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语文模拟卷(一)

 一中大语文 2024-05-12 发布于福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国之魂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文化孕育着民族的根与魂,是发展的最终归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守住文化自信是当下发展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文化自信需要“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的传承过程。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民族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是见证历史的文化遗存,是滋养精神血脉的宝贵财富,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迅速迭代的社会里,传统文化处于被遗忘的风险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不忘本来,方能源远流长,筑牢文化自信只有从传承传统文化开始,建立国人对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才能更加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需要“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的创新方式。创新是文化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根本。近年来各种文化类节目频频出圈,创新节目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今随处可见的汉服文化,各种文创作品上的文化元素,还有古建筑的修复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展现着文化之美。唯有在不断创新中,中华文化才能焕发新活力,才能被更广大的年轻人接受。要主动了解当下文化需求,借助现代化的科技传播手段,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美,去展示更深厚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需要发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共识。文化自信不在于故步自封,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再到“一带一路”,从古至今,一次次文明的交流碰撞,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也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中华文明,为国人带来空前的文化自豪感。在与国外文化交流的基础上,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更要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才能让文化自信真正为中国增添底气。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要求,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底气,要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坚守,迈出更加自信从容的步伐,建设文化强国。

(摘编自李宇昕《筑牢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材料二:

广大乡村蕴藏着充满特色风情的文化资源。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有着大量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以及自然风光、田园景观等;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来说,乡村的民族节庆、传统民俗、戏曲曲艺等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文化认同是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确认与接受,是对乡村生活方式、文化行为、思维模式的认可与遵守。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乡村文化是传统农耕文明的表现,蕴藏着深刻的历史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乡村文化形态既包括家族宗祠、农业遗迹等物质的部分,也包括民间曲艺、手工技艺等非物质部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和数字技术采集、记录、储存乡村文化资源,建设具有特色的数字化乡村文化馆、乡愁馆,挖掘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认识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是维系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

当下,乡村的主要任务是立足乡村实际,把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农村农民发展需求等结合起来,汲取城市文明及其他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美向善,使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文化自信构建中有内驱力和感召力的核心力量。借助新媒介平台,农民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建歌舞队、书画社等文化自治组织,自导自演乡村春晚,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培养一批熟悉和热爱乡村文化的乡村“文化带头人”,挖掘乡村文化活力,坚定乡村文化自信。

(摘编自曹阳《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振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日新月异与信息迅速迭代导致传统文化被遗忘,如果忘掉本来,传统文化就无法传承,文化自信就无法坚定。

B.中华文化必须不断地创新,且考虑人们的需求,被更广大的年轻人接受,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生命力持久。

C.乡村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十分丰富,后者对我们挖掘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作用。

D.乡村振兴不能只依靠外力,还要靠内生动力,调动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就调动了乡村文化自信构建的核心力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次次文明的交流碰撞,为国人带来空前的文化自豪感,是因为国人在与外国文化交流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比外国文化更优秀。

B.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核心要求,如果长期打击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就可能会使其失去民族的根与魂。

C.文化自信是不能凭空产生的;既要追溯历史、挖掘传统、促发创新,也要与其他文化碰撞、取长补短、去旧扬新,才能有自信的底气。

D.无论是国家增强文化自信还是乡村振兴文化自信,都应顺应时代特点,考虑人的需求,依靠、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文化焕发活力。

3.下列做法,最符合材料一“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观点的一项是(3分)

A.50多个国家地区的代表汇聚敦煌,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召开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

B.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丝路花雨》在深圳、海南、福州、南京、杭州、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留下飞天曼妙的身姿。

C.来自世界各地的380名黎氏族人代表在长治黎城西周黎氏古墓遗址公园广场祭祀先祖黎侯,并成立华夏黎氏慈善基金会。

D.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目前中国每年出国留学的硕士人数在15万人左右,拓展国际视野,增强竞争力与发展潜力。

