弟,将安所从学?故里中往往乏诵弦声,而庠序几不振,由此其故也。”日照地瘠民贫,生产落后,民生维艰,如何兴学?又因明嘉靖后期,倭寇侵犯沿海,鞑靼进攻北疆,南倭北虏,武装犯边,朝廷兵事不断,民间税赋叠加,终致民变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日照地区科第不盛可想而知。

二、丁氏家族崛起为科宦世家

  封建时代,文化兴衰,首看科第。涛雒自明嘉靖元年(1522年)马进图中举,首开乙科。十七年后,齐宗道进士及第,再开甲科,此后陷入沉寂。直到明天启四年(1624年),丁允元中举,距乙科之开已逾百年,时间间隔如此之久,足见地方文化之不振。

  崇祯四年(1631 年),丁允元进京会试,考取崇祯辛末科进士,并留京任职户部,奠定了日照丁氏家族的科第入仕之路,同时也开启了涛雒文风显扬的时代。此时,距涛雒甲科之开已越93年,自此以后,涛雒科第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而其甲科为丁氏家族所垄断,乙科除却 4 人之外,俱为丁氏家族成员。

  清代以后,涛雒文化开始繁荣,其中,丁氏家族崛起为科宦世家是一个重要标志。

  首先是丁允元长子丁泰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考取进士,随后康熙六年(1667年),丁允元三子丁峕考取进士,“一门三进士”首次出现在涛雒。虽然历经两朝,但是时间仅间隔36年,其中还有丁允元五子丁昱在康熙二年(1663年)中举,而且父子俱健在,涛雒仅有,日照无双,一门称盛。

  其次是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丁允元之孙、丁峕之子丁士一考取进士;之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丁允元之曾孙、丁峕之孙丁续曾考取进士;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丁续曾胞弟丁勺曾考取进士,短短12年,叔侄三人连续进士及第,再次称盛。

  从明代崇祯四年丁允元高捷南宫,到康熙五十七年丁勺曾进士及第,87年间,涛雒丁氏一门四代六位进士、三位举人,庠生、监生不计。至此,日照丁氏家族荣膺“科宦世家”,这在当时的山东省是罕见的,在全国也不多见。而此时,丁氏家族的阖族人口尚不足千人,但是“涛雒丁”从此扬名苏北鲁南。

  更需言及的是,康熙十一年,时任日照知县杨士雄续修《日照县志》,特邀涛雒进士丁峕担任主编。丁峕族侄丁鼎也参与编修这部入清后的首部县志,此外,丁峕长兄丁泰和其五弟丁昱分别为该志作序跋。据此可知,康熙初年,涛雒文风已经初露锋芒。


三、其他文化村庄的陆续兴起

  康熙七年(1668年),郯城大地震殃及苏北鲁南,日照县“屋舍倒塌,栖止失所,田禾淹没,场圃成空”,知县杨士雄为呈请上级政府赈灾,“亲诣各乡,逐户挨查”,登记户口,乃获知当时日照县人口仅七千余户,二万二千多人。

  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日照县人口增至六万二千七百多人,45年间增加了近三倍,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各个氏族的繁衍壮大。于是,随着人口增长,分家析产、流动迁徙在所难免,开垦拓荒、另立村庄成为常态。因此,人口流动,特别是文化人的流动直接导致文化在不同村庄的传播,使这些村庄逐渐发展成当地的“文化村”,这在涛雒镇十分普遍,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撷取几个典型村庄,概述如下:

  涛雒西部苗家村——— 进士丁士一迁此定居,其子丁宜曾汇集毕生见闻,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刊行《农圃便览》一书,指导子孙学习稼穑,持家立业。其后人居此,世代耕读为业。至丁士一玄孙丁文连,生三子,皆以文名。长子丁秉善,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生,县志有传,称他“读书求实用,课子弟有法……造诣深邃”,他的后代中有一人在民初担任山东大学校长,此外还有数位大学教授。次子丁艮善,是著名的小学家、书法家和校雠学家,日照“许门三弟子”之一,光绪十一年(1885年),山东学政汪鸣銮保奏,光绪帝钦赐翰林院待诏,一生校勘名家古籍颇多,著作亦丰厚,被誉为“山左宿学”,丁艮善之孙丁惟枞曾参与《山东革命党史稿》《山左先哲遗书》和民国《日照县志》的编修工作。三子丁明善,附贡生,参与编修和校订光绪十一年《日照县志》,其后人曾为涛雒镇捐资办学,他的孙女婿便是山东著名学者王献唐。可以说,自从丁士一迁居此地,此村世代文风不辍。

  涛雒西南部上元——— 该村以王姓开庄,明嘉靖年间,时任诸城知县的杨继盛曾经此地留宿,题诗《宿风火山店》赠送王家瑞,至今仍是佳话。至清康熙年间,海曲秦氏八世祖秦骥占随母亲迁居此地,此后科第渐显,其后裔共有庠生、监生、增生、贡生等34人,其中举人1人。尤以秦骥占五子秦露(1696年—1734年)最突出,他记忆超群,才高学博,孝义兼具,为雍正年间著名的“海曲三君子”之一,光绪十一年《日照县志》为其立传曰“少厌俗学,旁及象纬术数,务为轮囷离奇之文。未冠,应童子试,县令成永健首拔之……遍历登、莱、济、青、淮、海间,与其贤豪游,所至皆倒屣恐后。赵秋谷以诗招之,有'招携采芝,沧溟结队’语。平生与人交往,有至性,死生患难之际,虽古烈士不过”,其著作汇集为《东庐遗集》。清末废科举,秦氏后人为求学,或赴省城,或赴京城,甚或留学日本,而且俱学有所成,后来成为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栋梁。该村重视文教一直延续至今。


  涛雒西南部下元——下元,康熙十一年《日照县志》记曰“下园”,相关氏族谱牒记曰“下原”,该村地处官道,明代建有下园铺以传邮递,另立下园店以便利商旅。据《海曲秦氏家乘》记载,清康熙年间,海曲秦氏六支七世祖秦玫迁此立业,为下元秦氏始迁祖,后裔共有庠生、监生、增生、贡生58人;乾隆年间,秦氏四支九世秦綎迁居下元,后裔共有庠生、贡生5人。有清一代,该村的科举成就在涛雒镇大名鼎鼎。

  尤其是抗战时期,“中共下元特别支部”在此村建立,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中共日照县临时县委”,这是自日照暴动以后,中国共产党日照县重建党组织之先举。(未完待续)

来源:日照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