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附子细辛汤——钦安卢氏 & 赣江姚派

 悦草盆 2024-05-10 发布于山西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图片


【钦安卢氏】
病在阳者,扶阳抑阴;
病在阴者,用阳化阴。



图片

崇汉先生,1947年生于成都。幼年从其祖父卢铸之习医学文,祖父谢世后,又继从其伯父卢永定习医,尽得心传,17岁悬壶蓉城,19岁即具医名,后任教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秉深厚家学,兼思求经旨,倡导养生治病以“扶阳”为本,“阳主阴从”,业医五十余年,善用姜桂附,治疗诸多疑难重病(血液病、肾病、癌症...)屡起沉疴,现著有《扶阳讲记》《卢氏药物配合阐述》《卢氏临证实验录》等。
卢崇汉先生曾应邀在广州讲座,题为《从姜、桂、附的使用看扶阳理论的应用》,从扶阳重阳理论,延伸至临床实践,以真武汤和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有效案例进行辅证。此处摘录其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愈暴哑暴聋暴盲的三则病案。讲座与《扶阳讲记》略有出入,此处以书为准
Ⅰ. 暴哑案
男性,56岁,四川阿坝藏族人,教师,身形魁梧,神情疲倦。
暴哑一月。
一月前,当地突降大雪,因着衣少而受寒,初起头痛剧烈,伴恶寒寒战,自服解热镇痛片(超过常规用量),药后大汗出,头痛减,次日即暴哑,不得言语且不能发音,患者惊惧,急于当地医院治疗,未有好转。
现症见:不能发声,伴颈项略强,头微痛,周身微痛,微恶寒,咽略痛,吞咽尤甚。
舌淡红,苔白润。脉沉紧。
辨为寒中太少两经。当治以宣肺,温肾,暖脾。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制附片75克(先煮2小时去麻味) 麻黄15克 辽细辛15克 生姜60克  *2剂 水煎服,日1剂。
【复诊】:
服药1剂后,周身汗出,可发声,随之头痛项强、身痛恶寒明显减轻;2剂后,声音完全恢复正常,头痛项强、身痛恶寒、咽痛均除,精神仍略觉困乏。
上方去麻黄细辛,加桂枝、砂仁、淫羊藿。
制附片75克(先煮2小时去麻味) 桂枝30克 砂仁15克 淫羊藿20克 生姜60克  *2剂 水煎服,日1剂。
【反馈】:
诸症平。愈。
【卢师案】:
患者虽身形魁梧,但已年近花甲,生理上阳气渐衰。因暴受外寒,以致寒邪由太阳直达少阴,复因服药发汗过度,阳气更损,以致肺窍闭塞,声音暴哑,标虽在肺,但本是少阴经脉的凝闭
Ⅱ. 暴聋案
女性,36岁,成都,形体瘦弱,目光黯淡,面色青灰,唇紫,精神差。
双耳暴聋一周。
一周前,适逢春节将至,手洗衣物一上午,天冷异常且水冷刺骨,下午即觉不适:周身恶寒、发热,伴耳鸣,声小如口哨、声大如汽笛,随即耳鸣消失,同时听力消失,急赴耳鼻喉科检查无异常,又赴神经科治疗无好转。自暴聋至今,患者精神负担较重,以致食寐不佳。
现症见:双耳不闻,伴微恶寒、身痛。
舌质略绛,苔白腻。脉沉紧。
辨为寒邪直中太少两经。当治以温肾,宣肺,暖脾。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制附片90克(先煮2小时去麻味) 麻黄15克 辽细辛15克 生姜75克  *2剂 水煎服,日1剂。
【复诊】:
服药1剂后,周身汗出,同时耳朵“砰”的一声响,随即可听见声音;2剂后,恶寒身痛均除,精神仍略觉疲乏。
肺气已宣,肾气已通,脾阳尚弱。改用附子理中汤,3剂。

【反馈】:

诸症平。愈。

【卢师案】:

发病于隆冬之季,身体虚而不足,大寒袭虚直中太少两经,伤伐脾肺肾三脏阳气,导致寒邪凝闭经隧,精气阻滞,发为暴聋。

Ⅲ. 暴盲案
男性,43岁,南京,面色青白相间,精神差。
双目暴盲一月。
一月前,元旦游园时,纵身跳入湖中救落水儿童,当时气温零度以下,上岸后虽及时保暖,但始终未觉温暖。次日晨起双目暴盲,仅存少许光感,伴头痛、身痛、微恶寒,急赴医院检查,眼底及颅内均无异常,住院治疗及服用中药补肾填精类无好转。
现症见:双目仅存少许光感,头身痛伴周身紧锁感,精神不佳。
既往体健。
舌淡润,苔白腻。脉沉细略紧。
辨为寒邪直中少阴。当治以宣肺温肾。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制附片90克(先煮2小时去麻味) 麻黄15克 辽细辛15克 生姜95克  *2剂 水煎服,日1剂。
【复诊】:
服药1剂后,周身潮汗出,随汗出而紧锁感亦除,周身轻快,身痛消失;2剂后,可视见1米内物品。
上方续服3剂。
【反馈】:
双目视力恢复,精神恢复。愈。
【卢师案】:
严冬入水,暴受大寒,寒邪直中,伤伐肾阳,闭阻肾气,寒凝窍闭。肾为元气之根,藏五脏六腑之精,肾气一旦闭阻,元气不能正常通达,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输于目而为精。起病突然,多属实邪,为邪阻窍闭,非由精亏。

