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这一招,能让你的烦恼减少一半

 天府小小爸 2024-05-11 发布于四川

你有这样的烦恼吗:

同事的工作遇到困难,你主动帮忙,谁知对方毫不领情,还在背后说你不怀好意;

费心给孩子辅导功课,他自己却丝毫不上心,对成绩满不在乎;

和朋友相约周末出游,却为去哪儿玩争执不休,生了一肚子气……

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必须和人打交道。人际关系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不少人增添了烦恼。

《被讨厌的勇气》中甚至有这样一句话: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其实,烦恼的真正源头并非人际关系,而是人们对待人际关系的方式。

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一、孩子的责任,还是父母的事情?

到朋友家做客,看见他催促正在沙发上玩手机的孩子去学习:“别玩了,写作业去!”“不是说好最多玩半小时吗?”“你怎么还在玩!”“到底有什么好玩的!眼睛都玩坏了!”“我都说你几遍了,再不过来我把手机砸了!”

朋友每说一句,孩子要么敷衍地“嗯”“哦”一下,要么缓慢地做出要起身的样子,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手机。

直到朋友下了最后通牒,孩子才真正地放下手机。

朋友无奈地对我说:“你看这孩子,我们不催就不动,真是没办法。”

其实,像这样的孩子,已经把学习的责任转移到了父母身上,因为他知道:反正会有父母提醒,没催、没急眼,说明事情还不着急。

孩子已经产生了心理上的惰性,心安理得地等着被父母安排。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治疗”女儿磨蹭的视频。

妈妈不慌不忙地对女儿说:“你不急,我也不急。”镜头里女儿穿戴整洁,背着书包,带着口罩,哭哭啼啼地催促着:“妈妈快点!呜呜呜……”见妈妈依然慢吞吞的模样,女儿继续哭泣:“上学要迟到啦!呜呜呜……”

女孩儿上小学一年级,但开学以来每天都磨磨蹭蹭,让妈妈甚是痛苦。妈妈决定走女儿的路,让女儿无路可走,于是便有了视频中的一幕。

网友留言:“这招不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种方法谈不上很好,但理念值得借鉴:学习的责任始终是孩子的,父母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但后果得让孩子自己承担。

父母与孩子各有各的责任,当父母说得太多、管得太宽,实际上已经混淆了课题。孩子不清楚自己的责任,也就很难真正学会对自己负责。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做的不是事事包办,而是多多陪伴。

看到孩子犯错不去插手,孩子慢吞吞的不去催,孩子没做好也要忍住代替他做的冲动。父母要做到这些会很难,还会遭到一些非议,但仍然要坚持。

要让孩子懂得,有些事情终究是他自己的事情,他要对此负责。

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责任感和自律性,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二、他人的评价,真的重要吗?

有位博主曾讲述了一段亲身经历:

曾经的她,非常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同事找她帮忙,她总是一口答应;朋友占她小便宜,她也从不拒绝。

一个朋友经常给她打电话吐槽生活的不顺,好几次她自己明明很忙,却不敢打断朋友,只能一直忍着,任由对方宣泄。

这种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不仅占用了她很多精力,还长期处于消极的情绪中,整个人的状态很差,最终生了一场病。

病愈之后,她决定改变,开始学着拒绝一些人和事。

受到的打扰少了,她能够把更多精力用在自己身上,工作业绩提高了,精神状态也变好了。

她还发现,虽然会有同事和朋友因为被拒绝而不满,但并没有对自己造成多大影响,而且和大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

当一个人把他人的评价看得过重时,会更渴望从他人身上而不是从自己内心得到认可。

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满足别人,甚至通过讨好的方式来博得好感;会把自己的位置放低,还会违背自身意愿去做一些事情。

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受到更多人喜欢,也必然会做一些迎合他人的行为。这无可厚非。

只是,人们的喜好并不完全相同,没有谁能够同时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尤其当存在利益冲突时,刻意扭曲事实,甚至造谣生事,都是难免的。

我们当然要关注他人的评价,但只需在乎能够真正带来影响的人。至于其他人,无论好言还是恶语,都不要往心里去。

怎么做是自己的课题,怎么看是别人的课题。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一门心思去做,不要太多顾虑别人会怎么看。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三、是解决问题,还是争个高低?

前段时间由于其它部门的失误,导致财务上出现错误。下属去找财务主管,想把错误改过来。

谁料说着说着,财务主管突然发火了,毫不客气地说是人为造成的,他不但不会管,还要追究责任。说完就把下属赶出了办公室。

下属委屈地到我的办公室来哭诉,我安抚了好半天才让她平静下来,询问具体情况。

原来,财务主管在询问原因时,下属一直强调是其它部门的责任,跟她没关系,主管便认为态度有问题。

之后我直接去找了财务主管,诚恳地向他道歉并主动承认是自己的失误,然后请教解决办法。

对方慢慢地消了气,答应帮我们处理好。

事后我跟下属交流时说,财务主管当时只是要一个诚恳的认错态度,他并不关心是谁造成的,因为谁的责任与他无关。

最好的方式是接住对方的一切怨气,主动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虽然要受点委屈,但不会有实质性伤害。

表面看是要分清责任,实则是在争输赢。只是下属没有搞明白,是非对错是她的课题,而不是对方的。

四、写在最后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通常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不干涉他人课题,二是不被他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如果用两句经典的话来说,前者是“关我屁事”,后者则是“关你屁事”。

背后的逻辑,是谁能真正控制行为,又该谁承担行为的后果和责任。

看清楚这一点,才能明确人际交往的边界;不越界,也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