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天改命!李娟:从边陲少女到文坛巨星的璀璨征途

 北岛的蓝调 2024-05-10 发布于湖南

1979年,一位炸响中国文坛的天才少女,出生了。社会各界对她的评价出奇的一致,同名改编作品《我的阿勒泰》更是成为了2024年第七届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单元唯一一部入围的华语电视剧集。 

2010年,她横空出世,以“对牧民生活的细致描写”,炸响中国文坛。作品更是被央视《读书》栏目、《开卷八分钟》、《人民文学》杂志,争相推荐

台湾作家朱天文说:“我在台北,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 我同时就在李娟那唯一无二的新疆。”

作家陈村说:“这样的文字是教不出来的”。

李娟的伯乐刘亮程则说:“我为读到这样的散文感到幸福,因为我们 这个时代的作家已经很难写出这种东西了。”

作家王安忆、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编剧史航......都惊叹于她的文字。这位传奇作家,就是李娟。

短短12年间,她就拿了含“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大大小小13个文学奖项。正如人民文学奖授奖词所说:“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限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她的书籍,豆瓣评分基本上在8分以上。

让她获得如此赞誉的,完全是因为她的文字太特别了!李娟没有刻意渲染,而是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生活的本来面貌,这份真实让人感同身受。写生命——

“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

我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争夺她。

我离她多远啊,我离她,比死亡离她还要远。

”写情感——

“我站在柳树林外,看河从树林里流出来,觉得它是从一个长长的故事里流出来的。”

就如一位读者说的:李娟的书籍,会让你感受到山川、河流、微风、白云,感受到这个时间的美好,在你的心田自由出入。她的作品,让人着迷。

无数人从她的文字中,获取内心的宁静。

一句话,如果你也想繁忙的生活中,收获内心的一方宁静,

小编诚挚推荐这几本热销的李娟散文集。

有人说:

“当你心情好就去读余华,心情不好就去读李娟。”

当你在琳琅满目的世界不知道该爱什么的时候,你总能在李娟的笔下找到那些情感,直达内心的角落。

不到一张电影票钱,领略文学的治愈良药。

告别一天的琐碎,卸下一身的疲惫,在夜晚就着明月,从李娟的文字中收获内心的一方宁静。

这次装帧升级,图文并茂,不论是家庭收藏、友人馈赠,都是推荐版本。为阅读平添不一样的乐趣。

为什么推荐你一定要读一读李娟?李娟,从牧场上长大的女子,她生长在新疆,这片广袤大地赋予了她无限灵感与素材。没有华丽辞藻,只有质朴真挚的情感。她自己的人生就是从底层、从遥远而神秘的土地开始的。

1979年,李娟出生于,在四川上学,高中毕业后,与母亲在阿勒泰做裁缝。她在牧区开店卖东西,也随牧民辗转各个牧场之间。初入阿勒泰的李娟,因民族不同、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原因,甚至无法融入新疆的生活。

小学二年级时,李娟每月都会给远处的母亲写信,这应是她的处女作。她在初中时,第一次在校刊上发表了文章,她因此受到了鼓励。此后,她常向学生读物投稿,虽未发表,但为其后来写作埋下了种子。

李娟青年时,曾独自一人到乌鲁木齐打工。在1999年李娟开始写作。在2003年1月,她的首部作品《九篇雪》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3年春天,李娟从乌鲁木齐回到家。在朋友帮助下,她担任地委宣传部办事员一职,负责办公室工作,并开始了网络写作之路。在此几年间,完成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在2007年的时候,李娟与哈萨克族扎克拜妈妈共同生活了三个月。她花费了三年时间整理这次经历,于2010年完成了《羊道》三部曲。同年6月,李娟出版了《阿勒泰的角落》,这部作品描绘了阿勒泰各地域的风土人情,7月出版了《我的阿勒泰》。

在《遥远的向日葵地》中,她写道:

“我仅有的力量只够用来掩饰懦弱,我最大的坚强是继续不露声色地生活在家人中间。”

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了李娟无尽的孤独,也读到千万人的千万种孤独。

“我在梦中起身,推开门,走向远处的葵花地。走了千百万年也没能抵达。”

就如一位读者说的,读李娟,就是在完成一次心灵的洗涤之旅,让阴霾淡出心底,只剩下被温暖包裹的阳光。读她,在这里收获宁静致远的蓝天白云,荒野求生之路披星戴月……

书我都打包好了,快来快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