4.结合材料二的观点,对下面这则报道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品名厨粤菜佳肴、赏传统貔舞,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乡村旅游吸引了不少“村外人”慕名而来。近日,作为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中心镇,新龙镇充分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作用,依托全区产业基础优势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辐射带动,与龙湖街、九佛街共同绘就知识城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据介绍,新龙镇通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弘扬当地传统文化,做好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吴焕东是新龙镇大坦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貔舞的第六代传人。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大坦村貔舞队成员已有40多人,并且多数是青少年。令吴焕东颇为自豪的是,舞队经常在省、市、区各级文化活动中登台亮相。

A.貔舞属于广州具有特色风情的乡村非物质文化资源。

B.传统貔舞能吸引很多“村外人”,说明其具有经济价值。

C.舞蹈队发展到40多人,吴焕东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D.貔舞的传承说明农民认同传统生活方式,想回到过去。

5.请结合材料一对鲁迅《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到的做法进行点评。(6分)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远处的青山

[英国]高尔斯·华绥

不仅仅是在这刚刚过去的三月里,在一个充满痛苦的日子——德国发动它最后一次总攻后的那个星期天,我还登上过这座青山呢!①在那个阳光和煦的美好天气,南坡上的野茴香浓郁扑鼻,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我俯身草上,暖着面颊,一边因为那新的恐怖而寻找安慰,这进攻发生在连续四年的战祸之后,益发显得酷烈出奇。

“但愿这一切快些结束吧!”我自言自语道,“那时我就又能到这里来,到一切我熟悉的可爱的地方来,而不致这么伤神揪心,不致随着表针的每下滴答,就又有一批生灵惨遭涂炭。难道这事便永无完结了吗?”

现在总算有了完结,于是我又一次登上了这座青山,头顶上沐浴着十二月的阳光,远处的海面一片金黄,这时心头不再感到挛,身上也不再有毒气侵袭。和平了!仍然有些难以相信。不过再不用过度紧张地去谛听那永无休止的隆隆炮火,或去观看那倒毙的人们,张裂的伤口与死亡。和平了,真正地和平了!战争继续了这么长久,我们不少人似乎已经忘记了1918年8月战争全面爆发之初的那种盛怒与惊愕之感。但是我却没有,而且永远不会。

在我们一些人中,这场战争主要会给他们留下了这种感觉:“但愿我能找到这样一个国家,那里人们所关心的不再是我们一向所关心的那些,而是美,是自然,是彼此仁爱相待。但愿我能找到那座远处的青山!”关于忒俄克里托斯的诗篇,关于圣弗兰西斯的高风,在当今的各个国家里,正如东风里草上的露珠那样,早已渺不可见。即或过去我们的想法不同,现在我们的幻想也已破灭。不过和平终归已经到来,②那些新近被屠杀掉的人们的幽魂总不致再随着我们的呼吸而充塞在我们的胸臆。

和平之感在我们思想上正一天天变得愈益真实和愈益与幸福相连。此刻我已能在这座青山之上为自己还能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而赞美造物主。我能在这温暖阳光的覆盖之下安然睡去,我甚至能心情欢快地去做梦。即使做了噩梦,睁开眼睛后也就一切消失,我可以抬头仰望那碧蓝的晴空而不会突然瞥见那里拖曳着一长串狞可怖的幻象。我终于能一动不动地凝注着晴空,那么澄澈而蔚蓝,而不会时刻受着悲愁的拘牵。

天空中各种禽鸟的飞翔,海鸥、白嘴鸭以及那往来徘徊于白垩坑边的棕色小东西对我都是欣慰,它们是那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一只画眉正鸣啭在黑莓丛中,那里叶间还晨露未干。轻如羽翼的新月依然隐浮在天际,远方不时传来熟悉的声籁,而阳光正暖着我的脸颊。这一切都是多么愉快!这里见不到凶猛可怕的苍鹰飞扑而下,把那快乐的小鸟攫去。这里不再有歉疚不安的良心把我从这逸乐之中唤走。到处都是无限欢欣,完美无瑕。俯瞰从此处至海上的一带平芜,它浮游于午后阳光的微笑之下,几乎活了起来,这里没有树篱,一片空旷,但有许多炯炯有神的树木,还有那银白的海鸥,翱翔在色如蘑菇的耕地或青葱翠绿的田野之间——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是只有大自然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而且那观赏大自然的人的心情也分外悠闲的时候,才能见得到的。

