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栀子药对(2)——角药——栀子、茵陈、大黄配伍以及方剂

 合肥市庐阳区祥 2024-05-08 发布于安徽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栀子药对小结

石膏——栀子;黄芩——栀子;黄柏——栀子;大黄——栀子;栀子——川乌;栀子——干姜;栀子——姜汁;栀子——姜黄;栀子——高良姜;栀子——丹皮;连翘——栀子;栀子——淡豆豉;栀子——厚朴——枳实,栀子——茵陈——大黄。

栀子、茵陈、大黄三药配伍意义

茵陈清热除湿利胆,兼以疏肝理气。栀子行于气分,清热泻火除湿利胆,以增强茵陈之效。大黄通过清热的作用,增强栀子、茵陈清热之功;通过泻下作用,使肠道和胆道畅通,胆汁得以正常排泄,提高茵陈、栀子利胆退黄之能;通过活血化瘀作用,使肝气得畅,经脉得通,郁热得清,防止痞块形成。三者相须为用,清热除湿,利胆退黄,功效卓著。

临床应用:1.主治湿热内蕴的黄疸。2.用于治疗湿热内盛,症见胁腹疼痛,口苦,恶心欲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3.用于治疗湿温病。4.用于治疗以肤黄、腹满、头眩、小便不利为主症的谷疸。

栀子、茵陈、大黄配伍以及方剂

茵陈蒿汤《伤寒论》

组成服法:茵陈蒿18克 ,栀子15克(劈),大黄6克(去皮)。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茵陈减600毫升,纳二味,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复减,黄从小便去。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退黄。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色鲜明如橘子,腹微满,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沉实或滑数。

栀子大黄汤伤寒大白》卷三:

组成服法: 栀子、豆豉、枳实、大黄、茵陈。

功能主治 伤寒懊憹,又兼心下热痛,发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