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临烟阁 2024-05-11 发布于辽宁

将军留步,送你一匹马

一般史书上说起朱温,总是强调他的弑君篡位,渲染他的残暴荒淫,但却往往忽视他的统兵御众能力和领袖魅力,这未免有失公正。唐末残暴荒淫的军阀很多,大多如流星般闪过,又有几个是能像朱温那样在乱世中迅速崛起而终成霸业的呢?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自出任宣武节度使后,朱温以开封为中心,巩固河南,夺取淮北山东,积极渗透河北,在山西、陕西与沙陀李克用和风翔李茂贞角力,最后称霸中原。在称帝前二十几年间的征战中,朱温展示出过人的军事领导才能,招揽了大批良将为其所用。

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把二十几位后梁人物写入《梁臣传》,其中除了宰相敬翔一人外,其余全为武将。可以说,朱温能够大战四方并屡获胜利,正是依靠着一支强悍的军队和一群能征善战的猛将。武力是朱温最终称霸中原的基础,也是五代乱世政权兴亡的密码。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在朱温起家之初,原河阳武将牛存节主动带领一群人前来投靠,牛存节对部下的解释说:“天下汹汹,当得英雄事之。”毫无疑问,朱温在他眼里就是个值得投身以博取富贵的英雄和明主。

朱温对牛存节立刻委以重用,牛存节也一直为后梁效忠鞠躬尽瘁至死。临死前,牛存节还对儿子留下遗言“忠孝,吾子也”,勉励儿子继续效忠朱氏。

朱温善于在战争中发现人才,可谓慧眼识英雄。黄巢降将张归厚,“为将善用槊,能以少击众”,在一次战斗中他与敌将单打独斗于阵前,敌人力疲而退,朱温大军趁势掩杀,大败敌军。朱温“大悦,以为骑长”。张归厚在此后的徐州之战中继续展示其骁勇,他远远看到一名叛将在敌阵中,就“瞋目大骂,驰骑直往取之”,还一箭射中了叛将左眼。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还有一个叫王檀的小校,在战斗中表现非常抢眼,“勇出诸将”,立刻引起了朱温的关注,史书说“太祖奇之”,破格提拔了他。这个王檀十分勇猛,多次在战场上俘获敌将,在朱温统一河南、兼并山东、大战河北等战役中屡立战功,一路从刺史升至节度使,后来还以功封王。王檀的履历完美演示了一条勇武者在乱世中的上升路径,亦可见朱温识人。

朱温用人往往不拘一格,他手下很多重要将领都是他击败对手后接纳的降将。后梁名将刘鄩就是朱温招揽敌将为己所用的一个好例子。刘鄩本是山东青州军阀王师范手下,“素好兵书,有机略”,以足智多谋闻名当时。他在与朱温作战中,派探子以卖油郎的身份进入兖州,探得密道,以五百兵从城墙下排水口偷入城中,轻松夺取了兖州,并固守多日。

刘鄩后来随王师范降了朱温,一个人穿着素服骑着驴去开封见朱温。朱温得到刘鄩大喜过望,立刻赐给冠带,为之摆酒,刘鄩推辞说自己酒量小不能饮,朱温开玩笑地说,你把我的兖州都抢去了,还敢说量小么?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随后刘鄩被封为亲军将领,虽为降将却位在不少朱温旧将之上,这些功臣旧将见到刘鄩敬军礼,刘鄩也坦然受之,这也让朱温大为惊奇,更认为刘鄩不俗。刘鄩后来在梁军中地位很高,还一度成为梁军主帅与晋军战于河北。

朱温识才也爱才,即使在战场上看到敌阵中的良将,也千方百计招过来为己所用。大将王茂章,史书上说他“骁勇刚悍”,原为朱温死敌淮南军阀杨行密的部下。

在朱温攻打山东之时,杨行密曾派王茂章来救,在山东多次击败梁军,还在一次战斗中斩杀了朱温的侄子朱友宁。愤怒的朱温亲自带兵来战,聪明的王茂章却先示弱,带兵凭借栅栏抵挡,消耗梁军锐气,在朱温军队疲惫之际,王茂章突然上马带兵冲锋,如此反复多次,朱温虽然兵多也无计可施。

王茂章在战场上挥洒自如,在冲锋间歇中还招诸将于栅栏后饮酒,饮罢再上马冲锋,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显得轻松惬意。朱温在高处望见这一幕,对王茂章极为欣赏,感叹道:“使吾得此人为将,天下不足平也!”此役虽然朱温铩羽而归,但他却牢牢记住了王茂章。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数年以后,王茂章在淮南权力更迭中无法立足,被迫逃亡,朱温听说后马上派人邀他北上,终获良将,得偿夙愿。