在这座青山之上,我对战争与和平的区别也认识得比往常更加透彻。在我们的一般活动当中,一切几乎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我们并没有领得更多的奶油或更多的汽油,战争的外衣与装备还笼罩着我们,报纸杂志上还充溢着敌意仇恨;但是在精神情绪上我们确已感到了巨大差别,那是久病之后逐渐死去还是逐渐恢复的巨大差别。

据说,此次战争爆发之初,曾有一位艺术家杜门不出,把自己关在家中和花园里面,不订报纸,不会宾客,耳不闻杀伐之声,目不睹战争之形,每日唯以作画赏花自娱——只不知他这样继续了多久。难道他这样做便是聪明?难道一个人连自己头顶上的苍穹也能躲得开吗?连自己同类的普遍灾难也能无动于衷吗?

整个世界逐渐恢复——生命这株伟大花朵慢慢重放。③我把手掌狠狠地压在草叶上面,然后把手拿开,再看那草叶慢慢直了过去,脱去它的损伤。我们自己的情形也正是如此,而且永远如此。战争的创伤已深深侵入我们的身心,正如严霜侵入土地那样。在为了杀人流血这桩事情而在战斗、护理、宣传、文字、工事,以及计数不清的各个方面而竭尽努力的人们当中,很少人是出于对战争的真正热忱才去做事的。如果我们能把自那第一声战斗号角之后一切男女对战争所发出的深切诅咒全都聚集起来,那些哀歌之多恐怕连笼罩地面的高空也盛装不下。

然而那美与仁爱所在的“青山”离开我们还很遥远。什么时候它会更近一些?人们甚至在我所偃卧的这座青山也打过仗。这里白垩与草地上的工事的痕迹,表明这里还曾宿过士兵。白昼与夜晚的美好,云雀的欢歌,香花与芳草,健美的欢畅,空气的澄鲜,星辰的庄严,阳光的和煦,还有那轻歌与曼舞,淳朴的友情,这一切都是人们渴求不的。④但是我们却偏偏要去追逐那浊流一般的命运。所以战争能永远终止吗?……

这是四年零四个月以来我再没有领略过的快乐,现在我躺在草上,听任思想自由飞翔,那安详如海面上轻轻袭来的和风,那幸福如这座青山上的晴光。

(高健译,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了两种青山:一种是眼前的、身处其中的青山,一种是美与仁爱所在的青山。后者是作者追寻的理想境界。

B.“随着表针的每下滴答,就又有一批生灵惨遭涂炭”说明战争导致每秒都有大批人死去,包含作者对战争的痛恨。

C.第六段作者描写了青山白天与夜晚的景象,天空与黑莓丛中的小鸟、近处的山与远处的海,渲染了和平安宁的氛围。

D.文章描写对象众多、异彩纷呈,但都没脱离青山、战争、和平等外在线索,并且内在的感情不断起伏,贯穿全文。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远近、视嗅结合,描绘了美好温馨的青山景象,反面烘托作者的恐惧。

B.句子②中幽魂充塞在胸臆令人想起《记念刘和珍君》中“艰于呼吸视听”的感觉。

C.句子③以草比喻人类遭受战争损害之后会慢慢恢复活力,并且对此充满信心。

D.句子④“偏偏要去”“能永远终止吗”分别表现了对人性的无奈、对停战的希望。

8.第五段中“我已能”“我甚至能”“我终于能”语意有何区别?词语的细微变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9.第八段写了一位艺术家躲避战争的做法,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请加以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钴姆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钻姆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③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材料二:

