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关骨脉诊公式,无规律不成方圆

 勇敢的芯2 2024-05-11 发布于湖南

八关骨脉诊的公式规律一

一.脉诊入门:八关骨脉诊部位:

人迎脉头眼鼻口腑寸3,

咽颈脉寸2,

心肺脉寸1,

食管前胸关2,

肝脾胆胃乳关1,

少阴脉尺1:肾膀胱,大肠,小肠子宫宫颈卵巢,前列腺,右肾,还有瘀血证。

尺2: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大肠,直肠,肛门

尺3:膝关节到踝

Image
Image
Image

二、八纲辩证定:阴阳、表里、虚实、迟数

1.阴阳:先定阴,无力为阴,手法先按到骨面,没有1.23.层,

就是阳气少,无法顶到1.2.3层,只有4、5、6层,第4层就是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然后辩阳,太阳病,病位在肺,浮紧有力无汗肿喘;阳明病,病位在趺阳脉;少阳病,病在胆肝。

Image
Image

2.表里加半表:

Image

3.虚实:伏取有力顶为实,回弹无力为虚。但是一定要把肿瘤抛开,辩“大实有赢状,大虚有胜候”。

Image

4.迟数:痰湿饮水为迟,燥火瘀毒为数。脉是滑、缓、细、弦、牢、沉、弱、迟、结代为迟,洪数、数涩、滑涩、脉大为进为数。

Image

三、治疗原则

1.阴阳:

A.少阳病,有口苦,咽干,目眩,忽凉忽热,胸胁痛,默默不欲饮食要先解。因为不那冷也不那热,还有肝胆在十字路口要道上,所以要先解。

B.阳明病,脉大,脉数,怕热,所以要下清消治法;

C.太阳病,表阳实,怕冷无汗;表阳虚,怕风有汗D.太阴怕吃凉少阴无神厥阴足凉,怕热怕冷

2.有表要解表,脉不及要先温里再解表,然后加治痞,化结节痰湿饮水;脉过,先清消,再解表,再加治痞,及加治瘀食血毒。

3.实则泄之,虚之则之,还有虚实夹杂症。

4.迟数:寒要温之,数热要清之,寒包热,或上热下寒。

四、舌诊入门

1.舌诊定寒热;

2.舌苔湿润为寒(胃脉沉弱),舌苔干燥、裂痕为热(人迎脉数浮洪);

3.舌质淡为寒(胃脉沉),舌质红为热(胃脉数,涩)。

4.疾病有寒热错证。

五.腹诊入门

1.心下压痛:脉浮滑:小陷胸汤(关);

2.心下满痛,此为实,当下之,大柴胡汤。

3.胸胁苦满,柴胡证(小柴胡,或含柴胡)

4.心下悸,解表兼治水。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生姜,桂枝)。脐上悸,苓桂术甘汤(就如一个点滴瓶,上口闭合,水向上冲,所以先解表也要兼治水)(脉沉)

5.右脐压痛,当归芍药散;或脐压痛,桂枝茯苓丸;脐下痛,下瘀血汤;温经汤,在肚脐与天枢中间压痛;耻骨上压痛,抵挡汤;右下腹压痛,大黄牡丹汤(有力),虚则薏苡附子败酱散。

6.奔豚证:桂枝甘草汤,桂枝加桂,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

六:问诊:患者自诉,最难爱的脏腑疾病,或者八关骨脉诊,脉跳最明显。

七疾病出口:

1.汗毛口(包括七窍,眼,鼻,耳,头,汗腺)

2.口腔,

3.小便口

4.大便口。

八.服药时间:六经预解时

九.组方:脉过,消清(或脉不及温里)+解表+治痞+治水+治湿+治痰+治结节+

治肿瘤。

要把法则规律,熟练背诵,

脉诊与伤寒论,同进步。

参加弟子班。

学习经方,不是一日之功。

学中医:

要学全科:艾灸,针灸,正骨拨筋按摩,食疗与方药。

才是最好的中医,

负责别人也负责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