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州最后的穴居者,曾遍及大半个惠州的瑶民哪去了?

 天地一沙鸥1975 2024-05-12 发布于广东

坐标:惠州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新星村杨坑洞。

在蓝田乡文化站杨站长的陪同下,我们在一条小溪边下了车。跨过小溪,就是密密的竹林,穿行期间,耳听流水潺潺,鸟鸣幽幽,别有一种意境。大约走了五六分钟,我们来到了目的地。这里现在还有两个保存完好的洞穴。

这两个洞穴一大一小,洞口大约150厘米高。我们弯腰钻进去以后,发现洞内空间呈卵形,类似于老苏式坦克的炮塔。洞内陆面面积大约有10平方米,顶部的高度却有两米多,人们可以轻松在里面活动,做饭,居住都没问题。洞的墙壁是黄泥和草木灰特别涂抹过的,厚度足有十厘米。洞壁还有草木灰烧过的痕迹,这应该是为了防潮,而特意把洞壁熏得很干燥。

窑洞的顶上有通气孔,还有排水沟,防止雨水渗透进洞内。

这就是蓝田瑶族先民们居住的窑洞。

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省有关部门对蓝田的瑶洞进行考察时发现,里面还有残存的明代瓷片。因此,他们推断出,这些洞穴的形成不会晚于明代。当时,在蓝田发现了200余座瑶洞,后来由于地质原因坍塌,或者被建设开发所破坏,现在保存完整的已经非常少了。

蓝田乡的老人们回忆,家里的老人跟他们说,上世纪一二十年代,还有瑶民在窑洞里居住,距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

我们来查查资料,理一理蓝田瑶民的历史。

瑶民在惠州居住的历史很长。

自明朝起,瑶民就频频出现在地方志里。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归善瑶民起事,当地官府镇压,斩首千余级,招抚2900户。

这说明什么?在此之前,瑶民还不尊王化,此时才开始“编户齐民”,部分瑶民正式有了户籍。

被招抚的瑶民被称为“抚瑶”,他们还经常向官府示好。例如,公元1440年,博罗县的瑶民还专门到北京,向朝廷进贡马匹和地方特产,朝廷回赐给他们彩币,纱和绢等物品。公元1454年,归善县的瑶民也到北京“献礼”,照样得到丰厚的回赐。自此之后,关于归善,博罗的瑶民的记载渐渐减少。

从一些史料看来,过去惠州的瑶民非常多,而且现在的惠城区,博罗县,龙门县等几个县区都有分布,但是,为什么现在博罗和惠城区没有瑶民聚集居住区呢?

我猜测,被招抚的瑶民,可能慢慢被汉族同化,民族融合了。

然而还有相当多的瑶民没有被招抚,他们 居住在大山里,渔猎为生,并不服当地政府的管辖。这部分主要聚集在龙门一带。

蓝田乡的窑洞出现的时间,刚好就是这个时候。

明弘治九年(1496年),朝廷割增城县东北部的西林、平康、金牛三都,及博罗县西北部的一小部分地方,设龙门县。龙门县的设立,估计也是为了加强对这些“不服王化”的少数民族居民的管理。同时,龙门县的设立还有一个原因,加强对采矿的管理。明朝中叶,很多聚集在南昆山下面的铁岗开采铁矿,人数多的矿场居然有上千人,铁岗这一地名就是这么来的。

《龙门县志》也称:“龙门县之设,因弘治五年,从化盗起,结山峒之民,啸聚其间,险阻辽阔而不可治,督臣始建议置县控扼要冲,九年乃俞其请。”

大约从这时起,惠州的地方志上又频频出现一个词“山峒”。峒,泛指南方的少数民族。这个“山峒”,估计就是居住在深山里的没有被招抚的少数民族居多。例如,现在龙门的瑶族主要聚居于蓝田,历史上的蓝田很长时间里都被称为“上建峒”。

明朝灭亡那一年,还有数千峒民围攻龙门县城。

但是,清朝开始,惠州关于瑶民的记载渐少。估计除了被汉族进一步同化的以外,剩下的瑶民都隐藏在深山里,跟地方冲突减少,所以也没什么记载了。

因此众多的瑶民居住在蓝田乡大山的山洞里,也是很符合当时历史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