右溪记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回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注]①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当司马,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此篇为第三篇。②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类似堤坝。③回巧:呈巧。④《右溪记》作于唐代宗广德、永泰年间,当时作者元结正在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任上。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今弃A是州也B农夫渔父C过而陋D之E价F四百G连岁H不能售。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处于,处在,与《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中“当”的意思不同。

B.嘉,美好,与《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中的“嘉”用法不同。

C.名,意思是说出,与成语“莫名其妙”中的“名”意思用法相同。

D.逸民,指避世隐居之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文中指前者。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钴姆潭西小丘记》与《右溪记》开篇都交代了写作对象所处的位置,并描绘了写作对象的奇景,都对石头进行了刻画,但详略不同。

B.《钴姆潭西小丘记》刻画石头,强调了石头的数量多、形态奇,运用拟人、比喻使无生命的石头呈现动态与生机,为下文议论抒情作铺垫。

C.《钴姆潭西小丘记》写作者与朋友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与耳朵感受周围环境,可用“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形容。

D.两位作者对小丘与右溪都进行了治理并刻石命名,想象它们如果处在城市繁华、人口众多之处,都会成为都市美景并且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2)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以裨形胜。

14.小丘和右溪有怎样共同的遭遇,有怎样的象征意义?(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15~16题。

洞仙歌

刘秉忠

仓陈五斗,价重珠千斛。陶令家贫苦无畜。倦折腰闾里,弃印归来,门外柳、春至无言自绿。

山明水秀,清胜宜茅屋。二顷田园一生足。乐琴书雅意,无个事,卧看北窗松竹。忽清风、吹梦破鸿荒,爱满院秋香,数丛黄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依次描写了陶令做官、弃官、归乡环境、归乡生活等内容,思路清晰。

B.陶令俸禄虽是陈米五斗,但却觉得极其珍贵,因为可以解决家庭燃眉之急。

C.词人撷取柳、山、水、茅屋、田园等典型意象,营造出静谧清雅的氛围。

D.“卧看北窗松竹”与《归去来兮辞》“抚孤松而盘桓”的松都象征陶令的人格。

16.请谈谈你对本词末尾三句的理解,并说说这三句有何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是因为“            ,            ”。

(2)镜子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古人常借镜子表现美人梳妆或年华易逝,如《阿房宫赋》写道:“            ,            ”

(3)学生王刚在作文过程中,想通过加入长江的意象增强恢宏之感,通过查阅资料,他写下了“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这是一种美丽的甲虫,①小小的,黑黑的,有一个白绒肚皮,形状是圆的,像一粒樱桃的核,当它用翅膀的边缘擦着腹部的时候,就会发出一种柔软的“唧唧”声,【A】就像小鸟看见母亲带着食物回来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雄的甲虫头上还长着一个美丽的角。

我是在一个长满蘑菇的松树林里发现这种甲虫的。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秋季气候温和的日子里,我们全家都喜欢到那儿去玩。②那个地方几乎什么都有:【B】有用细枝做成的老喜鹊的巢;【C】有饶舌的怪鸟吃饱后在树上互相嬉戏、追逐;有兔子突然从树丛里跳出来,翘着它们的短尾巴;那里还有可爱的小河,可以给孩子们筑隧道,这种河很容易堆成一排小屋,我们用草盖在屋顶上,算是草屋,一段芦草插上屋顶便成为烟囱。③微风轻轻地掠过松针,发出轻轻的叹息声……我们就在这美妙的音乐中开始了我们的午餐。

④的确,对于小孩子们来说,这是个真正的乐园!我到这里来最大的乐趣便是守候那些找蘑菇的甲虫们,它们的洞到处都可以看到,而且门是开着的,在洞口堆着一堆疏松的泥土。洞大约有几寸深,一直向下。当我用小刀一直挖下去的时候,我总是发现这种洞是空的,甲虫们已经乘着夜色离开这里了,它在这里做完了它的工作后,便迁到别处去了。【D】这种甲虫是个流浪者,并且是个夜行客,随便什么时候,它能很容易地在别处另筑新巢。