【总结】:

大寒袭虚,伤伐阳气,

寒凝窍闭,经隧不通。

【款冬医花】:

中医在治疗策略上,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妙,也有“猛药治急重”的果决,但终究还是“病药相应”最为和合,病轻药重则疗效凸显但伤罚正气,病重药轻则疗效平平且延误战机。然而,限于目前医疗环境与药物质量,在辨证(辨病)准确的前提下,还是本着循序渐进、先常后变的原则处方,最为稳妥。


对于麻黄附子细辛汤,“赣江姚派”又是如何认识呢?👇👇👇(接着看)

图片


【赣江姚派】
六经表证,查漏补缺;
精细辨证,纠偏正误。



图片

梅龄先生,1944年生于江西,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原院长。出身医学世家,叔祖姚国美、父亲姚荷生皆为名医,秉承家学,兼博览诸家之长,中西俱精,业医五十余年,精于辨证论治,对于诸多疑难杂病(支气管哮喘、皮肌炎、发热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疗效尤佳,现著有《临证脉学十六讲》《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实用手册(汗症部分)》《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肾脏》《脏象学说与诊断应用的文献探讨——脾脏、肝脏、肺脏》等。
姚梅龄先生曾应邀在广州讲座,题为《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理解与应用》,阐明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伤寒表证,而非太少两感,纠偏正误。此处摘录其对本汤证的因机解读证候鉴别病案示例
一. 因机解读
肾之阴阳素虚,客寒直中少阴之

“表”,都有些什么?
—— 皮毛、肌腠、清窍、经脉、血脉、筋骨
参考(点击)👉上下求索,再审 “表证”(上篇)

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以表为主,少阴以里为主,主次乃相对而言,绝不是说太阳有表证而无里证,少阴有里证而无表证。即以本证为例,太阳有用麻黄治疗的寒热无汗之表证,本证亦有用麻黄治疗的寒热无汗之表证。
不同在于:
【太阳】为阳经,主营卫而居人身最外,外寒侵犯,太阳首当其冲,寒为阴邪,太阳所主卫外之标阳自然立即起而与之抗争,出现寒热交争的现象。
【少阴】为阴经,外寒犯少阴之标阴,则以阴从阴,理应以无热恶寒为常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阳气不足,寒邪直中少阴之表而未入里,无里证(无下利欲寐、无肢厥遗溺、无脉微细)阳气不足,但不致于阳气虚,因而阳气依旧可与寒邪争抗,争抗于少阴之表,而出现反发热的变例
二. 证候鉴别

vs 【太阳伤寒表证】:

二者同有恶寒发热无汗然一为阳经,脉当浮,且太阳伤寒表证的“恶寒”尤其明显;一为阴经,脉当沉,且少阴伤寒表证“恶寒”程度不重,是“微恶寒”,加之两者虚实有别,参以它症其别更明

vs 【少阴伤寒里证】:

呕吐腹泻、四肢厥冷、脉微细、但欲寐。

vs 【太少两感】:

《内经》言: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即(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三. 病案示例
【1953年 姚荷生老先生诊治】
男性,朝鲜战场一等功臣。
周身水肿,西医诊断:慢性肾炎,中医诊断:肾阳虚衰,予以附桂八味丸。中药治疗期间,水肿渐减轻,而突发腿痛,腿部皮肤色红暗肿,伴发热,体温38-39℃,恶寒,无汗,无里证,脉已无微弱之象。
姚老断为:少阴寒邪闭表,兼营分的风湿热毒。当先治少阴表寒,后疗营分湿热。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1剂,体温即恢复正常,后以甘露消毒丹合五味消毒饮善后。

【姚梅龄先生】
1997年,姚荷生老先生仙逝,姚梅龄老师着手加紧整理遗稿,夜间寒冷,常觉颈背腰臀冷硬,仍坚持伏案工作,常常凌晨4点方睡,夜寐曾遗精一次,后渐觉腰痛剧烈难忍,影像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无里证,切脉浮弦急涩。
辨证为:寒中足少阴之表,挟瘀。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三七。服药1剂后,夜寐梦见自己拼命的伸手蹬脚喊叫,惊醒后腰痛骤然若失,看表是晚上12点10分左右,子时一阳生。

【总结】:

阳气不足,外寒直中少阴之表

【款冬医花】:
六经皆有表证,因六经各有所属之脏腑经络也各有所主之体窍,所以,邪犯各经之经络体窍,便是该经之表证。因此,表证非独太阳也,诸如:阳明风热表证之葛根芩连汤、少阳表证之(点击)👉少阳也有表证???太阴风湿表证之麻杏薏甘汤、少阴风热表证之苦酒汤、厥阴风寒表证之当归四逆汤...

卢氏重阴阳

姚派明表里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