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内算,一把打开中医汤液之秘的金钥匙

 雨夜听荷yu 2024-05-11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图片

中医的两种思维方式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贡献。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但是,中医的学习和传承并不容易,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思维。中医者用两种方式两种思维方式去学习讲读中医。一种是用现代科学的思维即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这种占大多数,另一种是用传统道家即天人合一的象数思维。

仅从术来论,第一种思维方式方法会去背药方,按图索骥,其治症效果会时好时不好,所以会偏执,执迷于某门某派。用第二种思维方式来看,学医必须懂医理,否则不会治病,即使治病也仅是治标不治本,中医医理,不仅要懂人体生命的运行法则,还要懂宇宙的运行法则,因为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的,所以内经用大幅度的篇幅论五运六气

内经讲阴阳、五行生克制化,阴阳是代号,五行也是代号。个人理解,行是动也是能量,生命在动在变化,宇宙在动在变化,因此宇宙也是生命,当五行互为依赖制约并达到和谐时,即所谓的中正就有生命力为健康状态,失衡则表现为病态。第二种方式则会触类旁通,如读伤寒论,会明白广义和狭义之伤寒,会懂得仲景先圣指给后人的是一种方式及慈悲大爱。

中医的象数之学

图片

中医的第二种思维方式,就是象数之学。象数之学,是中华古文明的精髓,是中医的根本,是中医的金钥匙。什么是象数之学呢?象数之学,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和规律性的数理,来揭示天地人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从而达到认识自然、调节身心、预测未来、治疗疾病的目的。

象数之学,有两个基本概念,就是象和数。象,就是事物的形象、特征、性质、状态、现象等,是可以感知的。数,就是事物的数量、度量、比例、关系、规律等,是可以计算的。象数之学,就是用数来表象,用象来尽意,用象数相合,以达到统一的目的。

中医本为象数之学,自古有之。《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皆为象数古卷。总览内难,阴阳五行、干支河洛、四时五行、五运六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如单单成体系的运气九篇就占整个《黄帝内经》灵素篇章的2/5强,还不算穿插其中的数术文字。骨度、脉度、气度、营卫度、脏腑度等等,皆为实证之数。如果去掉这些器数与气数,内难古卷就是一具行尸走肉,毫无神明,也就毫无意义,何以传世?

中医八纲辨证的基本治则,其实就是根据天地阴阳内算的四时八节、开阖升降以制定的方药和用法:

汗法:用于表证,即外感病邪在体表的病证,如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等。汗法的作用是通过发汗,将病邪从体表驱出,恢复阴阳的平衡。

吐法:用于胃证,即外感病邪在胃腑的病证,如恶心、呕吐、胃痛、胸闷、口苦等。吐法的作用是通过催吐,将病邪从胃腑排出,恢复胃气的和降。

下法:用于实证,即外感病邪在腑实或脏实的病证,如便秘、腹胀、腹痛、烦躁、口渴等。下法的作用是通过泻下,将病邪从肠道排出,恢复腑脏的通畅。

和法:用于虚证,即外感病邪在阴阳虚弱的病证,如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脉细弱等。和法的作用是通过补益,将阴阳调和,恢复人体的正气。

温法:用于寒证,即外感病邪在人体内引起寒邪的病证,如畏寒、发热、腹痛、腹泻、脉沉迟等。温法的作用是通过温热,将寒邪驱散,恢复阳气的升发。

图片

清法:用于热证,即外感病邪在人体内引起热邪的病证,如高热、口渴、咽痛、便秘、脉数等。清法的作用是通过清凉,将热邪清除,恢复阴液的滋润。

消法:用于积证,即外感病邪在人体内引起痰饮、食积、痞块等的病证,如咳喘、呕吐、胀满、硬结等。消法的作用是通过消化,将积聚的病邪消散,恢复脾胃的运化。

补法:用于虚证,即外感病邪在人体内引起气血

阴阳的虚损的病证,如面色苍白、气短懒言、心悸失眠、手足发凉等。补法的作用是通过补充,将虚损的气血阴阳补足,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伤寒论》中,六经都有其各自的病症和特点,每一经也都有其经气盛而能驱病邪外出,使病而愈的时间。例如: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大约早9点——15点。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大约 15点——21点。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大约凌晨3点——早9点。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大约21点——凌晨3点。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大约晚11点——凌晨5点。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大约凌晨1点——7点。

赵五味老师认为,中医之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行、五味、五声、五色、六节、八风,以及八卦、九宫、十二辟卦和六律、六吕、八音、八方等,实际都可与干支、节气、物候找到相通相偕之结合点。因此,学习《医易汇通》,对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的把握,可谓“易知简从”的切入方法。

《医易汇通》

图片

您是否想要学习一门能够让您掌握中医的精髓,提高中医的水平,为您自己和他人带来健康和幸福的课程?您是否想要加入《医易汇通》的大家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长?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您就不要错过《医易汇通》的课程。

《医易汇通》的课程,涵盖了中医的阴阳内算、古中医体系、辅行诀用药法要、六经辨证用方等八部体系。

↓↓↓  扫码学习

添加助教老师:wuweitang28,

领取课程学习资料,进入学习社群。

课程学习方式

1. 讲课方式:视频课程结合直播教学,直播课堂,老师在线讲解、互动、解疑。

2. 直播结束后开启回放,视频课程长久有效,一次听不明白,可反复听课学习。

3. 报名的同学建立微信学习交流群,课上听不会,课下可以继续向老师请教,老师会在群里交流,答疑解惑。

赵老师带大家学习医易学派知识,快联系客服咨询领取!这是一把打开中医汤液之秘的金钥匙,你准备好了吗?

期待您的加入,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医,传承岐黄,弘扬仲景,造福人类!

老师介绍

图片

本课程的教学形式为线上直播课,

每周一次,快联系客服咨询领取

图片


《医易汇通》课程期待你们的加入,让我们一起探索《易经》与中医学的奥秘,分享《易经》与中医学的智慧,享受《易经》与中医学的乐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