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带走一切,专注带走时间

 世界经理人 2024-05-11 发布于广东

不被“带节奏”的专注,是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

坦白说,我很喜欢写东西,是热爱。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份热爱不见了,急功近利地想写出某个阅读数的想法,大于表达真实意愿的心情。

“是不是能写成管理的?是不是能提供解决方案的?是不是能让阅读量高一点?能不能从数据分析上找到一些取巧的办法……”

诸多杂念。

我的老领导M老师说,怕我术大于道,我以前不以为然,现在看看,我还是太年轻。

因为找到某个纠结已久问题的答案而仿佛探寻了秘境的快乐,写着写着能让自己释怀和喜悦的感觉。一心一意。

我喜欢这样的自己,我想不只是我,应该所有人都喜欢这样的自己,因为专注让我们给了自己足够的确定感。梁宁说,确定就幸福,不确定就不幸。深以为然。

关于幸福感,答案很多。《心流》这本书的作者米哈里提供的一个思路是“心流”,他认为,当处于“心流”状态时,人是最幸福的。

心流就是我们专注做一件事时,那种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

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注意力都在当下的那种忘我,几乎让时间都愿意从它残忍又伟大的手里给我们一些宠爱,这时候你可能会感叹:

时间带走一切,“全神贯注”带走时间的时候。

#1

“一心一意”难,

被“带节奏”容易

有人说,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处处有机会就意味着处处有竞争,越是开放的市场,越是需要专注力。

扪心自问:是什么拿走了我们的专注力,又让我们这么不快乐?

一个对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当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候,约有六成的被访者就会有强烈的不安。

“正念训练(类似于专注力训练)”创始人乔·卡巴金说,我们处在“持续性部分注意”的时代里,常常一边看手机一边工作,而这实际上大大降低了心力的使用效率,这种“一心二用”或者“一心多用”就是很多人的日常。

时代发展快、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大环境过于碎片化,加之我们与生俱来的攀比心理,同事升职加薪了、同学买房买车了、同行上市敲钟了……这些可能都是我们不够专注的原因。

但,这些真的是理由吗?

不妨自问1:到底是环境跑来凑热闹、还是我们容易被环境带节奏?

被带节奏之后,人容易焦虑。

其实焦虑不是痛点,焦虑只是一种状态或者情绪,焦虑背后的原因才是痛点,项目完不成、客户的要求达不到、买不起房、供不起车、没能力送孩子去国外读书、养不起老等等,这些才是。

为了少痛一点,我们上进、努力、订小目标,想要赶超父母老去和孩子成长的速度,但这时候最容易“急功近利”:

爱情里急于得到对方的肯定、工作上期望得到快速赏识和晋升、希望毫不费力地碾压同龄、家人面前又想以最快速度扛起养家户口的重任……

所以这个“急功近利”是打引号的,若用积极心理学的方式,这里可以说成是上进心。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急功近利”是上进的你必须要承担的痛苦。

照理说,上进更需要专注,但往往事情不是这样。越是上进,越是期待结果,越是想超越过程,所以就更加煎熬、焦虑、烦躁,这些情绪一旦起来,心力怎么可能不打折扣?

说白了,分心了。

那么,自问2:被大环境带节奏后,我们是不是又很容易被“焦虑”带节奏?

除了环境和焦虑,还有一个重要原(借)因(口),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不专注,拿当下的自己没办法,就怪罪到“习惯”上,说“我就是这样”,“这是多年的生活、学习习惯的陋习、一时改不了”。

那么,自问3:真的是专注不起来,还是被所谓的“习惯”带了节奏?

我们真的太容易被带节奏了:

容易被快速又碎片化的时代带节奏,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带节奏,被周围人、“同龄人”带节奏、被焦虑带节奏、被习惯带节奏……

可是我是个能思考、能判断,主观能动性很强的人啊,正是因为有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我的专注才显得更有意义不是吗?

为何不能尝试不被外界带节奏,有自己的节奏呢?

#2

如何不被带节奏,

专心致志地做事?

上文说了,我们容易被环境带节奏,那怎么办呢?换个环境可能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1

换个环境,像高考一样“不由自主”地全力以赴

清华大学管理学宁向东教授,给出的建议是自我评估并主动创造环境:

请你留意一下,你有多少时间是处于一种专注状态的?

接下来评估,自己经常会在什么事情上处于这样的状态?处于这样的状态的事情是不是很有意义?是不是在工作?而你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经常会被什么样的事情打断? 