18.下列对文中ABCD四处使用的修辞,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就像小鸟……的声音一样”使用比喻,使声音具体可感。

B.“有……有……有……”,运用排比,突出松林里所见所识的丰富。

C.“饶舌的怪鸟”运用拟人,写出怪鸟的唠叨、多嘴,给人以亲切感。

D.“是个流浪者,并且是个夜行客”运用比喻,表现甲虫的生活习性。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用逗号隔开表示大小、颜色、形状等的四个短语,突出描写角度的多样。

B.②用冒号表示总领下文,用分号隔开几个并列的层次,使描写层次清晰。C

.③用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尽,表现微风掠过松针引发人们各种丰富的联想。

D.④用叹号表达了强烈的喜悦之情,与“真正”“的确”共同使用,加强了语气。

20.请发挥想象,对画横线句子进行扩写,不少于50个字。(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①2022年,数字人大量涌现而出,②以“敦煌飞天”为蓝本打造的虚拟数字人“天好”、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文天天”等,③或在文博场所化身为导游,④或承担文化短剧主角,⑤或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象将传统文化故事讲得栩栩如生。所谓数字人,是现实生活中人类身份在数字世界中的“替身”“化身”“分身”。    A     ,数字人是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技术于一体的计算机应用,但光有技术支撑还不够,     B      。目前,一些虚拟数字人取材于传统文化,打造出全新IP,在形象外观上对传统文化进行视觉化呈现。如“梅兰芳孪生数字人”改善了国际建模技术在中国应用的适用性,形成了“东方路径”的数字人物表现技术,使数字梅兰芳表演更具东方人物特征。

未来,在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   C   。在艺术场景的再现与应用方面,数字人技术可以修复或重现一些经典的艺术情境或艺术角色;在打造数字文旅产品方面,数字人可以与进入虚拟现实的文旅场景中的游客进行互动;在数字艺术场景或角色创作方面,数字人可以与演员同台表演。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文中标号的文字表述有误,请指出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美食珍馐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爱默生《论新英格兰改革者》)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解析】A项,“导致”错,“科技日新月异与信息迅速迭代”“传统文化被遗忘”之间并无因果关系,且传统文化只是处在被遗忘的风险中。B项,“被更广大的年轻人接受”“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生命力持久”都是“创新”导致的结果,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前提条件与结果的关系。C项,“后者”范围缩小,前者也有重要作用。

2.A【解析】“中国文化比外国文化更优秀”于文无据。

3.A【解析】A项符合材料一“文化走出去,与外国文明交流碰撞、互相借鉴”的特征。B项属于在国内的演出,并非“走出去”;C项是“走回来”;D项是“留学生”的行为,不属于“中国优秀文化”。

4.D【解析】“认同传统生活方式”解读错误,原文是“乡村文化认同是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确认与接受,是对乡村生活方式··的认可与遵守”。“想回到过去”无中生有。

5.①文化要传承,传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割裂历史。“送去主义”者只能送“一批”古董、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可见其穷酸贫乏、文化自卑。②文化要创新,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美,不能故步自封。“送去主义”者的做法不是拿古董就是拿古画,即使拿新画,也为数不多,缺乏创新。③文化要交流,以此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不能只是一味送出去,崇洋媚外。“送去主义”者“送去”之后“不知后事如何”,自以为“发扬国光”,可见其崇洋媚外、自欺欺人的可笑。(每点2分)

6.C【解析】“夜晚的景象”错误。第六段末尾总结说“大自然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

7.D【解析】“对停战的希望”解读错误,这是在表达对战争可能再次来临的忧虑。

8.语意的区别:“我已能”意思是我已经能够,对自己的状态基本满意;“我甚至能”意思是我做到了平时做不到的事,含有惊喜之情;“我终于能”意思是理想终于实现、愿望终于满足,含有满足、欣慰之感。(3分)效果:通过词语的细微变化,表达了愉悦之情逐步深化的过程,(1分)具体表现了“和平之感一天天变得愈益真实和愈益与幸福相连的过程”。(2分)