朱温帐下猛将如云,他对众多将领的各自特点都了如指掌,能够人尽其才。有个元从将军叫刘捍,“为人明敏有威仪”,而且口才很好,朱温就任命他为主管接待的客将。每次朱温跟其他军阀谈判,都派刘捍去,刘捍经常单人匹马人城,以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招抚对方,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朱温在治军统兵中也颇有手段和策略,锻造了一支战力强悍的军队。朱温御众极严,军纪可谓严苛。为了防止士兵逃亡,他下令在士兵脸上都刺上军号。他的军队里有一个叫“跋队斩”的惩罚传统,“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即作战时如果主官战死,部下士卒一律处死。有时候,朱温的杀戮甚至有些随意。他攻打山东时,有一次俘虏了敌人几十员大将和三千士兵,这一天狂风骤起黄沙满天,朱温说了一句:“天怒我杀人少邪?”竟然下令尽杀降卒,几十员敌将也几乎被全部杀光,仅留一人。

这样的杀戮无疑过于疯狂,但朱温在军中确立了绝对权威,部下对他恐怕也是既敬且畏,甚至畏多于敬。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对手下忤逆自己不听命令的将领,朱温绝不放过。朱温手下曾有两员猛将,一个叫朱珍,很早就追随朱温,善于练兵;一个叫李唐宾,本为黄巢降将,骁勇过人。

朱、李二人可以说是朱温征战中原之初的左膀右臂,他们在军事上珠联璧合,联手作战屡获大胜。但两人都性格暴烈,屡有争执,朱温爱惜二人才能,经常为之调解。

直到有一天,朱、李二人在军营里又起冲突,朱珍拔剑而起,李唐宾毫不示弱,就冲着剑刃拂衣迎来。李唐宾本来以为朱珍不敢动他,谁知朱珍心头火起,一剑下去,真把李唐宾给杀了。当朱温听到消息,又惊又怒,亲自带人直奔朱珍大营,朱珍出来迎接,朱温立刻命令将其绑了。这时其他将军都跪下来求情,怒不可遏的朱温举起椅子摔在地上,说刚才朱珍杀李唐宾的时候你们怎么不救呢?于是下令勒死了朱珍。

朱珍很早就“从梁太祖为盗”,一直跟随朱温左右,应该是朱温大军初创时期的第一功臣,但他未经请示擅杀大将,触及了朱温的御军底线,注定难逃一死。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除了严苛的纪律,朱温自然也明白封赏对获得属下忠诚的意义。有个将军叫寇彦卿,史书说他“身长八尺,隆准方面,语音如钟,工骑射,好书史”,堪称文武全才,英俊潇洒,不仅如此,他还懂得揣测朱温的心思,一言一行深得朱温喜爱,朱温还特地把自己的坐骑“一丈乌”赐给他。在一次战斗中,寇彦卿带队冲锋,威风凛凛,朱温看见了也禁不住说了一句:“真神将也!”

张归霸,也是黄巢降将。在一次战斗中,敌人一箭射中他胸口,他忍痛把箭拔出来,用这支箭回射敌人,竟一箭将其毙命。这一幕被高处观战的朱温看见,“甚壮之,赏以金帛,并以其马赐之”。获赐战马的张归霸也没让朱温失望,很快伏击敌军,夺得数十匹马而归。

其后张归霸随朱温先后灭秦宗权、败朱瑾、擒杀李克用之子落落、大破幽州刘仁恭,“功出诸将右”,成为朱温最信赖的将领之一,两个人还结为儿女亲家。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大将康怀英原为朱瑾部下,投降朱温后,随朱温征讨凤翔军阀李茂贞,在陕西武功县大败敌军。朱温闻之大喜,说此地叫武功,你立下的才是真正的武功!于是以名马赐康怀英。在随后的一场夜战中,康怀英奋战至黎明,击退敌人后,他身负十几处创伤。朱温的赏赐和褒奖,无疑起了巨大的激励作用。

常言说宝马配英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英雄与宝马总是相得益彰。但古时汉地草场匮乏,良马更显珍贵,战将对马尤其钟爱,帝王也多爱送马给功臣名将以示恩宠。朱温在良马与良将之间,选择的无疑是后者,他一次次慷慨赠马与部下,对武将而言是莫大的恩赏和荣耀。

除了物质封赏,朱温也很擅于通过种种示恩举动,让部下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器重和关怀。公元910年,梁晋大战于河北,王茂章(此时已经改名为王景仁)作为梁军主帅,在柏乡战役中被年轻的晋王李存勖击败,王茂章逃回开封。朱温却并没有太过责罚,反而宽慰他说,失利也许是其他将领不服从调度所致,让他不必自责。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王茂章虽然暂时被解职,但很快就官复原职。王茂章以淮南降将的背景受朱温恩典,必心存感激,数年后在梁军攻打淮南战事不利之时,王茂章亲自断后,拼死力保梁军安全撤回,也算是报答朱温的知遇之恩了。

赐名给手下将领是一个惠而不费的示恩手段,曾获唐朝皇帝赐名“全忠”的朱温也深谙此道。大将牛存节在朱温刚当上宣武节度使的时候就前来投奔,而此时河南大地还是豪强并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所以朱温对此非常感动,就“赐之姓名”。

