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迁后代”寻访浙大旧址 | 徐正(求是村76)

 龙在飞op4opwes 2024-05-11 发布于浙江

连续的阴雨天气,恰逢遇上一个上好的大晴天,西迁后代在马衡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参观了浙江大学的创始之地,“求是书院”。以及当年与老浙大息息相关的几个文化旧址。

图片
王宽福

团长王宽福老师对每个旧址,作了详尽生动的介绍,大家若有所思,在此,特将所介绍的部分内容归纳如下:

一、仁爱医院教堂

1928年,法国天主教仁爱会修女郝格勒,倾其所有家产,在杭州刀茅巷建起数栋红楼,取名“仁爱医院”,即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前身。当时的医院是典型的教会医院,医生、护士多为天主教徒。医院紧靠庆春门至艮山门之间的古城墙(现为环城东路),附近遍布竹林、桑园、水塘,闹中取静,是休养生息的极好去处。

图片
图片

“仁爱医院教堂”是当时教会医院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是神父、修女、教徒们灵魂的居所,他们参与主日弥撒、勤领圣事、阅读圣经、天天祈祷。

所有红楼的建材,大多来自澳大利亚和欧洲,红色的砖墙、彩绘的玻璃窗、尖顶的桃形拱门、袒露的罗马亭柱,每一处都风格鲜明而考究,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以及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予以保护。

30年代的仁爱医院,有男、女病房各一幢、X光楼一幢、修女楼房一幢、免费病室一幢(专门收治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穷人)、施诊所楼房一幢、医师住宅12间,同时建有学前班、海星小学(杭州市刀茅巷小学的前身)、仁爱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后为杭州护士学校)各一所,这在当时也算是不小的规模了。

浙江大学自抗战胜利回迁大学路校区时,在与仁爱医院同为一路的刀茅巷,建了一定数量的教师宿舍,同时为了纪念浙大西迁时的栖息之地,特取名为“建德村”、“泰和村”。当年有众多浙大的名流教师入住这二个村。而仁爱医院即成了这二个村,以及一路之隔的浙大师生求医问药的极好去处;再则,早年这些教授们的子女,也就近选择了“仁爱会”创办的海星小学就读,就此,浙大与“仁爱医院”结下了深厚的历史渊源,也使得曾经就读于“海星小学”的浙大子女,对“仁爱医院”烙下了一份挥之不去的情结。

二、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

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旧址位于上城区大学路102号。与当年的国立浙江大学紧紧相挨。浙江图书馆前身为浙江藏书楼,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宣统元年(1909)扩建为浙江图书馆,大学路馆舍为当时的总馆。而目前展现在我们面前,已被粉刷一新的“浙江图书馆”,建于1928年,是受浙江省军政府都督汤寿潜遗嘱捐资建造的。

关于这笔遗捐,还另有一番故事,那是在1914年,袁世凯政府为了获取人心,决定给汤寿潜一笔20万银元的补偿,作为他担任浙路总理四年多的未支薪俸。据说,当年汤家上下都不愿接受这笔钱。然而,汤的女婿、浙大校友马一浮,代为收下了这笔钱。他建议岳父等待更好的时机,将这些钱用于为人民谋福利。而汤寿潜则在临终前将这一巨款如数捐出,建造具有公共事业性质的图书馆,并择定前武备学堂操场为馆址,民国17年(1928)2月图书馆动工建造,民国20年(1931)3月竣工,次年9月正式开放使用。

大楼动工之时,由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蒋梦麟奠基、落成后教育总长蔡元培题写馆名,鲁迅同乡好友、著名诗人刘大白撰写了落成记。

图片

图书馆的整个建筑,由浙江大学全程参与,而国立艺专的刘既漂则为主要设计师,这座雄伟高大、气势恢宏,有着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它的立面,采用西洋古典横三段处理,中间十六根陶立克巨柱把建筑立面分割成15间。大门正中檐下,为蔡元培先生所题“浙江图书馆”匾。图书馆从落成那一刻起,就被誉为“杭州最美”建筑之一。