9.①艺术家消极逃避并不是聪明的做法,也不现实。②人应该正视战争的残酷,同情同胞们的苦难,担负起责任,努力避免战争。(两点5分)

10.BEG【解析】“也”是句末语气词,故B处停顿一次;“过而陋之”主语是“农夫渔父”,“价四百”主语是“价”,主语变化了,所以“之”后,“价”前E处停顿一次;“连岁”是最后一句的时间状语,与前一句隔开,故G处停顿一次。

11.A【解析】A项,“意思不同”错误,两个“当”义均为处于、处在。B项,两个“嘉”的意思分别是形容词“美好的”;动词“赞许、赞扬”,用法不同。C项,成语“莫名其妙”的“名”义为称说、说出。D项正确。

12.D【解析】“都进行了治理并刻石命名”错误,柳宗元并没有给小丘命名。

13.(1)(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主”“货”“售”各1分,句意1分)(2)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使人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俾”“裨”“形胜”各1分,句意1分)

14.①都被抛弃,被冷落,无人问津;遇到知己被治理开发,显露出奇景或美景。(1分)②都象征着人才怀才不遇;(1分)都寄托着作者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找到西山后的第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走两百步,又发现了钻姆潭。钻姆潭西面二十五步(的地方),在水流急而深的地方是一道坝。坝顶上有一座小丘,(小丘)上面生长着竹子和树木。小丘上的石头突出隆起、高高耸立,破土而出、争奇斗怪的,几乎(多得)数不清。那些重叠着、相负而下的石头,好像是(俯身)在小溪里喝水的牛马;那些高耸突出、如兽角斜列往上冲的石头,好像是在山上攀登的棕熊。

小丘很小,不到一亩,可以把它装到笼子里占有它。(我)打听它的主人是谁,(有人)说:“这是唐家不要的地方,想出售却卖不出去。”(我)问它的价钱,(有人)说:“只要四百文。”我很喜欢(这个小丘),就(把它)买了下来。李深源、元克己这时和我一起游览,(他们)都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收获。(我们)随即轮流拿起工具,铲割杂草,砍伐杂树,点燃大火把它们烧掉。美好的树木树立起来了,秀美的竹子显露出来了,奇峭的石头呈现出来了。(我们)站在小丘中间眺望,(只见)高高的山岭、漂浮的云朵、潺潺的溪流、自由自在游玩的飞鸟走兽,全都欢快地呈巧献技,来为这个小丘效力。(我们在小丘上)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听到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体悟到的是幽深恬静的境界。不满十天(我)就得到了两处风景胜地,即使古代爱好山水的人士,或许也没有到过这样的地方吧。

唉!凭着这小丘优美的景色,(如果)把它放到(京都附近的)沣、镐、鄠、杜(等这些繁华的地方),那么争相购买、喜欢游赏的人每天增加几千文钱(购买)反而(恐怕)更加买不到。如今(它)被抛弃在这(荒僻的)永州,连农民、渔夫走过也鄙视它,售价(只有)四百文钱,一连几年也卖不出去。而唯独我和李深源、元克己因为得到它了而高兴,难道遇到这个小丘真的要靠运气吗?(我)把这篇文章写在石碑上,用来祝贺(我和)这小丘的遇合。

材料二:

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水流冲刷两岸,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样子。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深得清静之道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使人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边,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15.B【解析】“因为可以解决家庭燃眉之急”理解错误,陶令因家贫做官,之所以觉得“仓陈五斗,价重珠千斛”,是因为这是他“折腰闾里”,牺牲自身尊严换来的。

