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最有名的三首禅诗,有两个字是关键词,读懂它们将读懂人生

 古稀老人赵 2024-05-11 发布于北京

禅诗,因富含禅意或者哲理而被人们喜欢,自从佛教在汉晋之际从印度传入,这类诗歌就应运而生。不但许多僧人写,许多浮屠之外的人也写,包括许多名人雅士。

如古代名僧山、拾得、王梵志,再如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轼、曹雪芹,近代名人赵朴初、启功、明旸法、真禅法师、周汝昌等,都有写禅意诗的习惯,可谓不胜枚举。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充满禅意的诗歌吗?

禅意是一个汉语词汇,犹禅心,指清空安宁的心心境。也做佛教术语。该词汇出自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一诗,原诗如下: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何为禅诗?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一诗中的尾联最富禅意。

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

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融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

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佛教语,是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

拈花微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形容佛祖传法时师徒之间的默契与心灵相通。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祥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

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传法”、“涅槃”过程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需要用言语表达。

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诗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禅诗,顾名思义,是指与念佛、参禅相关的诗,应是富含禅理、禅意的诗词作品。

如佛祖的四言禅诗《诞生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六祖惠能大师的五言禅诗《无相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应是禅诗的杰出代表作。

禅诗中的禅,指的就是禅宗。禅宗,属于汉传佛教宗派,自菩提依善处开始,经六祖惠能大师发展至最昌盛,并在中晚唐发展成为汉传佛教的中流砥柱,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代表之一。

所谓禅宗,就是指慧能所创立的南宗。禅宗是融合中国本土文化而发展出来的汉传佛教宗派之一,禅宗的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刘长卿的最美禅诗

其实,刘长卿一生与僧侣交往,与禅有着不解之缘,也写下了大量的禅诗,《送灵澈上人》就是其中一首充满禅意与美学的小诗,读来别具美感,画面感也特别强烈,原诗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诗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名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出家为僧。

竹林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夹山之中,本名夹山禅院,东晋法安禅师始建。夹山地处招隐山之后,漫山竹海,竹林寺处于幽深的竹林之中,远远望去,只见竹林不见寺,因而得名。

当年灵澈曾游访到这座寺院,刘长卿也游访竹林寺,巧遇林澈,因而结下佛缘。

刘长卿仕宦沉浮,他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来到润州,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索性到江南云游,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打算返回浙江。

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来到了润州。虽然两个人殊途同归,但是由于相似的人生经历,让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一见如故。

刘长卿,此时满怀仕途失意的怅茫;灵澈,诗名未著的僧人。在出世入世的思考上,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但他们却有着怀才不遇的相同体验,相同的淡泊名利的胸襟。

他们虽然殊途同归,但又同样的怀才不遇的经历,也怀有同样淡泊的胸襟。正是这种“同病相怜”的原因,让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谈论人生、畅想未来,在润州度过了一段休戚与共的时光。

后来,刘长卿还写下《送灵澈上人还越中》:“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身随敝屦经残雪,手绽寒衣入旧山。独向青溪依树下,空留白日在人间。那堪别后长相忆,云木苍苍但闭关。”

而《送灵澈上人》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归竹林寺时的场景。

诗人眺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出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其中,杳杳钟声晚是最具禅意的,近禅的诗人之所以偏爱钟声,不外乎三点原因:

首先,这是因为钟声悠扬动听,能把宗教感情转化为一种审美感情,将禅意转化为诗情,钟声余音袅袅不绝,最能体现超越于形象之外的悠远无穷的诗的韵味。

其次,连绵不绝的钟声打破宁静的虚空,象征着一次心灵的顿悟。钟声是不可捉摸的东西,动亦静,实亦虚,色亦空,动静不二,象征着禅的本体和诗的本体

最后,钟声从静寂中响起,又在静寂中消失,传达出来的意味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把人带入宇宙与心灵融合一体的那异常美妙神秘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花落鸟鸣、潭影钟声,都体现了诗人空灵寂然的心境,散发着幽静淡雅的清气。而刘长卿的这首诗可以说是一首美到让人心醉的禅诗。

