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旧如旧的腾辉塔,见证了鸥汀古寨从沧海桑田到高楼林立的种种变迁

 一帆在汕头 2024-05-12 发布于广东




       位于汕头市东北部的鸥汀街道,古称“鸥汀背寨”,曾经是韩江下游四大名寨之一。如今来到这个汕头曾经的发祥地,行走在昔日的古寨中,在刚刚落成的腾辉广场一侧,见到了一座早已成为古寨标志性建筑的腾辉塔,已有286年的沧桑历史。

       腾辉塔,又称蓬洲塔、鸥汀塔,建于乾隆三年(1738),是鸥上社区内最有价值的历史文物。罕见的贝灰夯土塔,七层高塔身,六角形平面,塔上塔的外观形状,让人印象极其深刻。这种建筑结构全国罕见,是当时澄海县继田宝塔、鼎新塔之后所建的三大塔之一。门框用花岗岩条石砌筑,顶檐以瓦、灰沙铺砌,塔身均用贝灰、河砂、石灰、糯米、黄糖等混合夯筑而成。塔内三层,每层用四条花岗岩石铺成地板,层与层之间用活动木梯衔接。第一层正面辟一外方内拱形门,二至七层每面辟拱形窗,窗均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塔身逐层递减,收分适中。塔檐以挑檐砖叠涩挑出,上批灰沙,各檐下转角处置一异形丁头拱。塔刹为青砖砌筑的六角五级仿楼阁式小塔,现残存四级,高约1.99米,除各转角处无丁头拱外,其外观与塔身基本相同,造型独特。

       1918年,汕头发生广东史上最严重的7.5级地震,强烈的冲击与震感导致腾辉塔塔刹受损、倾斜,塔身出现多条纵向裂缝,不过,稳定的塔体仍然屹立不倒。由于长期未能修缮,被人称之为“鸥汀的比萨斜塔”。2012年10月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主塔风化、破损严重、塔刹倾斜,修缮工程作为我市十个历史文物保育修复项目之一,工程于2016年10月开始实施,经过近三个月的施工,完成全部修缮工作。这是建成后280年来的首次修缮,基本达到依旧修旧,修旧如旧。

       在时空的变幻中,腾辉塔发挥着不同的效应,从过去的风水、航标到如今的观光,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修缮一新的腾辉塔作为汕头文明史的载体,见证了鸥汀古寨从沧海桑田到高楼林立的种种变迁,又书写出新的人文价值。它饱经沧桑,巍然挺立,雄伟壮观,结构精巧,点缀风光,集建筑科学技术、造型艺术、历史文化知识、传奇故事于一身,自身的功能与意义也因时而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