图片

图书馆建成后,与浙江大学共管共用,从而,一墙之隔的浙大师生,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和阅读者。从浙大校歌歌词撰写者、马一孚先生劝时任浙江都督的岳父汤寿潜,留下了袁世凯赠与的20万银元起始;到浙大校长蒋梦麟主持图书馆开工奠基仪式;直到抗战期间浙江图书馆西迁《四库全书》,途中因经费及人力困难等问题,时任馆长陈训慈先生首先求助于浙大校长竺可桢,这一系列事件,都说明了浙大与浙江图书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图片
李华英

图书馆李华英主任,专程赶来对“西迁后代”进行了接待,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同时对浙江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以及图书馆作为一种为大众服务的公共事业,在今后的发展及全方位开放等问题,作了详尽的介绍。

图片
毛念诚

聚会也请到了当年《四库全书》西迁全程参与者,毛春翔先生的儿子毛念诚。他简述了当年父亲在保护《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一路运输的不易,水路、陆路,以及如何躲避日冠的轰炸等一系列艰难险阻,并在之后八年的保管过程中的各种精心维护,直至最后安全重运杭州,现存放于浙江图书馆古籍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部丛书,它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国际交流、影响,以及教育和启迪国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样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力的巨著。在战火纷争的年代,就有着这样一些无名英雄,在默默地奉献与护卫着它,以至在战争结束,才有可能得以较完整、无损的面目,为国人所展示。

三、风雨茅庐

走出图书馆大门的左侧,大学路场官弄63号,有一处中式花园平房别墅,门口有一块黑底蓝字大匾:“风雨茅庐”,那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抗日英烈郁达夫在杭州的旧居。

郁达夫是富阳人,但一直对杭州有着独特的情愫,曾有诗:“儿时曾作杭州梦,初到杭州似梦中。笑把金樽邀落日,绿杨城郊正春风。”杭州,从此也成了郁达夫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同时也真切地记录了郁达夫与他心爱之人,当年“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的一段热烈、缠绵而曲折不幸的爱情故事。

郁达夫曾在文中这样写“地皮不必太大,只教有半亩之宫,一亩之隙,就可以满足,房子亦不必太讲究。”按此要求,郁达夫在杭州毗邻浙江图书馆仅50米的小山坡边,买了一块地皮,这里一是幽静,二是为了更贴近、方便于读书与学习,于此,从设计到施工,“风雨茅庐”几乎都是按照这些要求而做。但更确切地说,茅庐也是郁达夫为了建筑与王映霞的爱巢而专心谋划的。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座爱的小巢,之后成了被历史所关注的“风雨”之作。

图片

1935年7月,郁达夫倾其所有家财,建好了“风雨茅庐”,并把家搬入居住,在这里寄托了郁达夫在乱世中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他在这座爱的茅庐里仅仅生活了二年,这二年中,他一头扎进了爱情的甜蜜与书香的浓郁中。曾经,他这样写道:前有图书,后有武库,文武之道,备于此矣!这确实也是郁达夫对自己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不可否认,郁达夫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风流才子,性格上放荡不羁爱自由。时间久了,他厌恨王映霞处处管制他,既阻拦他饮酒又不叫他抽烟。

而风韵犹存的少妇王映霞,更是吸引了当时众多的社会名流,这其中有教育厅厅长许绍棣,军统局长戴笠。

以上原因都成了之后郁王婚变的导火线,这点王映霞也是承认的:“做人难、难做人、人难做、做难人,导致和郁的不断争吵,以至出走,最后离开。

1937年,抗战爆发,郁达夫以笔为戎,以文聚力,以唤醒民众。并辗转印尼、新加坡等地办报,宣传抗日,从此再也没有回过那座曾经为他遮风挡雨过的小小茅庐,直至壮烈献身。

1940年,王映霞卖掉了这座喜忧参半的“风雨茅庐”,离开了这一曾经爱恨交织的伤心之地!