所赐的名字“存节”也意义明显,勉励他保存气节、效忠于主,朱温的期待一目了然。将军徐琮,也是朱温麾下有名的骁将,史书上说他“勇于战阵”“战必克捷”,朱温赐名为徐怀玉。说实话这名字改得颇有文采,如果是朱温自己所起而非手下文人捉刀的话,那倒也不枉他祖上的书香背景了。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当然,朱温的成功绝非仅凭好杀和恩赏,他在与部下的互动中表现出的领袖魅力,也让不少将领甘心为之卖命。有一次,朱温被敌军优势兵力包围,形势危急,此时骑将张归厚率骑兵力战阻敌。张归厚看到敌人越聚越多,就命手下骑兵护卫朱温先撤,而他自己的马却中箭倒毙,只好一路步行,孤身一人执槊在后面抵挡敌军。

等到朱温顺利脱险后,派人带着马回去寻找张归厚,本来大家对于孤身困于敌阵且没了马的张归厚已经不抱生存希望了,没想到张归厚居然活着回来了,身中十余箭,血染盔甲。朱温一见之下,大哭着说:“尔在,丧军何足计乎!”

在朱温眼里,一个忠勇无比的张归厚要比损失的部队更重要。可以想见,朱温这番话的激励效果,绝不亚于刘备在长坂坡对赵云说的那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在《三国演义》里赵云的反应是连连泣拜,说“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可惜五代史书里并未记录张归厚当时做何反应,但他后来对朱温一直忠心耿耿,“与晋人屡战未尝屈”,后来病死在朱温之前,可以说是为朱温卖命一生。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相似的故事还发生在“威震邻敌”的猛将王重师身上。在濮州(今山东鄄城)之战中,敌人在城头点火防御,梁军进攻受阻,身在病中的王重师爬起来,用水浇在毛毯上避火,手持短刀带兵攻入城中。城破后,王重师已经身中八九处枪伤,最后被士兵背回了大营。

朱温听说了,忙派去医生诊治,说了一句:“奈何使我得濮州而失重师乎!”失去良将,得到城池又如何?能听到主帅如此褒扬,王重师的感动可以想见。朱温此语和刘备摔阿斗一样,异曲同工。

即使在功成之后,朱温也时常会感念手下,以至真情流露。大将霍存是朱温创业初期的重要人物,“为将骁勇,善骑射”。在进攻山东时,面对朱瑾的威猛,很多将领都劝朱温以围城来消耗敌人,但朱温相信霍存可以与之一战。

最后霍存果然伏击朱瑾获胜,只可惜他后来在战场上意外中流箭身亡。朱温登基称帝后,在一次阅兵中,对手下将领们说了一句话:“使霍存在,岂劳吾亲阅邪!诸君宁复思之乎?”第二天朱温又说了同样的话。很难想象这个征战一生见过无数死亡和血腥的一代枭雄,竟然还对牺牲多年的部下念念不忘。一代暴君,竟也会忽然如此温情。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上文提到的寇彦卿,朱温不但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还一直十分优容。有次寇彦卿车驾过桥,有平民躲闪不及,被寇彦卿手下推撞触桥头石栏致死。面对御史弹劾,“太祖惜之”,最后也只是暂时降了寇的职务,不久又升为节度使。寇彦卿对朱温也感恩戴德、念念不忘,在朱温死后,寇彦卿每天都对着朱温的画像朝拜,每每提及朱温,“必涕泗交下”,哭得非常伤心。

一般认为五代乱世武人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朝秦暮楚、叛附反复。但即便是这样的乱世,也有如朱温这样成功的枭雄,以其非凡的御众手段和领袖魅力,赢得了手下将领的效忠与拥戴,而这种基于个人之间的忠诚纽带一旦形成,很难打破。

所以我们说五代乱世里未必没有忠义在,只不过这种忠义并非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个人间的关系展现。军阀需要建立手下对自己的忠诚以成就霸业,而武人们也通过输送忠诚来赢得乱世中的荣华与富贵。

朱温被忽略的一面,高超的统兵御众能力,伟人盛赞其才华堪比曹操

当然,朱温的残暴好杀和多疑猜忌,在统兵御众时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他称帝以后,残暴多疑的一面更被放大。一旦认定手下有人怀有野心或二心,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统治,朱温也会随时翻脸、毫不留情。大将王重师有一次不等命令擅自发兵攻敌,惹得朱温发怒,当有人趁机诬陷王重师有二心时,朱温立刻将之无情赐死。晚年患病的朱温更是“喜怒难测”,“功臣宿将多以小过被诛”。

正如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所说:“五代兴亡以兵。”朱温的成功崛起离不开麾下的猛将与强兵,凭借军力他得以大战四方,一举称霸。只不过在后世的史评中,他的军事才能往往被其恶名掩盖。

一千余年后,熟读历史而又精通军事的毛泽东注意到了朱温的帅才,他如是评价说: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从井冈山星星之火一路跨越三大战役的伟人理解朱温崛起的不易,将之比作一代雄杰曹孟德,也可以算很高的评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