其实,空和静这两个字就是禅诗的核心关键词,读懂这两个字便就读懂了禅诗,也就读懂了人生。

王维的一首禅诗

禅诗是我国古代诗歌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又一畦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禅诗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禅理诗,内有一般的佛理诗,还有中国佛教禅宗特有的示法诗、开悟诗和倾古诗等等。另一部分则是反映僧人和文人修行悟道生活的诗,诸如山居诗、佛寺诗和游方诗等。

这些诗多写佛寺山居,多描写幽深峭曲、洁净无尘、超凡脱俗的山林风光胜景,多表现僧人或文人空诸所有、万虑全消、淡泊宁静的心境。

如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就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修行悟道的诗歌,原诗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是王维隐居终南山辋川别墅时写的一首诗。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他的名与字都取自《维摩诘经》的“维摩诘居士”。

王维与佛理的渊源很深,其中有来自家庭的影响。王维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信奉者,她信奉佛理30余年,王维从小就受到来自于母亲的影响,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王维受母亲影响,虔诚信佛,精通禅理,并以禅入诗,成为我国诗歌长廊中成就斐然、自成一家的诗人。王维自早年起就对佛教产生了兴趣,最初学的是北宗禅,后来则倾向南宗。

王维和僧侣来往密切,史料记载:“(王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王维还经常和名僧切磋佛理,因此对佛理特别是禅宗,他有着亲身的体验和参与。

在辋川闲居期间,他有很多的时间去投入到佛禅的感悟中。王维常与隐居在这里的僧侣来往谈论佛法,或拜在高僧门下学习佛禅,这些活动使他对佛禅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

与王维一同闲居在辋川的,还有王维的好友裴迪。王维常与裴迪“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二人同咏辋川孟城坳等二十景,各成五言诗二十首,由王维辑成《辋川集》,并撰写序言。

而王维的许多诗歌,如《鹿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都是在构思过程中借鉴了对禅的认识和禅理的表现方法,从而蕴涵了丰富的禅趣。

《终南别业》就是王维这类诗作中的代表。而颔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堪称全诗最为出彩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王维也曾因为这两句诗而名动天下。

这两句读来就如天上自由飘动的白云,就如山涧流淌的清泉一样,是那样的自然舒缓,是那样的行云流水。这两句写出诗人身心无所束缚,自由自在的感受:

诗人漫步山水间,闲庭信步,他漫无目的地随意而行,溯流而上。不知不觉间,他竟走到流水的源头,于是诗人索性地坐下来,悠闲地看着天空中飘动的一片片白云。

天空中的白云,云卷云舒,高低起落,自由自在地飘动,自由自在地变换着姿态。这白云正像诗人在山中自在漫游一样,享受着无拘无束的逍遥与自由、闲适与自在。

王维的诗中擅写风景,因为自然山水便于表现他的隐士追求,在风景中也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思。

在写景的同时,王维更善于把自然加以主观化,诗中自然景物和人物自身经常混融在一起,这样一来,诗人可以把身心的感受与体验和景物的描写互相交融。

从这一点来说,诗人笔下的云和水,不仅是自然的景物,也是他自己心中的风景。这里的白云已不仅仅是客观景物,更是诗人主观心境的象征,它们生动地衬托出诗人物我交融、物我相忘、自由自在的闲适心境。

游山赏水,竟来到水的源头,坐看云升云起,纵享自然的美好,尽得自然的妙趣。白云轻舒漫卷,自由自在,踪影无常。在禅宗看来,这样的白云也是悠闲自在,无定性、无常心的象征。

王维在诗句中将“水穷”与“云起”的自然现象巧妙地勾连起来,将“水穷”与“云起”的意境揉捏撮合在一起,二者互相映照,互相生发,互生文意。

诗人也用自然界的事物将禅理与人生感悟书写了出来,这或许也是诗人在山水间参禅悟道的一种身体力行吧。

尾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大意是说:诗人闲游时偶然会遇到山林中的老人,于是随意攀谈起来,话语投机竟然忘记了回归的时间。

“无还期”,表面是写诗人由于攀谈忘记了回家,实际上也是借此写诗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自然山水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寻找心灵的归宿,寻求心灵的平静,其实也是禅宗的真谛。

