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记忆 | 唐玉恩: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温暖记忆载体

 hyd129 2024-05-12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唐玉恩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长期从事文化建筑、旅馆建筑和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程设计。秉持立足环境、尊重历史、回归本原、精心保护的设计理念,主持设计工程近70项,包括上海图书馆、绍兴博物馆、复旦大学逸夫楼、上海和平饭店保护扩建,上海四行仓库保护复原、上海历史博物馆保护等。获得奖项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4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 30 项等。主持相关课题研究并主编学术专著 10 本。

上海的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

上海是独特的特大型城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风貌极为丰富多彩。长期以来,不同时期建造的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古今相映、共存对话,共同构成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上海从历史中走来,并正走向更高的现代化水平。

作为长期在上海学习、工作的建筑师,无论创作新建筑还是做历史建筑的保护更新设计,我一直关注学习上海城市历史文化和风貌环境,这是创作工作的根基和营养。我们应该让新建筑立于本地、融入城市环境;让历史建筑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 上海城市之根

上海地区最初的陆地边缘线位于松江到青浦一带。随着长江口泥沙逐渐堆积,有先民来到滩地生活。松江是上海较早的先民聚居之处。元代中期(1292年)确立了上海县名,辖于松江府。

明代嘉靖年间(1533年)筑上海城,整个城墙呈不规则椭圆形。上海东临黄浦江,商贸航运兴市,城东从小东门(宝带门),大东门(朝宗门)一带到黄浦江边,码头繁荣、桅杆林立。

城市格局明显受河道的影响,城中有多条东西向的小河都是黄浦江的支流。现在这些河已被填埋成道路。老城厢顺着水系而来的道路必然是曲曲弯弯的,但保留了大量带有“桥”字的地名,也是一种城市记忆。

图片

    清同治年间上海县城图

1912年,上海城墙被拆除。现在仅大境阁附近还留了很少的一段城墙遗址。

在老城厢,尚留许多采用木构、坡顶、砖墙、石础等江南传统建筑形态的建筑,其中保存最好的是城院庙、豫园、文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世纪 50年代,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民用院',即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院”)承担豫园保护修复设计工作,对豫园的主要区域、20 余栋古建筑等进行测绘,绘制的精美手绘图留存至今。当时东院已无存,是陈从周先生(1918-2000)带着研究生恢复的。

图片

2009年豫园九狮轩

上海城南,宋代(977年)重建的龙华塔曾经历几度损毁与修葺。20 世纪 50年代,民用院重新测绘、考证,按照宋式原样修复。修缮过程得到陈从周先生、刘敦桢先生(1897-1968)的指导。

这些历史建筑具有浓郁的江南传统文化特色,是上海城市文化之根,是城市文化之瑰宝、历史连绵延续的见证。

· 租界开辟与拓展

上海于 1843年开埠。1845年辟第一块租界,位于老城以北、苏州河口之南,东临黄浦江的 830亩(约55.3万㎡)农田。早期的外滩建筑只是两层的'英国殖民地式'外廊式小房子。随租界迅速扩张,外滩建筑经过几次翻建,沿江连片。

20 世纪初,一些英国建筑师紧随欧美当时的建筑潮流而设计的外滩建筑的风格,从新古典主义到折中主义再到装饰艺术派(Art Deco)的各个流派都有呈现。1929 年建成的原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从建筑到装饰细部完整系统地表现了 Art Deco的建筑艺术形象;1934年,在外白渡桥北侧建成了原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1937年,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中国银行大楼落成。自此,外滩一线从北到南形成起伏有致的群体形象,这些建筑都留存至今,1996年上海外滩建筑群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租界建造的很多西式建筑,采用了先进的结构体系和设备。很多建筑材料和设备,如水泥、钢材、玻璃、电梯等都是进口的。

租界从外滩向西、向北扩展,随之引入更多西方各类建筑,有公寓、旅馆、医院、学校、电影院、工厂、仓库等,类型丰富。

当时英租界的市政管理由工部局负责,早期道路规划采用小路网模式,所有建筑都存有建设档案,这些为我们现在做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文献依据。

