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诸纪红|​ 夜色下的柴火馄饨

 新锐散文 2024-05-10 发布于河北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夜色下的柴火馄饨

春风拂面,城市的霓虹与星辰争辉,我沿着广场的南端缓步而行。春寒料峭,一阵凉风穿过衣襟,我不由得紧缩了身子。就在这时,一缕香气悄然而至,它不同于都市的喧嚣,有一种质朴而温暖的气息,我顺着这香气望去,只见路口拐角处,一盏昏黄的小夜灯下,一位老大爷正忙碌在他的柴火馄饨摊。
老大爷的摊车虽简陋,却透着一股亲切。两个铁桶,一个改装成炉灶,火苗在夜色中跳跃,另一个则装着热腾腾的热汤。摊位旁的瓶瓶罐罐整齐排列,装着各种调料,而那一沓沓一次性碗,仿佛在诉说着老大爷对每一位顾客的期待。
“来一碗柴火馄饨吗?”老大爷沙哑却温暖的声音询问,他抬头看着我,眼中闪烁着和蔼的光。
“要一碗微辣的。”我应道。老大爷的动作熟练而有节奏,他用勺子在铁锅中轻轻搅动,馄饨在滚烫的汤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不久,一碗馄饨便端到了我面前。葱花、香菜点缀其上,辣椒油如红宝石般点缀其中,老大爷的手艺不言而喻。我吹散热气,轻轻咬下一口,馄饨皮薄而有弹性,肉馅鲜美,微辣汤汁在舌尖上舞动,一股暖流自口腔传遍全身。
“您多大年纪呢?”我边吃边与老大爷攀谈。
“七十二了。”老大爷笑着回答,他的笑容中透露出岁月的沉淀。
“孩子们呢?您这么大年纪还出来摆摊。”我问道。
“他们都有自己的难处,我不想成为负担。”老大爷边说边手微微一顿,然后继续包着馄饨,声音低沉
我看着老大爷的手,那双经历风霜的手,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有力。他的馄饨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
“一个晚上能卖出多少碗?”我好奇地问。
“四五十碗吧,生意不好时也有二十几碗。”老大爷笑眯眯地回答。他继续包着馄饨,我看着他苍老的双手,脸上的沟壑,顿时心中涌过一丝酸楚。
自那以后,每当路过那个路口,我都会忍不住去老大爷的摊位吃上一碗柴火馄饨。老大爷的馄饨仿佛有一种魔力,总能让疲惫的我重新振作起来。而老大爷也总是笑眯眯的,和我聊着家常,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然而好景不长,前段时间我因公出差,回来后却发现路口的馄饨摊不见了。我向周围的人打听,才得知老大爷因为身体不适,已经无法再出摊了。他的儿媳妇接过了他的三轮车,继续在路口卖着柴火馄饨。
我走到新摊主面前,点了一碗馄饨。虽然味道依旧鲜美,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或许是少了老大爷那份独特的温暖和人情味吧。
吃完馄饨后,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春风中带着一丝凉意,我想起了老大爷曾经说过的话:“人老了,就怕孤独。出来摆摊虽然辛苦点,但至少能和人说说话。”
路口的三轮小推车、两个大铁桶依旧,而我却深深想念那位卖柴火馄饨的老大爷。他的身影,他的笑容,他的馄饨,都成为了我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快节奏的都市中,老大爷的柴火馄饨摊,就像一盏温暖的灯塔,为夜归的人指引着家的方向。


作者简介:诸纪红,男,1970年生,江苏高淳人,华能金陵电厂“金陵之声”融媒体工作室成员。他用笔头和镜头记录社会发展、民情风采、乡村故事,见证时代变迁,累计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文字作品和摄影作品百余件。散文、诗歌、随笔作品见诸报刊纸媒,以及“人民号”等新媒体平台。

新锐散文

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

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