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态,课堂的风景线

 张树驹工作室 2024-05-12 发布于广东

教态,课堂的风景线

张树驹

(全文1285字,阅读时间2分钟)

4月,我们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班主任培养对象走进新疆喀什地区,祖丽老师听完我执教的抓细节,写生动示范课后,这样的评价:张老师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非常丰富,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那肯定的眼神、高竖的大拇指、饱满的亲和力,极具张力的言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与美相遇。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都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情景生动、具象化的课堂。当他们浸入式地陶醉在课堂氛围中,领略真善美,识辨假恶丑。这个过程,就达到课堂教学的核心——育人ChatGPT挟威而来,我们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百分之九十将被取代,也就是说,“授业”与“解惑”的工作,ChatGPT“秒杀”教师。而教师,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在“传道”上,也就是“育人”上。育人,就是教育家精神中的“启智润心”。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从细处着力,从教态上、教学语言上着力,效果将更好。    





这一切源于浸入

  因为有浸入,教师才会深入地备课深入备课,就是深入解读文本,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思考:如何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因为有浸入,教师才会创设浸入式学习环境。这时,教师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都是教师努力创设的,充满的目标语言。

   因为有浸入学生学习状态会达到“最佳”这时,给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习得,将会“触类旁通”,学习,不再是“苦作舟”那些以前被冠以“学困生”的孩子,也会在极富艺术张力的课堂氛围中,显现柳暗花明的惊喜。

  一位学生在回答《军神》中的沃克医生动手术时的描写有误时,许多学生就质疑:课本上的文章,会有错么?我也愕然,是的,课本中的文章,一般都会反复审核,会有错的吗?

但这位学生振振有词:外科医生动手术时,“手颤抖”是不可饶恕的!何况,沃克医生还是个军医!

学生的话,很有道理。我想,因为他“浸入”课文,“浸入”课堂,才会发现这样的问题。我鼓励他说:老师学、教这课都十多年了,第一次遇到这样有价值的质疑!我赞成你的看法!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高兴。课后,他对我说:“老师,我们不能迷信权威!我发现此处瑕疵,是因为我留意到爸爸这个外科医生平时为我们讲的一些医学上的小事。生活处处皆学问,看来,我不但应该留意生活,更应该将课内的知识学好。”育人,就在不经意间

  因为浸入”,学生明白幸福就在身边。在疏附县第二小学上课的前一天,我请范老师为我拍孩子们“笑”的相片。课堂上,我展示了其中一张,请相片中的“主人公”上场说一说,自己为何而笑?学生回忆当天的情景,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嘴角不由得轻轻上扬:丰富多彩的活动、美味可口的零食、同学的赞扬与肯定,那一样,都充满了满满的欢乐。我马上“点题”——欢乐就是幸福。是的,孩子们一下明白,幸福何须他乡寻,珍惜眼前欢乐即幸福! 

  《教育的情调》一书作者马克斯·范梅南说:“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对不上号。”我希望,在未来,我以爱沉浸于教育事业中,在课堂,在课后挖掘一份爱的言语与行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