· 领先与超前——应用西方新技术

20 世纪初,上海曾有大量外资请外籍建筑师设计房子;也有留学欧美回国的中国建筑师,他们学习了西方的新科技、新思想在上海的建设中探索采用新技术。上海是中国最早使用电灯、水泥、钢筋混凝士及电梯的城市,也是最早在独立花园住宅(如绿房子)中使用定制电梯的城市。而在城市管理和市政设施方面上海作为最早开辟新式马路,最早使用西式路灯、上下水系统和煤气的城市,也体现了敢于领先的城市精神。

上海一方面是宽容的、包容的;另一方面也是领先的、超前的,善于吸取先进的流派、思想和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上海工匠善于学习吸收外来经验,并结合本地特点创新,这是上海迥然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质。

· 混杂与交融——上海的城市文化特质

上海的城市形象有多样性。在上海的城市文化中,一直留存着江南文化底蕴,并传承了一段漫长的时间。而当西方文化进入以后,租界和华界等不同地区的建筑形态,从彼此差异很大,到互相混杂交融,呈现中西合璧的状态,许多建筑风格并不纯粹。

如为适应人口剧增而产生的主要居住类型——大片里弄建筑群,其中既有独立式、老式石库门,也有新式里弄、简易工棚,标准悬殊、形态各异。它们有的采用西式,有的采用中式,有的内部中式、外部西式,形成了成片中西合璧的低层高密度、联排里弄建筑群,构成了上海的城市肌理与底色。

图片

低层高密度里弄群的城市肌理 90年代初 陈伯熔 摄

又如当时租界里开辟了南京路,起先南京路上的中国商号都采用江南的坡顶牌楼式立面,两层或三层。这种混杂与交融是上海城市文化的特质,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是格外突出的特点。

· “大上海计划”——建设中国式市中心区的探索

上海城市因为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而留下了一些重要的建筑群。1927年,上海被国民政府定为特别市。当时,租界区域租界区域占据从外滩往西的市区中央地段,且尚未收回,苏州河北与租界之南则是华界。国民政府决定将上海市政府放到位于上海市东北部的江湾。

1930 年左右制订了“大上海计划',并立即建设市府大楼,博物馆、图书馆。在建设期间,抗日战争的“战火”已点燃,但仍坚持建设,可以感受到当时要建设中国自己的大城市的决心。

当时,西方出现现代建筑思想,第一代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已感受到传承与创新的迫切,以及祖国的建筑文化的独特性与存在价值。在中山陵的方案竞赛中,任务书就曾提出'弘扬国粹”的要求。

任何一个历史思潮和相应建筑形态的出现,其实并非个人行为。

江湾的旧上海市政府规划及建筑设计由董大酉先生(1899-1973)主持,他曾是留美的研究生,这一规划参考了华盛顿特区的城市布局,有规整的大片草坪。市政府大楼设计得很堂皇,是钢筋混凝士结构的中式疏璃瓦大屋顶大楼,其东西两边分别是博物馆和图书馆,三者相距通远。如今,市政府大楼是上海体育大学的办公楼;博物馆是长海医院的医技信息展示楼;图书馆经修缮成为杨浦区图书馆。

图片

2007年,上海市杨浦图书馆(原旧上海图书馆)

当时,上海既有中国建筑师采用现代结构体系,以中西合璧的方式在设计中创作有分量的中国传统大屋顶建筑,也有外国建筑师在设计中仿效中国传统建筑。

所以说上海城市文化的中西合璧、海纳百川,是有建筑实物可兹证明的。

上海的城市发展也和世界历史有关联。如 1910 年在苏格兰爱丁堡召开的基督数国际宣教会议,对基督教传播制定了到不同国家传教,应当尊重当地传统文化的方针。随之,上海出现一些显由外国建筑师设计,但形式仿中国传统建筑形象的建筑。

例如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现华东政法大学),校园里有几栋楼的屋顶就采用了黑瓦、四角飞檐的屋顶。上海有几个数堂也采用了中式传统建筑形式,如多伦路上的“鸿德堂”。

图片

2007年,华东政法大学韬奋楼(原为建于1894年的原圣约翰大学怀施楼 )

