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家模式的“发动机”及通病——浙江安吉鲁家村乡村振兴观察⑵

 今日洞鉴 2024-05-10 发布于浙江

浙江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在乡村振兴中积累起来的成果关键词主要有“两山”理念、“两山”学院、“村+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生态+”的美丽经济、“种养+”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田园”鲁家等。透过这些关键词,不难发现,鲁家模式是一种以“两山”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村+公司+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应对市场的主要范式、以美丽经济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重要补充、以“两山”学院为重要推手、以“田园”鲁家为经营目标的乡村振兴新典范。

现在,宣传鲁家村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到处都是,从经验到样板,鲁家村亮点很多,如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又如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股本、农民变股民,又如把农民进城转化返乡创业等等,这些亮点都很宝贵!不过,这些亮点在笔者特别是从如今乡村振兴整个面上看,是看得到暂时吃不得,因为我国大多数地方乡村现还处于观望起始阶段,有待助动。这样看来,鲁家村亮点对当下各地最实用的“部件”是他们的“发动机”。

乡村振兴中的“发动机”是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乡村主体助动乡村振兴第一回合“组合拳”。也就是说,怎样让乡村以破求立?鲁家村的“发动机”就是阵线短、合力大、切口小、目标明、效益有。具体说来,阵线短、切口小就是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冒进、不急进;合力大就是要把有限力量集中到一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人拾柴火焰高;目标明就是要不含糊,清晰、聚集目标,围绕目标精准施策;效益有就是要有效益思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立阶段性和中长远的经济建设目标,不夸大、不缩小,合理定位,一口吃不成胖子。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鲁家村通过村里流转的3000亩土地为每户村民带来8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村民的凝聚力和积极性,为鲁家村后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带来合力。

在乡村振兴伟大征程中,“如何化守为创、化繁为简、化零为整、化破为立、化糙为精,在分分合合大道上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个性化呈现”是我们每一位乡村振兴领航人需要认真考虑的根本问题,特别是在化守为创阶段中的助动问题,头板斧砍下去如果出现问题那么就意味着以后可能不顺利。所以,借鉴鲁家村一穷二白的开局经验对于现今各地乡村尤其必要,因为大家都想借着乡村振兴这阵东风把自家的经济建设搞上去。

美中不足的是鲁家村在乡村振兴征程上留下了一些宣传管理上的通病,他们在形象塑造过程中没有统一宣传口径,没有对各种新闻稿加强审核和管理,没有进一步做好媒体和品牌公关,以致于让鲁家村品牌之声不同一、异响多。

据互联网不完全统计,鲁家村在形象塑造上的主要问题是有些媒体把“村+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宣传成“公司+村+家庭农场”了,正确提法应该是前者,乡村是一切发展的本源,我们不能本末倒置,如农民日报、中国食品报网、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等是本末倒置了,奇怪的是江苏省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从《今日头条》把文章转发过来宣传鲁家村时,文章题目显示为“村集体+公司+家庭农场”,正文却显示为“公司+村+家庭农场”,共产党员网文章提法是“党支部+公司+家庭农场”,安吉新闻网文章提法是“村委+公司+家庭农场”,多家媒体多种提法模糊了受众视听,只有国家发改委网站、浙江省发改委网站和安吉县政府网站的文章提法才和以上笔者所谓的前者一致。

像鲁家村这样名气冲天的品牌尤其要加强宣传管理,如明确宣传管理责任人、制订新闻稿件审管流程和标准、规划全年宣传工作、做好媒体和品牌公关等,要严格审核理论、模式、经验和基本情况介绍等方面的遣词造句,细节成就品牌。(作者:吕建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