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治新病时加一味治旧病的药,效果很好!临床就是临床,我们学习不要把书读死

 嵩风阁 2024-05-11 发布于河南


   病的先后治疗法则   

图片

图片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十四、十五条中讲了病的先后治疗法则。

倪师说,病人本来就有老病,现在新病又来了,这时一定要先治他的新病,再去治他的痼疾。这是我们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宋柏杉老师说,《黄帝内经》中也讲了标本缓急的治法,里面有这样几种,小大不利治其标,无论小大不利出在标或者本,都要先治标,腹大胀满无论出在标还是出在本也要急则治标,这是《黄帝内经》里面表述的三个要急治的,无论它属于标还是属于本,属于新病还是老病,出现这三个症状,一定要先治的。同时,在治新病的时候倘若懂得加一味治旧病的药,往往效果要比单独治新病好得多!临床就是临床,临床上的理论不可能写得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学习不要把书读死。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

第十四节: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第十五节: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01
图片
病的先后治疗法则
图片

这两段原文说的是什么意思?讲的是病的先后治疗法则,包括两层意思,一个是突然得了病,被医生误治了,我们应该救误治的部分;另一个是患者既有老病又得了新病,那么先治哪个?“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第一段原文讲述的就是患者患了病,本来是个表证,是个外感病,而被医生误下了,然后患者出现了下利清谷不止、完谷不化,下利清谷也是排便的意思,拉的就是完谷不化,同时还兼有表证体疼痛。治则上应该急则治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也就是说等到下利止住了,大便比较调和的状态,还有身体疼痛的症状,这时候急当救表。

02
图片
典型的先救里后救表病例
图片

在这里,我就想起了若干年以前治疗的一个病例。2004年,我们这儿有一个老校长得了感冒,找到西医输液,每天输两遍,同时注射着退热针,依旧发热腹泻。他的老伴有糖尿病,是找我给看的,糖尿病控制得比较好,他的老伴就说用用中医。然后他的司机就来接我到他家给看。我把了把脉一看说:“这种情况用中药吧,就别再输液了。”当老校长说:“不输行吗宋大夫,我输着还一天拉十来次。”他说是一天拉十来次,我在屋看诊的那么一会儿,他就拉了两三次。

他说:“我这输一瓶水,能拉出两瓶三瓶去,拉的全是水,有少量的稀便。”这种情况下,患者不会说“我得感冒了,让人给我泻下了”,他也没让别人泻下。他只是有一个风寒感冒,又被别人输了冰凉的凉水,加上抗生素,往身体里面顶,导致病邪直入阳明,或者直入太阴,入了阴经,出现里虚寒证,所以他腹泻无度。一个患者不会说“我是得了感冒了,被医生用了泻下法,我续得下利清谷不止”,如果这么会说,人家肯定会开方了,也用不着你治了。所以说我们要学会理解书中的语言和现实生活中患者的表述,要把它们统一起来,这也是需要真功夫的。

这位患者当时低热37.8~38℃左右,身上疼、肌肉痛,很难受。那么为什么打安痛定不管事?安痛定大家想一想,它是发汗解表,相当于麻黄汤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救里,当时我给开的就是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三味小药,很少。当时我在他家看的,他老伴和司机到我的门诊拿药,结果药房抓完药一看一小捏。他们在门诊就给我打回电话:“宋大夫是不是抓错了,就这么一点?”我说:“没错,就这么多。”然后提着这点儿药,满脸疑惑地回来,还到我跟前比了一下“看,就这点药”。我说:“你就熬吧,这个液就不要再输了,喝点中药就得了。”然后患者就把中药喝下去了,我看他喝完中药就回了门诊了。

到了下午两点多他又给我打电话说:“宋大夫,再接你来一趟,这回吃完你的药,还真就不泻了,肚子也舒服多了,但是现在还肌肉疼,还出汗。”后来我到他家去了一看,好吧,再给你开点药,就开了桂枝汤的原方,但是缩小了比例开的。这次他的老伴也不再怀疑我这个药了,熬完吃完,当天热退。第二天中午,他就在饭店给我打电话,叫我陪他喝酒去。所以说运用经方治病,如果用好了,真的是效如桴鼓,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这个例子就是典型的先救里后救表。《黄帝内经》中也讲了标本缓急的治法,里面有这样几种,小大不利治其标,无论小大不利出在标或者本,都要先治标,腹大胀满无论出在标还是出在本也要急则治标,这是《黄帝内经》里面表述的三个要急治的,无论它属于标还是属于本,属于新病还是老病,出现这三个症状,一定要先治的。

03
图片
新病加旧病的治法
图片

第十五节:“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讲就是有旧病又加了一个新病,应该先治哪个?当然先治新病,然后再治老病。新病新得的,治起来也容易,起效也快;老病年久了,一点一点慢慢治。但是还要不违背一条原则,就是小大不利在标,无论新得的还是后得的,都要先治;腹大胀满,无论新得后得也要先治。如果是个普通的病,就是个大便秘结,这个人突然地感受风寒发热了,那么就要先治标,先治这个新病,然后再治他这个老病。有没有第三种情况?有,当有了老病,又得了一个新病,那么在治疗新病的方子同时,加上一味调整老病的药,往往取得的效果要比单治新病效果好。

比如还拿便秘讲,这个人平时就有便秘,如果感受风邪,脉浮有汗,头痛发热,出现太阳表虚证,那么开桂枝汤是解表,这个没有问题,吃下去肯定会取效;如果考虑他有便秘,我们怎么开,大家想一想,应该开桂枝加大黄汤,这样下去有可能在解表的同时,把他的陈年老病也就治好了。所以说书上讲了两种,我们在临床中要推而广之,不要胶柱鼓瑟。不是说就先治新病,后治老病,也可以兼顾,把老病兼顾一下。

04
图片
不要把书读死
图片

再举个例子,比如有的人患有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憋,突然感受风寒了,按常理是只解表,照顾照顾里好不好?如果这个人感受的是太阳风寒,你是选麻黄汤还是选小青龙汤?如果这人是体虚的,平时就阳虚又有痰饮,怎么选方?所以说不要胶柱鼓瑟,不能书上有两种我们就用两种。可以有第三种,既解表又温里,那小青龙汤就没有问题了;如果是表虚又有里饮,那么就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再加上桂枝可不可以?咳得厉害加上杏仁好不好?当然可以。临床就是临床,临床上的理论不可能写得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学习不要把书读死。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