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后心理应激,先学情绪自救

 yygltj 2024-05-12 发布于广东

距离汶川地震发生已有16年了,每每想起震后倒塌的建筑、遇难的同胞、幸存者的悲伤与麻木,我们仍然“心有余震”。找到正确的方法,缓解震后心理危机,我们先要学会应激事件后的情绪自救方法。

图片

经历应激事件后,很多人会出现应激反应,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狩猎式反应”。它是人类在面对突发灾害事件时保护自己的正常反应,通常是短暂的,并不是病态的。当事人可在生理层面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增高、血压上升、心率和呼吸加快等。在心理层面,地震会给人带来哀伤、抑郁、痛苦、内疚、愤怒、无助、丧失信心等情绪反应。若反应过于强烈又持续较长时间,机体便可能进入衰竭状态,出现生理和心理功能紊乱,甚至产生疾病。

应激反应是否强烈,与个体的认识水平、处理应激事件的经验有关。所以,我们掌握应激事件的情绪自救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恐惧紧张、类似神经质的行为,但暂时的心理和行为失调不是心理疾病,情绪自救可以避免发生不良角色认同,防止产生持续的消极行为进而导致人格问题。

心理层面的震后应激反应主要是焦虑情绪,以下做法可以帮助那些经历过灾难的人。

第一,接受伤痛的感觉,先平静下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地震之后,伤痛的感觉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正常现象,不用强行忘记。

◆利用好多巴胺,照顾好自己。尽可能地吃好、休息好。享用美食会让人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让人暂时忘记痛苦与不快。呼吸吐气时关注自己的腹部有助于减压。如果失眠,可以用舒缓的音乐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借助药物入眠。

◆减少接触地震场景的机会。不要重复看电视或手机上的地震新闻,适当地了解正确的信息即可。

◆建立与外在的连接。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尽可能与家人和朋友待在一起,也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与亲友进行交谈。同时,不要完全依赖他人的帮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者承担起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学习正念减压技术。持久的正念训练会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平静,逐渐改变常见的消极思考模式,让我们变得更加积极和有觉察力。如何练习呢?可以试着坐在直背椅上,挺直腰身,不要靠着椅背,让脊椎自然平直。双脚平贴在地板上,闭上眼睛或让视线下垂。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空气进出身体,觉察每次吸气和呼气的不同感觉。一分钟后,睁开眼睛,再次观察周围的事物,从坐着的椅子开始,再到地面、桌子……一直到整个房间,结束本次正念。

第二,做喜欢的事情,以培养积极情绪。

图片
图片
图片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够帮助一个人去除脑海中关于地震的印象,并培养积极的情绪。研究发现,有些失去亲人的地震幸存者,在思念已逝亲人的过程中会出现心理资源不足的状态,进而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通过慰问、观看轻松的电影、参与游戏等方式,研究者给予这些人多种积极情绪引导,结果发现,参与玩扑克游戏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调节自身情绪。随后的调查发现,玩扑克是这些人平时最喜欢的娱乐活动。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培养积极情绪。

第三,当消极情绪不能缓解时,及时寻求帮助。

图片
图片
图片

震后第一时间,很多人通常关心的是基本生活保障,比如“今天睡在哪里”。而个人心理创伤的很多症状,会在一段时间后更多地表现出来。如果通过情绪自救方法不能缓解,地震发生一个月后仍然觉得自己沉浸在消极情绪体验中,就应该立即告诉亲友,及时寻求支持,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把内心的感受向有能力给予帮助的人诉说。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不要把震后情绪自救的重点放在消除不良心理状态本身上,而应该尝试在适应不良心理状态下,发挥正常的心理功能,逐渐缓解消极体验带来的情绪问题。

所以,不要试图独自面对灾难,寻求帮助不是弱者的表现,而是一种自救的能力。

平时如何储备积极的心理资源

图片
图片

01

第一,连续一周,每天写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三件好事,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好事。这种做法可以帮助我们收获积极的心理体验,并习惯从积极的角度观察生活。

图片
图片

02

第二,练习表达感谢。写一封感谢信,或上门感谢他人,使他人获得赞许,也使自己收获幸福和美好。

图片
图片

03

第三,调动自身力量的练习。连续一周,每天用不同的方式尝试各种小挑战。一周后,写下自己对这些事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长处,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善于通过自身力量来应对各种情况。

图片
图片

04

第四,感受自然的美好。每一个在好天气里花时间外出的人,都容易表现出积极情绪。有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把时间花在与大自然相联系的户外活动上,来把自己放到心灵愈合的轨道上。当你沉浸在大自然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被大自然吸引,而它的广阔又让你的注意力不断扩展和丰富。真诚而放松地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很可能带来积极情绪和开放性,并让你在感受自然中逐渐得到疗愈。简单来说,户外活动可以让我们打开心胸,拓展思维,对更多的事物感觉到美好。

图片
作者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贾艳
编辑 李君 陈秀超 
审核 余运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