又如西藏南路原基督教青年会大楼,高9层,由李锦沛(Poy Gum Lee,1900-1968)、范文照(1893-1979)、赵深(1898-1978)3位建筑师设计,建成于1931年。大楼造型从北京前门汲取设计灵感,采用简约的重门楼形式。这里曾是当时上海一个非常活跃的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有报告厅、展厅等,可举办各种社会活动。鲁迅(1881-1936)曾在这里与青年木刻家进行木刻展览座谈。

· 人民广场的变迁

人民广场是除外滩之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城市中心区、历史风貌区域。其原是1862年修建占地430 亩(约28.7万㎡)的跑马场,后来,环绕着跑马场四周建了很多如舞厅、戏院、电影院、百货公司、俱乐部、旅馆和餐馆等聚会、交际的场所,市井繁华。这一区域和外滩形成了互补,外滩集聚了银行、洋行等金融机构,而跑马场则集聚着娱乐和消费场所。

1949 年,租界已经收回,陈毅(1901-1972)任上海市市长。20 世纪 50年代,上海市决定将原跑马场的南半部改为人民大道和人民广场,北半部改建成市民共享的人民公园。西侧1933年建成的跑马总会大楼和西楼曾被改作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美术馆,2018年得到保护更新,成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至 20 世纪 90年代,人民广场南半部新建了上海博物馆北半部先后建了市政府大楼、大剧院、规划展示馆等。人民广场区域成功更新改造成为上海城市的市政、文化中心,凝聚人心、服务人民。

图片

1996年人民广场地区城市设计

同时,城市基本保留原环绕跑马场的整体空间格局,由此留存了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城市记忆。

一座城市在发展中,会有很多历史机遇,包括政治、经济、技术、科学的演进,以及文化、艺术等的繁荣。城市更新是持续进行的,城市是有生命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城市建设进程回顾

上海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列,开风气之先,许多政策都是在上海先试行的。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建筑师个人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上海改革开放有很多成果,城市建设是其中的硕果之一。

· 20世纪80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上海改革开放,成立的第一个新区是'上海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虹桥开发区”)。

当时上海迫切需要建设满足国际标准的高层办公楼和酒店用于改革开放后的经贸、展览及各种接待工作。一方面,在虹桥开发区建了国贸中心、太平洋大酒店和扬子江大酒店;另一方面在上海市区再建新的酒店,快速提高接待规模和等级,所以这一时期在市中心建成了上海宾馆、新锦江大酒店、静安希尔顿、华亭宾馆等宾馆建筑。

图片

1982年 的上海宾馆

改革开放初期,虹桥开发区的新建筑群及市区新旅馆群,让我们看到国际上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的进步,类型多样、流线复杂、空间新颖高效、结构设备先进……上海本地设计机构在与境外事务所的合作设计中学习并提高自身设计能力。

虹桥开发区具有开创性,它为20世纪90年代上海更大手的开发开放做了准备。

图片

20世纪80至90年代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 20世纪90年代

20 世纪 90年代,是蓬勃的飞跃发展期,跨江建设浦东新区是上海改革开放的大机遇。1993年,黄浦江边浦东的水平天际线被打破。

当时,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事务所合作设计超高层建筑特别与美国 SOM 建筑师事务所合作设计高 420m 的金茂大厦的设计建造实践,使上海建筑设计队伍在运用新的设计思想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等系列工程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从虹桥到陆家嘴,上海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与上海高层建筑的设计建造技术突破,有很大的关系。

图片

1998年的上海金茂大厦

图片

2023年陆家嘴高层建筑群

这一时期,在城市建设、经济起飞的同时,上海的文化建设也掀起高潮。10 年间涌现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八万人体育场、上海科技馆等各类重要文化设施,其中,上海图书馆新馆面积达 86,000㎡,进入国际十大图书馆行列。这些建设项目彰显了上海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市的格局。

· 21世纪初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快速膨胀,上海的常住人口达2,000 多万,居住问题格外突出。至21世纪初,通过向郊区发展、市区“拆改留',建造了大批高层商品房居住小区,整体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