如果评估完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你就要想办法努力创造一个能够进入到这种专注状态的机会。最直接的一个办法就是:给自己找一个环境,让自己能够在指定时间里、在这个环境中完成特定的任务。

宁向东教授认为,高考就是典型的在指定时间指定环境完成特定任务的例子。而高考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们心力使用最有效率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找到类似高考的环境。

按照这个办法,我们可以尝试主动与老板定一个截止时间或者某个项目的KPI,利用团队的外部压力成就自己的专注程度。

对待时间,不要寄希望于明天,今天改变不了的事情,明天也改变不了,也不要寄希望于加班,上班做不完的,加班照样会拖延。给自己一个工作时间,告诉自己你只有这么多时间,你没有更多,必须全力以赴。

2

利用焦虑,把自己装在盒子里

其实上面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利用了“窄化效应”。窄化效应是说短期偏好出了问题,关注于某一个“点”,而无法看到这之上更大的“面”。

这么说吧,当眼前有非常紧急的事情要去处理,这时候注意力集中在马上要出的报告、明天要交的数据、2个小时以后要做的演讲上时,这些就是单个的“点”,这时候谁跟你说“点”之上还有“线、面、体”,你可能顾不上。

但顾不上有顾不上的好处,因为窄化效应,你当下大幅提高的专注度,对完成目标来说,是极大的助力。

纪录片《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叫梅根安格曼的姑娘第一次参加战斗,尽管之前有过练习,但当下她感到“肾上腺素飚升、十分紧张。”

这种情况就是一种窄化效应,安格曼说,“很多人都会用一句行话——说你在你的盒子里,意思就是尽量不要被其他的附属任务分散注意力”。

安格曼只有29岁,她所在的位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这架飞机上装载的火力,足够摧毁几个街区,如果这时候,不全神贯注去准备好飞行、并认真思考接下来要做的事,确保不遗忘任何东西,出了问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和安格曼一样的飞行员,就会有意识地 “把自己装在盒子里”,让自己尽量隔绝外面的杂音,让自己达到非常专注的地步。这些飞行员当时不焦虑、不紧张吗?不可能,但是他们“把自己装在盒子里”,充分地利用了焦虑、达到非常专注的程度。

这时候,就像日本的剑圣宫本武藏说:“即使面对千军万马,你要斩杀的其实只有你对面的一人。”

3

改变习惯,从在乎开始

不够专注,其实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状态,再往下挖,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面是不够重视。

想想我们在高考考场上,大部分人哪怕就是不会,也不敢太敷衍了事;或者面对喜欢的人,因为你重视,所以能特别专注地捕捉信息,人家偶尔一句话你可能都当成圣旨。

所以不要太扩大“习惯”的影响力,当我们确实把一件事提到“在乎、重视”的程度时,新的习惯就会随之产生。

在乎、重视可能源于喜爱、也可能源于危机感,但不管是哪一种,对一件事情的诚意越大,做好它的可能性就越大。至于具体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具体。

阿里巴巴的一位金牌销售,也就是后来的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设定的目标。

目标很重要,但比目标更重要的是达成目标,小马宋说,许多工作无从下手,就是因为目标过于宏大且不具体。“如果美国政府的目标是成为航天技术领先的国家,就不会又不太具体的行动,但是如果特朗普说,我们要在2020年前再次登月,这个目标就很具体。”

再比如健身,“每次尽力做”就不够具体,“今天做6个动作,每个动作做4组,每组12次,组间休息30秒”,就是清晰的目标。

第二,实在钻不进去,能丢就丢。

确实努力专注的部分,却怎么也钻不进去,有可能是你的问题,也有可能是专注对象的问题,勉强是不会有幸福的,对生活、工作都是一样。

我写稿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非常喜欢的故事,很想写但是和当下的主题又不搭,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还占据着大脑空间和注意力,非常鸡肋。

后来我遇到这种鸡肋的情况,我就直接删掉。以前的认知是,留在素材库里可能以后还有用,现在的做法是,就当完全没见过,陌生人。这么做以后我轻松多了,“不惦记着”的感觉很好。

驾驭不了,钻不进去,就丢掉,然后把精力放在特别能激发你、让你情不自禁更专注的地方。那样你的专注力才能更有价值。记住,有些事情不值得死磕。

第三,多给自己即时反馈。

罗辑思维介绍了一个有趣的调查,外科医生比内科医生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

因为外科医生能获得即时而持续的反馈——骨头有没有接好、伤口是否还流血,整个过程都有明确的指标;而内科治疗,很难通过某个病症确诊病人是什么病,是否诊断正确也要花一段时间观察。

反馈的意义在于持续的奖励机制和动态的把控,因为见到小目标的实现,我们容易被激励,也因为持续不断地纠错,前进才显得更踏实,激励和进步,让我们觉得更值得,也帮我们更专注。

最 后

我还是很喜欢专注的自己,我想你也是。我不想一事无成,我必须专注,但比这个理由更充分的是,专注能让我在慌乱的世界里,感受自给自足的幸福感。

专注不是目的,幸福感才是。

如果不能尝试做些改变、获得心流,恐怕我们很难体会持久的幸福感。

那么,祝你尝试改变并更加专注,越来越幸福。

本文版权归世界经理人所有

(www.ceconline.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