茅庐”现已列为浙江省的文物保护,因内部修缮,不对外开放,但王团长娓娓动听的叙说,仍然让听闻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变幻莫测的风雨年代。

四、求是书院

求是书院是我们这次寻访的最后一亇站点,但它却是浙江大学源起之处。

1896年,在“公车上书”后的第二年,杭州知府林启认为,杭州已有的书院“只空谈义理,溺志词章”,不适应革新和建设的需要,主张振兴实学,创办新学,培养人才,并提出筹建求是书院的建议。经浙江巡抚廖寿丰奏报清廷批准,求是书院于1897年5月21日正式开学。

图片

林启将座落在庆春门外的一个废弃庙宇普慈寺,改建为求是书院最早的学习场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发展。

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府,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书院以“振兴中华,御侮图强”为办学方针,注重实学,反对科举,在教授数、理、化等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国文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强意识,造就出了浙江第一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人才,如邵飘萍、陈独秀、许寿裳等。

1898年,求是书院第一批4位学生前往日本留学。因此,求是书院被后世誉为“开了中国官费留日风气之先”。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求是书院学生蒋百里等人组织励志社,发表文章抨击时政,遭致清廷追捕。书院以派往日本留学的方式保护了这批学生。1898年至1902年,求是书院资送何燏时、许寿裳、蒋百里、钱钧夫等32人赴日留学。

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求是书院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不断新生的过程。从最初的求是书院到浙江求是大学堂,之后又易名为浙江高等学堂,直至1928年,在停学十余年之后,国民政府又将其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然而,改变的只是称谓,不变的是师生们共同形成的“惟求其是、不计利害”的“求是”学风。求是书院源远流长,延至到今日的浙江大学,“求是”精神,已然成为浙江大学师生们的精神瑰宝。

图片
吴江新

关于“求是书院”,因浙大师生及后代们均已极为熟识,故王团长未作过多的赘述。到是曾经在浙大旧址上就读中医学的吴江新先生,谈到一个新鲜知识。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浙江中医学院曾在老浙大旧址上办学。“求是书院”的几座翘屋顶老旧大殿,是中医学院的学生食堂,每天进入大殿用餐,习以为常,没有人知道这里是“求是书院”的旧址,更没有人去关心爰护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医学院为提升校园建筑,改造老、旧、小项目,“书院”旧址被列入拆除改造项目。当77、78届的学生会知道了这一消息,立即联系了杭州市文保单位,杭州市派员调查落实,终以“文物”为依据,而予以保护,时至今日已被列为“全国文保”。

当年的学生会干部能有这样的文物保护意识,实为让人感慨,感慨之余,作为浙江大学是否应该感谢中医学院的学生会,若不是他们的尽力保护,浙江大学唯一留存的文脉遗迹,就荡然无存了,这将为浙江大学浓墨重彩的历史轨迹,留下深深的遗憾!

五、聚餐

中午的聚餐安排在“新周记”餐馆。

图片

每次聚会都会有一次聚餐,其目的一是交流互通,二是深入探讨,三是加深感情。大家都在为弘扬浙大“求是”精神,而试图作出一些有益的努力。每逢这种场合,王团长都会发表一番寓意深长的讲话,介绍新朋友,并把他们父辈在西迁及之后的工作,作一简明扼要地介绍,拈手即来,如数家珍,简直就是浙大西迁的一本鲜活字典。

几次聚餐的费用支出,各有特色,首次聚会的全部费用均由贵州湄潭县政府承担;期间也有王团长出书后所得的余款支付;但更多的方法是目前最为通行的AA制;而这次极为意外,西迁后代林宪律师为本次聚餐全款买了单。

图片
林宪

林宪是杭州著名的经济律师。父亲林新民,1942年浙大西迁贵州时,在遵义就读于电机系,1946年毕业留校,同时加入中共地下党浙大支部,参与组织并领导了影响全国的学生运动,“于子三运动”。1949年5月随军南下,参与接管杭州,任杭州市军管会成员;解放后历任之江大学党支部书记;浙江大学工会主席;浙江大学自动化专业筹备组副组长;浙大化工系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等职,1984年3月离休。

柔和淡雅的灯光下,聚餐散发着温暖和谐的气息。新朋老友相聚,情意绵绵。更有“罗苑群”群友李园园的美酒作伴,心随意通,杯酒相敬,此时此刻,岁月静好、友谊长存!

图片
马衡

再次感谢马衡老师的精心策划组织。

2024年5月2日写于华家池

2024年5月9日成稿

《求是村——我的第一村》76期

订阅号:求是村网上家园

洪保平 孙家鸣 全琅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