同期,上海在浦江两岸建设世博会园区和各类配套工程;建设产业转型后的高新技术研发区;推进各高校及医院等的扩并、搬迁和提升。同时,地铁等公共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城市建设兼顾产业发展与民生。

各方持续推进中的上海城市更新工作

城市更新是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上海各届政府、各级相关主管部门、各相关行业、设计院、高校等都为此做出了卓越的工作,而这些工作仍在持续进行着。

城市更新中,调研历史建筑是备受重视的基础工作。20 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由民用院老院长陈植(1902-2001)牵头,上海院前辈章明总师等与同济大学以陈从周先生为首的团队,分头调研上海历史建筑,其中近代部分调研以民用院为主,古代部分调研以同济大学为主。进行这轮调研之时,近代建筑状态最接近其原貌,故为其后的研究者留下了宝贵资料。由陈从周、章明主编,民用院编著的《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于1988 年出版。20世纪 80 年代起,同济大学罗小未教授团队对上海近代建筑及其保护更新做了大量深入课题研究,成绩斐然,如1997 年出版、伍江编著的《上海百年建筑史》,1999年出版、郑时龄著《上海近代建筑风格》等,都是重要学术成果,起着学术引领作用。

上海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保护,给予了极大重视。较早组织了相关专家团队对上海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进行不同保护等级的认定工作;上海从20世纪 80 年代起就开始评定优秀历史建筑,这非常重要。保护更新需要有一定的规定和条例来指引、把控。上海很早就推出了保护条例、规定、技术规程,并通过大量实践不断完善技术规程,也及时建立规划,文保、房地系统中的主管部门,有力监管,推动了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保护等工作。这是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的。

营造城市空间和保留城市记忆

创设更多开放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保留更多城市记忆“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研究解决许多难题、开展城市更新规划及其深化细化等工作。城市更新既要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公共生活水平,又要切实保护城市风貌和城市特质。无论规划师、建筑师还是城市管理者,都应不断提升对城市空间和城市记忆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探索营造城市空间、保留城市记忆更合理的手段与方式。

· 追求城市公共空间创作的多样化

文化建筑的前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应当追求其文化品质。

譬如上海图书馆的前广场设计,着重表达其开放性、文化性。为减小建筑庞大体量对淮海路空间的影响,建筑中央以低层裙房作主入口,高层后退,主入口广场成为道路与图书馆的过渡空间,该广场呈环抱式空间界面,人们可以随意在此地漫步、感受文化氛围。二层报告厅的了3片外墙,以异形面砖拼贴中国古象形文字'日月山川”构成的艺术图案,寓意人类知识如宇宙般浩瀚;靠淮海路侧,立着象征智慧运动的不锈钢雕塑'智慧树'。这些设计和雕塑,使馆前空间具有了文化意义。

图片

1996年上海图书馆主入口和东塔

图片

1996年上海图书馆报告厅外墙“日月山川”图案

再如位于人民广场西侧的上海历史博物馆,其东、西楼之间有个樱形庭院,虽开口向南京路,但曾被3层高的搭建封堵。2018 年在改造中拆除搭建、移走杂乱灌木、保留几棵优美的香樟树、下面铺设大片草皮,这庭院就轻盈、通透地向南京路开放了。这里既可作户外展览、集市,与城市空间产生交流,又可供市民休闲,在庭院中欣赏两边优雅的文物建筑立面,或在花园里喝咖啡,都令人倍觉亲切

图片

2018年上海历史博物馆及开放的楔形庭院

我们需要秉持包容的态度,为公众创作更多样的、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使市民体验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让上海的工业遗存保留记忆、焕发新生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祥地,也是现代重工业、轻工业发展基地。上海的工业遗存保护更新有很多成果。伴随商业活动上海城市中工业的影子无处不在,大到几平方公里的大工厂,小到里弄工厂,嵌入上海的角角落落。而更多的则是中小型工厂。

20 世纪 90 年代后,虽然许多产业转型,但厂房都仍在使用寿命之内,这些建筑还能够承受相当大的荷载。因此工业遗存是完全可再利用的城市资源,可通过保留主厂房、主设备,并应配备必要的展示,说明建厂史、生产史。郑重保留的不仅是产业记忆,也是不可忘却的城市社会记忆。