或许,此时的王维,不再单纯是一位寄情山水间的诗人,他已经蜕变成一位忘却了浮躁而归于平静的真正的隐者,升华为一位坐看云升云起、静观世事的参禅悟道者。

正是由于王维对山水的钟情和对禅理的体悟,使得诗篇在洋溢着隐居山间的恬适情趣的同时,渗透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

王维还在这首诗中融入禅意,把参禅悟道和自然美景很好地结合起来,自由飘动的白云衬托出诗人自在的、闲适的、不为物扰的内心世界。

天空中飘动的那一片片白云,不正是隐居辋川时诗人无拘无束的、逍遥自在的生活写照吗?

苦吟诗人贾岛的一首禅诗

唐代“苦吟诗人”贾岛也曾写过一首很有禅意的诗歌《寻隐者不遇》,原诗如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人贾岛本来是僧人,法号无本,后来还俗,《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所创作的一首问答诗。

该诗遣词造句通俗易懂,笔简却意繁,表情达意内涵深刻,是一篇难得的语言简练但寓意深刻的诗作。

诗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他去山中寻访一位隐者,询问年少的学童,学童告诉他师傅去山中采药去了,可是山中烟雾缭绕,不知师傅行踪的故事。

全诗措辞只有二十个字,语言平淡无奇,却把诗人寻访不遇的焦急、遗憾心情,刻画得酣畅淋漓。

这首诗的抒情表意巧妙之处在于诗人于平淡的话语中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一般的访友,若未能如愿见到,一般都会扫兴而归了。

但在这首诗中,诗人首先询问隐者是否在家,在被告知不在后,诗人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接二连三地开启了询问模式。

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显得平淡无奇,实则色彩鲜明。苍翠劲松,悠悠白云,苍翠与洁白,松树与白云,这些意象叠加与色调对照形象生动地烘托出白云深处的隐者形象。

全诗始终没有出现隐者的身影,却处处包含隐者的形象,苍翠的松树寓意隐者的苍劲风骨,白云,飘渺虚无,行踪不定。

诗中的隐者远离城市喧嚣,与世无争,在山中以采药为生,有着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所以诗人贾岛对这位隐者有着满怀的钦慕之情。

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另外,诗人独自来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访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倾慕而不遇,更突出诗人的怅惘之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简短二十个字,却涉及了三个人物:诗人、隐士和童子。

从诗题可知,隐士是这首诗的主角,他是诗人想要拜访的对象,但是全诗都是诗人和童子之间的对话,并没有出现隐者这个人物。

诗人匠心独运,采用寓问于答的方式,把自己寻访不遇的焦急、失落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这首诗里的所有意象都与隐士有关,都是用来衬托隐者这一主角人物的,诗中白云、苍松都是用来形容隐者高洁品行的代名词。

所以,当我们重读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时,含蓄蕴藉、意蕴无尽的感觉就特别强烈。贾岛一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对于作诗却有着矢志不移的热情。

他苦吟,他行吟,但他的兴趣和创造力的投向,往往只集中在表现那些幽静、闲雅、空灵、充满禅意的生活场景。

贾岛殚思竭虑去精细摹写的场景,就像《寻隐者不遇》中的苍松和白云、追寻和不遇一样,大概率都是他人生经验里尤能引起自己珍视的东西。

小话诗词

禅宗充分以个人的自身体验为基准,强调尊重个人的意愿,具有强烈的内倾性。

因而禅宗作为诗化的宗教哲学,其审美意趣的主旨在于从主体精神内核中超越无常变化,追求灵魂的绝对自由。

禅宗美学和唐代诗歌都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审美风格,自禅宗在唐代确立以来,就与诗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禅学作为诗意的哲学,诗歌作为禅意的表达,形成了诗禅相互渗透这一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

当诗人淡泊功名、远离尘世,向禅宗靠拢时,他们的作品便更趋向于纯粹,近禅的诗人皆是如此,最终以文字体现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当中。

禅意之美

禅意之美

那么,刘长卿、王维、贾岛的这三首禅诗,哪一首更符合你心目中的禅意呢?欢迎交流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