16.理解:结尾三句的意思是,忽然而来的清风吹醒了他空阔而朦胧的梦,梦醒后,他起身闻着菊香,悠然地观赏菊花。(2分)妙处:①通过睡醒后悠然赏菊的行为表现。陶令隐居生活的闲适自在。②“菊”与上片末的“柳”、下片中的“松竹”相映成趣,象征(烘托)诗人的高洁品性。③表面上是在写陶令,实际上也在写诗人自己。④以景结情,含蓄蕴藉,意境悠远。(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17.(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分)(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2分)(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分,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18.A【解析】“就像小鸟……的声音一样”并非使用比喻,只是将两种声音放在一起进行类比。

19.C【解析】③用省略号并非表示列举未尽,省略号在这里表示意在言外、言尽意不尽。

20.示例:洞口圆圆的,黑洞洞的,往里面看什么也看不见;旁边堆着疏松的泥土,细看上去,泥土是一粒一粒的,颜色比地面要深一些,像是刚从洞里挖出来不久,散发着特有的气味。(有细节描写2分,能从色、形、味觉、触觉、嗅觉等角度进行合理想象2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21.A从技术角度说B必须用文化打底(还要靠传统文化支撑)C数字人技术大有可为(数字人技术应用广泛)(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2.①“大量涌现而出”改为“大量涌现”;④“承担文化短剧主角”改为“担任文化短剧主角”;⑥“讲得栩栩如生”改为“讲得有声有色”。(每处1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美食珍馐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英]莎士比亚《爱的徒劳》)

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美]爱默生《论新英格兰改革者》)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立意指导】

材料由两则名言构成。第一则名言探讨了吃美食珍馐的两种作用:充实肌肤与闭塞心窍。“却”字说明语意重点在于强调美食珍馐对人心灵的消极意义。材料二“吃过饭”代表人的饱食状态,“变得保守”是形容人的心灵状态。因此两则名言是有共同点的:人一旦满足于眼前的物质或者追求过度的物质享受,心灵就会处于消极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人如果重视身体感官的享受,心灵或精神就会闭塞、保守、枯竭、干涸。由此可以联想到“逸豫可以亡身”“五味令人口爽”等传统哲理名言。写作此文,可探讨物质(物欲)与心灵(精神)的关系,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参考立意:

①莫让物质享受羁绊心灵的飞翔;

②身体饱食,不如心灵饱食;

③让心灵也吃上美食珍馐。  

美食与心灵:一场关于满足与追求的思辨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美食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当我们沉醉于美食的味蕾盛宴时,是否曾意识到,过度的物质满足可能会闭塞我们的心窍,甚至让我们变得保守而缺乏创新精神?这正是莎士比亚和爱默生所警示我们的。

莎士比亚在《爱的徒劳》中曾言:“美食珍馐可以充实肌肤,却会闭塞心窍。”这句话道出了美食与心灵之间的微妙关系。美食固然能给我们带来身体上的满足和愉悦,但过度的追求和享受却可能让我们陷入物质的泥沼,忘记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成长。我们的心灵如同一片广阔的田野,需要不断地耕耘和灌溉,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表面的富饶。

与此同时,爱默生在《论新英格兰改革者》中提出的观点也值得我们深思。他说:“人一吃过饭就变得保守了。”这里的“吃饭”可以理解为对物质满足的追求,而“保守”则指的是思维和行动上的僵化和缺乏创新。当我们的心思都被物质满足所占据时,便难以再有空间和动力去追求新的思想、尝试新的行动。这样的保守不仅限制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那么,如何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心灵的开放和创新呢?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美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内心的充实和满足,而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其次,我们需要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让我们的心灵保持活跃和敏锐,避免陷入保守和僵化的境地。最后,我们需要学会适度地节制自己的欲望。过度的追求和享受只会让我们迷失方向,而适度的节制则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独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时常反思自己与美食的关系。美食是一种享受,但更是一种责任。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份食物,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同时也要警惕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

美食与心灵,如同一对相互依存的双胞胎。我们应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滋养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品味到生活的美好和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