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然造血库”不是红枣,而是它!每周吃2次,气血双补精神好

 曾经沧海刘卫国 2024-05-11 发布于河北

你们知道“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下一句吗? 知道的朋友可以留言哦!

说回正事,这句俗语真是这么一回事吗?到底是玄学还是医学呢?

其实啊,不管是左眼跳还是右眼跳,在中医里都被称为胞轮振跳。

在《审视瑶函·睥轮振跳》中记载:”肝脾血虚,日久生风,虚风内动,牵拽鲍睑而振跳。“简单说就是眼皮子跳是血虚导致的。

在当今社会十人九虚,下面这些情况都是比较常见的:

月经不调,经常延迟,而且量很少;

脸上蜡黄或者惨白,没有红润的感觉,还有很多褐斑;指甲、嘴唇都是惨白的,没有血色;

晚上睡不着觉,经常失眠,天天早上都带着个熊猫眼;

容易忘记事情,刚刚把东西放好,转眼就忘记了在哪,又到处去找;

总觉得莫名地累,去楼下走几步就感觉骨头架都要散了,平时容易突发心跳加快、刺痛;

在地上蹲两分钟,一站起来就眼前发黑,头晕目眩。

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就可能是“血虚体质”,稍微不重视,湿、痰、堵、毒统统找上门来。

那血虚体质到底是什么呢?真的对我们的身体危害很大吗?接下来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天然造血库”不是红枣,而是它!每周吃2次,气血双补精神好

血虚体质究竟是什么?

《素问·五脏生成》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大意是人需要血足才能看得清楚,血足走路才不会气喘吁吁,握拳才能有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体就像是汽车,汽车开动需要汽油,而如果汽油不足或者没有了,汽车就会慢下来,最后甚至不动了,而这里的汽油就是血,非常简单明了。

像经常有朋友问我,时常感到疲惫,一天到晚老想躺着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就是血虚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气血是一个整体,气可以生血,血可以载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血虚必然会加重气虚,气血双虚的人又如何有精神呢?只能歇着,成了别人眼中的懒癌,其实是冤枉了他,他不是真的懒,而是身体太虚了。

虚的久了,渐渐的面色会变得苍白或蜡黄,皮肤干燥起皮,还会出现刺痛瘙痒,眼睛看东西模糊,月经不调甚至引出妇科问题,晚上睡不着白天起不来,心悸,严重点还会突然昏迷猝死等问题。

可以说,血虚不重视起来,就是“油尽灯枯”,之后再想补回来就难如上青天了。

不过,今天特意为你们带来了一套简单好学的调理方法,轻轻松松赶走血虚体质。

补血有妙招,掌握方法很重要

想问各位朋友一个问题,你们身体虚了是直接补吗?

有个朋友就踩了个大坑,诊断出自己血虚了,直接就是枸杞、红枣、阿胶不停歇的吃,结果就是身体越补越差,反而还引出了其它毛病,自己把身体弄得千疮百孔了。

这就像是很久没吃饭的朋友,肚子里没油水,一上来不能吃油水重的,要先吃清淡的缓缓。

所以我建议血虚的朋友用比较温和的方法,先通后补,把穴位功法与食疗结合起来,才能既不伤身体,又能补得好。

补血第一步,祛湿补阳气,清理身体垃圾

要想把血补进去,首先就要祛湿,把身体里的垃圾清理干净,再提升自己的阳气,保持身体的清爽、通畅。

对于祛湿,可以通畅脾经,使脾胃的运化功能用起来。

怎么去推呢?

我们坐在床上或沙发上,把双腿打开后膝盖弯曲,两只脚掌合在一起。

从三阴交开始推到阴陵泉结束,反复的去推,推36次即可,推的时候稍微用点力,能感觉到小腿上的肉被推起来最好。

推的过程中,如果有痛点,或者有疙瘩,可以停下来慢慢揉开它,不必拘泥于穴位,哪里痛、哪里堵就按揉哪里。

把它推得不痛了,顺了,脾经打通,身体里的水湿也就排干净了。

排完湿,我们就可以通过打通督脉补阳了。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全身阳经,补阳的效果顶呱呱,不仅能补心阳之火,还能补肾阳命门之火。

这里推荐使用艾灸,艾为纯阳之物,两者相加更是阳上加阳,事半功倍,当然,嫌麻烦的朋友也可以敲督脉。

从上往下敲,敲个九九八十一下就可以了,能激发阳气,强健心脏活力,颈椎痛,腰椎痛,虚寒怕冷的朋友可以多多敲打。

补血第二步,生气血,补充身体源动力

补血补血,血当然是不能少的。

问问你,哪个脏腑和气血的关系特别密切呀?

脾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好不好,就决定你的气血充不充足。

所以我们想要补充气血,健脾是绕不开的。

而足三里穴绝对是不二之选。

为什么?因为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呀!

阳明经,向来以“多气多血”著称,而它的合穴,即足三里,又是一个五行属土,土性非常强的穴位。

土地肥沃,万物生长。

因此,足三里作为足阳明经的合穴,可生化气血,补益效果真的没话说!

它位于小腿外侧,咱们取穴的时候,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根手指向下,中指指尖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

“天然造血库”不是红枣,而是它!每周吃2次,气血双补精神好

有了足三里穴,血海穴当然也不能落下。

中医讲,人体有髓海、气海,血海和水谷之海,血海就是其中之一,血海穴是脾经所生之穴的汇聚之地,是非常重要的调穴养血之穴,有着化气为血,运化脾血的作用。

如果是女性血虚造成脸色苍白,闭经或者月经过少都可通过按摩这个穴位来调理。

取穴:找个空旷的地方,坐在椅子上,将腿伸直,绷紧,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其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揉顺序,先按揉足三里穴生化气血,再调理血海穴运化气血流转全身,每天按揉5~10分钟,有条件的朋友们还可以艾灸此穴位,每天灸一次,10~15分钟,能感受到身体一股暖流为佳。

坚持一段时间握拳有力了,站起来蹦两下轻轻松松,血虚导致的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痛经,心悸等等问题也能慢慢调理好。

补血第三步,内养气血,活力满满

补血,除了外调,还要内养,通过从外部吸收能量,反哺自身,这才是食疗的精髓。

下面准备的这个方子,非常适合疲倦无力、心悸气短、月经不调、痛经的朋友,能够帮助你们的身体恢复到小孩子一样的状态,活力无限,做什么都有力。

【补血活力汤】

苍术、藿香、茯苓、黄芪、党参、白术、桂枝、当归

用水煎服就行,每天喝一碗。

这个活力汤,前面三味药就是祛湿的,清理身体垃圾湿气,无湿一身轻。

里面的苍术可以燥湿,有一股雄烈的气味,可以振奋人的身体活力。

藿香也可以祛湿,芳香醒脾化湿。

茯苓更不用说了,直接渗湿,温和的把身体的湿气渗透出去,是一味祛湿圣药。

中间这三味药主要是补气的,气为血之帅,气足了,血才能流通起来。

黄芪补一身之气,力道缓和,后劲十足。

党参也是补气的,白术也是补气的,侧重补脾气。

脾主四肢肌肉,脾气足了,身体免疫力提高,什么邪气都不能入侵身体。

最后这两味药则是补阳气、血液的。

桂枝可以强壮身体的阳气,可以选择位于顶端的桂枝,所受阳气最多,最具有生发性,就好像比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可以把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恢复到年轻状态,让人朝气蓬勃。

当归就是补血的,前面祛湿、补气、助阳,就是为了最后一鼓作气把血补回来。

这个汤补血不滞血,活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还能助活力,很适合血虚的朋友调理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