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北新市:梅林加元古村的一位北宋高僧

 张明儿 2024-05-11 发布于浙江

新市梅林加元村,是一个地理位置非常独特的古村落。加元,古称“嘉育”,言其“民习德行风化”之意,其村名沿袭达千年以上。在北宋的一部佛学著作中,记载了该村曾经走出过一位法师高僧,担任过湖州名寺“八胜寺”的主持。终生献身于佛教,一生清贫,生活恬淡,为佛教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历史上留下了佛名清芳。
北宋年间,一位余杭人释元照法师写下一部《芝园集》。书中记载了当年的高僧名师,其中有一位便是释惟鉴(公元1011年—1090年),俗世名字为沈公照,惟鉴法师出生在德清加元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

释惟鉴法师出生之时是宋真宗赵恒的大中祥符年间,说来也怪,他出生这一年,正是精通佛典经论、道行高洁的北宋名僧、浙江杭州天竺山僧元净(1011-1091)的出生之年,元净法师又称“辨才法师”,是精通文学,佛法的一代高僧,是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至友,他也是新市觉海寺名僧若愚法师的入门恩师,为新市写下了光辉的历史文化篇章。此时的三十三年以前,这里的吴越国发生了一场“纳土归宋”的时代变革,北宋朝廷接受吴越国王“纳土归宋”,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北宋军队浩浩荡荡开赴江南吴越国领地,部队驻守在各个水路要道,新市被宣布为立镇,当年湖州一带同时“立镇”的有二十四处,其中释惟鉴法师出生之地的梅林嘉育村,所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河流宽阔,水域复杂,这里有一条自苕溪余脉及太湖船只通往运河的便利通道“白米塘港”,此地为水上盗匪抢粮劫财的重要通道,多有漕运匪害。所以,朝廷在嘉育村西侧的白彪村落也驻军立镇,并在嘉育村同时布防立堡建寨,形成针对水系匪害较为庞大的军事防守,以确保漕运南北的正常进行。
惟鉴法师正是在这样社会政局大变的情形下出生的,当年的江南之地政治与文化形势变化巨大。嘉育古村从安静的僻壤之地,因其北面被朝廷建起了漕运码头,渐渐围绕漕运码头而有了人居聚落,后来人们称它为“槽姆头”村(而今变音为“查亩头”)。当年码头一建,这一带人声鼎沸,集市喧闹,人来船往,车水马龙,水上运输南来北往不绝。
释惟鉴法师自小喜欢安静独处,对俗世中的纷杂喧闹心生厌恶。于是很小的时候,就进入了附近一座寺院,跪求师僧学佛念经,开始了一段“系帐童行”生活。到了十六岁,他参加政府统一实行的经业考试,惟鉴法师心灵聪慧,少年好学,便顺利通过试经业剃度,入准剃度削发为僧,成为寺院正式编制僧人。
入门后的他,在师僧引领下,分别去了嘉兴的长水子璿、缙云仲希两位高僧处,学习华严宗贤首大师的经论著作。若干年后,又去安吉圆通寺,在那里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僧侣罗汉长老,惟鉴法师在其门下学习高深的参问禅理之机,就这样到了他将近五十岁的晚年时分,才回到嘉育村不远的湖州名寺八胜寺。

八胜寺位于嘉育村十堡里东南向约一千多米处,该寺建于南朝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是远地外出做官的沈氏家族本地人,在家乡舍宅建立的寺院。从八胜寺开始起,长达四百七十二年之中,经历了南北朝五胡十六国,隋朝与盛唐及五代十国漫长的政治变迁,韶村“八胜寺”可谓是一座规模宏大、香火全盛的寺院。据传,该寺院溪水环绕,寺基达四百亩之广。而从吴越国纳土以后到南宋灭亡时,约为三百年间,韶村“八胜寺”灾祸不断,几经起落,受到了朝廷政治变化的严重冲击,寺貌已大不如前,香火开始缩小,寺基在毁损中不断缩减面积,寺院声名渐隐。根据历史沿革年份推算,惟鉴法师来八胜寺时间,应该是在北宋嘉佑年间的中期,当年的八胜寺应该处于声名低谷期,寺院荒落,百废待兴。他的到来,无疑为八胜寺的复兴带来了幸运。公元1067年,宋英宗对天下佛寺实施改革发出敕令,韶村“八胜寺”赐“寿圣”之额,此后至宋末,韶村“八胜寺”一直以“寿圣寺”为名,“八胜寺”成了“寿圣寺”。
释惟鉴法师知识渊博,为人为事一直谦卑低调,佛法功力誉满天下,所以在同业里享有极高的威望。他来到八胜寺不久,大家就一致要求他担任寺院住持,管理寺内事务的全面工作。惟鉴法师任职后率先垂范,严守佛纪,诵经讲法,阅大藏,一周诵法华经卷千部,光明万部,如是凡三十余年孜孜不懈。日常言准行正,为事公允。在生活上口不沾荤,心无利欲,书上称他为“囊无余积,所获施利毕归营福”,寺僧们无不佩服不已。惟鉴法师任职期间,八胜寺的寺院形象也得到充分改观,勠力筹资建观音院,启长堂,铸钟,集社崇业,专门斥巨资、邀工匠,购入贵重的旃檀香木刻像,将佛教中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位“阿弥陀三尊”西方三圣刻成圣像,供奉于殿中,让信徒们瞻仰膜拜,一时寺名大扬,佛声远播。

元祐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也即公元1090年,惟鉴法师意感俗齿已尽,将赴西方极乐世界,于是过了三日之后的午时,他开始沐浴洗身,唤人易衣,瞑目于莲座之上,屈指为印,泊然化去,终年七十九岁。

这位法师离开我们已有九百三十三年之久,他的一生是充满文化传奇的一生,他给当年的韶村八胜寺与嘉育村,带来了文化发展,为本地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沧桑巨变,换了人间。目前加元村的百姓虽然很少了解这段历史,但史书上的记载让人们依然会对他怀古追念,致敬这位伟大先贤释惟鉴法师万代不朽的文化功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