同样重要的,是注入新的功能,让工业遗产发挥新的作用如上海杨浦滨江、徐汇滨江等处,有些保留的老工业厂房和设施设备,在更新改造中,成功注入了展览、培训、体育运动、表演、专题公园等新功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应。工业遗产的新生将催生城市的新鲜活力。

我们希望通过对老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将城市记忆保留在人们的内心里。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地四行仓库的修缮为例,抗日战争中的上海饱受战火,在四行仓库的保护修缮设计中,建筑师调查并部分恢复在保卫战中受损严重的西墙,并在仓库西部设立'抗战纪念馆”、西墙外设立'晋元纪念广场”,以纪念悲壮的抗战历史事件,保留这段沉痛的城市记忆。纪念馆投入使用后,公众在节日期间会自发前往晋元纪念广场献花,令人感动。

图片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西墙

· 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成就及思考

城市化进程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经济、科技、市政、文化、民生及铁路、航空港、航运等方方面面的布局和开拓。上海历代政府所制定的宏观计划、规划所确立的大格局,和全市各方的不懈努力,使城市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

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快速发展时期未及思考的问题,逐渐在这几年显现出来。

一方面,当时为解决人口居住压力,在市区建高层住宅小区。有的高层住宅区地块,紧贴着苏州河或黄浦江岸,未留出必要的公共绿地空间,而滨水空间是城市的重要公共资源。20年后的今天,社会认识有很大提高。市政府倡导的“一江一河”贯通工程,将河边和江边本应属于市民公众的、难得的公共区域,经过艰难的协调,贯通并建成为绿化步道等惠民设施,结合周边绿地公园大大提升附近居民居住环境,深得民心。

图片

上海黄浦江两岸滨江贯通工程后的北外滩滨江公共空间

另一方面,虽然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建筑数量与日俱增,但外部公共空间还不足,尚未形成大小尺度不同的系列广场空间;尚缺有吸引力的大中型公共雕塑等公共空间艺术品。这些内容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大城市的文化氛围。

此外,上海对待既有建筑的理念,曾经历一段'拆改留”的时期,有部分质量尚可的历史建筑和里弄建筑在此期间被迫消失非常遗憾。如今,政策转变为“留改拆'(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倡导城市更新中的“旧改”和“零改”,大家深切期盼工作深化、细化,为城市更多地留住乡愁。

· 城市更新是发展的深化和提升

经过改革开放后 45 年的快速发展,如果以现代设施齐全的高层建筑为现代化的标志,上海城市现代化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我们看上海的鸟瞰图,可以发现上海的城市形象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图片

上海市区夜景

但是目前,上海进入存量时代的城市更新阶段,我们却难以找到较大面积的、保留上海原来特有的里弄群城市肌理的区域。即便在作为上海文化之根的老城厢,原有城市肌理也难以完全保留。

近几十年来上海的开发模式可能都以房地产导向为主,即仅考虑地块内的容积率自我平衡,这就导致每块地都在内部设置低层、在边缘处设置高层。连片看,原有的城市肌理已支离破碎,地块之间都隔着高层群,令人惋惜!如果继续当前的开发模式,老城厢的城市记忆将不复存在。

我想呼吁,是否可能向其他城市学习,突破原定方法,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允许对容积率进行本区内的跨地块平衡,甚至于跨区的跨地块平衡。以此,对如老城厢这样独特的城市肌理进行相对完整的更大面积的保留,从而保存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历史风貌。

期待未来,上海让生活更美好

总体而言,海纳百川的上海在不同的城市地段,有不同流派与风格的建筑呈现,并各自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上海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丰厚程度、多样化和综合性在全国少有,在国际上也不多见。对我们学建筑的人来说,上海是一本无比丰富的城市教科书。

期待在未来,上海的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能够充分彰显出她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前瞻性。希望上海这座城市更加人性化、为公众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呵护、保留的城市记忆是为风云岁月留痕。希望在上海有更多具有城市记忆氛围的公共空间,让人们可以在其中体验岁月,感受这座城市的无穷魅力,从而更加热爱上海。


文章来源:《建筑实践》-上海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